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通俗唱法的咬字技巧
咬字是我们学习唱歌时十分关注的一点,下面整理了一些通俗唱法的咬字技巧,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通俗唱法的咬字技巧 篇1
1.咬字的清晰性.
清晰性就是要求咬字清楚易听懂。在歌唱的咬字过程中,对声母和韵母的发声都应具有严格正确的动作。咬清字头、咬准字音、收韵良好的咬字动作,必然具备清晰性效果,使别人能清楚地听懂歌曲的内容,以有利于听者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领会歌曲中的形象和意境。演唱歌词的清晰性,是在演唱歌曲的歌唱咬字中首先必须做到的。否则,就会影响歌曲内容的表达及情感的抒发。
2.咬字的共鸣性.
歌唱的咬字,要求具有音乐性的表现力和丰富的共鸣色彩,使其在发声中达到优美悦耳、善于感情表现的艺术效果。这就要求在发声中,歌词的每个字都具有谐和的共鸣,从而保证咬字的字音共鸣性。字音的'共鸣性是由发声器官与咬字器官的协调动作控制的。在咬字时,必须合理地控制发声共鸣的关键部位(即咽腔部位),同时自如地进行咬字器官的动作控制,使字音具有丰富的共鸣色彩。这样的咬字,才能使歌词在演唱中,随着乐曲的变化和谐和的共鸣,充分地表现出音乐的性质。所以说字音必须在具有共鸣性基础上,才能体现歌词发声的音乐性。
3.咬字的统一性.
统一的概念,其内容有两个方面,即咬字的共鸣位置统一和规范动作统一。共鸣位置的统一性,就是要求歌唱咬字中的每一个字,不但具有谐和共鸣的性质,而且应在头腔共鸣的位置上,取得咬字共鸣位置的统一,达到歌唱的咬字在共鸣的位置上的统一性。歌唱咬字的这一方法,要求我们歌唱咬字的每个声母有其发声的规定动作,并保证其在任何不同的组合形式或乐曲中都统一。在歌曲中,歌词大都是押韵的。在演唱的过程中,如果不能保证歌词发声的统一性,那么不但咬字容易走样,而且演唱的效果将会给人一种支离破碎而缺乏严谨结构的感觉。所以在歌唱中,必须强调咬字的统一性。歌唱的连贯性在歌曲演唱中,除休止或间奏外,一般规律中音乐是连贯的,歌词的演唱也应具有乐曲曲谱的对位的连贯性。在歌唱的咬字中,我们要求声母与韵母的发声自如地过渡,保证歌词的连续性与完整性。而且在歌词组成的乐句和内容的整体中,要求自如地予以过渡,保证歌曲内容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切不可片面要求咬字的清楚而不顾歌词的连续性与完整性,造成歌曲内容的断续和散乱形象。在歌曲的演唱中,我们必须将动作熟练地协调起来.保证歌曲内容的清楚表达和连续完整性。
通俗唱法的咬字技巧 篇2
一、了解、掌握汉语语音的基本结构
汉语属于多韵母(或者说多母音)语言的类型。就语言的构成来说,有其突出的特点:韵母十分丰富。不仅有单韵母、复韵母、还有生化韵母,有些韵母还可以独立成字。汉语的声母类别也非常丰富,不仅有一般的声母(子音),也有作为韵母(母音)使用的韵化声母,还有独立构成字音的声母以及声母与母音拼合构成的字音情况。在训练时,我们要注意字的准确行腔和咬字。单韵母的训练类似单个母音的训练,这里不再细说。在演唱复韵母要注意每个个体韵母之间的过渡。
如:在演唱“ai”—“爱”时,要从韵母“a”韵母开始,快速过渡到“ai”,再转到“i”韵母作为结束。练习时要充分体会“a””i”相拼合的过程和结果。又如:在唱“ei”时,一定要从“e”转到“ei”,然后在”i”上收音。这一转化过程的实现都有赖于“舌”的活动以及口腔的开合配合;所谓“声化韵母”即是韵母与声母像拼合而成的字。如:“an ang ”等。唱“an “时要由“a ”韵母开始,快速转到“ an”,然后舌间舔上腭,收“n”音结束。
二、掌握歌唱时的吐字规律
1.了解每个字的准确着力点
语音声韵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声母(字头)的发音上。声母发音的着力点在唇、齿、舌、牙、喉等处。歌唱时必须准确每个字的着力点,才能准确表达字意。清朝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也特别提到了这一点“欲正五音而不在喉、舌、齿、牙、唇处着力,则其音不真”。对于“着力”来说,指的是一个字发音过程中的一个焦点,切不可过分强调而破坏字音。
2.规范口腔动作和口型
歌唱是说话的夸张。歌唱时的吐字要说话时夸张,口腔等发声器官的动作要比说话时大;为了共鸣的效果,要把喉咙打开,要作成一定的口型。在明朝沈宠绥著《度曲须知》中,就以“开、齐、搓、合”概括了歌唱发音状态的.基本口型分类。
3.均衡地夸大字音
歌唱的吐字比说话更夸张、强化。字音在夸大以后,重要的是要保持字音的均衡和准确,不能使原来的字音结构变形、走样。要作到字音要均衡地夸大,关键在于对字音结构的每个细节均衡夸大。以“窗”为例:chuang,可分为三个音节—“ch” “ u”“ang”,即分别为字头、字腹、字尾。演唱时要将这三个音节分别加以强化和夸大。同时,要注意把重音放在字腹上。
三、按照出声、归韵、收音的方法进行吐字训练
1.训练出声
“出声“是指一个字音的开始部分,即字头部分。“出声”应清脆明晰、短促有力。演唱前要分析字音结构,演唱时要掌握“出声”要点。通过分析字音结构来决定“出声”时的口腔动作。如:“忙、澎、湃”等,是由双唇音开始,字头属于唇阻音,“出声”要在双唇上着力;“荡、大、拉”等字是由舌音开始的舌阻音,“出声”要在舌处着力。
2.训练“归韵”
“归韵”就是要把每个字音的“韵母”唱准确。首先要明确每个字的音韵,然后要训练掌握各种字“韵”发声时的口腔动作。
①要严格遵循语言的准确性,不能孤立地去追求声音的响亮。②明确每个字音音韵的着力点。③准确演唱复韵母和鼻韵母。“斗志昂扬”不能唱成“斗志啊呀”,“恩情”不能唱成“恩齐”等等;④按韵类进行归韵训练。目前多为采用的“十六韵”类来进行训练:“a,o,e,ie,ai,ei,ao,ou,an,en,ang,eng,i,u,ü,er”。⑤保持“归韵”一线到底。首先要建立整体歌唱的概念。要把字韵的延长和曲调的变化,看成是一个整体运动过程,这样才能使得以字韵保持;
第二,演唱中,字韵要在原来口型的基础上,随着曲调的进行,对口型作适当、微小的调整,这也是保持原韵所需要的;第三,唱原字韵时,要有准确的着力点。在曲调的变化上,口型虽然作了微小的调整,但仍然要保持原韵的着力点,这样才能保持原韵的一线到底。
3.训练“收音”
收音有两种情况:有音可收和无音可收。有音可收的字多为复合韵母构成的字,无音可收的字是指单韵母构成的字音,这都需要通过一定的口腔动作去完成。“收音”要作到“精神,有顿挫感”这样,才能让人感觉到动听、亲切。收音训练也需要进行归类,可分为“ i u n鼻音”四种类别。①凡遇到“ai ei ie”时收“i”音;②遇到“ao ou”时收“u”音;③遇到“an en”时收“n”音;④遇到“eng ing ang ong”时收鼻音,前两个为快收鼻音的韵母,后两个为缓收鼻音的韵母。
歌唱的咬字问题:
所有元音(a、e、i、o、u及复合元音)应该是在咽管的上部—头腔高位形成的,在喉咙和咽部积极打开(而不是撑大)的前提下,将字通过上腭高位向前送出去的。特别记住,发声咬字时,如果撑大了喉咙,就会把字拽到喉咙里,产生喉音;如果不能把声音通过高位送出去,声音就会发闷,失去光泽;如果咬字部位偏低,咬在了口咽或喉咽,就会出现喉咙挤卡现象;如果咬字没有在咽管内形成,就说明喉咙和咽管没有充分打开,声音就会发直,出现白声,所以说,咬字一定要在咽管的上部—头腔高位形成,在喉咙和咽部充分打开(而不是撑大)的前提下,将字通过上腭高位,从面罩两眉间清晰地送出去。
通俗唱法的咬字技巧 篇3
一、声母、韵母、特殊三拼法
音节开头的辅音,歌唱中通常称字头和子音,共有二十一个声母。
声母后面的部分为韵母,歌唱中通常称其为字腹、字尾,共有三十五个韵母。
特殊三拼法,是把由声母、韵头、韵腹(有韵尾的则包括韵尾)三部分构成的音节,改变成字头(声母、声母与韵头介母的拼合),字腹(单韵母或复韵母)与字尾(复合韵母的后韵母或鼻韵母的韵尾)三部分。形成字头、字腹、字尾特殊三拼法。
附:(一)拼音部件的教学
1、单韵母 a o e i u ü
(1)单韵母发音时,口形不松动,一直紧着。教师示范时,强调单韵母要读的又长又响。
(2)四声的发音
一声、二声、三声是难点。
歌谣: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歪再向上,四声快快往下降。建议辅以手势,可夸张一些。(示范)
2、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1)声母发音又轻又短。
(2)注意平翘舌声母的区分。
(3)出现双拼,“两拼法”的要领。(前音轻,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4)知道j q x 与ü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省写规则。
3、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1) 整体认读音节都是随着声母或韵母同时出现的,在教学时通过老师的示范读,让孩子们意识到声母读的又轻又短,而整体认读音节要读的长一些,并且不需要拼读。
4.复韵母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1)复韵母发音的方法(口形要有变化)。
(2)-i的发音部位比i高。ui 发音上牙齿不能咬下嘴唇。
(3)区别ei 与ie 、ui 与 iu。
5.鼻韵母的教学
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1)重点指导前鼻音的发音方法。
(2)学习ün时,复习巩固ü上两点省写规则。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1)后鼻韵母的发音方法,掌握发音要领。
(2)eng 、ing的发音是难点。
二、咬字与五音
所谓咬字,就是指字头部分声母的发音。咬字时,按照咬字器官着力部位所起的作用归纳为“五音”。其名称是:①唇音,②齿音,③舌音,④牙音,⑤喉音。咬字在歌唱语言的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咬字的着力点要准确、短促、真切而清晰,字要咬得正,要咬而不死,唇、齿、牙、舌、喉灵活有生气的动作,是咬好字的基本条件。
三、吐字与四呼
吐字是指字腹和字尾部分韵母的发音。字腹是一个字最响亮的韵母部分,韵母是吐字时发挥音响共鸣作用的中心。音韵学中,把吐字过程中口腔变化形态归纳为:“开、齐、撮、合”四种类型,即“四呼”。快速咬字后,要立即吐字,吐字要遵循“字腹延伸不变形”的原则,要注意保持母音口形不变,气息不断,使咽腔等共鸣器官受到气流振动而引起共鸣。
四、归韵与十三辙
字的最后一个成分是字尾,歌唱吐字中称韵尾。歌唱艺术中的唱词,一般都包含一定的韵辙。归韵就是字尾要收得轻巧准确。歌唱中咬字,吐字是按合辙押韵规律,把同类或相近韵母的音韵归纳为十三个辙韵,即“十三辙”。歌唱时,每个字都必须归辙。归韵收音的关键,是准确适时。过早归韵会妨碍字腹的歌唱性,应在前一个字结束和后一个字开始的瞬间归韵,这样,字就不会走样,词意就正。归韵时要注意保持口型,气息流动,使字在气息带动下归韵。因此,掌握好字尾归韵收音的十三辙规律,是准确地表达词义,完美地咬字、吐字、体现语言艺术美丽的最佳途径。
五、四声
我国的汉字拼读,不仅有字头、字腹、字尾三个部分,而且还要在具体的发音中,体现出字的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即“四声”。一个字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声调是有区分字义和增加语言抑扬顿挫韵律美的作用。我们在演唱时,要力求使旋律流畅、唱腔圆润、咬字准确、并能正确运用声调规律,我们在咬字、吐字时要以普通话的“四声”声调为标准,避免地区方言声调毛病。
六、咬字与吐字的.辨证关系
咬字与吐字,是发音时先后发生而又有密切联系的两个步骤。咬字是根据语言中产生“声母”的器官而决定的。这些器官分成“唇、牙、舌、齿、喉”五个部分,不同的字,用相应的“五音”器官来咬,也就是说,在歌唱时,要通过“五音”的某一个部位,将声母咬成不同的形态。其次,通过开、齐、撮、合“四呼”的着力,将“韵母”吐出来,不同的韵母,用相应的“四呼”器官来吐。咬字是声母的形成,吐字是韵母送出来的着力点,咬字必须在吐字的形态上产生。发音的状态必须先具备韵母的形态,在这个形态上产生声母。吐字必须根据“四呼”的要求。改变吐字的着力,必须根据“归韵”的原则。将韵母各因素结合为一体,并保持一定的口形。尤其,当一个字唱几个音时,一直保持到该音的韵母到最后的瞬间,也就是说。咬字和吐字应当养成一种喷吐有力,良好的归韵和收声习惯。但在演唱作品时,切不能孤立地讲求咬字和吐字的规律。咬字、吐字的规律,不过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手段。它的目的,是要求更清晰而有效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内容的实质。咬字与吐字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关于唱歌时的咬字及换气,大家可能会有误区,觉得句子拉的越长,不呼吸,不换气才越好听。其实不是这样的,唱歌和平时说话的语气是一样的,换气和咬字一定要注意。
要点提示:
1、不要用一口气唱完整个段落。
2、该呼吸的气口一定要呼吸换气。
3、唱歌需要吐字归音,吐字归音的过程弱化一点,不要太明显。
【通俗唱法的咬字技巧】相关文章:
通俗唱法6个练习技巧08-16
通俗唱法的演唱演唱技巧有哪些08-29
通俗唱法概述11-15
通俗唱法的分类08-03
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有什么不同09-03
通俗唱法如何控制声带07-24
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区别08-21
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区别与方法技巧07-26
唱歌咬字技巧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