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桃花心木,常绿乔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国树,原产美洲,在中国有广泛种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桃花心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以树喻人,描写了一位乡村种树人,在培育桃花心木时的二三事。文章在写作方法的运用上,通过层层渗透,抽丝剥茧,去伪存真,使我们终于透过种树人在植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怪现象,捕捉到合理的内核,感受到深切的震撼。说明育人同植树一样,同样应该在不确定的生活环境中,培养人的自我生长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四、学情分析:
文章有些句子含义深刻,这有益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提高认识水平。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掌握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联系上下文理解等学法自我领悟。同时,学习本课,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见解,谈认识上的提高,以求收到教育内化的效果。
教具准备:林清玄资料介绍、桃花心木图片、电脑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手段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多读,多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所蕴含的道理,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六、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查找桃花心木的资料,搜集林清玄的作品。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交流资料
1、交流与本课有关的课外阅读收获: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台湾着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前老师介绍同学们阅读了几篇林清玄的作品,读懂了吗?谁来跟大家聊一聊?
教师小结:的确,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桃花心木》。
2、板书课题。交流相关资料(文字、图片),了解桃花心木。
提问:能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桃花心木吗?(树形优美、高大笔直、优雅自在、生机勃勃……)
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作者的笔下进一步了解桃花心木。
教师小结:了解了桃花心木,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你们猜他会写些什么? 就让我们一读为快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一种植物--桃花心木,一个平凡但却古怪的育苗人,林清玄会从中悟出什么?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
2、交流反馈自学成果:
(1)以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检查指导生字新词的朗读。
(2)小结:一种树--桃花心木,一个平凡但却古怪的种树人,蕴含着耐人寻味的道理。下面,就让我们捧起课本细细品味吧!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质疑解疑
1.默读课文,了解“种树”。
(1)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请默读课文,勾画出写种树的有关句子,放声读一读。
课件出示:“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2)课文中哪个短语最能说明种树人浇水的特点?(板书:没有规律)
(3)请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他怎么个没规律?
(4)引读4--7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奇怪、疑惑不解的语气。
引读:看到种树人的`举动,作者感到奇怪,奇怪的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到--
更奇怪的是--
从这几个“有时”中,你体会到什么?
2、的确,这是一种特别的、甚至让人觉得奇怪的种树方式。读到这里,你心里一定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猜想或疑问吧。作者也和你们一样有许多问题,看--
课件出示句子,“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候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它该不会枯萎了吧?”
引导学生读出作者的疑问。
3、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开心中的谜团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种树人,看他是怎样说的?请大家自由地朗读12、13自然段。
4、同桌两人分角色扮演作者与种树人,通过对话了解种树人的用心良苦。
5、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
课件出示--“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6、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件出示):
如果我是一棵( )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
二、潜心会文,领会主旨
1、种树人朴素的话语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受益匪浅,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话,更是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2、默读,启发思考:同学们能理解吗?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
3、交流汇报:
(由于学生阅历尚浅,教师可通过课件简单补充张海迪等人的事迹,以加深学生对此段话的理解。)
4、小结引读:这段话,作者由树的成长想到了人的成长,多么富有哲理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读吧!
三、拓展延伸深化感受
同学们,学了这一篇课文,结合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情况,你想到了什么?是否也想针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对你的父母或身旁的人说点什么?大家想想并相互交流一下。
四、总结:
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生活的路途中,既有顺境,也有逆境,但是只要我们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我们就能经得起任何磨难与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
五、作业设计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喜欢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2、提炼成名言警句。
3、写成读后感。
板书设计
种树人---- 桃花心木
浇水无规律
(树苗)----(人)
会找水源 生活考验
拼命扎根 锻炼自主
长成大树 努力成长
(种树喻育人)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桃花心木》的教学设计对我来说很重要,它涉及我的一种教育理念的践行与推进。这些年形形色色的刊物理念充斥了我的头脑,我在不断放弃旧有模式的过程中处处摸索、处处碰壁。眼花缭乱的人才培养理念看起来都很有理,可是,细细追究他可以操作的内核,却又总不免让我们怀疑:几千年扎实沉稳的汉语言内核,渐渐被形式的幌子掏空了。所以,我一直都在做这样的探索,把语文教学最根本的,词语的教学放在基础,使文本本身得以回归。这是我所尝试的,文学自身的一种回归的理念。我以为,只有把语文教育放诸在它本身的基础之上,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回归到它朴实而有价值的自然状态,保持它对文学素养的理解的原生态。这样的实践,我以为,不是在倒行逆施,而是在努力的摸索适合于我的学生,适合于语言自身培养的建设性模式。而且,只有当我们的语文教学回归到它语言与心灵的本位之后,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获得庞大的分母。才能在具体的教育中,帮我们把孩子的基础砸实、打牢,然后,促进他们的飞跃和发展。
另一层面,我以为,语文的回归,并不是放弃“人”的理念,并不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如果我们能把与语文教学与之配套的伟人教育、名人教育、形象教育、认识教育,一并地,连同学生对语文的探究与体验,潜化在润物无声中,这,将是素质教育的良性补充。还有,第三个层面,就是语文最终的目的:用好语文。
为此,我大量上网,查阅资料,首先实现了自我的提高,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将获取的资料打印了出来,供给学生传看。可是,我总在想,老师的视野如果总在禁锢学生,那么,孩子思维的域就会受阻。所以,我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找到更好的,哪怕是折中的办法,弥补资源供给上这种“一言堂”的“霸权”与不足。
【2】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生活实际独立思考,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了解树木成长和人的成长之间的相似之处,受到生活与成长的启示。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重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独立思考,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了解树木成长和人的成长之间的相似之处,使学生受到生活与成长的启示。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桃花心木》(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过课题之后,同学们有什么和课题相关的问题想问吗?学贵有疑,有了问题我们才能更积极地思考,下面就请你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自己想办法解决。
2、课文读通了吗?真的读通了?还有不认识的字吗?读通了课文我们才能进一步的思考。
3、请同学再快速默读一遍课文,看看刚才提出的问题你能解决了吗?桃花心木是一种怎样的树,能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回答吗?(出示课件)看,这就是桃花心木,它是一种常绿乔木,树干挺拔,树冠强壮,树高可达15英尺以上,也就是得有咱们十几个同学加在一起那么高。人们常用它做行道树、庭院树。台湾地区有很多,咱们这里见不到。它还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呢!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悟。
1、长大后的桃花心木这样高大挺拔,可你知道吗,桃花心木苗却仅及膝盖高,(出示桃花心木苗图片)种桃花心木的人是个高大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这么矮小的桃花心木苗如果是你在培育,你会怎么做呢?
2、而种树人又是怎样照顾这些小树苗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答案。
3、种树人的做法和我们平时种植花草树木完全不一样,对于他的这种做法我们都感到很奇怪,而作者和我们每个人的想法也都是一样的。
他奇怪的是:
他越来越奇怪的是:
他更奇怪的是:
4、于是我猜想他太懒,
“但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苗枯萎了呢?”
我又猜想他太忙
“但是,忙的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从容?”
能把这两句话换个说法吗?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用哪个更好?第二句中有个词“从容”,是什么意思吗?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吗?
5、种树人的做法真是令人费解,此时你的心中一定有许多个“为什么”想问问种树人,假如此时老师就是种树人,正站在你的面前,你都想问我些什么呢?(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6、听了你们那么多的为什么,老师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还是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走近那位种树人,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吧。请同学们自由读8、9两个自然段,看看种树人是怎么说的。
7、读懂种树人的话了吗?还是让我们先来读一读吧。教师引读:“种树人笑着说-------”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不确定指的是什么?)你认为种树人这么做有道理吗?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棵小树苗你会怎么做呢?
8、看来同学们是真的读懂了种树人的话,下面我们就来一次现场问答,老师当文中的作者提出问题,你们来当种树人回答我的问题,不过为了公平些,老师先给你们点儿时间练习一下。下面同桌之间一人扮演作者来提问,另一人扮演种树人来回答,注意可以用自己的话来回答。一会老师再请同学和老师一起表演。
9、预设:这位种树人,你多久才给树苗浇一次水?这位种树人,你为什么不按时给树苗浇水?这位种树人,你这种树人,你这样做树苗不会枯萎吗?
10种树人可谓是用心良苦呀!是的,只要树苗能在不确定中寻找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大树就不成问题了。事实证明,种树人说的是正确的。齐读课文最后两段。
11、其实,种树如此,做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生活中的'“不确定”指的又是什么呢?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理解?
四、联系实际,升华主题。
人生的旅途中决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会有许多的艰难险阻,而正是这些困难才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我们要学会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才会真正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社会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意志顽强的人,面对生活给予的种种困难和考验,他们没有屈服,而是坚强地站起来与困难磨难抗争,而当他们战胜困难的那一刻,他们也就真的成为了最强的强者。最后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我们坚强勇敢地面对困难,我们一定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板书设计: 桃花心木
不确定中寻找水源---------长成百年大树
不确定中生活---------------经得起考验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与反思03-10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板书03-10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与反思03-10
小学优秀桃花心木教学设计03-10
林清玄桃花心木优秀教学设计03-10
小学语文教研课《桃花心木》教学设计03-10
《桃花心木》教案设计03-20
《桃花心木》说课设计03-20
2017小学语文教研课桃花心木教学设计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