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特点和练习要点

时间:2024-07-24 09:26:34 太极拳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太极拳的特点和练习要点

  想要练好太极拳是有所讲究的,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太极拳的特点和练习要点,欢迎大家阅读!

  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强调放松肌肉,“一动无有不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达四梢”等等,均有利于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和血液循环,也有利于对微血管的锻炼,促进了微循环。有人进行的太极拳微循环的研究表明,经常从事太极拳锻炼者管绊异常率和淤血管超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起到了调节供血的作用。此外,不少研究表明,练习太极拳对降低血脂、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营养、预防和延缓心脑疾病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

  练习太极拳的要点

  太极拳是修炼以头脑和心灵的功夫为主,非单纯的拳脚功夫。

  无论动静,保侍中定,否则有过或不及之虞。

  牢记七字:中定、整体、不用力;推手时加五个字:顺方向转圈(用意顺对方来劲方向转圈),共十二字可得太极拳体用之功夫。

  行功盘架都必须“先在心,后在身“的意动形随,更注意心意的修炼和运用。此为精髓。

  以意导气,气运身。意到气到劲到。

  与对手接触处,我用意收(即吸)将对方来劲引之脚下。使对方根浮起(气亦浮起)我借地反作用力把对方发出。即是“呼”,故太极拳“呼吸”非人口鼻之呼吸也。

  太极拳的“呼吸”指蓄、发、开、合、收、放。“吸”是蓄劲过程,“呼”是发劲过程。即是周身气势的收小和放大。

  要内动不令人知,运用内气潜行来支配形体而适应敌之变化。

  修炼太极拳之内功精要:守住中定盘拳架,一收一放变阴阳。一动整体带旋转,切记用意不用力。

  练太极拳一不用气,用气则滞,二不用力,用力则断,三不用法,有法即有尽(先有法后无法),则可望最高境界。

  练习太极拳的优点

  控制血糖水平:身体运动就会有消耗,而这也是当前大部分人最需要的药方。作为运动,首先会消耗体力,消耗热量,直接降低血糖水平。通过太极拳运动,患者可以增强体质,增加胰岛素活性,生津活血,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改善调节能力:很多实验都通过观察参与者的方法来取得数据,并依此做出判断。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参与者体内的调节性T细胞有所增加,这种细胞有助于保持免疫系统功能正常。研究人员还注意到,II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慢性炎症,而锻炼虽然证明有益,但剧烈运动可能使炎症加剧,甚至引起其他疾病。然而,坚持太极拳锻炼能改善人体平衡能力和心肺功能。最近的研究还发现,习练太极拳对健康人的免疫系统功能有益,结论是,把糖尿病药物治疗和坚持太极拳锻炼适当地结合起来,能提高II型糖病患者的葡萄糖代谢能力和免疫功能。

  提前预防并发:我们在对抗糖尿病的同时,也不得不与千奇百怪的并发症斗争。打太极拳时身体相应肌肉和关节的活动,使各毛细管开放,静脉回流加速,减轻了心脏的负担。还可通过腹腔内压变化,使膈肌和腹肌收缩和舒张从而起到按摩心脏的作用,改善心肌乃至整个心脏的营养,保持心脏健康,从而防止并发症,特别是第一杀手——冠心病的发生,还可预防高血压和高血脂。

  想要保持身体健康状况,不如就来练习太极拳吧。

  太极拳的口诀

  1、预备势

  第一势来并步站,眼要平视松下肩,左胯右抽落右胯,左脚向左跨步来。

  预备势来开步站,收心忘事归练拳,呼吸自然内畅长,眼要平视神内含。

  2、起势

  两臂前搓松下肩,与肩同高变下按,右手抹眉两臂展,同时腰带右脚开。

  屈膝下蹲两手起,头顶松肩手变按,右手抹眉右脚开,两手翻转抱球来。

  3、揽雀尾左朋

  重心右移腰右转,两手抱球在胸前,提起左脚再左转,胯托左腿向前迈。

  重心前移蹬后脚,上下分手左朋生,面向正前眼远视,呼吸自然顶头悬。

  4、揽雀尾右朋

  重心后移左脚扣,重心左移两手随,腰向左转右手引,然后抱球到胸前。

  腰向左转带右腿,复向右转迈右腿,重心前移弓步成,屈臂向上右朋生。

  前拱后塌裆劲生,屈臂要圆易放松,意要放远内劲涌,身要平正不前倾。

  捋:重心略后臂右转,随腰右转两手翻,复向左转坐后腿,手形不变随腰转。

  挤:腰带右臂向右转,右臂外撑左手按,松圆远视要进身,外形不动内里转。

  按:

  重心后移两手收,头顶肩松沉下肘,左脚蹬地两手推,上身不俯要收臀。

  注意前弓和后坐,头顶收臀腰放松,后坐吸气上下随,前弓呼气上下合。

  5、单鞭

  重心后移身法正,腰胯带动右脚扣,两手平抹向左行,与肩同高眼随行。

  两手屈臂向右转,右手后伸要立掌,左手内翻到胸前,腰向左转合起手。

  复向左转变勾手,右腿坐稳气下沉,后胯托起左腿迈,弓步按掌单鞭生。

  6、提手上势

  重心后移扣左脚,重心左移松勾手,两臂平展松两肩,腰向左转提右脚。

  复向右转送右腿,脚根着地合起手,右手在前与眼平,左手合到右肘下。

  7、白鹤亮翅

  两手下履右靠生,双手翻转到胸前,右手收到小腹上,左手转圆到脸前。

  腰向右转带左腿,复向左转向前点,左手下按右手托,上顶下松长身形。

  8、左搂膝拗步

  重心不动腰右转,右手向下复后转,伸臂挑腕收耳旁,左手随腰来转动。

  重心右移左脚起,复向左转送左腿,左手向前搂左膝,弓步右掌向前推。

  9、手挥琵琶势

  右脚跟步复下落,右手回手到胸前,左脚略动虚步落,左手前伸琵琶成。

  10、左搂膝拗步

  稳住重心腰右转,右手向下往后伸,转腕挑掌收耳旁,左手随腰来转动。

  腰向左转胯托腿,迈出左腿左手搂,弓步右掌向前推,弓步收臀身不俯。

  11、右搂膝拗步

  重心右移右手伸,左手翻转升腹前,腰带左脚向外摆,重心左移腰左转。

  左腿支撑身要正,左手向下往后伸,转腕挑掌收耳旁,右手随腰来转动。

  腰向右转托右腿,松腰送腿向前迈,右手平转搂右膝,弓步左掌向前推。

  12、左搂膝拗步

  重心后移开右脚,左伸右收履势来,腰向右转右臂转,左转迈步搂膝成。

  13、手挥琵琶

  手挥琵琶又一回,跟脚落脚动左腿,进退上下合起身,眼视远方意先行。

  14、左搂膝拗步

  左搂膝来同样作,攻守坚备两手合,转换呼吸要自然,前后左右势要园。

  15、进步搬拦捶

  重心后移不后仰,腰带左脚向外开,两手做成履势来,眼要专注吸气来。

  重心左移身左转,右手变拳收胸前,左手后伸转耳边,右转蹬腿摆右脚。

  重心移到右腿来,右拳翻转收腰间,腰向左转迈左腿,左手前伸意要远。

  右脚蹬地弓步生,同时进身打右拳,左手朋进不松动,脚手配合巧应用。

  16、如封似闭

  重心后移松右拳,左手回收右肘下,左朋右抽腰为轴,左转收臂按势生。

  坐实右腿脚蹬地,弓步进身不前俯,双手前推松两肩,眼视前方意远行。

  17、十字手

  重心后移掌放平,左脚扣来右脚开,腰向右转两手开,左伸右摸眼右看。

  重心左移收右脚,踩成马步两手落,翻转升到胸前来,十字交叉静等变。

  18、抱虎归山

  重心右移身法整,腰略右转扣左脚,重心回移左腿上,右脚虚点动意生。

  左手向下向后转,松肩挑腕收耳旁,腰向右转迈右腿,弓步搂膝打掌成。

  双手转腕履势成,挤势同前斜角用,按法同上方向变,变化方向练心灵。

  19、肘底看捶

  重心后移右脚扣,两手平转同单鞭,右腕上挑左手朋,左脚弧形向左落。

  腰向左转带右脚,左手随转变下按,右手转至正前方,左右转换腰作主。

  右脚落地坐实腿,左脚随起向前落,左手上挑眼前方,右手变拳到肘下。

  20、左倒撵猴

  腰带右臂向后转,经腹向后挑起腕,腰向左转收耳旁,左手前伸要翻掌。

  腰向左转收左腿,略向右转退左腿,重心左移推右掌,左掌收于左腰旁。

  21、右倒撵猴

  腰带左臂向左转,经腹向后挑左腕,腰向右转收左臂,右掌翻转要前伸。

  腰向右转收右腿,略向左转退右腿,重心后移推左掌,右掌收于右腰旁。

  22、左倒撵猴

  左右撵猴连续做,转换折叠不停留,重心要稳身法正,上下要合不丢顶。

  23、斜飞势

  重心左移展左臂,挑腕屈臂到胸前,右手回收小腹前,双手抱球腰右转。

  右转带起右腿来,略向左转斜后伸,脚根着地摆脚尖,左脚内扣腰右转。

  右手随转到膝外,手尖与眼应同高,左手下按左胯旁,精神贯注意远方。

  24、提手上势

  提手上势又一回,左脚一跟两手分,重心后移右脚起,脚根着地合两臂。

  25、白鹤亮翅

  转身下履松腰靠,两手翻转在胸前,右转带腿再左转,上下斜分长身形。

  26、左搂膝拗步

  左搂膝来又一回,脚手转动上下随,每势都要认真做,细心体会妙无穷。

  27、海底针

  右脚根进上半步,落实坐腿左脚点,右手回收右耳旁,左手上升到脸前。

  提顶吊裆身法正,右腿下蹲不俯身,右手下不丢顶,左手随势保平衡。

  28、扇通臂

  重心上升右手起,左手上升右掌内,十字交叉在面前,右胯托起左腰来。

  迈出左腿弓步进,同时左掌向前推,右掌上翻收耳旁,前推后拉顶头悬。

  29、翻身撇身捶

  重心后移左脚扣,右手下转到腹前,左手屈臂转头前,重心左移腰右转。

  迈步翻拳伸右腿,左手下按到左边,向前弓步打左掌,右拳收到右腰旁。

  重心后移身不仰,左掌回收肚脐上,右拳向前冲心打,不丁不八麒麟步。

  30、进步搬拦捶

  进步搬撇一同上,摆脚上步身随上,打拳弓步要一致,眼视前方不前俯。

  31、上步揽雀尾

  重心后移作履式,腰带左脚向外摆,左手前朋腰左转,右手前引带右腿。

  两手抱球在胸前,腰再右转送右腿,弓步右朋复变履,挤按随后又一回。

  32、单鞭

  单鞭同上又一回,左右旋转两手随,头顶下沉眼随转,势势相连意要满。

  33、左右云手一

  重心后移扣左脚,腰向左转左手随,重心向左伸左臂,右脚回收并步站。

  勾手变掌向下转,经腹到胸升脸前,左手下转到腹前,翻转两手在正前。

  34、左右云手二

  右手向右要平伸,左脚横开与肩宽,右手下转到腹前,左手转上在正前。

  35、左右云手三

  左手左伸收右脚,并步云手又一着,连作三次意要连,折叠转换内里圆。

  36、单鞭

  云手变成单鞭式,右腿跟步把脚扣,右转勾手再左转,左脚迈出拉单鞭。

  37、高探马

  重心后移松勾手,腰向左转点左脚,左掌由外向胸收,右掌收胸向前探。

  38、右分脚

  屈腿右转两手分,左转迈腿斜前方,两掌向内收胸前,弓步右掌向斜探。

  腰向左转带右掌,左右交叉在脸前,重心前移提右脚,右转踢脚分两掌。

  39、左分脚

  右脚回收右掌翻,左掌屈臂收耳前,重心下沉送右腿,右掌回收左掌探

  腰向右转带左掌,左右交叉在脸前,重心右移提左脚,左右分掌踢左脚。

  40、转身左蹬脚

  左脚收回左掌翻,左脚前落向后摆,脚根为轴整体转,两手交叉提左脚。

  眼看前方两手分,左脚前蹬重心稳,左脚收回独立站,两手内收合面前。

  41、左搂膝拗步

  左搂膝来同样做,转换变式心要静,弓步身体勿前倾,搂膝打掌腰带动。

  42、右搂膝拗步

  右搂膝来也同上,前弓后坐要连上,提起精神身法整,势势都要认真做。

  43、进步栽捶

  过渡动作同搂膝,右掌变拳收腰间,左手向前搂左膝,弓步俯身打地拳。

  44、翻身撇身捶

  重心后移左脚扣(腰带),左手升至左上方,右手曲臂在胸前,转身撇身同样打。

  45、进步搬拦捶

  紧接又是搬拦捶,摆脚进步要连上,转变方向要留意,呼吸自然内舒畅。

  46、提膝右蹬脚

  重心后移做捋式,腰带左脚向外开,(45度)左手前朋腰左转,右手前引提右腿。双手交叉独立站,稳住重心腰右转,两手前后来分手,右脚前蹬神气现。

  47、左打虎

  右脚下落扣脚尖(45度),左脚点地做捋式,腰向左转迈左脚,两手翻转打虎式。注意两手和脚合,左手向左转头前,右手握拳收腹前,拳眼相对眼看前。

  48、右打虎

  重心后坐松双拳,腰带左脚扣过来,重心左移做捋式,右脚虚点意前方。腰向右转迈右腿,右手向右转头前,左手握拳收腹前,拳眼相对顶头悬。

  49、回身右蹬脚

  裆劲下沉开左脚,腰向左转左手翻,重心左移右手随,两手交叉在胸前。提起右脚独立站,腰略右转两手展,随后右脚向前蹬,呼吸自然内气转。

  50、双峰贯耳

  独立转体脚根转,左右分手复下沉,左胯托起右腿迈,双臂上打要进身。

  51、左蹬脚

  两手翻转到胸前,提起左脚略左转,两手前后把掌分,左脚前蹬稳重心。

  52、转身右蹬脚

  左脚回收向后伸,两手向前平衡身,左脚前扫转一圈,脚尖为轴保重心。

  左脚落来右脚抬,两手交叉在胸前,前后分手右脚蹬,眼视前方意要远。

  53、落步搬拦捶

  右脚下落摆好脚(45度),重心前移腰右转,两手随腰自旋转,带起左腿再左转。腰胯托起迈左腿,两手拉开再进身,转换身法要留意,呼吸自然细深长。

  54、如封似闭

  如封似闭又一回,重做也要提精神,一吸一呼开合现,内外配合要自然。

  55、承前启后十字手

  十字手也同样做,转换拳式上下合,开步站立顶头悬,眼视前方式要圆。

  56、抱虎归山

  抱虎归山斜搂膝,调整重心意要先,重心右移左脚扣,搂膝捋挤按式成。

  57、斜单鞭

  单鞭动作也同上,调换方向走斜方(45度),动作转换在思维,提起精神走四方。

  58、右野马分鬃

  重心后移扣左脚(腰带),重心左移带右脚,左手曲臂到脸前,松开勾手收腹前。双手抱球在胸前,左胯托起右腿来,松腰送出右脚来,弓步转腰两臂展。左手下采到胯根,右手外列到膝外,眼看前手向远视,气顺意远精神爽。

  59、左野马分鬃

  重心后移右脚开(45度),同时右手翻过来,重心右移腰右转,两手翻转到胸前。右胯托起左腰来,左转迈出左腿来,弓步转腰两臂展,右采左列眼向前。

  60、右野马分鬃

  重心后移左脚开(45度),转腰抱球再做来,左右相同连续做,意念不断势势连。注意身形不前俯,上顶下沉步法灵,上下连动腰为轴,呼吸自然不强求。

  61、揽雀尾左朋

  重心后坐扣右脚(45度),重心右移腰右转,带起左腿再左转,右胯托住左脚迈。随腰转动两手翻,抱球在胸体自然,左朋右按朋势成,眼看前方顶头悬。

  62、揽雀尾右朋(捋挤按)

  紧按又是捋挤按,后坐扣脚要连贯,同样拳势细心做,每次练习有发现。

  63、单鞭(同上)

  64、玉女穿梭一

  玉女穿梭四角行,全靠腰带来完成,重心后移松勾手,转换变式身要正。左脚内扣腰右转,重心左移摆右脚(45度),右转带起左腿来,复向左转迈左腿。同时左手收脸前,右手曲臂在腹前,左手在上右手下,两手抱球翻过来。重心前移左弓步,左手翻转头上方,右手向前直推掌,眼要远视意远方。

  65、玉女穿梭二

  重心后移做捋式,腰带左脚向内扣,重心左移右脚提,右手随转向下翻。

  两手抱球在胸前,腰托右腿向前迈,右掌翻到头上方,左掌向前直推掌。

  66、玉女穿梭三

  重心后移做捋式,调整右脚向右移,提起左腿再左转,两手随式抱胸前。

  胯托左脚向前迈,弓步进身眼向前,左手上翻到头上,右手前推直向前。

  67、玉女穿梭四

  重心后坐做捋式,腰带左脚向内扣,重心左移右脚起,腰胯托起右腿迈。

  右手随转向下翻,左手内收左胸前,右手上翻到头前,左手直推也同上。

  68、揽雀尾左朋

  重心后移做捋式,腰带右脚向内扣(45度),重心右移同前式,转腰迈腿做左朋。

  69、揽雀尾右朋(同前)

  70、单鞭(同前)

  71、左右云手一

  72、左右云手二

  73、左右云手三(以上同前)

  74、单鞭(同前)

  75、下势

  右脚外摆向右坐,扑步要稳头顶悬,左掌向右转向左,眼视左脚不弯腰。

  76、左金鸡独立

  重心前移摆左脚,右手引着右膝起,左手下按到左胯,右手面前眼视远。

  77、右金鸡独立

  重心下沉右脚落,左手引着左膝起,右手下按到右胯,左手脸前眼视远。

  78、左倒撵猴

  稳住重心右转腰,右手后伸左手展,腰向左转收两手,右转伸腿撵猴成。

  79、右倒撵猴

  80、左倒撵猴

  81、斜飞势

  82、提手上势

  83、白鹤亮翅

  84、左搂膝拗步

  85、海底针

  86、扇通臂

  87、翻身白蛇吐信

  白蛇吐信拳变掌,过渡动作同撇捶,呼吸自然式式连,眼随拳式来改变。

  88、进步搬拦捶

  89、上步揽雀尾右朋(捋挤按)

  重心后移做捋式,腰带左脚向外开(45度),重心左移腰左转,左臂朋转提右腿。

  右手外抹翻腹前,左胯托起右腿来,右转迈步朋右臂,手掌要随到胸前。

  接着就是捋挤按,式式同前又一遍,一遍要比一遍精,神气意念在其中。

  90、单鞭

  91、左右云手一

  92、左右云手二

  93、左右云手三

  94、单鞭

  以上同前

  95、高探马带穿掌

  重心后移松勾手,左转提脚再点地,左手向内收胸前(掌心向上),右手曲臂向上伸(掌心向下)。

  胯托左腿向前迈,右掌下按左肘下,左掌向前穿掌成,眼视左掌意要远。

  96、转身十字腿

  重心后移扣左脚,右转身来提右脚,两手交叉在胸前,左右分掌蹬右脚。

  97、进步指裆捶

  右脚下落并外摆(45度),腰向右转带左腿,左掌前伸右拳收,眼要平视神要满。

  弓步进身左手搂,右拳向前冲裆打,弓步进捶不俯身,眼看右捶气下沉。

  98、上步揽雀尾右朋(捋挤按)

  重心后移左脚开,重心左移右脚抬,腰胯托起右脚迈,重做朋捋挤按来。

  99、单鞭

  100、下势

  101、上步七星

  重心前移左脚摆,右脚前点虚步来,两手变捶随式变,经腹过胸到脸前。

  102、退步跨虎

  右脚退步左脚点,两臂随腰向右转,腰向左转手不动,转正身体两手撑。

  103、转身摆莲

  两掌翻转捋式成,左脚扣来右脚摆,脚尖为轴扫左腿,右掌随转翻过来。

  重心左移右腿提,左手随转收胸前,右手向右来平展,眼向前视气自然。

  右腿后伸身不偏,向左向上向右摆,两手向前拍脚面,收腿提膝臂向左。

  104、弯弓射虎

  重心下沉斜迈腿,两手从左向下转,向后翻上打左捶,右拳收至右耳前。

  105、进步搬拦捶

  身向后坐开左脚,左拳变掌收腰间,右拳下扣腰左转,再向右转摆右脚。

  上步搬拦同前势,转换拳式要相连,呼吸自然不闭气,精神贯注意不散。

  106、如封似闭(同前)

  107、十字手(十字手来气混圆)

  108、收势

  收势不能马上散,稳住心情意不乱,要做几次深呼吸,放松调整各道关。

  109、合太极

  重心右移收左脚,两脚并拢立正站,含胸拔背神不散,意气仍在内里转。

  合太极来放松站,精神内含意念转,呼吸引导归自然,自然呼吸内外连。

  从零到九两极限,从静到动又两端,行云流水内里转,九九归一浑然间

  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的流派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舒展大方,刚柔相济

  太极拳充分体现了一个“慢”字,慢生柔,柔中刚,刚柔相济。由于太极拳有这个特点,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人,都可以从事锻炼,尤其是对体弱和患有某些慢性病的人,更是一种较好的体疗手段。

  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

  整套太极拳练习起来,速度均匀,前后连贯,好象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并且要求上肢动作处处带有弧形,避免直来直去,保持各关节的自然弯曲状态。实践证明,通过圆形活动进行锻炼,有利于动作的圆活自然,同时也体现出柔的特点。

  三.内外兼练,协调完整

  太极拳讲究的是内(意念、呼吸)外(躯干、四肢动作)一体,以意识引导动作,即意动身随,手到劲发,身体各部分之间协调配合,同时毫不勉强地随着速度的快慢和动作幅度的大小,按照起吸落呼,开吸合呼的要求,使呼吸与动作自然配合,从而使全身既协调又完整,身体各部分得到均匀的发展。

【太极拳的特点和练习要点】相关文章:

练习简化太极拳的注意要点07-28

太极拳练习的要点是什么09-23

练习24式太极拳的常见特点05-12

陈氏太极拳的特点及练习方法09-07

太极拳跌掷发放用劲的练习要点08-03

擒拿的特点和练习要决09-21

孙式太极拳的形成和特点08-24

太极拳的特点05-25

练习肚皮舞要点和经典动作05-18

各派太极拳的特点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