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舞台的灯光设计要求

时间:2024-05-01 15:11:40 啟宏 室内外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户外舞台的灯光设计要求

  户外舞台,顾名思义,就是在户外进行的舞台演出。一个晚间的舞台是否成功,部分是演出的吸引性与质量,另外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舞台灯光照明设计。小编就在此跟大家讨论一下户外舞台灯光照明设计的一些细节要求。

  1.在户外舞台的演出场地较为宽阔,面积会比一般的镜框式舞台大,因此,户外的舞台灯位与表演区之间的投射距离较远。

  2.户外舞台演出场地的特殊性以及节目性质和内容的特殊要求,尤其是舞台导演总体的艺术构思要求,需要特殊的灯光设计方案来满足,有时甚至会增加特殊灯位来完成演出任务。

  3.户外演出场地没有镜框式舞台所固有的照明设计系统和灯光吊杆吊装系统,大都是临时搭建的,无论是总电源的设置,还是线材量、灯具的计算,抑或是控制系统的选定等工作,几乎都要从头开始。由于户外演出使用的灯具品种多、数量大,灯控室、供电房和各灯位之间的布局等都必须考虑合理性的问题。

  4.外演出观众席一般为三面(左中右)观众,在布置舞台灯光的时候不可以忽视了左右两边观众的视觉需要。若有电视转播或录像,还需要事先了解相关要求,在设计舞台灯光时予以考虑。

  5.户外演出在舞台灯光设计上无法像剧场那样随意转换场景,所以需要通过舞台灯光去烘托舞台气氛。

  从以上的原因可以分析出,户外舞台灯光照明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还需要兼顾到周边环境的照明与衔接等相关问题。从某个层面而言,大型户外舞台灯光照明设计需要更加宏观地把握演出的总体空间环境,细致周到地为观众演出服务。

  拓展:设计灯光要考虑的因素

  1.色温度

  因为大部分光源所发出的光皆通称为白光,故光源的色表温度或相关色温度即用以指称其光色相对白的程度,以量化光源的光色表现。根据Max Planck的理论,将一具完全吸收与放射能力的标准黑体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光度亦随之改变;CIE色座标上的黑体曲线(Black body locus)显示黑体由红 ——橙红——黄——黄白——白——蓝白的过程。黑体加温到出现与光源相同或接近光色时的温度,定义为该光源的相关色温度,称色温,以绝对温 K(Kelvin,或称开氏温度)为单位(K=℃+273.15)。因此,黑体加热至呈红色时温度约527℃即800K,其他温度影响光色变化(如表 1)。

  光色愈偏蓝,色温愈高;偏红则色温愈低。一天当中画光的光色亦随时间变化:日出后40分钟光色较黄,色温3,000K;正午阳光雪白,上升至4,800-5,800K,阴天正午时分则约6,500K;日落前光色偏红,色温又降至纸2,200K。其他光源的相关色温度(见表2)。

  因相关色温度事实上是以黑体辐射接近光源光色时,对该光源光色表现的评价值,并非一种精确的颜色对比,故具相同色温值的二光源,可能在光色外观上仍有些许差异。仅冯色温无法了解光源对物体的显色能力,或在该光源下物体颜色的再现如何。

  2.显色性

  光源对物体的显色能力称为显色性,是通过与同色温的参考或基准光源(白炽灯或画光)下物体外观颜色的比较。光所发射的光谱内容决定光源的光色,但同样光色可由许多,少数甚至仅仅两个单色光波纵使而成,影响所及,对各个颜色的显色性亦大不相同。二相同光色的光源会有相异的光谱组成,光谱组成较广的光源较有可能提供较佳的显色品质。 当光源光谱中很少或缺乏物体在基准光源下所反射的主波时,会使颜色产生明显的色差(color shift)。色差程度愈大,光源对该色的显色性愈差。演色指数系数(Kau fman)仍为目前定义光源显色性评价的普遍方法。

  3.显色指数与显色性的关系

  当光源光谱中很少或缺乏物体在基准光源下所反射的主波时,会使颜色产生明显的色差(color shift)。色差程度愈大,光源对该色的显色性愈差。演色指数系数(Kau fman)仍为目前定义光源显色性评价的普遍方法。

  白炽灯的显色指数定义为100,视为理想的基准光源。此系统以8种彩度中等的标准色样来检验,比较在测试光源下与在同色温的基准下此8色的偏离(Deviation)程度,以测量该光源的显色指数,取平均偏差值Ra20-100,以100为最高,平均色差愈大,Rr值愈低(见表3)。低于20的光源通常不适于一般用途。

【户外舞台的灯光设计要求】相关文章:

戏曲演员舞台上表演的基本要求10-01

室内灯光设计的方法08-14

别墅室内灯光设计技巧06-25

室内灯光设计的小秘诀07-28

室内灯光设计小知识08-19

装修设计知识之灯光设计06-20

2015园林庭院灯光设计08-28

室内灯光设计的设计的注意要点07-14

室内灯光设计的六大误区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