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7物流基地知识大全
目前,物流基地的概念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明晰和准确的界定。一般的情况下,人们是把它和综合物流中心等而视之的。按照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所谓基地,是某项事业建设的基础,或是建设某项事业基础的地方,由此推论,物流基地就是建设物流事业基础的一个特定区域。
除此之外,界定物流基地的概念,还应考虑它具有的个别与其他的特殊个性,即它的独立专业和公共益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物流领域与生产领域逐步分离,一些大的生产厂家,已经很难明确产品的集中生产基地,某一种产品可能有许多不同的零件生产地,出现了分类生产的倾向,为了使物品能在生产基地和部件引进地之间及时及准确地运送,必须要有专业物流企业来支撑。物流基地的产生就是适应了这种社会分工的需求,一般来讲,物流基地的独立专业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物流基地中,原则上不单独发展制造业,另一方面,在物流基地的服务半径内,原则上不应该再发展分散的自用型物流业,在充分发挥物流基地的整体功能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减少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
物流基地的功能
(1)综合功能,具有综合各种物流方式和物流形态的作用,可以全面处理包装、装卸、储存、搬运、流通加工、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信息、调度等工作。
(2)集约功能,集约了物流主体设施和有关的管理、通信、商贸等设施,规模大,集约程度高,是流通领域大生产的一种代表,是具有规模效益的流通设施。
(3)转运功能,可以有效集约铁路、公路、水运、空运,实现综合运输、多式联运的最有效转化。
(4)集中库存功能,可以通过集中库存,降低库存总量,并且实现有效库存调度。
(5)指挥功能,物流基地是整个物流系统的集中信息汇集地和指挥地。
(6)调节优化功能,使整个物流系统优化。
物流基地的象征
物流基地的公共公益是它不同于自用型物流中心的另一个特征,公共公益为特征的物流基地面对的客户更广泛,服务辐射的半径更大,规模更大,配套服务的综合性更强,从这个意义讲,物流基地的产生,不仅可以提高物流行业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而且更有利于提高物流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我们似乎可以把物流基地的概念做如下界定:所谓物流基地,就是从事专业物流产业、具有公共公益特性的相对集中的独立区域。
物流基地对于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
降低城市运行成本,改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
城市经济是一个中观集合概念,其运行成本的降低主要是通过微观个体集合来体现,物流降低城市经济运行成本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里的企业包括物流企业和其他企业。
对于传统的物流企业而言,它们多作为社会活动中的公益活动,或由国家作为公益事业投资,或作为企业组织的一部分,投入不讲回报、组织不合理、服务水平低、技术落后,经营方式粗放、效益低下。如果在这些领域采用现代物流的组织、管理和技术,可以改变这些企业的经营方式,转换其经营观念,使其作为一种实业,走向市场,参与竞争,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施提高运营效率和效益,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利润源。
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现代物流是企业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可以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我国企业物流成本压缩的空间十分可观。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0%,而根据国际有关机构的估算中国要占到15%以上。现代物流的发展可以使企业将自己的物流业务外包,一方面精简企业组织,另一方面集中资金全部投入到生产中,避免盲目投资,并可将全部的管理精力用于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同时,社会物流的合理化可以降低企业的采购和销售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率。
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根据城市产业结构发展演进规律,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次产业向二、三次产业升级演进,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
建设物流基地的目的就是通过兴建物流业的大型启发市场,培育并集中物流企业,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城市物流业形成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发达国家的实践还表明,物流中心的发展,推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既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此外,物流基地的建设还将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都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第三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建设物流基地还有利于对分散的物流进行集中处理,量的集约必然要求利用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进行协调和管理。相对于分散经营、功能单一、技术原始的储运业务,现代物流属于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具有资产结构高度化、技术结构高度化、劳动力高度化等特征。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立物流基地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
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形成和发展
一般来说,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城市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城市扮演着“中心地”或“增长极”的作用,以其为核心枢纽将其他地域“极化”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所以在此意义上讲,物流基地所辐射的经济区域属于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提出的“极化区域”。物流基地建设对于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
(1)促进区域经济的形成。物流基地的建设,特别是狭义的物流基础设施,即交通、运输设施的完善,能使新的资源开发及已有资源有效的分配成为可能,以能源、原材料的物品数量平衡为基础,以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轴心,区域内自给自足体系为特征的“计划经济时代型”经济区域转向以各区域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与其他区域的分工关系、物流状况为轴心的较为现实的“市场经济型”经济区域。
(2)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物流产业的发展,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同时,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地方经济的竞争能力,结合资源开发和其他产业的发展,逐渐形成各地的比较优势,由此来促进产业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合理布局,通过比较优势和地区之间的竞争形成各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使地区经济结构雷同的问题得到逐步的化解,使地区经济实现协调和共同发展。
(3)有利于经济区吸引外资。作为增长极,城市从外部吸引资本,吸收大规模投资,同时向其他地区和部门输出大量的资本来满足自己发展的需要。一般地,吸引外资的比重与经济发展有很强的正比关系,达到高增长的地区是吸引外资成功的区域,也是外资所要求的物流基础设施完备的地区。1995年由《经济智囊团》(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对外国公司来说,在中国成功经营的最大障碍是中国落后的物流。因此,建设物流基地,优化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是吸引外资的必要条件。
(4)有利于网络化的大区域市场体系的建立。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曾指出要有益地组织生产与流通,必须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构成的空间市场结构,优越的市场空间结构对产业配置可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而且他认为任何产品和劳务必定有一定范围的市场区,在此范围内可能达到的最大销售额和营业额就是该产品和劳务的限界值。由此可见,城市物流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成为该市场区中心的一个必要条件。合理、顺畅的物流能够促使由多级市场构成的空间市场结构趋于稳定、合理,有利于网络化的大区域市场的建立。
【物流基地知识】相关文章:
物流的管理层次-物流知识12-29
关于安踏物流的知识05-13
关于物流搬运有哪些知识-物流搬运基础知识07-08
企业物流有哪些分类-物流知识11-06
企业物流的特点有哪些-企业物流知识10-13
企业物流的分类与特点-关于企业物流的知识09-18
物流管理的知识现状11-07
物流与流通的基本知识09-03
大规模物流知识详解10-19
物流师小知识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