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附中小升初语文考题及答案

时间:2024-05-24 23:10:23 小升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师大附中小升初语文考题及答案

  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考点全面复习到位,下面是YJBYS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师大附中小升初语文考题及答案,欢迎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师大附中小升初语文考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请根据拼音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晚秋的澄清 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炽烈 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yao ye) 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diao bi) 的颜色。

  答案:chéng chì 摇曳 凋敝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杯水车薪:柴火 精益求精:更加

  B.长治久安:治理 专心致志:集中

  C.万象更新:改变 华而不实:开花

  D.囤积居奇:储藏 旷日持久:荒废

  答案:D

  3.给下面多义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义项的序号写在括号里。(6分)

  明:1显然这样;2视力好、目光敏锐;3不隐蔽;4视觉、视力;5明白、清楚;6懂得

  (1)眼睛复明( ) (2)深明大义( ) (3)眼明手快( )

  (4)明知故犯( ) (5)明枪暗箭( ) (6)黑白分明( )

  答案:4、6、 2、 1、 3、 5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一组是( )(3分)

  (1) 进取心往往和潜力是好朋友,你越是进取,能调动起来的积极性越高, 潜力被开发出来的可能性也越大。

  (2)人生是要经过磨练的, 在怎样的环境里都要砥砺自己,否则

  不可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创造自己的价值。

  (3)庄子讲大鹏鸟要飞到九万里高空,非要等到大风来了才行, 风力不够,它两个翅膀 没有办法打开,就飞不起来。

  A.(1)因为......从而; (2)无论……就; (3)如果……就

  B.(1)不仅……而且; (2)因而……就; (3)如果……就

  C.(1)因为……从而; (2)因而……就; (3)只要……就

  答案、 A 出自《2014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A

  5.下列句中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我们走进黄山深处,浓荫蔽日,静若太古, 幽泉细语,仿佛置身世外。

  (2)从来没有一个文学体裁的评奖像散文这样 ,有的评奖者看重文集的意识形态,有的着重揭示了多少历史真相,有的着重艺术的创新与突破。

  (3)二十世纪前期,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第一次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使东西方戏剧诗人同时活跃在世界上。

  A.聆听 众口一词 并驾齐驱 B.谛听 莫衷一是 相提并论

  C.聆听 莫衷一是 并驾齐驱 C.谛听 众口一词 相提并论

  答案:B 出自《2014年无锡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B

  6.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春日踏青,请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1) 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2)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3)诗是绿荫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4)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答案: C 出自于《2014年广西省南宁中考语文试题》

  7.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B.孙悟空------三调芭蕉扇

  C.诸葛亮------大意失荆州 D.贾宝玉------大醉降芸轩

  答案 C 出自《中考名著考题》

  8.名句默写。(9分)

  (1)黑发不知勤学早, 。

  (2) ,天下谁人不识君。

  (3) ,霜叶红于二月花。

  (4)少壮不努力, 。

  (5) ,但悲不见九州同。

  (6)人生自古谁无死, 。

  (7) ,夜深篱落一灯明。

  (8)一年好景君须记, 。

  (9) ,碧海青天夜夜心。

  答案:1、白首方悔读书迟

  2、莫愁前路无知己

  3、停车坐爱枫林晚

  4、老大徒伤悲

  5、死去元知万事空

  6、留取丹心照汗青

  7、知有儿童挑促织

  8、最是橙黄橘绿时

  9、嫦娥应悔偷灵药

  9.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答题。(6分)

  (1)有一个智者,他叫孔子,他在修身、交友、学习等方面的见解给世人以启迪,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置疑。(2)有一个灵魂的医者,他叫鲁迅,他放下救济苍生的医书,用手中的笔医治麻木的民众,他是(a)一直勇敢前行的斗士。(3)有一个勇者,她叫海伦凯勒,她看不见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却教我们彼此用爱感受,用心聆听,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令人(b)一下子产生敬佩之情。

  (1)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第(2)(3)句加点的文字,使表达更简洁。(2分)

  a b

  (2) 第(3)句画线处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3) 请另选一个人物,按照第(1)句的句式仿写。(2分)

  答案:出自《宁波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这个题我在课堂上讲过,咱们的资料上有.

  (1)(A)勇往直前(一往无前)(B)肃然起敬(2)她看不见这世界,听不到这世界的声音(或答“这世界,她看不见也听不到”) (3)【示例】有一个行者,他叫邓稼先,他在原子弹、氢弹研制上的成就举世瞩目,他在核应用领域贡献卓著。(6分。第(1)题2分,每个1分;第(2)题2分;第(3)题2分,语意连贯1分,结构相似1分)

  二、阅读理解(20分)

  10.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从全诗看,“梅”的开放是在 季节,首句中的“白玉条”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并与下文的 字前后呼应。(3分)

  (2)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答案(1)早春(春) 比喻 雪

  (2)对梅的早早开放的惊喜与赞叹

  1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鹿亦有智

  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他,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

  19. 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以伐薪为生 ⑵鹿稍长,甚驯

  ⑶李氏不与 ⑷是夜鹿去

  20.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

  21. 文中说“李氏深悔之”,请你揣摩文意,说说李氏到底“悔”什么?(2分)

  答案:19. ⑴ 砍 ⑵逐渐,渐渐 ⑶ 给 ⑷离开,逃走 (4分,每题1分)

  20. 他们家门外都是大山,鹿出去,到晚上必然回来。 (2分,意对即可)

  21.后悔自己态度不坚决,伤了鹿的心。(2分,意对即可)

  12.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

  花开的方向

  包利民

  ①母亲喜欢养花,阳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盘,四季的轮换里,总有花儿绽放着。另外有几盆花是放在母亲卧室里的,同一品种,母亲也叫不出名字。虽多次搬家,那几盆花母亲始终没有丢弃。

  ②那几盆花只在每年的夏季里开放,花期半个多月。花朵并不出奇,比指甲略大些,形状上像极了缩小的葵花,通常是三五聚拢成簇。它们有一种极浅极淡的香,只在寂静的夜里才能感受得到。这种花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固定地朝着西方开放,无论怎样挪动位置或转动花盆,都不受影响。母亲就这样宝贝似的把它们放在卧室里,不离不弃。

  ③母亲爱花,是受姥姥影响。姥姥家在一个很远的乡村,房前屋后,花木葱茏,其中开得最多最旺的就是母亲卧室里的邢种花。那花想必是姥姥送的了,当时我记得是五盆。后来我大学毕业,就成了六盘。而搬琮这座城市后,又成了七盆。仔细回想一下,几乎是以每十年一盆的速度递增着。直到去年,那花变成了八盆,几乎摆满了母亲卧室的窗台。

  ④母亲卧室的窗户恰好是向西开的,每年夏季开花的时候,那些花儿便丛丛簇簇地向着窗外,很像隔窗远眺的样子。在它们的花期里,母亲留在卧室里的时间就多了,常常是坐在床上,向着那些花儿,那眼神飘忽着,仿佛很近,又似乎很远。

  ⑤去年年末的时候,母亲回了一趟老家,陪姥姥过八十大寿。临行前显得很是兴奋,刀子一个劲儿地叮嘱父亲,卧室里的那些花几走天浇一次水,每次水量多少,直到父亲能背出来,才放心而去。而阳台上的那些花,母音则只字未提。

  ⑥从老家田来后,母亲很高兴,不停地说姥姥的身体很棒,依然伺候着一大院子的花。望着母亲满足的神情,我忽然心里一动:姥姥八十大寿,母亲的花儿也正好是八盆,是不是姥姥每增加十岁,母亲的花就增多一盆?于是问母亲,母亲深情地看着那些花,笑而不答……

  ⑦有一天在网上,无意间进入一个花卉论坛,各种花草的图片琳琅满目。忽然,一个熟悉的画面闯入我的眼帘,正是母亲卧室里的那种花!我终于知道了它的名字,一个让人悠然神飞、魂奉梦绕的名字——望乡。

  ⑧那些花又到了花期,母亲依然在守望着,日光轻柔地抚摸过那些小小的花朵背影,然后投向西方。而远远的西方,隔着山,隔着水,隔着风雨云雾,有母亲的故乡,有母亲的母亲!

  (选自《美丽中文》,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殷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母亲卧室里的花的?(2分)

  答:从花的大小、形状、数量、颜色以及花开的方向等方面来介绍的。

  (2).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2分)

  答: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热爱生活和亲情的人。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而远远的西方,隔着山,隔着术,隔着风雨云雾有母亲的故乡,有母亲的母亲!

  答:.⑴句子中加点的“近”和“远”,生动地表现出母亲眼神的飘忽,把母亲对亲人的思念用无声的语言勾勒出来。⑵该句运用排比修辞,三个“隔着”的运用,把阻隔亲情的障碍展示出来,语气强烈,逐步升华,有极强的感染力。

  (4).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4分)

  答:点明上文记叙的含义,升华了主题,又为下文的抒情做好了铺垫。

【师大附中小升初语文考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小升初考试数学常考题练习及答案01-22

小升初经典考题汇编02-25

小升初的语文试卷及答案10-05

语文模拟试卷考题小升初备考资料01-16

关于小升初英语考题02-25

西安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02-24

陕西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02-24

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201708-17

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2016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