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7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劳动统计知识
劳动统计是中级经济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的知识点。你知道劳动统计是怎样进行的吗?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劳动统计的知识,欢迎阅读。
劳动统计
1、单位从业人员包括:
(1)在岗职工 (2)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3)民办教师 (4)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 (5)兼职人员 (6)借用的外单位人员 (7)第二职业者
单位从业人员不包括离开办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在岗职工统计中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如内部退养职工, 以及从本单位离休、退休、退职的人员。
为避免从业人员统计的重复和遗漏,各单位在计算其从业人员时,应按“谁支 付劳动报酬谁统计”的原则进行统计。
对于新招收的人员,从其报道参加工作之日起,不论是否发放当月工资或劳动 报酬,即应统计为本单位人员。
2、在岗职工根据使用期限分为:(1)长期职工 (2)临时职工
3、工业和建筑业从业人员按工作岗位分为: (1)工人 (2)学徒 (3)工程技术人员 (4)管理人员(5)服务人员 (6)其他人员
4、从业人员增减变动与期末人数的关系: 上期末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本期末人数
5、城镇16 岁及以上、具有劳动能力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列为就业人员:
(1)为取得报酬或经营利润,调查周内从事了1 小时以上(含1 小时)的劳动;
(2)由于学习、休假等原因在调查周内暂时处于未工作状态,但有工作单位或 场所。
6、城镇16 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同时符合以下各项条件的人员列为失业人员:
(1)在调查周内未从事为取得报酬或经营利润的劳动,也没用处于就业定义中 的暂时未工作状态;
(2)在某一特定期间内采取了某种方式寻找工作;
(3)当前如有工作机会可以在一个特定期间内应聘就业或从事自营职业。
7、城镇失业率的计算公式: 城镇失业率=城镇失业人员÷(城镇就业人员+城镇失业人员)×100%
8、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 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各单位支付给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以及根据有关规定在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 资,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计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9、工资总额构成包括的内容: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 (3)奖金 (4)津贴和补贴(5)加班加点工资 (6)其他工资
计时工资包括见习工资、职务工资、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等。
10、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11、奖金包括: (1)生产(业务)奖 (2)节约奖(3)劳动竞赛奖 (4)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年终奖 (5)机关工人的奖金 (6)专业技术人员的一次性重奖 (7)体育运动员的奖金 (8)其他奖金
12、平均实际工资:是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平均的实际工资。
13、平均实际工资的计算公式: 平均实际工资=报告期平均工资÷报告期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4、平均实际工资指数的计算公式:平均实际工资指数=报告期平均工资指数÷报告期城市居民消费指数
平均实际工资指数表明了实际工资水平提高或降低的程度。
劳动统计报表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劳动力统计调查制度》是以居民户为统计调查单位的抽样调查制度,其统计 对象是被抽中调查小区内的全部 16 岁及以上的常住人口。抽样调查方法是以全 国为总体,省级单位为次总体,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的方法。 由调查员入户进行访问调查。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劳动统计知识】相关文章:
2017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预习题及答案「中级」01-22
2017统计师考试《中级统计工作实务》模拟题及答案01-22
2017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精选习题及答案07-25
2017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提高题及答案01-21
2017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仿真模拟题及答案「中级」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