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用美学指导声乐演唱
任何理论的建立都来源于实践又最终回归实践,那么应该如何运用好美学理论,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声乐演唱呢?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吧。
一、从主观到客观的转变
广大听众是声乐表演艺术的接受主体,声乐演唱者应该重视听众的感受,学会从主观向客观的转变
首先,可以通过认识自己发现自身演唱的不足。演唱者一方面是声乐表演艺术的接受客体,这是由声乐表演艺术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的。声乐表演者作为主客体相结合的双重角色,他相对于词曲作者来说是作品的接受者;而相对于受众来说声乐表演者又充当了作品的创造者的角色。在声乐演唱时,声乐表演者应先从“读者”的角度来分析自己的演唱是否与词曲作家的表达相符,时常要站在客体的角度来度势自己的演唱,这样才能全方位,公正地判定自己的表演是否得当、是否贴切。
其次,通过听众的反馈提高自身演唱水平。声乐演唱者要有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演唱者先从自己熟悉的人入手,这些熟悉的人与演唱者的关系密切,对演唱者较为了解,因而提出的意见针对性强,切实可靠。
二、从片面向全面的发展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阅读都将唤醒读者以往的阅读记忆,使之进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出现某种阅读的期待。在声乐表演者的演唱中,同样阅读的期待——期待视野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提高自身“期待视野”的水平。演唱者在进行作品的演绎时,以往的知识经验会告诉他,如何表现这部作品。一个拥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广博的文化修养,深厚的演唱功底的艺术家就能在自己“期待视野”的指导下,对作品的理解入木三分,对作品的风格把握精确到位,从而使二度创作发挥到极致。
其次,对受众期待视野的解读十分重要。受众的“期待视野”是一个非常大的范畴,把握它时应做到“求同存异”。所谓“求同”即对大多数人认可的经验理解我们应该吸取的,它包括整个时代背景、人文环境、伦理道德等等,只有把握这些大原则才不导致总体方向的错误。“存异”是主体“期待视野”与客体“期待视野”的和谐共存,演唱者应结合自身的条件进行折中式地调整,对于那些体现客观受众意志的需求恰好是适合自身的,就应该努力将其弥补上;而对于有的受众需求,不适合自身的表现,或是超出自己的能力,就不应牵强附合。总之对于广大受众的“期待视野”的理解应以辩证的观点来指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三、从空白到填补的形成
接受美学鼓励文学作品要多留空白,形成开放结构。文本有且应该有未被陈述的空白和未定点,使读者有猜度、想像与填补的空间。在声乐演唱时演唱应做到:
首先,声乐表演者们应学会站在“读者”的角度,发现和填补作曲家们留下的空白。
例如,在韦翰章作词,黄自作曲的《思乡》这首歌里,作家多处留有空白、空缺。
例如:在“不如归去”之后的间奏中,两次的强弱变化,速度的渐慢再还原,直到后面生气蓬勃的歌唱,在短短四小节的间奏里,演唱者要用自己的情绪,形体,表情来填补衔接乐段,推动音乐的发展。正如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整首歌中空白空缺的地方正是词曲作家最想要表达内心情感之处,演唱者应读懂作家的意图,作出富有想象力的恰适填补,才能演唱好。
其次,声乐表演者还应以“作者”的身份与受众对话,适当巧妙的为受众留白、留缺,使他们做出呼应从中体验创造的乐趣。例如在湖北民歌《龙船调》里歌唱家们以一句“妹我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带动了现场观众的参与“让我来推你嘛!”。歌手的自我表现有时是很单薄的,而学会创造空白、空缺给受众,能更有效的对歌曲的演艺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用美学指导声乐演唱】相关文章:
声乐演唱技巧10-30
声乐演唱呼吸训练05-27
儿童声乐演唱技巧12-07
声乐的演唱方法与技巧总结08-16
声乐演唱技巧有哪些10-31
声乐演唱吐字咬字的技巧11-24
声乐有哪些演唱形式04-15
声乐学习中的假声演唱12-06
声乐演唱怎样唱好高音08-21
音乐艺考声乐演唱技巧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