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式太极拳的形成和特点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孙式太极拳形成特点
孙氏太极拳是孙禄堂先生以自己参考了武式太极拳的理法,融会形意拳、八卦拳之精义,而创立的一门以完备人的良知良能为目的的太极拳学术体系。下面由小编为大家分享孙式太极拳形成特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拳理特征:以儒(以《易经》为主)、道(以《道德经》、《丹经》为主)、医(《黄帝内经》为主)三家学说为理论基础,构成中和内劲理论(形而上),动静合一理论(形而下),皮球动力模型理论(技术形态)。
2、技术特点:松、空、圆、活,精刚之至,以式达理,中和含蓄。是于松、空、圆、活之中含有精刚之至之意。以式达理是拳式与道理的统一。该式能合形意、八卦、太极三家并用,具有丢而不丢,顶而不顶之能,达劲力完备之效。孙氏太极拳每一拳式,都能一式含多式,吸收多种拳术技法,演化为多种打法。同时各式一理贯通,又能多式化一式。构成、特点提要如下:
(1)三维中枢轴:发现并修为主导人体动力的三维中枢轴。
(2)十字运动面:重心移动的水平面和劲力作用的垂直面。
(3)中和劲力球:由中枢轴、运动面的圆研中和状态,构成形圆意直的中和劲力球。
(4)连续动力源:开合功与鼓荡劲,一气贯串,神行不断。
(5)运作形态:身体形态一三体式。身步法要一形意拳、八卦拳之法。劲意状态一蓄神松空。
(6)结构特征:整体协同惯性力与瞬时拱效应的绝对统一,即鞭劲与架劲的绝对统一。
(7)作用机制:圆研之理一构成完备的适应机制:瞬时自动反馈调节机制,即植物神经与中枢神经的高度协同。
(8)作用效果:能丢而不丢,顶而不顶,三拳合一之效。
(9)主要基本功:无极式、三体式、活步左右互换车轮手。
(10)散手训练特点:由观形、得意、罩神,而意在彼先,至神知。融合形意八卦太极三家之意并用,劲备法全。得神知,合三拳之意,则能神行机圆、动静合一。产生丢而不丢、顶而不顶、不打而打、打若未打之能。从而完备身心适应机制。不仅能以静制动,还能以动制静,更能以动制动。其所以然之理,在于孙氏太极拳之身步有修为动静合一之效。是为孙氏太极拳技击训练之要。
(11)推手步骤与特点:①定步单推手,沾字诀:手接外门、听彼意、串重心。手随身动,以胯带肩。其意如山溪中之水草,而非水池中之浮萍,此为入门之法。②定步双推手,控字诀:即制其向、管其节、串其中轴、摧其根。手随身动、勿自曲伸,以神接意,得意控形。又云:形、意、神三心调运方法。③活步四正双推手:有顺步、合步两种方法。④活步四隅双推手:采捌肘靠走四角法。⑧大捋,粘控诀:罩其神、听其意、控其形,走切化弧。是自他共荣、主彼合一的走化方法。非以放人为能事。⑧散推:蓄以形意劲、施以八卦法、用以太极意的散手活步控人方法。以车轮手为其基础。
3、运作要诀:动中求静、抱圆守一,顺中用逆、逆中行顺,一气贯穿、连绵不断、纯以神行。
4、太极式之意:遵易经说,天地左旋右转,其内结构已具。故此式有气之升降,劲之圆研,虚实阴阳转换之理及其作用机理已由此式萌发。所谓起点之意即由上面两式萌发,至起式完成,是为起点之意。孙禄堂老先生指出:“拳术之道,首重中和,中和之外,无原妙也。”认为太极拳是“将其起点中和之意,逐渐推之,贯于周身,无微不至。”故孙氏太极拳是一套逻辑贯通、学理确切、结构开放、体用完备的学问体系,构成了以东方传统哲学思想为指导的、以完备人的良知良能为目的的修身实证体系。
5、简述无极式与中枢轴:剑云老师曾对我说:“无极式、太极式、三体式三式,本是一个学问中的三个步骤,不是并列关系。无极式:遵易经说宇宙有天轴,人亦有先天之轴,即是先天之轴,非后天努力有意所为,故站无极式要无思无相,开始练习时,唯将百会、气海中心与足跟相关照而已。此种关照亦是有意与无意之间,非强为而成。日久三点自然连成一无形之轴,身上感觉确切,上下一气贯通,身体动止无不自然以此轴为枢。如此,则无极式已可称始入门径。
【孙式太极拳形成特点】相关文章:
孙式太极拳的形成和特点03-11
孙式太极拳的身法要领03-12
杨式太极拳特点12-29
孙式太极拳盘架的要求03-12
孙式太极拳的6大功法03-11
练习24式太极拳的常见特点05-12
陈式太极拳有哪些特点03-18
孙式太极拳修为中常见错误03-20
陈式太极拳竞赛规定套路技术特点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