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兰朵》女高音声部的演唱技巧

时间:2024-08-23 15:59:14 声乐器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图兰朵》女高音声部的演唱技巧

  《Turandot(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三幕歌剧,是普契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图兰朵》女高音声部的演唱技巧,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一、歌剧《图兰朵》的内容简述

  歌剧《图兰朵》为我们讲述的是西方人想象中的古代中国传奇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神话时代的北京城。在城中一位非常美丽却冷酷的公主图兰朵向世人宣布:倘若有人想娶她为妻,则需要准确回答她提出的3个谜语,若有错误那个人将会被杀掉。各国王子都贪慕其美色,纷纷去应答,但因答错谜语,很多王子被杀,这时,王子道破身份,公主心生敬意,委身下嫁。本部歌剧是围绕着轰轰烈烈的“爱情”所展开,而鞑靼王子卡拉夫流亡中国,无意之中见到图兰朵公主,心生爱慕之情,不顾反对来猜谜应婚。最终猜出所有谜题,但图兰朵却有意悔婚。卡拉夫便向公主提出要她在次日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回答不上就要与自己完婚。公主像卡拉夫的女仆柳儿打探,但柳儿却守秘自杀而死。(更多声乐资讯,搜索公众号:声乐家APP)最后,在歌剧中有两位女高音即图兰朵和柳儿都有着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所以在演唱过程中的情感处理和演唱技巧也是不同的,接下来会以图兰朵的唱段为例来进行分析并阐明。

  二、歌剧中女主人公图兰朵的人物形象塑造

  贯穿整部歌剧的两位女主人公即图兰朵和柳儿的角色性格特点极其不同。歌剧中主人公图兰朵是一位具有丰富变化的音乐人物,她性格傲慢,性情邪恶残忍,作曲家对这位公主的描述运用了两个方面的音乐动机。第一方面运用了中国传统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一般它出现在皇帝的女儿或是公主出场时。另一个方面是残忍、邪恶的公主(更多声乐资讯,搜索公众号:声乐家APP)出场时所应用的音乐。本段音乐是对图兰朵性格发生变化的最好诠释。图兰朵被作曲家普契尼安排在第二幕第二场中,用咏叹调的形式表现了公主的,残忍和高傲。这首咏叹调被划分为宣叙调和咏唱调两个部分,并加入了群众的合唱与王子的独唱,增强了歌剧的戏剧性效果。

  三、歌剧中女高音声部图兰朵的演唱技巧与情感处理的探究

  普契尼在歌剧《图兰朵》中精心刻画了很多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女主人公图兰朵的一首咏叹调《在这冰冷的宫殿里》为例首先,歌曲的第一部分为前18小节,以极慢的速度开始讲述了一个古老传说,它的旋律接近宣叙调。在第9小节当中突然在高音区上行了四度,有很大的旋律跳动。第13-18小节,旋律又再次回归平和得状态,也表现了刻骨铭心的痛。在演唱过程中歌者需要把握情绪变化,速度要准确和强弱的对比需要演唱准确,同时,也要控制好音量和气息。(更多声乐资讯,搜索公众号:声乐家APP)第19-45小节为歌曲的第二部分,将其分为了两段,第一段为13-32小节,速度要慢,本段落在演唱时要注意音量的控制、气息需要连贯、歌唱腔体的通畅以及歌曲的色彩感情把握。第33小节音乐逐渐紧张起来。歌者要注意演唱时要丰富音乐的色彩感,这里是戏剧女高音表达深沉、浓重而激愤最好的地方。在第三部分中前半部48-57小节是图兰朵对前来竞猜求爱的王子们的嘲讽,旋律逐渐向高音区域推进,(更多声乐资讯,搜索公众号:声乐家APP)在这里歌唱音色要着重表达公主的得意骄傲。之后的58-68小节,便为公主埋在她内心的誓言。演唱中,歌者的语气要坚定有力,气息要饱满,要演绎出强烈的复仇心理。

  普契尼所谱写的角色性格都十分的鲜明,他的咏叹调在演唱中的基本前提就是针对于乐谱标志和角色性格的准确把握。歌剧《图兰朵》现如今早已成为很多歌者们演绎的对象,在我们演唱这部歌剧作品时,我们需要深入体会和理解这部歌剧中的每一个角色的人物色彩,理解其内涵,要灵活掌握女高音的演唱技巧、感受人物、理解故事内容,才能张弛有度的表现作品的思想内涵。

  拓展阅读

  原始作品

  图兰朵大铜章《图兰朵》的原始作品,是一篇名为《杜兰铎的三个谜》(即《卡拉夫和中国公主的故事》)的短篇故事。选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日》(注:《一千零一日》和《一千零一夜》是两本不同的作品)。[1]

  《杜兰铎的三个谜》则是由波斯诗人内扎米的叙事诗《七个美女》(又名《七座宫殿》或《别赫拉姆书》)演变而成。

  内扎米《七个美女》的题材则选自波斯诗人菲尔多西(940—1020)的《列王纪》(980—1009)中关于“萨桑尼王朝(226—651年)的别赫拉姆五世(420—438年)的记载和有关他的传说。[2]

  著名歌剧

  改编版本

  图兰朵

  该剧本最著名的改编版本是由普契尼(Giacomo Puccini)于1924年作曲的同名歌剧。普契尼在世时未能完成全剧的创作。在普契尼去世后,弗兰科·阿尔法诺(Franco Alfano)根据普契尼的草稿将全剧完成。该剧于1926年4月25日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Teatro alla Scala)首演,由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担任指挥。[3]

  其它创作

  其他一些剧作家和作曲家也曾改编该剧或为其创作音乐,其中包括作曲家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和中国当代剧作家魏明伦。歌剧吸收了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带有浓郁的东方韵味。

  歌剧信息

  剧本:阿米尼和西莫尼根据戈奇的寓言剧而作

  作曲:〔意〕普契尼

  首演:1926年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由托斯卡尼尼指挥

  《图兰朵》剧照出场人物: 图兰朵(元朝蒙古公主,女高音)

  阿尔图姆(蒙古帝国元朝蒙古皇帝,男高音)

  帖木儿(temur)(流亡的鞑靼(tatar)国王,男低音)

  卡拉夫(帖木尔的儿子,鞑靼(tatar)王子,男高音)

  刘(鞑靼国王的侍女,女高音)

  平(元朝大臣,男中音)

  庞(元朝大臣,男高音)

  彭(元朝大臣,男高音)

  此外还有元朝官员、百姓、卫兵、小和尚等人

  剧情简介

  《图兰朵》剧照元朝时的一个公主图兰朵(蒙古语意思为“温暖”dulaan)为了报祖先暗夜被掳走之仇,下令如果有个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个谜语,她会嫁给他;如猜错,便处死。三年下来,已经有多个没运气的人丧生。流亡元朝的鞑靼王子卡拉夫(Calaf)与父亲帖木儿和侍女刘在北京城重逢后,即看到猜谜失败遭处决的波斯王子和亲自监斩的图兰朵。卡拉夫王子被图兰朵公主的美貌吸引,不顾父亲、刘和三位大臣的反对来应婚,答对了所有问题,原来这三道谜题的答案分别是“希望”、“鲜血”和“图兰朵”。但图兰朵拒绝认输,向父皇耍赖,不愿嫁给卡拉夫王子,于是王子自己出了一道谜题,只要公主若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夫不但不娶公主,还愿意被处死。公主捉到了王子的父亲帖木儿和丫鬟刘,并且严刑逼供。刘自尽以示保守秘密。卡拉夫借此指责图兰朵十分无情。天亮时,公主尚未知道王子之名,但王子的强吻融化了她冰般冷漠的心,而王子也把真名告诉了公主。公主也没公布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下嫁王子,王子的名字叫“爱(Amora)---蒙古语为“恋人或者太平的意思””。

【《图兰朵》女高音声部的演唱技巧】相关文章:

花腔女高音的技巧与训练09-23

声乐演唱技巧10-30

民族花腔女高音的演唱风格怎样形成08-10

声乐演唱技巧-起音的技巧06-18

花腔女高音炫技技巧05-16

戏曲的演唱规律与技巧09-15

流行唱法的演唱技巧10-18

京剧演唱练习技巧05-13

声乐演唱技巧及方法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