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摄像机基础知识
作为摄影师肯定要对摄像摄影机要熟练掌握,那么摄像机的基础知识有哪些呢?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以下的内容,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摄像机基础知识 篇1
一、拍摄前的准备
为了保证摄像任务的完成,在每次摄像前都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出外景拍摄,更要认真检查机器是否正常,附件是否齐备。下图是一套新闻拍摄设备,当然实际使用时,按需要选择,不一定如此齐全。
1.摄像机电源。
在拍摄新闻或其他外景时,一般要使用直流电池作电源。拍摄前应把所需电池充好电,并多带几块备用。按说明书二块NP-1B电池M3A摄像机可工作一小时,一块NP-1B电池可供DXC-537工作一小时,但有时由于电池使用时间长,蓄电能力下降,可能不会用太久,要根据经验,做好准备,较远的地方拍摄应带上充电器。室内拍摄,时间较长,位置又可固定不动,可用交流供电。当电池不足时,寻像器上的“BATTRY”会闪烁告警。当继续使用到低于一定值时会自动关机。
2.话筒:
有时在拍摄新闻节目或课堂实况录像情况下,需要同期录音,就要使用话筒。摄像机与被摄对象较近的情况下,话筒可以直接安装在摄像机上话筒也可以由采访者拿在手中,为了便于活动,需要一根长电缆线(话筒线)。要注意话筒的位置。如果是会议或课堂实况,话筒也可固定在被摄人物前,这时需要支话筒支架。有些摄像机机内没有话筒电源,如M3A,这时必须用话筒电池,原装的C-74话筒电池较贵,可用钮扣电池代替。注意安装时,不要让弹簧与正极接触。打开话筒开关,红灯亮一下,说明正常,否则要重新安装。现在有的摄像机内有内藏话筒,也可以外接话筒,并且有话筒电源,使用时较方便,只要把话筒电源开关打开即可。
3.摄像机电缆
连接摄像机和录像机的多芯电缆有14芯,26芯等,不要忘带,最好能检查完好。用视频线、音频线连接,则用手动控制录像机的启停。
4.三脚架
在教学片或其他专题片拍摄中,最好使用三脚架,这样拍出的图像更平稳。新闻一般不用。要带上与摄像机配套的托板。(三脚架高度的调整,水平的调整,水平、垂直转动的锁扣)
5.录像机及磁带
录像机也需要电池,要准备充分。磁带要够用。并注意检查是否带防抹安全帽。如果无安全帽,则录像机不记录。最好在出发前试录一下。
6.彩色监示器
为了保证拍摄画面色彩的正确,有时需带上一个便携小监示器,以检查录制的效果(如《爱的奉献》中夜景)。一般情况下可不用。
7.照明设备
新闻灯有直流供电和交流供电两种。直流供电时间短,交流供电的使用起来不方便,需要用电缆盘。注意电缆盘上的插头最好是活动的,以防有些插座插不下去。行前应检查新闻灯管是否损坏,如到远的地方,应带上几支备用灯管及保险丝、电工工具。注意不要把电源接错,打灯时按顺序开关,开启时不要对着人。
二、调整
(一)摄像机的调整
用电缆线把摄像机与其他设备连接好,并装好电池,或连接好交流结合器。然后打开摄像机的电源开关,拿下镜头盖,10秒钟预热后(管式摄像机)再把预热开关打开,这时寻像器上会出现图像,可以对摄像机进行以下调整工作:
1.聚焦的调整:
(前聚焦和后聚焦调整)为了确保摄像机在变焦过程中,从广角到摄远之间,均能使景物的图像清晰,需要对镜头的焦点进行调整。有时会发现,前聚焦调节清晰了,可当拉开之后,景物又变得模糊了。这时就需要调整后聚焦。
调整后聚焦的步骤如下:
1)西门子星卡放于是5米远(或用其他物体)
2)光圈开至最大。
3)松开后聚焦环紧固螺丝。
4)先把镜头推成长焦,调整前聚焦环,使图像清晰。
5)把镜头拉开到最短焦距(广角位置),调整后聚焦环,使图像最清晰。反复调整2-3次,直到镜头在长焦和短焦时图像都清晰为止,最后锁定后聚焦环螺丝。后聚焦调整好后,不换镜头,一般不必重新调整。作用时兴需调整前距焦环,使图像清晰就行。采用“特写聚焦法”,即推成特写用聚焦环调节清晰后,拉开并至其他景别时图像仍然清晰。
2.选择滤色片
摄像机中设置了多种滤色片,以适应不同色温的光线条件。一般都可以从转盘附近的机身上找到滤色片所对应的色温条件。
1号 3200K 用于室内灯光条件;
2号 5600K +1/4ND 用于晴天日光,ND为中性滤光片透光率为1/4;
3号 5600K 用于阴天条件;
4号 5600K+1/16ND
色温片的作用是把不同光源的色温转变为3200K,满足摄像机白平衡调整的要求。选择滤色片要根据光线的情况及时调整。否则图像的白平衡调整可能就不能进行,使图像出现色差。在室内情况下,如果不用3200K新闻灯,而是自然光线或者是日光灯则应选择3号,否则白平衡调不好。但有时室内过于黑暗时,在2或3出现“LOW light”的告警指示,这时也可放在1号位置调整,以提高信号质量。
3.调整黑、白平衡
选择了合适的滤色镜之后,就可以进行黑、白平衡的调整了。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在拍摄黑、白物体时,使三路基色电平相同,电视荧光屏上重现出正确的白色。同时,白平衡调好后,其它的颜色也就能得到准确的还原,Y=0.3R+0.59G+0.11B
方法如下:
1)首先找一个白色物体作为调整的标准。可用标准调整卡,或其他白色物体不要用掺有蓝色荧光粉的白纸或物体作标准。为了保持一部片子色调一致,最好始终用同一白色物体作标准。
2)白卡置于被摄物的位置处,并注意不出现反光点。
3)摄像机对准白色物聚焦,并使白色充满画面。
4)搬动一下自动白平衡调整开关钮自动调节开始,约2-3秒钟,寻像器上出现“WHITE OK”表明白平衡调好。如果出现“NG”表示未调好。会出现一些提示信息。可能原因有光线太暗,或者物体不合适,或者滤色片选择不对。
在调整前还应检查把白平衡选择开关(BRRS/AUTO/ PRESET)置于自动(AUTO)位置,当这个开关置于预置(PRESET)位置时,不用调整。机器本身已设置好,是按3200K的色温条件。一般用于在来不及调整,并且用3200K新闻灯的情况。在室外也可用这一位置,滤色片要置于5600K位置,色差也不大。
5)把开关拨向相反的位置(向下)自动黑平衡就开始工作,此时光圈先自动关上,然后电路再对黑平衡进行高速几秒钟后,寻像器上出现“BLACTK OK”字样,表示黑平衡调好,并存入记忆电路,注意光圈的方式要处于“自动”位置(否则无法调黑平衡)。
6)通常黑平衡调节会影响白平衡状态所以调完黑平衡后,应再调一次白平衡。
即白→黑→白平衡。
有时也可以省去第一次白平衡,直接先调黑平衡,再调白平衡。
黑白平衡的调整也可由摄像机控制器CCU来调节,分为“预置”“自动”“手动”三档,手动调节黑白平衡可使画面色差,以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自动黑白平衡的调节数据,可以记忆一段时间,所以在拍摄条件不变,两次拍摄间隙时间不长的情况下,可以不用再调整。但如果变换拍摄场所,(如由室内到室外),则需重新选择滤色片并调整黑白平衡。
有时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白平衡故意调偏,也可以通过改变滤色片来实现,如为了使拍摄出来的图像色调偏红(暖色),可以先在1号位置(3200K)调整好白平衡,然后滤色片拨至3号位置,这时画面就会偏红。反之如果在3号位置调好白平衡后,再把滤色片拨至1号位置,则画面就会偏蓝。
注意:
1)白平衡调整时,选择方式开关应在“自动”位置。
2)可以利用“预置”白平衡,但要选择相应滤色片。
3)每换一光线条件要重调白平衡。
4)利用白平衡故意色差可获得某种特殊效果。
4.调整光圈
摄像机的光圈调整有两种方式“自动”和“手动”,
一般情况下,使用“自动”光圈。能够保持合适的进光量,得到规定的输出信号强度。
有时用自动光圈拍出的图像也不理想,由于自动光圈是根据图像的平均亮度来确定光圈值的,所以当景物反差大时,画面个别区域太亮,这部分的电平超出图像标准0.7伏的15%,形成“开花”现象。如有较亮的物体进入画面时,画面平均亮度增大,导致光圈缩小,使画面中的.环境变暗。讲课教师穿太白的衣服时,光圈收缩,使整个背景及人脸部变暗,所以要避免主讲教师穿著太白太亮的、易反光的服装。
新闻拍摄中,也常遇到逆光拍摄的情况,如坐在窗口前的人,正常拍摄采用自动光圈则人脸部很黑。可在自动光圈基础上,改用手动再加大一档光圈,以提高人脸部的亮度,当然这时背景就会一片亮。再如画面中主体面积较小又较亮,而背景较暗,自动光圈下,光圈按平均亮度测光,光圈开的较大,使被摄主体失去层次。如拍摄月亮,这时最好采用手动光圈调整,保证月亮的层次清晰,天空黑一些也无妨。
检查光圈是否合适的其他方法有:
1)斑纹开关:在寻像器中的图像上亮的部分叠加上斑纹,可根据斑纹的多少来决定光圈的大小。
2)视频电平线:寻像器中显示图像电平。
3)波形监示器:可显示图像的波形调整光圈,使大部分图像电平在500mv左右,个别较亮部分电平不超过700mv(以清隐电平为基准)
4)用监示器:边看监示器边调整光圈直到图像无开花现象,又不至太暗,图像的层次丰富、清晰为止。
5.中心重合调整
现代摄像机一般都采用自动中心调整。
调整的方法如下:
1)用自动中心卡P53 1-42。将此中心调整卡置于一定光线下,对准充满画面并聚焦清楚,然后向上拨动一下自动中心开关钮,电路即自动调整,几秒钟后出现“CENT OK”字样,表明中心调好,并记忆下来。注意在调整过程中,中心卡不能动,摄像机也不要动。另外要一定照度,聚焦要清晰,否则可能调不好。
2)用其他代用物调整。注意代用物要有水平、垂直线条,否则可能调整不好,出现“CENT NG”,需另换代用物,最终应出现“CENT OK”为止。调整不好时会出现边缘的彩色镶边,图像不清晰。中心调整仅对于管式摄像机,对三片CCD无此项调整。因为片式CCD在工厂已作了精确调整。
6.增益调整
增益调整是指摄像机图像输出信号电平大小调整。
一般有0dB+9dB+18dB等。
这个开关通常应在0 dB处,这时图像的信噪比高,清晰度好。 只有在光线条件不好,出现“low light”指示时,才考虑使用增益开关,置于+9 dB或+18 dB,但此时图像的信噪比会增大,除非特殊光线情况,一般不用。注意增益调节后,最好重调一下黑白平衡。
7.总黑台阶电平调整
摄像机上一般用“UP”“DOWN”两个钮来调整。用“DISP”显示方式开关,直到寻像器上出现台阶电平“PESTAL LEVEL”出现,用“UP”或“DOWN”调整。用监示器观察调整结果,使图像有适当的对比度。用波形监示器调整时,使黑图像电平比清隐电平稍高35-50mV。这时可照顾黑暗图像层次,又兼顾了图像的对比度。也能通过CCU调节,应注意通过监示器或波形监示器调节适当。总黑台阶电平大时,对比度弱,因为这时黑的物体不黑,变成灰色,整个画面象罩上一层雾,层次不清。反之总黑台阶电平减小时,对比度变强。灰暗的物体会变的更暗,反差加大。
8.同步锁相调整
用于演播室联机情况,需调节摄像机与特技机的H相位与SC相位 其他调整:
1)自动黑电平开关(ABL),用于室外拍摄,当整个图像都很亮,缺少层次时,可把这个开关打开,电路使黑电平降低一些,从而提高对比度。
2)电子快门选择开关(CCD式摄像机)",用于拍摄高速物体。重放时在慢放图像更清晰。(537清晰度扫描开关,用于拍摄不同场频的监示器)在实际正常使用时,
有些不必调整。
如①黑白台阶电平;②光圈;③增益;④同步。
需要调整的有
①前聚焦;②选择滤色片;③黑白平衡调整;④中心调整。
工作顺序是:①开机②调白平衡③调中心④聚焦
摄像机基础知识 篇2
数字成像系统介绍
1、成像系统组成;2、成像系统的两条基本主线 ;3、成像系统的'实时控制---3A
CMOS Sensor基础
1、Sensor Stack;2、工作流程;3、Sensor参数介绍(有效像素、像素尺寸、分辨率、芯片尺寸、扫描方式、信噪比、帧率)
色彩科学基础
1、颜色科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2、光源;3、色度;4、色差;5、色彩空间;6、色彩与视觉
镜头光学基础
1、反射、折射;2、镜头参数介绍(靶面、焦距、光圈、视场角、畸变、解像力、景深)
3A基础概述
1、自动曝光(AE);2、自动白平衡(AWB);3、自动聚焦(AF)
常见摄像机概念区别概述:
1、曝光时间和快门速度;
2、整数制式和小数点制式;
3、POC与POE;
4、RS232与RS485;
5、控制协议VISCA、PELCO-D、PELCO-P;
6、3G-SDI的Level A和Level B-DL、Level B-DS
【摄像机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编导的基础知识10-21
石油基础知识09-22
文秘基础知识09-14
和声基础知识11-30
Java的基础知识07-27
网球基础知识10-12
声乐基础知识04-23
插花的基础知识10-12
奶茶基础知识09-19
高尔夫的基础知识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