- 相关推荐
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考试要点分析
根据《考纲》的要求,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科目主要考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掌握和运用社会工作价值观、知识、工作方法,开展专业工作以及指导助理社会工作师工作的综合能力。那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考试要点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考纲分析
考试目的
根据《考纲》的要求,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科目主要考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掌握和运用社会工作价值观、知识、工作方法,开展专业工作以及指导助理社会工作师工作的综合能力。该考试目的侧重于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做事”的能力,需要考生在熟练掌握社会工作价值观、基础理论常识和工作方法技巧的基础上,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视角,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方法,开展实践工作。其次是“带人”的能力,即指导助理社工师进行专业实践的能力,亦称为督导能力。
考试内容
《考纲》要求考生掌握的内容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社会工作的基础常识,包括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专业伦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理论的应用等关于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价值观和理论的基础常识;第二类是社会工作直接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内容,需要考生熟练掌握这些工作方法的基本程序以及每个程序中的任务和工作技巧;第三类是间接工作方法,包括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研究等,需要考生熟练掌握这些方法的基本内容以及相关工作流程。
考试题型
根据《考纲》要求,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考试题型全部是客观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根据历年考试出题情况分析,单项选择题包含60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计60分;多项选择题包含20个小题,每题2分,共计40分;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将每个题的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考试内容分析
把握全书逻辑结构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科目考试就是考查考生在一定的情境下,识别服务对象需求,恰当运用专业手法,解决人与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的能力。因此,社会工作的逻辑起点是人在社会环境中的需要(包括需求识别、需求测量),逻辑中介就是干预或介入(包括干预的方法、干预的程序步骤),逻辑终点是和谐(即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
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考试教材就是按照这个逻辑结构编排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和考试要点的。概言之,全书包括五个部分,包括基本知识(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目标、要素及主要领域)、基本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专业伦理)、基本视角(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基本理论(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的应用)、基本方法(第五、六、七、八、九、十章)。全书主要回答两个问题:社会工作是什么,社会工作怎么做。
具体而言,第一,社会工作是以助人为主的专业和职业,它的含义、目标与功能,以及它的五个基本构成要素。在循环往复的“求—助”互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素养,在不同情境中承担三大基本角色,发挥对服务对象与社会的两大基本作用。第二,社会工作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有强烈价值偏好和伦理规范的专业和职业。对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难题,有一套基本处理原则和步骤。第三,社会工作的基本视角,是处理人在情境中的“适应性平衡”问题,展示与探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互动中的影响因素,选择适当的专业方法,恢复和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第四,社会工作理论不但是专业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更是为专业实践提供了方法和原则。第五,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三种直接工作手法: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三种间接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研究。全书的逻辑结构可以概括为“五基”
重点关注“四新论述”
为了让教材更加贴近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工作实践,新教材在原有阐释的基础上,吸纳了新近社会工作创新实践的新成果,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面积的更新。基本知识介绍更准确,基本阐释更规范、基本操作更专业,减少了口语化的表述,因此,复习备考要从“时效性、适用性、专业性和本土性”切入。
总体而言,新增部分都是国内外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最新进展,时效性比较强,需要重点关注“新增内容”(详见表2)。另外,结合具体的社会工作实务情境,选用恰当的方法与技巧,注意最适当的选择,且一定要在规范的专业术语基础上进行选择,体现专业特色,重点掌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如“社区工作方法”,注重本土性。
认真分析题干思路
正面陈述型
这类题型一般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可以直接从教材中找出答案,一般属于关键知识点(包括相关概念、理论、事件、人物、数字)的识记。
反面陈述型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的辨识能力,需要考生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对一些概念、观点做出相关选择。
综合陈述型
此类题型是通过给出一定的案例情景,让考生进行分析选择。从历年的考试题型来看,此类题型是最多的,约占考试总分的70%左右。题型考查角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给出案例情境,归纳出相关概念,要求考生结合考点来进行判断。此类题型重点考查考生是否能够在具体的场景中,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专业判断,得出概念化结论。
二是先给出概念,然后设计出具体情景,让考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正确判断,考查考生根据知识点辨识情景的能力。
三是多重知识在具体、复杂的实务情境中的综合运用,这种考查角度主要出现在多项选择中。
考生复习策略
全面理解
全面理解本书的基本知识、基本价值观与伦理、基本视角、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含义,特别是那些概念的字里行间的意义,认真通读教材,对照《考纲》的重点,建议最好把教材读三遍,熟悉教材内容,能够自己归纳教材内容。
反复精练
结合一本或者两本辅导教材,反复练习。不要太多,主要是精练,巩固学习成果。把握出题老师正、反、合的三种出题思路。所谓正,就是直接在教材中可以找到答案的,即“是什么”,这是死知识点。所谓反,就是对教材中正面陈述的知识点,从反面陈述的,即“不是什么”,这是负面清单罗列的。所谓合,就是一个概念的多重表述,一般是对语意的理解,多项选择经常出现。建议把近年来已经考过的考题仔细练习,揣摩老师的出题思路。设想自己就是出题老师,应该会怎么出,这样达到对教材的深刻理解。
熟悉题型
一般题型是单选与多选。单选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一般是会出现教材中的“关键字、关键词、关键概念”那个选项。多选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合题意,至少有一个错项,说明没有全部是正确的选项,选你最有把握的选项,保证有两个,这样可以得一分。
想象具体情境
每次阅读教材的内容时,把自己想象成进入了一种具体的社会工作实践情境中,投入地想象自己如果是社工会怎么处理,然后对照教材去理解教材的解释,纠正自己不正确的理解。正面、反面、综合地想象那种社工实务情境,自己可能会怎么处理,锻炼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利用历年的真题提高自己的作战技巧
历年的真题是社会工作者准备考试最宝贵的资料,通过对真题的学习提升应试技巧,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既省心、省时、省钱,又高效。对真题的使用应该是多层次的、彻底的、全方位的。比如说做真题,但不要背真题。最好的办法是,做完题目之后一定要结合教材,对照真题进行反复地精读,应该要做到能够彻底读懂吃透。最好把真题做三遍。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考试要点分析】相关文章:
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级综合能力考前试题11-01
社会工作者考试中级综合能力考前冲刺题10-28
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考试题及答案05-20
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备考试题11-01
2017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能力考试习题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