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教学 设计(通用16篇)
泼水节是傣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 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课时数】
2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傣族、泼水节和周总理的资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每到傣历6、7月份,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都穿盛装,端着清水,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庆的节日──泼水节。根据傣家的习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示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儿女来说,是永生难忘的节日。为什么是“难忘的”呢?请学习课文。
2、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泼”右边是“发”不要和“波”相混。
二、初读识字
1、抓“特务”:
默读课文,圈画生字。
2、消灭“特务”:
借助文下生字背景图上的拼音消灭这些“特务”。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互检“战果”:
两人合作,一人读一人听,看看还有没有“特务”,如果还有,帮他指出来。
4、交流识字方法: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认字的,向全班推荐好的方法。
5、对号入座:
听一个人说字的特点或看同学做相应的动作,快速在字卡中找出生字,比比谁找得准,找得快。
(可从字形、字义、字音三方面描述其特点,“蘸、端、踩”可用动作演示)
三、写字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
1、都是半包围结构。
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
3、“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
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第二课时
一、看图发现导入
看课文插图,说说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情。用“我发现……”的句式说话。
二、朗读感悟
1、揭示课题后进行交流所查资料,并相机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⑴ 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⑵ 读了第二自然段你能体会到什么?
(或者问:为什么傣族人民听说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感到特别高兴)
2、围绕课题中的“难忘”二字,整体朗读课文,思考、体会:
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
⑴ 自读自悟。
⑵ 在小组里读有关段落,并说说从所读语句中体会到什么。
⑶ 选代表在全班展示读,说说感受,其他同学可参与读或补充说感受。
⑷ 教师重点指导朗读,比如:
读第三自然段,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3、看图听读想象:
⑴ 指名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看课文插图,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⑵ 从课文插图和课文的描写中,你感觉周总理和人民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4、再读课文,感受、体验傣族人民与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三、积累运用
1、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练习。
2、读一读,再口头填空:
鲜红的`地毯 敬爱的总理 难忘的泼水节
鲜红的( ) 敬爱的( ) 难忘的( )
一条条龙船 一串串花炮 一座座山峰
一条条( ) 一串串( ) 一座座( )
3、词语积累:
敬爱 鲜红 火红 欢乐 欢呼 开心 幸福
难忘 水红色 咖啡色 四面八方 笑容满面 健康长寿
4、照样子写句子: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一手……一手……
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一边……一边……
四、实践活动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板书设计】
11 难忘的泼水节
凤凰花 火红火红
──周总理 对襟白褂 咖啡色长裤
傣族人民 特别高兴
难忘
【课后记】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 设计 篇2
一、教学目的: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二、教学重点:
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三、教学难点:
了解周总理与1961年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情景,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四、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查询泼水节资料,了解周总理生平,事迹。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初读课文,初步感知;会认会读本课生字。
一、谈话导入: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二、观察插图、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上的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并圈画出生字。
三、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1、抓“特务”。默读课文,圈出生字。
2、消灭“特务”。小组合作,借助生字背景图上的拼音消灭这些“特务”。
3、交流识字方法。(可用形声字规律识字,也可编故事识记的如“褂”字,如: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出了一件神奇的衣服。)
4、检查识字情况
⑴.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
⑵.识字小游戏
游戏一:找朋友
学生在“我会认”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颜色涂一涂。(凤、凰)(咖、啡)(襟、褂)
游戏二:认读生字卡片后,教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念字音,有该字卡片的学生站起来领读,其余学生跟读。
⑶.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泼水节因为敬爱周恩来总理花炮对襟白褂敲鼓
银碗祝福健康长寿幸福令人盛满
(教学多音字:盛)
⑷读长句,在语境中巩固生字。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四、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再看插图,说说人物的表情、衣着,动作和心情。用“我发现……”的句式说话。
2、课件出示语句段落,朗读体会。
(1)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总理衣着与表情的句子朗读体会。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3)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五、写字指导:(重点指导“凤、凰”)
“凤凰”二字
(1)都是半包围结构。
(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
(3)“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 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指导,使学生学会体会文章感情的读书方法,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从而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前准备:
⒈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⒉ 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你们看这是哪个民族?
(课件出示傣族竹楼、服饰、泼水节、孔雀舞、凤凰花等图片,并配上葫芦丝音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傣族。)
课件播放至最后一张“凤凰花”图片停住,问:这是什么花“?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两个表示颜色的词放在一起,这花好像更美了。
指导读词语。
2.每年4月,凤凰花开时,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你对泼水节有哪些了解?
(如果学生答不出,教师相机简介泼水节。)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板书课题)
指导学生读好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这次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感知课文大意。
指名交流,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句式说出答案。
(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所以这次泼水节特别难忘)
2.了解周总理。
你对周总理有哪些了解?
(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他在世时深受人民爱戴,是人民的好总理,虽然他现在已经过世了,但人民永远怀念他。)
教师小结:1961年,周总理已经60多岁了,他每天的工作非常繁忙,仍不远万里从北京先乘坐飞机,再改乘汽车,又渡船过江来到云南的一个小城同傣族人民过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
3.这次泼水节又难忘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
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泼水节难忘在哪里?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三、走进课文,精读感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1.出示第三自然段。
那天,泼水节场面怎样?先自由读,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
(1)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2)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
(4)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重点词“四面八方、赶” 引导学生体会人们想见到总理的急切、高兴的心情。后面三句,让学生体会场面的盛大、热烈及人们兴奋、喜悦心情。
2.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
听到了:
人们的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一词指导朗读。
小结:傣族人民用最高的礼节来欢迎总理,人们此时心情好激动,好兴奋呀!这场面,这情景,傣族人民一辈子也忘不了。板书:景难忘。
最后齐读“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3.周总理很快就来到人群中,课本还配了一幅彩图呢!
你能认出哪是周总理吗?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总理吗?
(引导学生看周总理的外貌,“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
站在人群中的总理,从穿着打扮来看,你觉得总理像一位 。(傣族老爷爷)
从 “笑容满面”中,你觉得总理就像一位 ?(慈祥的老爷爷)
朗读时我们应重点读好哪个词语?
你来读一读,指导学生朗读。
小结:总理就是这样平易近人,是这样亲切,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了人们脑海中。板书:人难忘。
4.开始泼水了,想看看傣族人民是怎样互相泼水的吗?
播放泼水节动感课件。
教师小结:傣族人有这样一种说法,谁身上的水多,谁就是最幸福的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怎样泼水的?
(1)指名读。交流:怎样泼水的?(学生表演)
(2)周总理就是这样和傣族人民泼泼洒洒的,周总理向人们泼洒的是什么?(祝福)
猜猜周总理向大家祝福什么?(师生表演)
他看到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他会说:
他看到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会说:
他看到一位青春靓丽的姑娘,他会说:
他看到同我们差不多年纪的小朋友,他会说:
收到了满满的祝福,傣族人民此时心情怎样?(板书:幸福)
怎样才能把这种幸福感读出来呢?指名交流。(提醒学生自己归纳出:语速要慢,抓住重点词“泼呀、洒呀、笑哇、跳哇,那么开心”来读)
你来试一试,指导朗读。
小结:泼水中,分不清哪是总理,哪是人民,总理就是这样与人民心连心的。总理和人民之间的这份情意傣族人民是不会忘记的。板书:情难忘。
5.回归难忘。
(1)这次泼水节,傣族人民因为幸福而难忘,而难忘的就是幸福的,让我们记住这次泼水节,再来深情地读一读课题。
(2)出示7.8自然段。
最后两个自然段,别看只有一句话,但情感却是丰富的。
指名学生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
(重读“幸福、难忘”,第二句比第一句读得要更慢些,把完全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之中地感觉读出来。)
教师也可范读。
齐读。(情感达到高潮)
四、总结全文。
难忘的泼水节景难忘,人难忘,情更难忘。
学生回味品读课文。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景难忘
人难忘 心连心
情难忘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 设计 篇4
【课文说明】
穿着傣族的节日盛装,踩着凤凰花瓣铺成的地毯,敲打着欢快的象牙鼓,泼洒着充满祝福的清水。啊!多么快乐的泼水节!1961年的这个泼水节,因为周总理的到来而更加幸福,更加令人难忘。这篇文章讲的就是1961年敬爱的周总理来到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感情。本文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主要就是读的实践,因此,阅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自主学习,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激发读书兴趣,点拨读书方法,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低年级要重视识字,加强写字,要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意思,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识字。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周总理和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学习活动设计】
一、导入课文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你知道傣族吗?它有什么风俗呢?
(板书:泼水节)
1961年,周总理来到傣族,和傣族人民共同度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泼水节。
(板书:难忘的)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傣族,看一看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的场面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找出文中要求学会的和会认的字,用圆圈和横线标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3、小组合作练读生字。
4、用多种形式巩固生字。
5、同桌之间合作读文。
(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方式,如轮读,齐读等)
三、精读课文
1、自读自悟,学习1、2自然段:
⑴ 自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
⑵ 集体交流。引导学生弄清泼水节的时间以及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
⑶ 指导读好人们高兴的心情。
2、导读第3自然段:
⑴ 指名读,思考:人们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
⑵ 从这些欢迎的场面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赶来”“四面八方”“撒满”“一条条”“一串串”“欢呼”等词句中体会人们对总理的欢迎及热爱 )
⑶ 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迎场面和人们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3、导读4、5自然段:
⑴ 设疑:
周总理是怎么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⑵ 小组合作学习4、5段:
划出有关句子,相互读一读,说一说。
⑶ 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相机理解“祝福”一词,想一想,总理和傣族人民会互相祝福什么呢?
⑷ 交际互动:
师演总理,生当人民,互相祝福。
⑸ 引导学生设疑讨论:
姑娘和小伙为什么会流下幸福的热泪?
指导朗读“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的呢”。
⑹ 你们想看看总理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盛况吗?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
指导朗读:让我们把人们的欢乐心情给读出来吧!自由练读4、5、6自然段,再选择喜欢的部分读给同学们听听。
4、导读7、8自然段:
师述:在这一天里,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像兄弟姐妹一样,他们泼啊、洒呀!他们笑哇跳哇!这是多么开心、多么幸福、多么难忘的时刻呀!让我们也一起记住1961年这难忘的泼水节吧!齐读7、8自然段。
四、扩展升华
1、课后查资料,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小组内交流。
2、收集周总理的故事,读一读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 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2、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欣赏泼水节图片
同学们,这节语文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图片,想欣赏吗?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你知道这是哪个民族的活动吗?
设计意图:从欣赏图片入手,激起学生对泼水节的兴趣。
2.导入新课
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盛开时,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来到聚集地,互相泼水祝福,听傣族人说身上泼到的水越多,代表收到的祝福越多。所以,人们全身湿淋淋的,却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大家知道这个节日就是(生答师板书)
“泼”是今天要学的新字,拿起小手跟着老师写一遍。泼水节今天课文中描写的这次泼水节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另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记的泼水节。板书“难忘”(结合实际理解“难忘”一词)
这次泼水节为什么另傣族人民难忘?它到底特殊在哪?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通课文。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语要多读几遍,把它读准确,
3.检查生字
(1)师:这篇课文需要我们认读的生字比较多,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现在老师想请同桌互相当小老师考一考对方,如果有不会认的,同桌一定要把你的识字方法教给他,可以帮他分析字形、给他组个词,认读完的马上坐好。
(2)出示词语指名读。
(3)认读多音字。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认识记规律,鼓励自主识字
三、深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为什么不用火红?你还能说几个象这样式的短语吗?)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特别还可以换成哪个词?
3.介绍周总理
4、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1)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敲起象脚鼓”、“四面八方”、“赶来”。
(2)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理解“撒满”。“鲜红的地毯”:在什么情况下会铺上鲜红的地毯(特别隆重的场合,接待最尊贵的客人时。)
(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师读“一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花炮升上天空。”比较理解“一串串”、“一条条”。
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么热闹、隆重的场面,是傣家人为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准备的。为什么傣族人民会这样欢迎周总理呢?
a、引读句1,句2,句3。
周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他天天都要处理党和国家许许多多重要的事情,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庆祝泼水节,总理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当时傣族人所在的景洪地区交通非常不方便,周总理乘飞机后又改乘汽车,最后又乘渡船过江,不辞辛苦,不远千里,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傣族人民生活的小城,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就是这样一位关心傣族人民的好总理,傣家人从心底里欢迎他。难怪_____―,难怪―_________,难怪―_________,―(引读句1,句2,句3)。
设计意图: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渲染课堂气氛,唤起学生脑海中情景的再现,再次调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朗读入情入境。感受总理和人民那种无以言表的感情。
b、引读句4。
就是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好总理来了,人们怎能不欢呼呢?
如果你是傣家的小男孩,你会欢呼______―;
如果你是傣家的小女孩,你会欢呼________――;
如果你远远地看到周总理来了,你会大声欢呼_________;
如果你看到总理来到你的身边,你会激动地欢呼_________;
周总理来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傣家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大声欢着――――――。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串开放式的句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语言道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和理解。
7.周总理来到了人群中,你能认出他吗?
出示句子“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他戴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指名读。
(2)、指名根据画面介绍周总理。
课文中准确生动的外貌描写,使我们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了周总理,我们发现句子中有许多描写(颜色)的词。
(3)、你能用表示颜色的词来说说插图中的人物吗?过会儿请大家猜猜你说的是谁。
这就是外貌描写,学会了吗?老师相信在你们的习作中有所体现。
设计意图:感受外貌描写的作用,初步懂得这是一种写作方法
8.再来看看周总理的打扮吧!齐读
仔细观察周总理的打扮,你发现了什么?(周总理的打扮和傣族人是一样的)周总理今天穿着傣族服装,和傣族人民打扮的一个样,显得多亲切呀!再看图,用一个词说说总理脸上的表情。(笑容满面和蔼可亲)你能用笑容满面说一句话吗?
总理的打扮和傣家人是一样的,总理的心也和傣家人贴得紧紧的,就是这样的一位好总理,难怪傣家人用最隆重,最热闹的仪式欢迎他,(齐读第2自然段)
五、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师:周总理来到了傣家山寨,那他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1、自学4、5、6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把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加上圆点,认真体会。
2、学生汇报师板书(敲鼓跳舞泼水祝福)
3、填空练习
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一样)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中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体会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像一家人一样
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1、指名读7—8自然段
2、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结合感悟,表达自己的看法,流露真实情感,再次激发学生对总理的爱戴,感受傣族人民的幸福。
六、总结:
周总理来到这里,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望不了这一天,所以这是一次(齐读课题)我们为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骄傲与自豪,让我们齐读课文来表达我们对总理的热爱吧!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 设计 篇6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看,这幅图画的是哪个民族?
(傣族)
从哪里看出来?
(泼水节)
那你们瞧!这么美的花是什么啊?
(“凤凰花”)
评:是啊,每年清明节前后,凤凰花开时,傣族人民就迎来了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锣,打着鼓,唱着歌,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
2、出示凤凰花的图片。瞧,这就是凤凰花,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
(对,它们是同偏旁的字,用心记一记)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⑴ 你读懂了什么?
⑵ “一年一度”(泼水节每年都过),“火红火红”(读出什么,凤凰花的'美,把两个表示颜色的词放在一起,这花好像更红更美了 )。
⑶ 我们一齐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4、泼水节每年都过,可是1961年的泼水节却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板书(难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通读顺,不认识的字找小海锣帮忙。
1、检查。
2、读了这篇课文,你能不能用上这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1961年,( )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了一个( )的泼水节。
三、教学第三段
1、那一年,周总理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可是他还是来到了那么遥远那么炎热的云南地区和少数民族一起过泼水节,怎能不让人开心,怎能不让人兴奋了,让我们也加入这行列,看看人们是怎么样欢迎周总理的。
要求:读第三段,你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交流:谁在当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⑴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① 你看到了什么?
② 你从哪个词中感受到了人多?从四面八方赶来,那是怎么样的?
③ 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这人山人海的热闹,读出这锣鼓喧天的热闹。
④ 多么壮观的场景啊,老师也想来读。(把“赶”读成走)我读得怎么样?那这样改好吗?为什么?
⑵ 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① 你看到了什么?。
② 读读课文里的句子,看看能不能把这欢迎的场面读出来。
⑶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① 看到什么?
② 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你也觉得是这么热闹?
③ 反你感受到的这份热闹读进去吧。
⑷ 人们欢呼着:“总理来了”:
① 正在这个时候,盼望已久的的总理来了,旁边的老百姓表情怎么样?你会怎么喊?
② 我们一起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我们可以加上动作,再来──周总理来了。
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份喜悦压抑不住,这份欢快更是压抑不住,让我们一起来吧。──周总理来了!
3、1961年的早晨是这样的难忘,让老师带着你们再去现场感受一下吧,闭上眼睛。
⑴ 师配:“象角鼓响起来了,快乐的呼喊声来了,龙船划起来了,花炮升起来了,多热闹啊,”
⑵ 把你们感受到的高兴放到课文中。
读课文的1~3段。
四、复习字词
1、沈老师去了一趟傣族,非常喜欢那里的凤凰花,我也带了几朵回来,把它撒在黑板上,铺成火红火红的地毯。
咖啡 踩着 蘸着 凤凰 蹲着 傣族 敲着
撒满 对襟白褂 健康长寿 周恩来
⑴ 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拿一张卡片,请同学们赶快找到同样的字,领着小朋友读。
⑵ 请同学们找出同偏旁的字。
(咖啡、凤凰、对襟白褂)
⑶ 老师上面还有四个词语娃娃,你发现什么?
(踩着、敲着、蘸着、蹲着)
2、我们要把凤凰花瓣里的字请到田字格中。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 设计 篇7
设计理念:
让学生主动的去读,生动的去读,在读中接近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对话。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恩来总理与傣族人民之间心连心的情感。
2、感受到1961年的泼水节中每一个傣族人民心里的热情。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真想回到1961年,如果我有一对翅膀,我多想飞到美丽的西双百纳。今天我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我们将穿越时空回到1961年,走进美丽的西双百纳。跟着我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高兴吗?
一、齐读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在走进美丽的西双百纳之前你们得先过了这一关。
1、认读词语
敬爱欢呼幸福难忘鲜红水红色咖啡色
四面八方笑容满面健康长寿(恭喜你们,过关了!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学习课文。
1、打开书本大声朗读课文。
2、、你来到傣族和大家玩得开心吗?把你感到难忘的事儿告诉大家好吗?
3、交流反馈:
A、学习第三节。(从这一节你们感受到什么?从哪些词语感受到?)
理解:四面八方赶来撒满一条条一串串欢呼敲起象脚鼓
傣族人民听说自己的总理要来和自己共同欢度泼水节,一下子沸腾了。他们用最隆重的礼节欢迎总理。傣族人民的心像那火红火红的凤凰花一样,兴奋,激动。谁能把自己兴奋,激动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
指名读——齐读
B、学习第4——6节
1、看课件:周总理来了,来到了人群中,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外貌描写:周总理为什么身穿傣族人民的节日盛装?
动作描写:同学们,你站在周总理身边,跟着总理一起敲着象脚鼓,一起跳着舞,你感到怎么样?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4节,指名朗读。
3、开始泼水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泼水相互祝福的?
自己读一读第5、6两节,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表演动作:端、拿、蘸、泼洒
指名朗读课文5、6两节,其他同学可以边想象,边做动作。
采访:你感到快乐吗?
你刚才祝福我们的总理什么?
你听到我们的总理在为大家祝福什么呢?(祝福傣族人民五谷丰登、合家欢乐,老人长命百岁,孩子学业进步…….)
跟我们的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是多么快乐呀!齐读4——6节。
引读最后两节。
周总理不远万里从北京来到傣族,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和总理一起在锣鼓喧天,花炮声声,龙舟疾驶中泼啊,洒呀,笑哇,跳哇,这是多么幸福哇,——
这是多么令人难忘啊,——
4、朗读全文。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 设计 篇8
学习目标
1、会认“凤”等12个生字,会写“龙”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课前准备
1、学生查阅有关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资料及了解一些周总理的故事。
2、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录象。
第一课时
看录象,谈话道导入新课
放一段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盛况的录象。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课文。
初读,读通课文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和同桌一起读,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己的好朋友去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
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教教他)
再读,理解课文
1、再次自读课文,边想边读,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学生讨论交流。(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3、学习第三段。
带着问题(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读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
2)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大家介绍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吗?
3)理解“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赶来”,又说明了什么?
4)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闹的场面读出来吗?
4、看图,理解第四段。
1)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插图)谁来说说“今天”总理的打扮?总理脸上的神情怎样?
2)读第四段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
3)看看图上除了周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的?
5、体会第五段。
1)老师扮演总理,拿着银碗和柏枝向人们泼酒,为人们祝福。
2)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3)正因为这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另人难忘的”,有感情的朗读6----8段。
第二课时
复习
1、用开火车、抽读等方式复习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向你的同桌说说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另人难忘的。
课文延伸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情。哪位同学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
2、学生介绍。(估计只有少数学生知道)
3、老师发补充资料,让学生阅读。
4、交流阅读体会。
识字、写字
1、识字
1)、出示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自形。
2)指名学生向大家介绍记字方法。
3)用组词的方法,帮助理解字义。
2、写字。
1)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不容易写好。
2)老师有重点的进行范写指导。
3)学生书写,老师巡回指导。
课后记:
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首先要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其次要注意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让他们从实际中感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增加学生独立思考的因素,逐步养成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如要求学生独立发现识字的难点,并解决难点;提倡求异思维,不强求全班学生按同一方法识记生字,允许并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让学生自己设计识字的练习和复习的练习等等。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 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字,会写“难忘、泼水节”l2个词语。
2、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视频材料;生字卡、生词卡。
2、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课,激发兴趣。
⒈、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或挂图)。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生答“泼水节”)
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2。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到底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新词
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出示生字。各自拼读。
注意:前鼻音“穿”,后鼻音“忘、龙、向、令”,多音字“铺、盛”。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3)识记生字。
加一加:“泼”、“炮”。
换一换:“席—度”、“空—穿”。
减一减:“响—向”
猜谜语:“死了心”是“忘”,“今多一点”就是“令”。
(4)认读长句。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5)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开火车读,互相评价。
3、整体感知内容。
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本文讲了()和()一起过()的事。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提醒注意关键笔画。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忘、泼、龙、令”并讲述:
“忘”:上下右结构,下面稍微宽一点,注意字的.结构,上面是个“亡”,不要多写一点。
“泼”: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为“发”,不要写成“友”多一点。
“龙”独体字结构,最易写错,别忘了第四笔撇,不能写成“尤”。
“令”与“今”一点之差,要区分。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了解了他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12个会认的字,开火车认读。
2、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悟。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读第1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1)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2)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3)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1)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特别难忘,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2)“特别”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放到句中说一说(非常、十分。)
(二)学习课文3自然段。
1、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有关语句。
(1)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①展示象脚鼓图片,并介绍。
②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③指导朗读。
(2)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①抓住“地毯”,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铺上鲜红的地毯?(特别隆重的场合,接待最尊贵的客人时。)
②这是一个比喻,生动形象,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③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一条条、一串串”说明龙船、花炮之多,突出了泼水节隆重而热烈的场面,这是傣族人民为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准备的。)
④为什么傣族人民会这样欢迎周总理?
教师介绍资料:周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每天他都要处理党和国家许多重要
的事情,工非常繁忙。为了和傣族人民共同庆祝泼水节,周总理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远千里,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就是这样一位关心傣族人民的好总理,傣家人从心底里欢迎他。
过渡: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好总理来到了傣族人民身边,人们怎能不欢呼呢?
(3)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2、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烈的场面读出来吗?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三)看图,细读第四自然段。
1、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课本插图)
品读句子: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图文对照,说说周总理的打扮。用一个词说说周总理脸上的表情。
(周总理的打扮和傣族人民是一样的;周总理和蔼可亲、笑容满面。)
(2)指导朗读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节感到高兴,他是怎么做的?
(1)画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语句,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指导朗读,指名读,表演朗读。
(评读:读第一句,体会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及发自内心的高兴心情,读第二句,感受周总理与人民共舞的美好画面。)
(四)朗读第五、六自然段,感受热闹场面,体会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
1、读第五自然段,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用“——”画出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1)男生读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读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2)交流后,出示词语: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
练习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3)小结方法:借助重点词,就能把当时的场面说清楚。
(4)说话训练,体会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的祝福。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年轻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
(5)男—合作读。
2、齐读第六自然段,语速稍慢,表达幸福与开心。
(五)学习第七至第八自然段,总结全文。
1、正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令人难忘的”,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2、体会感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幸福、难忘、开心)
三、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1、齐读课文。
2、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个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可以填“幸福”、“欢乐”、“开心”、“特别”的泼水节等)
3、说说为什么说这是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来到傣族村寨,把美好的祝愿带给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完成课后思考题。
板书设计
盛情欢迎
11难忘的泼水节敲鼓跳舞
泼水祝福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 设计 篇10
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这篇看图学文由一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图上的背景画的是西双版纳地区的特有风光。树木茂密,鲜花朵朵,地上是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周恩来总理在画面中间,双手端着银碗,穿着傣族服装,面带笑容。他周围是穿着节日服装的傣家儿女。有的拿着银壶,有的端着花碗,有的敲着象脚鼓,有的打着镲,大家十分高兴。课文内容同画面相联系,讲了周恩来总理同傣家儿女过泼水节的情形。课文共8段,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的.。
二、教学目的
通过看图学文,了解1961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指导有序观察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分清主次及注意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后四段。
三、重难点,关键
1、重点:了解周总理与1961
年和傣族人民一起欢渡泼水节的情景,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2、难点:
(1)由于年代的原因,学生对周总理了解不够,影响对课文所表达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的感受。
(2)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泼水节了解甚少。
四、教学设计
(一)故事录像激趣,设问质疑,导入课文
1、讲《泼水节的来历》看泼水节的录像,让学生了解泼水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课题。
2、为什么今年的泼水节特别令人难忘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全文,感知全文。
3、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在什么时候举行?你从课文什么地方知道的?每年的泼水节都在5月13日举行,今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的心情怎样?用高兴的语气读12自然段。
(二)读中体验,读中感悟,音乐辅助
1、随着《欢乐锣鼓》乐曲,
同学们自由诵读第三段,体会当时欢乐的气氛。
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同学们读读,写写,议议,用铅笔在书上画出重点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四面八方赶来敲鼓地毯龙船花炮撒满一条条一串串理解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并用四面八方造句。
3、有一个词最能表达傣族人民的兴奋心情。(欢呼)什么叫欢呼?同学们反复诵读体验。想象傣族人民会欢呼什么?
(三)看图学文,学会观察,理解图意
1、用电脑显示画面,指导学生看图,周总理是怎样打扮的?周总理的心情是怎样的?傣族人民都在做什么?重点观察几个人。周总理为什么要穿傣家人的衣服呢?
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笑容满面接过敲着踩着跳舞这些词体会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象普通的傣家人一样。并用笑容满面造句。
(四)创设表演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导语激情,感知体会
1、当时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呢?观看录像,启发想象。
2、同学们,你们也想象傣族人民一样跟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吗?请一个同学朗读56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做动作,老师配上音乐。你们想周总理会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傣族人民会欢呼什么?会向周总理祝愿什么?
3、请几个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朗读课文,同学进行评价。
4、老师导语激趣,人民的总理爱人民,向人民祝福;人民爱总理,向总理祝愿,人民和总理心连心,是多么幸福难忘的场面呀!傣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请同学齐声朗读78自然段,感悟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理解最后两句的!
(五)总结朗读,回顾感悟,背诵课文
1961年的泼水节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也难以忘记1961年的泼水节,请同学们大声诵读,把你们的感情都融入字里行间吧!读到开始泼水了让同学关上书试着背诵课文5678自然段。
五、设计说明
1、让学生读中体验,读中悟情,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读贯穿始终。
2、巧妙的运用音乐,录像辅助教学,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通过想象,体验情景,通过想象总理和傣族人民祝福祝愿的话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4、通过学生读读,写写,划划,和表演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主动的探索,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 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师生搜集有关泼水节的知识和周总理的简单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你知道一年中有哪些节日吗?(学生回答),在我们的国家有一个少数民族叫傣族,这个民族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节日叫“泼水节”(板书)
2、交流:通过查资料,你知道了泼水节的哪些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生介绍泼水节,教师补充。)
3、今天就让我们随课文一起去和傣族人民过一个“难忘的泼水节”吧。(师板书,加上“难忘的”三个字。)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认读生字。
过渡语:为什么说“难忘的” 呢?请同学们边听老师读边思考,并且勾出自然段和生字。
1、师范读
2、提问:你知道为什么叫“难忘的泼水节”了吧,谁能说一说?(学生回答)
3、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周总理”并交流介绍周总理的一些简单资料。
4、学生学
(1)出示本课生字:敲 襟 褂 咖 啡 踩 端 蘸
寿 鲜 柏 恩 龙 敬
凤 凰 脚 泼 特 度
(2)请同学说说自己认识的字(请你当小老师,把你认识的字带大家读3遍)
(3)介绍你的识字方法
(4)齐读
(5)在词中学:出示生词卡(指名读生字卡片)
(6)识字小游戏“收信”:请几名同学当邮递员,按顺序读老师所指生字,读对了其他同学说:对对对,快收信。读错了说:错错错,没人收。
(7)指导书写本节课涉及的1-3自然段中的6个生字
生观察最后一排的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
讨论后交流,师范写,生与师书空,课后在书上每个写两遍并组词。
三、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同时出示“读书小提示”:
(1)把还不太熟的生字结合叶子上的拼音多读几遍。
(2)读书小问号:
①读了一二段你知道了什么?
②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分析课文。
预设:
第1段:
(1)介绍傣族人民生活在云南省西双版纳,那里有火红火红的凤凰花。(边观看课件教师边介绍并解释火红火红、一年一度两个词语)
(2)指导朗读:在这么美丽的季节里,傣族人民又要举行泼水节了,让我们带着美丽的心情齐读这一段,“又”字要读得重一些。
第2段:
(1)今年,傣族人民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会“特别”高兴呢?
(2)你能用“因为......所以......”再说一遍这句话吗?
(3)你能把“特别”换个词使意思不变吗?
(4)指导读:是呀,周总理也来和他们一起过节日,傣族人民的心情真高兴,所以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去读一读这段吧!(语气要高兴一些,“特别”两个字要读重一些,脸上带着笑容去读。)
第3段:
(1)抓住“撒,一条条,一串串”板书。
(2)用一个词形容这样的场面(热闹,激动人心)
(3)你还有什么词、句不明白可以提出来。(解释象脚鼓、四面八方、欢呼等,并相机指导朗读)
如:欢呼:特别高兴的呼喊,所以在读“周总理来了”这句话要声音大些激动些。
(4)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5)齐读
四、小结:听着同学们快乐的读书声,看着这一幅幅激动人心的图片,仿佛让我们真的置身于傣族人民那年欢乐的泼水节中,是呀,周总理来了,傣族人民和总理到底会怎样过泼水节呢,想知道吗?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在书中寻找答案吧。
五、课后作业:本节课6个生字在书上每个写两遍,并组词。
第二课时
一、过渡语:孩子们,在上节课中我们去了美丽的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同用最热烈的方式欢迎着敬爱的周总理,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那里,你一定会感受到更多的幸福。不过在这之前老师要跟大家玩一个生字朗读闯关的游戏,只有闯过了这两关才能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那难忘的泼水节,大家有信心吗?
二、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词卡片,齐读,开火车读。
有感情的朗读前三段。
三、图文结合、学习4——8段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
1、预设:当学生回答,从图中看到了周总理——学习第4段:
(1)追问:周总理穿的是什么样的服装?你能用文中的话说一说吗?(课件出示这段话)
提问:总理穿上傣族人民的服装会让我们有什么样的感觉?(亲切、把他和傣族人民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心连着心)
(2)再看这段话,文中用哪个词形容总理表情的?
解释“笑容满面”(图中周总理的表情就可以说是笑容满面)
(3)你能用“笑容满面”造句吗?
(4)这段中除了总理的穿着还描写了什么,请你读给大家听。
(5)指导朗读:分组读,一组读总理的穿着,一组读总理的动作(笑容满面、欢乐的两个词语要突出读)
2、预设:当学生从图中观察到总理拿着银碗——学习第五段:
师追问:为什么拿着银碗?想象总理泼水的情景
(1)用横线画出书中周总理怎样向人们泼水的句子,用“一手……一手......”造句。
(2)用波浪线划出人们向周总理泼水的句子,用“一边……一边……”造句。
(3)指出“盛”是多音字。
(4)提问:周总理把水泼向人民说明什么?(周总理爱人民),人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幸福、激动、快乐)人民把水泼向周总理说明什么?(人民爱周总理)
(5)让我们也带着爱的心情,用幸福、快乐的语气去读一读这段吧!(读时深情些,平缓些)
3、读6——8段,读中感悟全文。
(1)这三段用了几个相同的标点,你能找到吗(同学回答“4个感叹号”
(2)感叹号的作用是什么(抒发感情)
师:是呀,这里用了这么多感叹号,看来这三段一定是抒发了很多幸福、快乐的感情,让我们把所有快乐、高兴、幸福都带到文中吧。(为了使我们幸福的感情表达的更强烈,文中用了两个多么,读时后边要比前面那句读的声音更大、更激动些),
(3)生齐读
学习书写本课另外6个生字
出示6个生字:寿 鲜 柏 恩 龙 敬
2、生观察这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
3、讨论后交流,师范写,生与师书空并组词
4、课后在书上每个写两遍并组词。
四、拓展练习
找找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跟同学交流。
五、拓展阅读资料:老师读给学生听。
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阳历四月十三 至十五日)。傣语叫做“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 或“傣历新年”。实际上泼水节就是傣历的元旦,因为傣文历法,新的一年是从六月开始计算的。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们满怀仇恨,合计着如何杀死魔王。一天夜里,年纪最小的姑娘侬香用最好的酒肉,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魔王,就怕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机警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一根红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滚到哪里,邪火就蔓延到哪里。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为了扑灭邪火,小姑娘揪住了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向上面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乡亲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从此,便有了逢年泼水的习俗。现在,泼水的习俗实际上已成为人们相互祝福的一种形式。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征。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
泼水节一般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举行。当晨曦映红“黎明之城”的时候,各族群众便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这里。一声号令,一支支高升腾空而起,直穿云宵,一艘艘龙舟箭一般,直冲对岸。此时,千万只金竹一起吹奏,锣、象脚鼓一齐敲响,澜沧江两岸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当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 。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痴,通宵达旦。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 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过泼水节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板书课题)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2、图片激趣。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板书:泼水节)然后在前面加上“难忘”二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学习课文我们就会知道。
二、对话平台
(一)自读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读书效率。】
(二)识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瓣读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因为”的“为”读wèi 。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识字:抓“特务”、“对号入座”、“购买门票”
【本课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字形比较复杂,字音难点较多。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
(三)读思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此处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傣族人民泼水节的录像,感受节日的喜庆和热烈。)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
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练习
1、填量词
2、找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火红火红
写字
学习“恩、寿、凤、凰、龙、度”六个字。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
(1)都是半包围结构。
(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
(3)“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
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1、学生观察临摹,练习书写。
2、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3、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
4、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延时评价更易于调动学生写好字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欣赏激趣,情境导入。
1、(欣赏傣族风情图片)师旁白: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每到傣历6、7月份,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的盛装,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欢的节日——泼水节。根据傣家的习惯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示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水泼在身上越多表示对他人的祝福越真诚!)
2、学生畅所欲言:“欣赏完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课件出示第7 8自然段)情境导入:“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们一样有着许多的话儿要说,让我们一起回到1961年的泼水节,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请同学们一起读!”
4、示题质疑:“多么幸福啊!多么令人难忘啊!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如此难忘呢?(板书:在难忘下面加?)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 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泼、族”15个生字,会写“忘、泼”8个字,读准多音字“铺、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凤凰花、银碗”等讲述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积累描写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学重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会用给定词语描绘描述情景。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写“难忘、泼水节”等13个词语。(重点)
2、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重点)
【教具准备】
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介绍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乇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
教师口述:
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节,这么开心的活动,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体验一下吧!
(板书:17难忘的泼水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泼水节图文,再引导课文的学习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准:平舌音“族踩”,翘舌音“驶容盛祝寿”前鼻音“民碗健”,后鼻音“康”。
②识记生字
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识记:“泼、踩、敲、驶”。
结合语境识记:
容—面容、笑容、容易、祝—祝贺、庆祝、祝寿
福—祝福、造福、福气、康—健康、安康、康复
度—尺度、温度、风度、龙—龙舟、龙灯、画龙点睛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民族傣族人民敲打敲门行驶驾驶笑容容易踩水踩住铺上铺地盛饭盛满饭碗木碗祝福祝贺幸福福气健康健谈康复长寿寿命
(2)学习多音字:“铺盛”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小朋友自己要学会盛饭。
我们去广州的时候,买的是卧铺票。
在这里,“盛”读“ chéng”,意思是“把东西放进去,容纳”,还有一个读音是“shèng”,意思是“兴旺,炙热”,“铺”读“pù ”,意思是“卧具、商店、驿站”,还有一个读音是“pū”,意思是“陈列、布置、展开”。组词如下:
盛chéng(盛饭)(盛满)铺pù(卧铺)(当铺)
shèng(盛开)(盛大)pū(铺上)(铺展)
②读一读:
山上的桃花盛(shèng)开了。
道路上铺(pū)上了红色的地毯。
(3)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看谁摘得多。(读对一个,苹果就被摘下。)
(4)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火红欢乐地呼喊。
象脚鼓像火一样红。
欢呼傣族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
(5)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初读感知课文,从而课文读通顺、正确阅读教学扫清障碍。】
三、学习“会写字”
忘泼度龙炮穿向令
1、学生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
①加一加:“氵”加“发”是“泼”;“火”加“包”是“炮”。
②换一换:“席”减“巾”换“又”就是“度”。“空”减“工”换“牙”就是“穿”。
③减一减:“响”减“口”是“向”。
④猜谜语:“死了心。”是“忘”,“今多一点”就是“令”。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忘”,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穿令”上宽下窄。“泼炮”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龙”独体字,“度向”半包围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忘泼龙令”,学生练写。
“忘”:上下右结构,下面稍微宽一点,注意字的结构,上面是个“亡”,不要多写一点。
“泼”: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右部为“发”,长撇沿竖中线撇向左下,“又”的横撇沿横中线起笔,末笔点勿丢掉。
“龙”独体字结构,竖弯钩沿竖中线起笔,短撇向左下撇出,末笔点不要丢掉。
“令”上宽下窄,“人”写扁阔,撇捺舒展,覆盖下部,下边两点都写在竖中线上。与“今”一点之差,要区分。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学习会写字,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方法,培养学生热爱书写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
学习了《难忘的泼水节》,我们学习了很多字词,学会了识记和书写的方法,了解到1961年,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共同度过了一个幸福而难忘的泼水节。
五、当堂检测
六、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重点)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
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
二、品读释疑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一年举行一次。)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节日。)
指导朗读:要用高兴、激动的语气来读。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为什么傣族人民在这次泼水节中特别高兴?
(因为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敬爱”表现了什么?
(“敬爱”表现了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尊敬和爱戴。)
指导朗读:读出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爱戴之情。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完成与文本的对话后,再感情朗读课文,水到渠成。】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傣族人民是如何欢迎周总理的?
出示句子: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从“四面八方”可以体会到来的人特别多;从“赶”可以看出人们的心情特别的激动和兴奋。)
出示句子: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这是一个比喻句,用“鲜红的地毯”来比喻撒满凤凰花的地面,表现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
指导朗读:语调欢快,语速稍快,读出欢乐的气氛。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巧妙的问题引领,学会从文中找信息,分析重点词句,教会学生如何理解课文。】
4、学习第四自然段
周总理的打扮是怎样的?
出示: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周总理的打扮体现了什么?(体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对傣族人民的尊重。)
师讲解:外貌描写
概念:外貌描写是对人物外貌(人物的容貌、体形、衣着)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作用:外貌描写能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的内心情绪和心理活动,还可以反映人物所在的生活环境和时代特征。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如何过泼水节的?
出示: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5、学习课文最后连个自然段
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两个自然段抒发了作者幸福难忘的思想感情。“多么幸福”“多么难忘”是傣族人民对1961年泼水节最直接、最具体、最真实的感受。)
6、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
(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傣族人民感受到了周总理和国家对自己深切的关怀,所以说是难忘的。)
【设计意图:在逐段理解的基础上,在总结全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升华主题。】
三、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儿歌《上坡度和下坡路》。
听读儿歌《上坡度和下坡路》,感受周总理高超的外交智慧和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学习周总理热爱祖国,时刻维护国家形象的高尚品质。
四、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表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表现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六、主题延伸
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
壮族的节日有:三月三歌会、春节、脱落节、陇端节、吃立节等。三月三歌会时,壮族人们举行对歌活动。
蒙古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那达慕、祭鄂博、成吉思汗纪念节等。“那达慕”大会上有赛马、射箭、摔跤等比赛。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热烈欢迎高声欢呼
难忘的傣族人民
泼水节泼水祝福健康长寿共度节日
周总理笑容满面敲鼓跳舞幸福难忘
泼水祝福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课文里,开篇的“火红火红”一词,就明显地显示了傣族人民当时的心情是如此开心和幸福。“特别”“敲起象脚鼓”“赶来”“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欢呼”等等,无一不体现人民的高兴心情。学生们知道,正因为总理是可敬的,所以人民才会这样高兴。第四自然段,课文从总理的穿着,神情和动作着笔。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慈祥和蔼的神情“笑容满面”;快乐的动作“接过”“敲着”“踩着”。所有的这些描写都体现总理的可亲。
不足之处:规范自己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 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识记和多次复现认识12个生字,会写“凤凰、泼”等生字。
2、通过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3、通过图片和课外资料的补充,初步了解周总理,初步感受傣族人民的泼水节。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走近周总理,走进傣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节日的热闹和人们的喜悦。
课前准备:
让学生收集有关周总理、傣族、泼水节等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教具准备:
课件、凤凰花形状的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走进泼水节
1、出示课文插图
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你能看着这幅图猜出这是我国的哪个民族?并说说理由。板书“泼水节”
(了解学生已有的关于傣族的知识,并从中引出“泼水节”“凤凰花”等生字。)
2、学习生字“凤、凰”
⑴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相同之处?(音、形)你有好办法记住它们吗?
⑵出示凤凰花的图片,了解凤凰花
3、朗读感悟第一段
⑴出示句子“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指名读。
⑵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火红火红:花的颜色非常鲜艳。练习:火红火红的()
一年一度:每年只有一次,泼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⑶指导朗读把傣族人民的高兴、兴奋放进去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4、出示傣族泼水节的图片,师简介
5、泼水节年年过,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
(板书:难忘的)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划出认为比较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教学生字
第二段:周恩来总理读准“恩”简介总理
第四段:
⑴对襟白褂学习“襟”“褂”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特点?(衣字旁)看图了解“对襟白褂”(拓展:了解“大襟”)
⑵咖啡色长裤看图理解(渗透学法:课文中的插图能帮我们更好的读懂词语,读懂句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可要好好用用这些插图。)
⑶齐读第四段
第五段:盛满多音字:盛
端、蘸:做动作理解词义
齐读第五段
3、同桌对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帮助同桌及时改正读错的字音。
4、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师:刚才,我们大声地读着课文,读得有滋有味,现在,我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用上“1961年,()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了一个()的泼水节。”这个句式来说说课文内容。
三、品读第三段,感受人们欢迎总理的热闹场面
1、我们知道总理平时工作很忙很忙,但他还来到傣族参加泼水节,人民多高兴呀,让我们也来加入他们的队伍,自由朗读第三段,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第一次读)
2、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关词语
3、创设情境
师:看着,看着,听着,听着,我们仿佛也变成了傣族人,也许你就是那个撒花瓣的人,你就是那个放花炮的人,你们就是那些开船的人,为了欢迎总理,你做了些什么?你的心情怎样?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一边做动作。(生第二次读)
4、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师:我从东村来,为了见总理,早上天不亮我就起床了,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才到这里,你呢?你从哪儿来?
生:西村……
师:我从东,你从西,他从北,从不同的地方赶来,就叫做从——四面八方赶来。板书:四面八方
生读第一句
师错读,把“赶”字读成“走”字?为什么不可以?
师小结:你们真会读书,从一个“赶”字中就能体会人们着急的心情,把这个字圈一圈,读懂了这个词,读好句子就更容易了。(齐读)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师采访撒花的人:你为什么撒花?撒了不少了,够了,理解“撒满”
看图:引读一条条一串串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师:看,总理来了,你会怎么说?一起来欢呼
5、小结: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喜庆,多么热闹,多么高兴,让我们连起来读读第三段。
6、闭上眼睛,听音乐,感受泼水节那欢快的场面
师:让我们捧起书,再去感受泼水节带来的热闹和欢乐吧,齐读课文1—3段。
7、评议,渗透学法
读得那么投入,你一边读一边在想什么呢?(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读好课文,真是个好方法!)
四、创设情境,巩固生字新词
1、简笔画:一条小路。把带有词语的凤凰花花瓣轻轻“撒”在小路上,让学生轻轻地读一读。
2、依次出示“周恩来”“泼水节”“健康长寿”,请学生“采花瓣”,并带着大家读一读。
3、找出同偏旁的字组成的词语“对襟白褂”“凤凰”“咖啡”
4、读读剩下的四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师采花瓣,生读词语。
5、把词语分成三排贴在黑板上,齐读词语
6、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跟课文内容有关的句子。
五、书写指导
1、师范写“凤凰”两个字重点指导第一笔的位置、写法,横折弯钩的钩幅度要小一点。把“凤”中“又”的一捺改成点。
2、生练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3、指导写“泼”。学生说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写。
4、生练写
5、自评:认为自己写得好的字,加个五角星。
6、展示,互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词语。
2、背诵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感受“难忘”。
1、细看穿着,体会总理的入乡随俗
⑴出示课文插图
瞧,周总理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谁来介绍介绍我们的`总理?
⑵请生介绍周总理。出示词卡:对襟白褂、笑容满面
⑶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指名读句子
⑷提升:总理为什么要换上和傣族人民一样的衣服?
2、品味动作,体会总理的与民同庆
⑴周总理笑容满面的来到傣家儿女的中间把自己当成普通的傣家人,他又是怎样做的呢?自由读4、5段,划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句子。”
⑵学生交流,读句子
特别注意描写总理动作的一些动词:接过、敲着、踩着、端着、拿着、泼洒等。
⑶指导朗读:体会总理当时的心情
3、畅想语言,体会总理的真诚祝福
⑴师:谁来说说傣族人民的表现?
出示句子: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指导读好句子
⑵语言训练:
出示:周总理一边,一边。
⑶周总理一边向人们泼洒,一边为人们祝福,他有许多祝福的话儿想要告诉大家呢!总理的满腹话语谁能来倾诉?”
总理会对姑娘说……?
总理会对小伙子说……
总理会对老爷爷、老奶奶说……
总理会对叔叔阿姨说……
总理会对我们说……
4、再现画面,指导朗读
观看记录片中截取的总理参加泼水节的录象片段,感受当时热闹场面。
齐读4—5自然段。
5、朗读第6—8自然段。
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三、升华
1、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2、小结:景难忘,人难忘,情更难忘。
3、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重点:脚、度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 设计 篇15
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读思
学习四五自然段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语句。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
交流
a、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态度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2、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b、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
2、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c、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总理祝福什么?
3、练习说话:“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抓住重点词语深入思考,适时想象,使学生感受到总理的平易近人、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谊。】
朗读
1、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2、指导读:练习读--范读--分组读--竞赛读--齐读
文章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再如,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实践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写字
练习书写其他六个字。
1、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共性问题示范书写。
3、展示写字作业,学生互相评价。
伴教锦囊
1、傣族有人口162万多人,主要聚居在西双纳州和德宏州。临沧的耿马、孟宝、思茅的孟连、玉溪的新平等30多个县也都有分布。傣族历史悠久,在近年发现的傣文史籍中,记述着远古时期傣族先民的活动。“傣”,意为热爱自由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建国前,傣族地区处于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经济发展的过程。不同地区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西双版纳为代表的领主经济保存比较完整;德宏、孟连、耿马是代表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的地区;景谷、新平、元江等内地的傣族地区地主经济已经确立。
2、傣族的节日主要有开门节、关门节、送龙节等,其中最隆重的是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人们认为互洒清水可以消灾弥难,互相祝福。节日里还举行堆沙、丢包、放高升,赛龙舟等活动。
3、漫话竹楼傣族人住竹楼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顾名思义,竹楼是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西双版纳是有名的竹乡,大龙竹、金竹、凤尾竹、毛竹多达数十种,都是筑楼的天然材料。
阅读在线:绿色的'竹楼
西双版纳,一片翠绿。那儿的房屋很怪,不用砖,不用石,是用绿色的竹子建造的。竹楼是悬空的,由粗大的竹子支撑着。把竹楼架高,不但能防潮,还能在楼下养牛喂猪呢!据说,这种建房子的办法,还是当年诸葛亮教给傣族人的呢!
进竹楼,先得把鞋脱下放在楼梯边,光着脚走在用竹子铺着的地板上,凉丝丝怪舒服的。人们盘腿坐在竹楼里火塘边的竹席上。老年人手拿一根二尺来长的大竹筒把一根小竹签在火塘里点燃,嘴斜着埋进竹筒里,呼噜噜地抽着。原来这是“水烟筒”。
吃饭时,人们围坐在竹编的圆桌旁。摆在桌上的菜更新鲜。什么“蚂蚁蛋拌酸笋”啦,“油炸青苔”啦,而鸡肉是用香茅草裹着在火上烤熟的。
走出竹楼,满眼是绿树、鲜花,连围寨子的墙,都是长得又高又绿的仙人掌。
西双版纳真是绿色的土地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 设计 篇16
第一课时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引导。
〖学习目标
1、会认“凤”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读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牙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大家都沉溺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今天,俺们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他到底特殊在哪里呢?俺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读通课文
1、采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和同桌一起读,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自身的伙伴读。
(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
2、指名读。
(其他同学做文明听众,注意他的字音读准没有,若你听到有不准的,你起来教一教他)
三、再读、理解课文
1、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为什么这次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同学讨论交流。
(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3、学习第三段,带着问题朗读:
⑴ 自由读第三段。
⑵ 你能用自身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吗?
⑶ 理解“四面八方”“从四面八方赶来”说明了什么?
⑷ 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闹的局面读出来吗?
4、看图,理解第四段:
傣族人民都因为能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而笑容满面。也鼓励同学笑容满面的来读这一段。
5、朗读体会第五段。
6、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
周总理把水泼到小朋友们身上,祝愿他们──
四、教师小结,安排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有感情的朗读6~8段,下一节课俺们进行朗读擂台赛。
五、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高兴
(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
准备工作
周总理的样貌、神态
泼水的.过程
第二课时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引导。
〖学习目标
1、学写本课12个生字。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知。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重点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感知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开火车、抽读、猜谜等游戏方式复习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向你的同桌说说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令人难忘的。
二、课文延伸
1、俺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民族风情。哪位同学能向俺们介绍一下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
2、同学介绍。
(同学知道的可能不多,教师可以引导着介绍几种)
3、交流阅读体会。
三、识字、写字
1、识字:
⑴ 出示要求认知的和要求会写的生字,让同学想方法记住字型。
⑵ 指名同学向大家介绍记字方法。
⑶ 用组词的方法,协助理解字义。
2、写字:
⑴ 让同学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并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不容易写好。
⑵ 老师有重点的进行范写指导。
⑶ 同学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完成课后练习“俺会填”,鼓励同学积累自身喜欢的词句
五、小结、作业设置
把学会的生字组上词写一写。
六、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俺会读(出示生字词)
俺会写(重点指导容易出错的)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 设计】相关文章:
2017年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学设计10-24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精选10篇)10-15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08-01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09-08
《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10-03
小学生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反思07-30
《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07-25
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