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吞身与吐身技巧

时间:2024-08-12 18:23:50 太极拳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太极拳的吞身与吐身技巧

  太极拳的“吞身是躯干曲合并后缩的身法,吐身是由吞身伸展躯干的身法”。练拳时躯干一吞一吐,互为其根,互相转化,能更好地发挥腰的主宰作用,掌握“由内及外,以外引内”,“内外合一”的练拳方法,领略太极拳的美妙意趣和深邃真谛,实现“益寿延年不老春”的目标。

  吞身对躯干相关部位的要求是:

  在两侧腰隙控制好两肋两胯的情况下,后腰命门穴(在腰椎最前曲处)后撑,与之前后相对的神阙穴(即肚脐眼)向内吞吸,双肩分别向左右两侧松开并微向前合,肋肌放松并微向前裹,背肌适度绷紧,胸腔相应扩大,以利深吸气。臀部前敛,小腹似被尾闾松松托起,微微前突,以利全身内气回到丹田、胸腹相吸相合,此时身心好像扑跳前纵腰的猛虎,腾飞前曲卷的苍龙,“气屯于内而外显轻和”,处在向刚势转化之前的柔势状态。

  吐身对躯体相关部位的要求是:

  在两腰隙调控好身体两侧的同时,命门穴从“后撑状 态变为向上下伸展,特别是向上节节贯穿、节节推动地伸展。命门以下椎骨及两胯向下松沉,胸椎的第一骨节及其两侧的大椎穴向后向上斜方向提起、脊背产生上下对拉的拨直感。

  神阀穴从内吸状态吐出,回复自然常态,胸腹也就随之拉开.胸腔相应缩小,以利深深呼气.两肋向下松沉,以配合内气沉入丹田,并沿脊贴背射向四尖。此时,自感伸筋 拨骨,五体放长,项天立地,整个身心处于 “气行诸外而内持静重”的刚势状态。

  吞身和吐身的重要作用,不仅通过上述的完成式来实现,更重要的是通过由吞到吐和由吐到吞的变化过程来实现。变化过程由微渐著地进行,如同呼吸一样,有时长些、有时短些,有时深些,有时浅些。由于行拳的速度不同,各人的体质状况、功夫深浅以及时对动作的理解不同,何时该吞身,何时该吐身,不同人也许不尽一致,但大体上应遵守如下原则:第一,一个动作的启动过程吞身,定势过程吐身;第二,按照拳势呼吸的规律,应当吸气的动作吞身,应当呼气的动作吐身。

  现以“四十二式太极拳”两个有代表性的动作为例,说明吞身和吐身的具体运用:

  先举动作最多的“右揽雀尾”,共有四个(或五个)吞吐。

  第一个吞吐,左“收脚抱球”、“转体上步”时吞身,“弓步掤臂”时吐身。

  第二个吞吐,右“收脚抱球”、“转体上步”时吞身,‘弓步掤臂”时吐身。

  第三个吞吐,“转体伸掌”、“转体下捋”,“转体横臂’时吞身,“弓步前挤”时吐身。如因吞身过程太长而感到憋气,也可在“转体下捋”时吐身,其他不变。

  第四个吞吐,“后坐曲肘”、“扣脚旋掌”时吞身,“丁步按掌”时吐身、

【太极拳的吞身与吐身技巧】相关文章:

怎么制作北极贝刺身-北极贝刺身的做法07-05

2017女生马甲线健身塑身技巧10-16

模特健美塑身训练07-19

瑜伽身印式教学06-25

自由搏击塑身训练05-23

塑身瑜伽的几个常识09-21

模特塑身训练要领08-10

赤贝刺身的做法09-18

清晨的暖身瑜伽体式05-24

如何制作三文鱼刺身-三文鱼刺身的做法步骤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