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美声唱法的欣赏方法
“美声唱法”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讲究的是音色柔美,音质纯净,运用自如,旋律精美而灵巧的特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浅谈美声唱法的欣赏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美声唱法的欣赏方法1
美声声乐艺术乃至整个严肃音乐在我国长期以来都面临着困境——广大群众缺乏对这类艺术作品的接触和了解,在偶尔为之的欣赏过程中又缺少审美能力和必要的帮助;美声和其他严肃音乐艺术的受众群体因而成长缓慢。
首先,欣赏美声作品您应当摒除偏见,以开放的心态来接触美声唱法的艺术作品。
人们通常以为,源于意大利的西洋古典唱法艰深难懂,演唱的外国曲目更是阳春白雪,拒人千里;再加上演唱者大多西装革履或大袖长裙,作派规矩,缺少时代气息,观众无法得到放松和愉悦。还有人说,通俗歌曲和民歌曲调流畅,容易上口,互动性强。其实,就像各类美食都能提供营养一样,各种风格的艺术也能带给人们精神享受。
【初级——怎么开始第一步】
选择合适的人门曲目非常重要。通常一首声乐作品大约3-6分钟长,如果你2分钟内还没有发现歌曲的主旋律,或者那个旋律无法打动你,可能说明这个曲目的艺术水平不高或者不适合你的欣赏能力。
我建议初级爱好者把中国作品《我住长江头》和外国作品《我亲爱的爸爸》(普契尼歌剧《贾尼.斯基奇》选曲)作为自己的美声艺术之旅的起点。这两首作品长短适中,结构简单,节奏舒缓从容,旋律优美而鲜明,具有美声作品的典型特征;同时它们又代表了不同的民族风格与文化传统:前者清丽悠远,细腻精致,后者浓墨重彩,华丽奔放。还可以选择悠扬动听的新疆民歌《曲曼地》和法国作曲家古诺改编的《圣母颂》。
如果不是在音乐厅,那么听众在欣赏过程中应当试着跟随演唱者一起哼唱,这样可以消除初期阶段对美声作品产生的生疏感,缩短自己与作品的距离,充分体会作品的优美动人之处。
【中级——多角度欣赏作品】
对于艺术表演,我们通常需要从作品本身和表演者技巧两个层面去感知体会。
对作品本身而言,从音乐层面去欣赏美声声乐作品对普通听众而言并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也无需太多的理论知识作基础。优秀的声乐作品也具有声声悦耳、琅琅上口的特征,也会在心中引起共鸣。从声乐作品的内容上而言,现有的经典唱段基本上可分为艺术歌曲和歌剧选曲两大类。
艺术歌曲的歌词多为著名的诗作,作品着重再现原作的意境和含义;歌剧选曲则常常是戏剧人物的`内心独白或人物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冲突,更多地强调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戏剧性。事先了解歌词大意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实在不了解也完全可以从感性的角度从旋律、表演等方面读懂情节。
从技术层面去欣赏美声歌曲相对来说有点难度,适合对美声已经有一些了解的人。不过这和听京剧没有本质区别,多听一些行家推荐的经典唱段、多听听不同歌唱家演唱的相同的曲目,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掌握一套评判演唱技巧的标准。声乐技术欣赏可以分为声音技巧和表演能力两方面。好的歌唱家可以唱高亢嘹亮、坚韧挺拔的高音或是浑厚强劲、震撼人心的中音低音。听众需要判断演员是否能够完整地演唱整个作品,演员的音色是否明亮干净,声音是否一致并具有穿透力。
美声歌唱家的表演能力来自他们的技术功底、对作品的理解、文化修养和经验积累。歌唱家通过对作品中每一个乐句强弱快慢的细微处理,通过对声音和气息的正确控制,真实艺术地再现作品的思想内涵,把音乐中包含的喜怒哀乐准确地传达给听众并使之产生共鸣。这一点是区分杰出艺术家和平庸演员的试金石,听众可以在长期的对比欣赏中体会到。
【高级——鉴赏与探索】
声乐爱好者想要在声乐技术鉴赏方面有所提高,需要经过样板研习和实际探索两个阶段。样板研习就是收听或观看歌唱大师演唱的经典曲目,从整体上获取对美声唱法的感性认识;随着经验的增加,
还可以逐步感受到不同歌唱家的独特风格和擅长之处。如果可能,尽量选择歌唱家在40-50岁之间的演唱版本,这通常是他们艺术上的巅峰时期。帕瓦罗蒂、卡雷拉斯和多明戈是大家熟悉的杰出男高音艺术家,卡拉斯、提芭尔蒂、萨瑟兰、佛莱尼等则是女高音歌唱大师的代表,他们在上世纪70-90年代的作品堪称男女高音曲目的典范。喜爱男女中音的朋友可以选择迪斯考、巴托莉演唱的作品。上述大师的作品在市面上比较容易找到。
实际探索就是经常收听或观看高水平的美声歌唱表演。
在欣赏过程中保持一个客观平和的心态,不要让歌者的各种头衔,左右你的判断,也不要因为演唱者是初出茅庐的新手而过分苛求;不要为演员在台上夸张多余的表演所迷惑,也不要只注重演员在高音上的表现而忽视其对作品的整体诠释。注意在声音、技术以及表现力等多方面对比不同演员的风格与水平。顺便提一下,由于商业化的录音录像制品可以经过后期制作处理,要想了解歌唱家的真实水平,最好是观看其现场演唱或实况录像。
浅谈美声唱法的欣赏方法2
美声唱法(意大利文:Bel canto),是指喉头在保持吸气位置状态下,呼出气流吹响声带,使打开的共鸣腔体能够完全、均匀共鸣的歌唱方法。
歌唱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是歌唱的基础。美声区别于其他唱法的最主要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唱法。美声唱法不仅影响着中国的声乐艺术,同样也影响着社会其他国家的声乐艺术。
01.基础性发声训练
声乐歌唱与人们自然说话时的方法明显不同:
人们平时说话时的呼吸属天然动作,是先天自然形成的,吸气很浅且多用嗓子,这时的声音尖而散;
而歌唱时的呼吸,比说话时的呼吸更扩大强化。
需要有意识的强力吸气到腰部的丹田部位,要求气要足,
这时的嗓子只是一个通道,全靠气息维持。所以此时的声音浑厚通透。
不同的歌唱方式对气息的多少要求又有细微的差别,此处只细细论及美声中的训练方法。
(一)发声前的基本训练
1.打开喉咙。打开喉咙就是在正确的气息支撑下,将口腔硬腭和软腭适度地张开,让声音毫无阻碍的从腰腹部发出并穿过头顶出来,不能挤压声带使其变得尖而细窄。在这里一定要注意的是口腔的打开必须是要有所节制的,若打开的太过,会造成口腔肌肉僵硬。相反若打开的不够,声音则不具备美感。
2.发声管道通畅。练习发声时,气息从丹田发出,由喉咙直通头顶。音域越高,气息越往下沉,这时的声音与气息形成了一种对抗,而正是这种对抗,直托着声音向上走。若呼吸过浅,喉部紧塞,发出的声音就会给人一种不通畅感。好的歌唱声音需要高中低声区转换自如,而且音色统一,这就使得在练声过程中格外注意换声区的训练了。
3.嘴型及声形的竖立。美声的发声要求嘴巴竖着张开,“竖”的声音由于充分得到了咽腔、口腔、鼻腔和头腔等腔体的共鸣,特别是头腔的共鸣,使声音音色变得丰富并且极富穿透力。这种“竖”是相对“横”而言的,并不是像有些声乐初学者一味地把嘴巴竖着张得很大,发出的声音显得极不自然,“竖”着张嘴是为了让我们歌唱的时候音色圆润且富有美感 ,与平时说话的声音或其他唱腔的发声方法区别开来。
学唱歌的小伙伴点此进入
(二)呼吸训练
呼吸是歌唱的源动力,这是声乐学习中一个毫无疑义的事实。在发声练习过程中,首先在身体上就要有一定的规范:身体要自然放松地直立,双手自然下垂。两脚自然分开或一脚在前一脚在后。下巴微收,面部表情自然。在站姿正确后再进入下一步的训练。
1.吸气训练。歌唱时的气息用一个很恰当的比喻来形容,那就是闻“花香”。想象自己走入一片森林,自己会忍不住地深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这里的深呼吸自然与平时的呼吸不能等同。这里就需要一种有目的的呼吸,要气沉丹田。
2.呼气练习。常见的训练呼气的方式是“狗喘气”。这种练习方式很简单,在身体站稳的前提下,上胸保持放松和自然挺立的状态下,让腹部肌肉有节奏的弹起,使口腔与鼻咽腔等呼吸器官做连续有节奏的快速吸气呼气便可。这种状态类似乎狗在很累的时候的急促呼吸,因此被比喻为“狗喘气”。
(三)发声技巧
在我国戏曲使用的大都是丹田气(肚脐往下横三指),也可以说这个部位为气息支点。这种发声用气有它的优点,气息支点明确,支持发声力强,小腹紧张易于其它部位放松,但也有它的不足处,缺乏气息的柔软性和弹性。意大利美声派的发声气息是运用胸腹联合呼吸,这种呼吸法气息量大,有气息的柔软性和弹性,支点性强。
1.在吸气时,口鼻同时吸气胸腔肺部充分张开横隔膜下降,有足够的气息供给发声。
2.在呼气时,气息支点集中在横隔膜可以用一种快吸慢吐的方法,做无声练习。练习方法如下:
好像看到一朵非常美丽鲜花,十分惊讶的快速吸气,然后保持此状态,用吹灰的方法慢慢吐气,吐完气后放松,重新开始,每天坚持练习10次,有一定的功效。切记需要将气集中在胸腔、喉咽腔、口咽腔的共鸣管子里吸吐对共鸣管子的肌肉训练也同时有好处。
02.常见发声问题及纠正方式
在练声过程中初学者会出现许多常见的、共同的问题,比如中低声区没音色、舌根音等。为了获得良好的发声练习方式给美声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学唱歌的小伙伴点此进入
1.中低声区没有音色。
可采用半音升高的发声练习方式反复练习。音域的范围,需要按照个人的条件与能力而定。可以用有利于使口腔自然而然的竖起来的元音o来训练。如: 3/4 3 2 1 — 3 2 1 ‖ o - o -鉴于低声区没有声音这种情况,在练声的过程中可以加上一些身体动作上的辅助,最常见的是“抬钢琴”。这时我们把力气用在腿上,腿用了力腰部自然会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这时也就容易唱出声音。另外也可以蹲着唱,其原理跟“抬钢琴”是一样的',只是呈现方式不同罢了。除了身体、姿势等外部帮助外,我们的意识对歌唱也有极大的影响,说的通俗一点,就是随时都要想着气息深在腰部,声音是经胸腔直达从头顶出来,跟喉咙无关。这些各不相同的训练方式,都可以达到同一个练习目的,那就是使中低声区有音色。
2.舌根音。
解决舌根音,我们首先要明白真正的美声是什么。前文已叙述,美声唱法歌唱时需要降低喉头的位置。它的演唱,需要竖着张嘴有一个通透的管道,再加之以足够稳定的气息形成一种明亮圆润又丰满的音色,而并不是一味的将舌根堵在喉头,形成了一种貌似厚实的声音,这种声音不但听众听了不舒服,有时自己的喉咙也会有不适感。我们可以利用辅音发声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如: 3/4 5 5 3 3 1 1 —5 5 3 3 1 1 ‖ Ya ya ya ya ya ya — — —
3.白嗓子。
对于美声唱法初学者来说,白嗓子或者说用嗓过多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白嗓的原因主要多半是气息不够,练声过程中我们只需要想着“打开腔体,提起软腭”,发声之后,嘴型不变,腰部用力,可使用简单的音阶mi re do发“o”音,这种方法简单有用。唱歌白嗓多见于初学者。由于初学者都还没有一个腔体的概念,跟平时说话时没有区别开来,这时只要平时多加练习以及慢慢培养一种美声的概念便可。
03.发声的共鸣训练方法
(一)共鸣与音源
1.“让声音落下来”的练习
目的:共鸣的音响效果好,音色纯。
方法: 一起音就要张开大嘴,贴着咽壁看着“嗓子眼儿”往下吸着唱,往后往下“看”,一直“看”到“横膈膜”,让声音落下来,落在喉底的胸口上。胸口以下越空、越松、越通,共鸣的音响效果越好,音色越纯。
练习:1=D 2/4
要领:
A.在小腹处平静地吸气。
B.牙关节、下巴与前颈部保持“懒洋洋”的松弛状态。
C.守在胸口(第二纽扣处)发声。
D. 用“想、听、看”的心理指导,“让声音落下来”,每唱一句,都要听到胸口松松落底的共鸣音响。这种胸腔共鸣是整体混合共鸣的基础。
E. 起音时,在胸口以“垂直叹气”的感觉发声,“找气儿,不找劲儿”。
F. 喉头上没有任何感觉。
2.“贴着咽壁吸着唱”的练习
目的:前后、上下所有的共鸣通道都“打开”。
方法:发声时先用“后半扇儿唱”的感觉想着后脖梗,在后颈的位置找咽壁,从后头“张嘴”想着“贴着咽壁吸着唱”。
这时小舌头庆委、松弛地上抬,同时喉结下沉,于是拉开了咽腔上下的空间距离,喉咙便在“吸气”的感觉中“打开”了,
同时还要凭着“内听觉”和“内视觉”去“听”、去“看”产生在咽壁和咽腔通道里明亮、纯净、松弛、柔和的共鸣泛音音色,
“贴着咽壁吸着唱”可以产生三个不同方向的“吸气感”:在口咽腔的咽壁上有一种向后(从嘴到咽壁)吸的感觉;
在鼻咽口的后上方有一种向后上方吸的感觉;在胸口直到腰部有一种向下向四周围吸的感觉。
前后、上下所有的共鸣通道都“打开”了:里外通气、上下通气,感到气通,声音也就通了。
练习:1=D 3/4
要领:
A.在小腹处平静地吸气。
B.从后颈找到咽壁位置,“贴着咽壁吸着唱,声音碰响咽壁”。
C.在发音过程中,要注意“看”咽壁上具有振动感的音响和集中明亮的共鸣音色,要“听”到咽腔“管子”里的声音。
D. 发声时,要感觉吸气源源不断地向后向下贴着咽壁往里“倒灌”、“倒流”。音越高,气儿越大、越深。
E. 随着音高上升,声音的共鸣音色往后上方集中,同时感觉气息反向下沉。颂》。
【浅谈美声唱法的欣赏方法】相关文章:
美声唱法的欣赏方法04-22
浅谈美声唱法10-29
美声唱法技巧及方法04-16
美声唱法的训练方法03-24
美声唱法的呼吸训练方法04-06
美声唱法用惯学流行唱法的方法11-01
美声唱法的发展历程12-01
小学音乐欣赏的方法12-19
民族,美声唱法技巧整合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