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时间管理技巧

时间:2022-10-24 11:03:31 兴亮 时间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碎片化时间管理技巧

  生活中,时间往往不是一小时一小时浪费掉的,而是一分钟一分钟悄悄溜走的,如果碎片化时间管理的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碎片化时间管理技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碎片化时间管理技巧

  我常被学生问一个问题:你是大学老师要带课,又在外面做讲座做培训,又在网上教我们做简历,还有时间玩微博微信,一年还能出几本书,我们做学生都觉得时间不够用,你是哪里来的时间做这么多事情?而且我们觉得像写书这样的事情,离不开大块的时间,你一天到底睡几个小时?

  这个问题也是很多职场人共同的苦恼。上班后你要兼顾工作和生活,你的时间会变得支零破碎,想做一点正经事情都抽不出整块的时间。

  还有人抱怨像微博微信这样的新媒体工具,本来是想用来打发碎片化时间的,慢慢上瘾后,总是忍不住去刷屏,结果你很难静心完整地只做一件事,本来想用碎片时间发微信,发微博,结果我们反而习惯让大块的时间被碎片化,失去了专注做一件事情的能力。

  如果解决这一困境?有的人提出要恢复专注静心做事的能力,这是一条出路,但我认为绝大多数人不能奢望通过重新获得大块时间来解决问题。

  在读大学阶段你还有找到大块时间做事情的可能,但在职场,你是不可能指望你能轻易挤出大块时间做工作,有句老话:计划不如变化快。在现代职场,总的趋势就是工作时间越来越被碎片化,没有微博微信的时代,我们的工作时间早就被电话,邮件,QQ,会议打断成了碎片,而微博微信这样的移动媒体只不过加剧了这一趋势而已。

  认识到这一点,我觉得真正的问题是人有没有办法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系统的工作?或者说在碎片化时间工作模式下,我们依然能够保持连续和整体化的思考,同时又不丧失对时代的快速反应能力?

  大多数人会有一种误会,认为重要的工作一定需要大块的时间来完成,比如写一份方案,难道不就是需要至少一个上午不受打扰的时间吗?

  事实上我们仔细回忆写方案的过程,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下笔有如神,给你一个安静的时间段,你可以一蹴而就;第二种情况,你写了好几个开头,都无法深入下去,只能换个时间再写。

  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实答案很简单,写起来顺畅的方案往往是因为你原来就这个问题有很多的积累,所以给你一个安静的时间段就能下笔千言。假如你对要表达的问题缺少积累,给你再多的时间也无法写好。

  明白这一点,你就会意识到,有些工作的确需要大块的时间,但如果不是提前做够铺垫,这些大块的时间并不会有效率。

  所以我自己的习惯是“五分钟方案法”。也就是说:

  一份完整的方案=5分钟构思+…+5分钟构思+半小时提纲+5分钟构思+…+5分钟构思+半小时提纲+5分钟构思+…+5分钟构思+2小时高效率写作+5分钟修改…

  当我需要写一篇文章的时候,往往没可能安排一个白天甚至一个上午的时间,即便安排了我也没有灵感动笔。我会预留一个写作时间,在此之前,我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化时间构思。

  这里介绍的构思可以是带着问题查资料找素材请教他人,也可以是随手写下一些灵感,这样的片段多了,我就会抽出相对完整的半小时,把碎片化灵感整合成一个提纲,或者一个小片段的文章,然后继续积累素材。攒的内容多了,我自然有写的欲望,那个时候两个小时就可以一口气写完5000字,甚至10000字的文章,而且质量还不错。

  写方案如此,其实很多其它的工作也是如此。比如营销的策划,项目的计划,出版的书籍,很多智力劳动都可以这样利用碎片化时间加以完成。

  鲁迅先生说:“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我觉得这句话还有一层含义就是鲁迅先生一定也是具备了利用喝咖啡这种碎片化时间的能力。

  这就是现代人必须建立的一种时间管理能力: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大块的工作。我的很多朋友,都有这种能力。我们可以完成大块的工作,而且是利用碎片化时间组合完成的。所以我这里提出我的第一个建议:认真思考你认为需要大块时间完成的工作,看看能否分解成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的工作。

  我给很多朋友介绍完碎片化时间利用的经验后,他们觉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实施起来往往效果不明显。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没有为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建立结构化管理思维。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方法:学会给每一种碎片化时间单位寻求多元化用途。

  现在你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可以利用的最小时间单位是什么?是一分钟还是三分钟?

  你的1分钟可以干什么?

  你的3分钟可以干什么?

  你的5分钟可以干什么?

  你的10分钟可以干什么?

  大部分人面对这个问题往往很难给出超过3种以上的回答,有的朋友甚至全部回答刷微博。

  当你的碎片化时间找不到合理的用途的时候,它的最大可能就是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所以我要求你为你的每一样碎片化时间单位找至少3~5种有价值的用途,比如3分钟时间内你可以回复一条短信,回复一个消息,收看一下不重要的邮件,刷一下微博,用手机练习一下手绘笔某个单点技巧,构思一条微博,查找一个方案素材…

  然后你要进一步思考在地铁上的三分钟你能干什么?在办公室的三分钟你能干什么?在卧室里的三分钟你能干什么?

  我的建议是动手做一张表格:把你的碎片化时间单位用途和你生活中的情景关联起来。

  这样在任何场合你意识到你有几分钟的碎片化时间,你马上可以安排完成零碎时间完成一件小工作,而不是临时去想你能干什么。而一旦你的碎片化时间用途越多,你的时间支配自由度就越高,你就能自由组合时间碎片完成不同的工作。

  这样慢慢你就能够学会把每天的碎片化时间串联起来完成一件重要的工作。比如我这篇文章就是利用交通路上一点一点攒灵感,然后花上1个小时时间整理出提纲,再通过各种交流途径得到大家反馈意见,然后又在上班路上继续攒灵感,等到一个相对不忙的时间封闭自己,再一口气把内容写出来,真正写作时间大概只花了1个小时。

  总之我的意思是与其养成依赖大块时间才能集中注意力工作的习惯,还不如提前训练职场真正需要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能力。当然我并不是说有些工作不需要大块的时间,而是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可以大大节约你的大块时间,或者提高你大块时间的利用效率。

  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前提是:已充分利用了“非碎片化时间”

  一个人增强体魄,若一日三餐,不能按时用餐,保持营养均衡,那你补再好的补品也无济于事。

  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亦是如此。

  非碎片化时间好比是主餐,而碎片化时间则是补品。

  如果你连工作时间都管理不好,又怎么会管理、利用好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呢?

  整理时间,用“分”计算零散时间

  作家雷巴柯夫曾说:“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

  确实如此,越是对时间算的精细,越是能掌控时间。

  一个人,如果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同时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去利用闲暇时间。

  明确任务,将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结合到一起

  这一步是所有零散时间利用是否有效的基础,从自己定的目标出发,确定为完成这个目标所需要的知识,并组织成一个系统的框架。

  然后在这个框架里,将时间和目标结合,进行碎片任务的安排。

  确定重要事项,按事件轻重缓急排序处理

  把框架内的事情罗列出任务清单,再按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提出的“四象限法则”进行排序。

  四象限法则是将事情按紧急、重要程度,分为四大类: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以及不重要不紧急。

  按这样的顺序排列,从急到缓,做事就会更加从容淡定,也可以避免自己像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到头来一事无成,白白浪费了时间。

  分配任务,将相应的任务填充到锁定的时间里

  分配零散时间的任务前,先弄清楚自己一分钟可以做什么?三分钟可以做什么?十分钟、三十分钟又可以做什么。

  把简单的小任务锁定到这样的小时间单元格内,会节省不少精力。

  比如等车的时间想好晚餐的安排,列好购物清单,这样可以节省买菜和做饭的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碎片时间越少,安排的事情也一定要越少。

  拒绝拖延,凡事三分钟内做起来

  凡事先做起来,才能看到希望。相反,拖延只会让事情更糟糕。

  给自己正向反馈,增强做事的动力

  当你越是鼓励一个孩子,孩子就会做得越好,其实成年人也一样,你需要不时给自己一些正向反馈,激励自己。

  每一位懂得珍惜时间的成功人士,都是把别人喝咖啡、谈天的时间用在工作和学习上。你需要掌握一些切实的方法,来学会管理自己的闲散时间。

  善于利用等待时间

  所谓等待时间,是指在工作中或上下班的路上,总会遇到等车、等开会、等客户的时间,这些时间每天都会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你需要好好利用起来。

  比如等车的时候,我会随手查找写文章需要的案例、金句,这样等我开始写相关篇文章的时候,可以提笔就写。

  善于利用过渡时间

  过渡时间,是指工作以外每天都要经历的,类似洗漱、蹲马桶、穿衣服的时间。

  一般这样时间,你可以听新闻、看看热点,或者听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借助语音工具,记录有用的闪念

  工作中,有时会有一些启发,这样的启发也许对你的工作,或是提升自我很有帮助。

  当有这样的灵感的时候,记得随手记录到手机备忘录里。

  这样的闪念,一闪即逝,你可得抓住哦。

  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用来思考

  任何时候,都可以做思考,思考可以帮助你透过表象发现本质。

  思考其实不需要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间,只要合适,就可以思考你接受到的信息和需要输出的知识。

  避开高峰期,能拥有更多碎片时间

  避开餐厅吃饭的高峰期,可以节省吃饭时间;避开交通高峰期,可以避免堵车。

  你避开高峰期赢来的时间,完全可以被你更好的利用。

  用好上下班前的5分钟

  快到下班的时候,人心会散,松弛下来,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整理备忘录、检查工作事项、拟定次日的工作计划、整理办公桌。

  简单的整理,会让你的生活和工作更有节奏。

  如果你做到了前面建议的几条,依然做不好零碎时间管理,那么你需要将碎片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

  在碎片化时间内,屏蔽所有无关的聊天

  人的思路一旦被打断,再回到之前的事上,是要花些时间的。

  零散时间本来就短,再耽误就没了。

  把零碎的时间关联到一个目标上

  要做到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相结合,就要把闲散时间关联到一个目标上。

  比如,利用零散的时间学英语,那么闲暇时间里关于学习的规划都当和英语有关。

  点、线结合,将碎片时间连接起来

  怎么把闲散时间连接起来呢?就是用点、线结合的方式。

  比如你想学习英语,那么首先你要记单词,这是一个点。

  由这个点,你需要去了解词根,以及词根的使用方法,还有这个单词及相关词根在语法中的运用等。

  即:点(单词、词根、词根的使用、单词的运用等)是变化的,适应个人需求的,但主线(学英语)是不变的。

  用系统框架整合闲散时间学习成果

  蜘蛛捕食,需要结网。

  蜘蛛把蛛丝吐出来,这儿一点,那儿一点,如果这些点不连接起来,即使它吐再多的蛛丝,也无法织成网,捕捉到食物。

  碎片时间学习,也是如此。

  你用闲散时间学到的知识,就像分散的蛛丝一样,你只有用系统框架,把它们联结起来,才能构建自己的知识网。

  深层加工碎片化学习的知识

  如果每天习惯随时搜集、收藏信息,不做深层的信息处理,那么这些信息只是简单是堆积。

  看到一篇觉得不错的文章,收藏之后,我们基本不会再去看这篇文章,这时候,你就要学会输入的同时输出信息。

  比如随手记录感悟,或者将理解的文章内容打散,重新填充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等等。

  用大块时间系统学习,闲散时间随时温习

  零碎时间管理,还有一种使用方式,是将你花大块时间学习的东西,利用闲散的时间,去分块温习、消化、巩固。

  数学家华罗庚说:“成功的人无一不是利用时间的能手。”

  其实你也可以成为利用时间的能手。

  早起可以增加碎片时间

  很多人总是抱怨时间不够,闲暇的时间就更少,但也有人说过,早起的时间,是偷来的时间。

  早起后的时间,安静、内心平静,用来提升自我再合适不过了。

  不要图快,为了完成而只做简单的事物

  真正懂得善用时间的人,不应为了图快,而只做简单的事物。

  认真完成每一时刻的任务,才是真正用好每一分钟。

  利用固定的时间段学习

  晚饭后和睡觉前的这段时间,是闲散时间相对完整的时刻。

  与其葛优躺,利用手机、电视剧打发时间,不如充分利用固定时间做有价值的事情。

  拒绝追求完美,先完成再完美

  凡事先完成就好,不要想着一步到位,你需要的是先完成再完美。

  学会放松,短暂时间养精蓄锐

  当困意来临时,不要一味地强撑,要知道,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做事胜过精疲力尽地死磕。

  我们不是机器人,适时小憩,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要随便打乱你专属的生物钟

  我们有些人是“猫头鹰型”,晚上头脑清醒;有些人是“百灵鸟型”,早晨精力充沛。

  但不管你是哪种类型,一定不要试图改变自己的生物钟,因为有好的精神状态,才能更好的开展一天的工作。

  卡耐基曾说:“零星的时间,如果能敏捷地加以利用,可成为完整的时间。”

  所谓高山起微尘,时间也一样可以积零为整,成就一个人。

  时间是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公正的。

  聪明的人,懂得抓住碎片时间,用极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明智的人,不放过每一片闲暇时间,有节奏的学习。

  生活最好的状态是:

  珍惜生命中的一分一秒,懂得充分利用工作之外的零散时间,给本就不易的生活,注入一丝能量,富养自己,提升自我。

  余生,春山可望,未来可期,愿你学会利用碎片时间,享受更充实的生活,收获更好的自己。

【碎片化时间管理技巧】相关文章:

时间管理的小技巧11-23

会议时间管理技巧10-19

精选Html技巧语义化代码08-12

商务英语名词化汉译的词类转换技巧04-07

什么是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方法有哪些03-25

时间管理的效益12-19

时间管理的关键06-29

项目管理与时间管理03-31

时间管理案例分析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