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级社会工作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关于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对等,相对而言,社会环境影响对人类影响要大一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级社会工作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考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社会环境与人类的交互影响:
1.个体必须适应环境,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以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学习社会环境所赞许的行为。
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3.社会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不能脱离遗传的制约,良好遗传特性需要信托适当社会环境才能得以发挥。
4.作为能力的个体,人类行为也能够改变社会环境,尤其是领袖人物或大众的一致性行为。
5.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对等,相对而言,社会环境影响对人类影响要大一些。
(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假设
(1)我们怎样看待世界以及环境与人的互动直接影响社会工作中工作原则的制定和工作手法的选择;
(2)我们是社会工作者,也是普通人,也受自身成长环境的影响;
(3)社会工作是一个助人的专业和职业,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工作者比工作对象优秀,而应该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4)每个人都有值得欣赏和学习的地方,我们的工作对象也不例外;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每个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
(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
(1)就物质环境而言,一方面,人类能够改变物质环境(围海造田、劈山造林、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另一方面,物质环境同样能够影响人类(积极——适当的雨水,雪,消极——地震、海啸、台风、地球变暖)
(2)就社会环境而言,一方面,人类行为可以影响社会环境,如以“新新人类”自居的年轻人,他们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等都会影响社会风气或文化的改变;另一方面,社会环境同时也能够影响人类的成长,如婚姻法的修订,会影响人们的婚恋生活,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传统的差异,会导致中国人与美国人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态度的差异。
(3)首先,社会环境为人类行为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方式
其次,社会环境是人类成长的有力支持
再次,社会环境为人类成长提供了参照标准
最后,人类行为中的个人问题,其真正原因常常不是个人原因,而是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另一种说法:普遍接受的观点-人能够影响环境,环境同时也能够影响人。
1.人类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社会期许;
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较大,成年人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小 ;
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城市影响;
4.人类行为能够社会环境,特别是零下人物或大众一致行为;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对等,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多一些。
(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知识的应用
1、在学术探究方面:各相关科系的师资与学生可以用于教材或是重要的参考数据。
2、在实务工作方面:各类专业从业人员从中习得知识,形成对案主辅导之重要参考。
3、在日常生活方面:使监护者或双亲能够更了解子女,成年子女亦了解如何与老年父母调适,使家庭生活更美满
(三)生命周期中的动态发展
(1)成长的涵义
成长指的是贯穿一生的过程中个体所发生的系统的变化
“贯穿一生”是指从胚胎发育到死亡,或者说从子宫到坟墓的过程
“系统的变化”强调的是,人的成长中的变化是有序的,范式的,持久的变化
(2)各个成长阶段
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早期、中年期、老年期
(3)成长的特征
1、人类的成长同时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2、人类成长的影响是互逆的、双向的
3、人类成长反映了文化的差异
4、人类的成长存在着个体间的差异
5、人类的成长是变动的、平衡的
6、人类成长史是累积性的
7、人类成长的循环的和重复的
8、人类成长既是连续的又是非连续的
9、人类成长是贯穿终生的
(四)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西格蒙·弗洛伊德,出生于维也纳,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
【观点一:无意识】
人们常常认识不到自身行为的真正动机,而无意识则被他视为人类行为的主要驱动力
弗洛伊德将无意识部分称为伊特,它由利比多和塞纳托斯两个相互对立的驱动力组正。
利比多代表着生本能,与他相关联的是,吃饭、呼吸、性以及其他身体需要的满足
塞纳托斯代表着死亡本能,与它相关联的是纵火、自虐、攻击、谋杀等破坏性东西
【观点二:人格结构】
本我——是本能的冲动,与生俱来,并且贯穿所有的冲动源泉。本我的功能是寻求能够满足本能冲动的目标。本我追求的是性欲和攻击性冲动以及饥渴等自我保存需要的即时满足,遵循的是“快感原则”
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属于意识结构部分,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自我是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中介,它努力寻求本我的冲动与社会现实的要求这两者之间的平衡
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组成部分,代表着道德标准和生活的理想,遵循的是“至善原则”
本我传布着本能的冲动和需要;自我控制着本我的冲动,同时又寻找现实的途径来满足这些需要;超我则决定自我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是否符合道德标准
【观点三:心理性欲发展阶段】
1.口唇期:0~1岁
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允、咀嚼、吞咽等活动。
此时期的口腔活动若受限制,可能会留下后遗性的不良影响,即口腔性格。在行为上表现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
2.肛门期:1~3岁
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时所生的刺激快感。
此时期卫生习惯的训练对幼儿是关键。如管制过严,可能会留下后遗性的不良影响,即肛门格者,在行为上表现冷酷、顽固、吝啬等,可能就是肛门性格的特征。
3.性器期:3~6岁
原始欲力主要靠性器官的部位获得满足。
幼儿在此时期已能辨识男女性别。出现男童以父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母亲的现象,称为恋母情结,同理女童以母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恋父亲的对象,则称为恋父情结。
4.潜伏期:6~12岁
此时期儿童兴趣扩大,由对自己身体和父母的感情,转变到周围的事物,原始欲力呈现出潜伏状态。
此时期的男女儿童之间,在情感上较前疏远,团体性活动多呈男女分离趋势。
5.生殖期:12~
两性差异开始显著。
性的需求转向相似年龄的异性,开始有了两性生活的理想,有了婚姻家庭的意识,至此,性心理的发展以臻成熟。
(2)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是地地道道的“修正主义者”,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
1.婴儿前期 (0-1岁):
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途径:给予婴儿适当的关心照顾。
2.婴儿后期 (1-3岁):
任务--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途径:允许婴儿做力所能及的事。
3.幼儿期 (3-6岁):
任务--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途径:耐心听取并解答儿童的问题。
4.童年期(6-12岁):
任务--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途径:在父母与教师帮助下勤奋学习,形成进取和奋发的人格。
5.青少年期(12-20岁):
任务--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途径:与前几阶段关系密切,“我是谁?”
6.成年早期(20-40岁):
任务--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途径:建立正常的人与人的关系,如友谊、爱情、合作等。
7.成年中期(40-60岁):
任务--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途径: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工作。
8.成年后期(60岁以后):
任务--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途径: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于对儿童认识周围环境并对之做出反应的方式和过程的研究,也就是获取信息、解决问题以及新的思想创立的过程
1.发生认识论的结构机器动态过程皮亚杰认为,发生认识论的结构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着四个基本的概念。
A.图式——一个人用来对付环境中的情景时所应用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
B.适应——帮助机体适应环境的生活过程
C.同化——面对环境的刺激,吸纳新的信息,并将它们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和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认识主体
D.顺应——当旧的图式不再起作用时,通过创造出新的图式从而做出调整并适应新的情况
E.平衡——图式和顺应之间的平衡
2.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就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A.生物成熟,主要是指神经系统的成熟;
B.物理经验,即个体对物体做出动作时的练习和系的经验的作用;
C.社会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生活、文化教育以及语言等外界环境;
D.平衡,即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这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3.认知发展的阶段——不变的发展序列
A.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岁,新生儿运用感觉和身体运动来探索和获取对环境的理解
B.前运算阶段:从2岁到7岁,运用头脑而不是用手进行思考
C.具体运算阶段:从7岁到11岁,可以脱离物体在头脑中进行运算
D.形式运算阶段:从11岁以后,能够超越具体的、现实的经验,用更加抽象、更加逻辑的词语进行思维
(4)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劳伦斯·科尔伯格,美国心理学家 “海因茨困境”
1.前习俗水平(前常规道德):这一水平的儿童已具备关于社会是非善恶的道德水平和要求,但是他们是从行动结果与自身的利害关系来判断是非(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天真的享乐主义阶段)
2.习俗水平:儿童开始关心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需要。(好孩子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阶段)
3.后习俗水平:在这一水平上的人们力求对正常而合适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作出解释而不理会权威人士做出的决定。(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的伦理准则阶段)
(5)学习理论
1.也被称为行为主义,理论奠基人是 伊凡·巴甫洛夫和约翰·B·华生
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强调行为是研究的目标
强调环境对行为塑造的影响
强调刺激—反应模式
反对阶段论,主张连续论
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
A.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形成,包括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
B.强化对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发生的作用,强化分为二类:提供刺激和丛情境中消除某些东西;
C.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消退,消退的关键在于强化;
D.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分化,分化是个体一种有选择的反应;
E.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原理的推广和运用: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语言行为,社会控制计划。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阿尔伯特·班杜拉 美国心理学家,他的贡献在于强调认知在人类学习中的高度地位
A.理论观点:人类行为不仅可以通过反应的结果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榜样的示范进行学习,后者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方式。
B.观察 :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了解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
C.观察学习过程
C1.注意过程:注意榜样行为的重要特征,并正确地知觉。
C2.保持过程:以印象和言语形态保存在记忆中。
C3.动作复现过程 :把保存在记忆中的行为表象转换成行为。
C4.动机作用过程:人们并不把学到的行为全部表现出来。
示范行为 有价值的结果 增强产生同样行为
示范行为 无报偿的结果 抑制产生同样行为
(6)人本主义心理学
亚伯拉罕·马斯洛 美国心理学家——需求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
2、安全需要: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
3、归属和爱的需要: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
4、尊重需要:自我尊重、自我评价、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5、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6、后来,马斯洛又在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之间增加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的结论:
1.人都潜藏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需要的迫切程度不同。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2.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评价:在任何时候,影响人的行为都不只是一种需要,而是多种需要,追求高一级的需要满足的人同时保持着低一级的需要。
(7)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
查尔斯·霍顿·库利 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
三个主要观点:
1.人与社会的关系:孤立的个人,是在经验中不存在的抽象概念,同样,当人们把具体的个人从社会中抽掉之后,社会也就变成了一个抽象概念
2.镜中自我: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式从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了自我
3.首属群体:主要特征是亲密的以及面对面的交往、互动与合作。指的是家庭、邻里、儿童游戏伙伴,其中家庭式最重要的首属群体
(8)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乔治·赫伯特·米德,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符号互动论的主要创始人和代表者
自我的两个组成部分:主体我+客体我
1.主体我:是主观的,涉及我们如何看待我们自己,主体我同时也是自发的、创造性的和不可预测的,代表的是本能的,自然的,非社会化的自我
2.客体我:是客观的,涉及他人如何看待我们,客体我代表的是自我社会化的一面
3.自我的三个发展阶段
A.模仿阶段:1岁以内
B.游戏阶段:2岁到4岁
C.比赛阶段:4岁以后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含义
一、人类需要的含义。
需要是内驱力的基础,动机则是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直接动力,除了内驱力的推动之外,外部刺激对于动机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人类需要是个人心理活动和行为积极性的源泉,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在人的行为活动、心理过程和个性结构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人类需要的特征:
1、对象性:指向一定对象,具有自己的内容:物质和精神;既指向社会生活与社会活动,也指向活动的结果。
2、动力性
3、独特性
4、社会性
二、人类行为。
1、人类行为泛指人的一切行动。
2、团体心理学家勒温(KurtLewin)最早从系统论出发,把行为定义为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公式:B=f(P?E)。
3、社会工作者倾向于从综合观点看待人类行为。由此,人类行为被定义为:个体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反应,它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过程等内外因素综合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社会环境。
1、人类生存的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卡尔斯(Karlsetal)等人认为,社会环境涉及日常活动的互动系统和影响社会功能的环境系统等领域,这些系统可能影响个人的福利和发展。
3、社会环境定义:与人类生物遗传、心理状态及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家庭、学校、组织、社区、社会、文化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4、社会环境的特点:多样性是社会环境的主要特点;静态与动态的统一。
四、人生发展阶段的理论框架。
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了弗洛伊德理论,引入社会文化因素,指出人生发展的八大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早期、儿童中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老年期))。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发生认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期(0-2)、前运算期(2-7)、具体运算期(7-12)、形式运算期(12岁以上)。在每个发展阶段中,个体主要用组织、同化、顺应三种原则来认识世界。
4、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建立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儿童的道德发展过程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前习俗水平(阶段一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阶段二天真的享乐主义阶段)。
习俗水平(阶段三好孩子定向阶段、阶段四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阶段)。
后习俗水平(阶段五社会契约定向阶段、阶段六普遍的伦理准则阶段,这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初级社会工作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相关文章:
重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03-29
2017年社会工作考试《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练习模拟试题及答案03-03
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冲刺试卷02-27
2017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模拟复习试题及答案01-22
2017年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模拟备考习题及答案03-03
2017年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冲刺模拟习题及答案03-03
社会工作对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运用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