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速录机的发明与研制过程和技术创新
亚伟中文速录机的发明与研制涉及到以下五个学科,具体内容跟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一)电子计算机录入学科
速录机与普通的汉字录入系统或方式主要区别在于录入速度快,能够与语速同步记录语言,这就要求录入速度必须达到240字/分以上。唐亚伟教授以其多年在机械速记上的研究,通过弹钢琴和弦所用指法所得到的启发,发明了多键并击方式的专用键盘,单手实现对声母、韵母同时击打,一次击出一个汉字。同时发明双手并击,利用两组对称的键盘组,两手并击,一次打出两个汉字。按每秒击键三到四次计,每次击出两个汉字,每分钟可击出400至500个汉字,只要解决多键并击产生的时序识别问题,录入速度在理论上超过语言速度。
(二)人体工程学科
由于人只有十个手指,要让十个手指同时运动起来,其键位应该有合理的数量和排列。唐亚伟教授将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声韵合并为21声34韵,并据此确定了每组键位只能有12个。同时,把两组键位镜像排列,发明了24个主键的亚伟中文速录机。同时,经过反复论证,在众多设计方案中,淘汰了倾斜形键盘和错落形键盘的设计。又经过无数次试验比较,最终确定为整齐排列形键盘。实践证明:所谓“倾斜”、“ 错落”的键位排列,只有在双手手指完全平伸,手心向下的情况下才能使双手手指与该键盘相对吻合。但这根本不是双手的自然放状态,更不是机件操作所要求的状态。而且,在这种非自然状态下,两臂不能紧贴身体自然下垂,双肘需额外抬起,消耗多余的体力,不适宜高速度下长时间轻松工作,肩部、上臂、肘部都容易疲劳和酸痛,乃至造成伤害。同时自然外翻的手腕,本应是手掌倾向于、垂直于水平面,而看似更像手的键盘,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要求手腕内翻,手掌心朝下平放在水平面上。就如同长期使用鼠标一样,很容易造成腕关节的生理性损伤,如腕管综合症。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表明:根据手指长短设置的错落形键盘,一方面不符合运动习惯,另一方面造成学习上的难度。而且每个人的手指长短不一,真正做到让键盘适合每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从目前各国的速录机看,亚伟中文速录机定型的设计是科学合理的。国际上,除了日本等少数速录应用不理想的国家采用所谓人手形自然倾斜成夹角的错落式键盘外,其他国家的速录机都采用整齐排列形。
(三)汉语语言学科
由于亚伟中文速录机主要是为了记录人的语言,所以必须采用音节编码输入方式。由此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汉语中的同音字和同音词的问题。为此,唐亚伟教授根据汉语词频(词汇出现的频率)常用词的特点,进行长时间的归纳、整理,分析同音字、同音词出现的场合、语法、环境以及可能造成的歧义,从而充分发挥电脑智能化的联想特长,在语句上采用前后文逻辑定义,在词汇上采取特殊区别记号,在实用中采取联词消字定字等各种方法,攻克了汉语同音字词产生歧义的难关,使经过训练的速录员录入准确率达到百分之百的理论值。
(四)速记学学科
唐亚伟教授以他在速记学上的高深造诣,充分利用速记学上的各种技巧,如最常用词键码和字词的一一对应原则。常用词汇、语句制定略码,并根据工作环境和专业的不同制定符合速录的词库,例如政治性会议的词库、司法专业词库等。还有自定义常用词汇、人名地名等方式方法,同时为了适应不同的需要,还制定了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特殊符号等击打方法,使理论上超过语速的录入方法成为了现实。
(五)教育学科
唐亚伟教授与最初学习亚伟速录机的学员、教师通过反复实践、研究,不断修改完善,编纂了能在短时间(一个月内)掌握全部指法及基本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同时,又以看打和听打结合,熟文章和生文章结合,自习与考试结合的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提高速度和准确率的强化训练。从而培养出大批的速录人才,把发明变成了实际应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