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1
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去掉一个数后,剩下6个数的平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5个数的平均数是20。求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
有七个排成一列的数,它们的平均数是 30,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3。求第三个数。
有两组数,第一组9个数的和是63,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1,两个组中所有数的平均数是8。问:第二组有多少个数?
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去掉一个数后,剩下6个数的平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5个数的平均数是20。求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
解: 7*18-6*19=126-114=12
6*19-5*20=114-100=14
去掉的两个数是12和14它们的乘积是12*14=168
有七个排成一列的数,它们的平均数是 30,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3。求第三个数。
解:28×3+33×5-30×7=39。
有两组数,第一组9个数的和是63,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1,两个组中所有数的平均数是8。问:第二组有多少个数?
解:设第二组有x个数,则63+11x=8×(9+x),解得x=3。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2
1. 甲、乙两班进行越野行军比赛,甲班以4.5千米/时的速度走了路程的一半,又以5.5千米/时的速度走完了另一半;乙班在比赛过程中,一半时间以4.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另一半时间以5.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问:甲、乙两班谁将获胜?
解:快速行走的路程越长,所用时间越短。甲班快、慢速行走的路程相同,乙班快速行走的`路程比慢速行走的路程长,所以乙班获胜。
2. 轮船从A城到B城需行3天,而从B城到A城需行4天。从A城放一个无动力的木筏,它漂到B城需多少天?
解:轮船顺流用3天,逆流用4天,说明轮船在静水中行4-3=1(天),等于水流3+4=7(天),即船速是流速的7倍。所以轮船顺流行3天的路程等于水流3+37=24(天)的路程,即木筏从A城漂到B城需24天。
3. 小红和小强同时从家里出发相向而行。小红每分走52米,小强每分走70米,二人在途中的A处相遇。若小红提前4分出发,且速度不变,小强每分走90米,则两人仍在A处相遇。小红和小强两人的家相距多少米?
解:因为小红的速度不变,相遇地点不变,所以小红两次从出发到相遇的时间相同。也就是说,小强第二次比第一次少走4分。由
(704)(90-70)=14(分)
可知,小强第二次走了14分,推知第一次走了18分,两人的家相距
(52+70)18=2196(米)。
4. 小明和小军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若两人按原定速度前进,则4时相遇;若两人各自都比原定速度多1千米/时,则3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每时多走1千米,两人3时共多走6千米,这6千米相当于两人按原定速度1时走的距离。所以甲、乙两地相距64=24(千米)
5. 甲、乙两人沿400米环形跑道练习跑步,两人同时从跑道的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跑去。相遇后甲比原来速度增加2米/秒,乙比原来速度减少2米/秒,结果都用24秒同时回到原地。求甲原来的速度。
解:因为相遇前后甲、乙两人的速度和不变,相遇后两人合跑一圈用24秒,所以相遇前两人合跑一圈也用24秒,即24秒时两人相遇。
设甲原来每秒跑x米,则相遇后每秒跑(x+2)米。因为甲在相遇前后各跑了24秒,共跑400米,所以有24x+24(x+2)=400,解得x=7又1/3米。
6. 甲、乙两车分别沿公路从A,B两站同时相向而行,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5倍,甲、乙两车到达途中C站的时刻分别为5:00和16:00,两车相遇是什么时刻?
解:9∶24。解:甲车到达C站时,乙车还需16-5=11(时)才能到达C站。乙车行11时的路程,两车相遇需11(1+1.5)=4.4(时)=4时24分,所以相遇时刻是9∶24。
7. 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相向而行,快车的车长是280米,慢车的车长是385米。坐在快车上的人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是11秒,那么坐在慢车上的人看见快车驶过的时间是多少秒?
解:快车上的人看见慢车的速度与慢车上的人看见快车的速度相同,所以两车的车长比等于两车经过对方的时间比,故所求时间为11
8.甲、乙二人练习跑步,若甲让乙先跑10米,则甲跑5秒可追上乙;若乙比甲先跑2秒,则甲跑4秒能追上乙。问:两人每秒各跑多少米?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3
所以甲每秒跑6米,乙每秒跑4米。
9.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向B跑,当甲跑到B时,乙离B还有20米,丙离B还有40米;当乙跑到B时,丙离B还有24米。问:
(1) A, B相距多少米?
(2)如果丙从A跑到B用24秒,那么甲的速度是多少?
解:解:(1)乙跑最后20米时,丙跑了40-24=16(米),丙的速度
10.在一条马路上,小明骑车与小光同向而行,小明骑车速度是小光速度的3倍,每隔10分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小光,每隔20分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小明。已知公共汽车从始发站每次间隔同样的.时间发一辆车,问:相邻两车间隔几分?
解:设车速为a,小光的速度为b,则小明骑车的速度为3b。根据追及问题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距离,可列方程
10(a-b)=20(a-3b),
解得a=5b,即车速是小光速度的5倍。小光走10分相当于车行2分,由每隔10分有一辆车超过小光知,每隔8分发一辆车。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4
1. 一只野兔逃出80步后猎狗才追它,野兔跑 8步的路程猎狗只需跑3步,猎狗跑4步的时间兔子能跑9步。猎狗至少要跑多少步才能追上野兔?
解:狗跑12步的路程等于兔跑32步的路程,狗跑12步的时间等于兔跑27步的时间。所以兔每跑27步,狗追上5步(兔步),狗要追上80步(兔步)需跑[27(805)+80]83=192(步)。
2. 甲、乙两人在铁路旁边以同样的速度沿铁路方向相向而行,恰好有一列火车开来,整个火车经过甲身边用了18秒,2分后又用15秒从乙身边开过。问:
(1)火车速度是甲的速度的.几倍?
(2)火车经过乙身边后,甲、乙二人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相遇?
解:(1)设火车速度为a米/秒,行人速度为b米/秒,则由火车的 是行人速度的11倍;
(2)从车尾经过甲到车尾经过乙,火车走了135秒,此段路程一人走需135011=1485(秒),因为甲已经走了135秒,所以剩下的路程两人走还需(1485-135)2=675(秒)。
3. 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提高20%,那么可以比原定时间提前1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00千米后再将车速提高30%,那么也比原定时间提前1时到达。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4. 完成一件工作,需要甲干5天、乙干 6天,或者甲干 7天、乙干2天。问:甲、乙单独干这件工作各需多少天?
解:甲需要(7*3-5)/2=8(天)
乙需要(6*7-2*5)/2=16(天)
5. 一水池装有一个放水管和一个排水管,单开放水管5时可将空池灌满,单开排水管7时可将满池水排完。如果放水管开了2时后再打开排水管,那么再过多长时间池内将积有半池水?
6. 小松读一本书,已读与未读的页数之比是3∶4,后来又读了33页,已读与未读的页数之比变为5∶3。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5
33/(5/8-3/7)=33/(11/56)=56*3=168页
7. 一件工作甲做6时、乙做12时可完成,甲做8时、乙做6时也可以完成。如果甲做3时后由乙接着做,那么还需多少时间才能完成?
解:甲做2小时的等于乙做6小时的,所以乙单独做需要
6*3+12=30(小时) 甲单独做需要10小时
因此乙还需要(1-3/10)/(1/30)=21天才可以完成。
8. 挖一条水渠,甲、乙两队合挖要6天完成。甲队先挖3天,乙队接着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6
因此乙1天能挖1/10,即乙单独挖需要10天。
甲单独挖需要1/(1/6-1/10)=15天。
9. 有一批工人完成某项工程,如果能增加 8个人,则 10天就能完成;如果能增加3个人,就要20天才能完成。现在只能增加2个人,那么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
解:将1人1天完成的工作量称为1份。调来3人与调来8人相比,10天少完成(8-3)10=50(份)。这50份还需调来3人干10天,所以原来有工人5010-3=2(人),全部工程有(2+8)10=100(份)。调来2人需100(2+2)=25(天)。
10. 观察下列各串数的'规律,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数
2,5,11,23,47,,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7
1.把393个小皮球分成四份,第一份比第二份多12个,比第三份多8个,比第四份多23个。求每份各有多少个?
2.有A、B两只货轮,原来A轮装载的货物重量是B轮的5倍,现在A轮再装载400吨货物,B轮再装载800吨,这时A轮的'装载量是B轮的3倍。求现在两只货轮各装载多少吨?
3.某农场共栽桃树、梨树7302棵,已知梨树比桃树的一半多9棵。求桃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1.解:设第二份为X个,
X+X+12+X+12-8+X+12-23=393
X=97
X+12=109;109-8=101;109-23=86。
答:第一份是109个;第二份是97个;第三份是101个;第四份是86个。
2.解:设B轮装X吨,则A轮装5X吨。
5X+400=3(800+X)
X=100
5X=500
答:两轮各装500吨、100吨。
3.解:设桃树X棵,则梨树是(1/2X+9)棵。
1/2X+9+X=7302
X=4862
1/2X+9=2440
答:两种树各是4862棵、2440棵。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8
一片牧场南面一块20xx平方米的牧场上长满牧草,牧草每天都在匀速生长,这片牧场可供18头牛吃16天,或者供27头牛吃8天。在东升牧场的西侧有一块6000平方米的牧场,6天中可供多少头牛吃草?
解答:
设1头牛1天的吃草量为"1",摘录条件,将它们转化为如下形式方便分析
18头牛16天18×16=288:原有草量+16天自然减少的草量
27头牛8天27×8=216:原有草量+8天自然减少的草量
从上易发现:20xx平方米的牧场上16-8=8天生长草量=288-216=72,即1天生长草量=72÷8=9;
那么20xx平方米的`牧场上原有草量:288-16×9=144或216-8×9=144。
则6000平方米的牧场1天生长草量=9×(6000÷20xx)=27;原有草量:144×(6000÷20xx)=432.
6天里,共草场共提供草432+27×6=594,可以让594÷6=99(头)牛吃6天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9
例1某车间要加工2220个零件,单独做,甲、乙、丙三人所需工作时间的比是4∶5∶6。现在由三人共同加工,问完成任务时,三人各加工了多少个?
错解由甲、乙、丙三人单独做所需工作时间的比是4∶5∶6,推出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比是6∶5∶4,用按比例分配的思路解。
评析上述解答错在把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比看成是6∶5∶4。诚然,如果甲、乙二人工作时间的比是4∶5,那么,甲、乙二人工作效率的比就是5∶4,这是正确的。但是,把甲、乙、丙三人工作时间的连比是4∶5∶6转化成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连比是6∶5∶4,那就大错了!不错,工作效率的比等于工作时间比的反比。从已知条件看,甲、乙二人工作时间的比是4∶5,所以,甲、乙二人工作效率的比是5∶4;乙、丙二人工作时间的比是5∶6,所以,乙、丙二人工作效率的比是6∶5。这里的“5∶4”表示甲5份,乙4份,“6∶5”表示乙6份,丙5分,两个比都是两重相比,其中同样表示“乙”有几份的数在前后两个比中并不相同,我们怎么能将这两个比直接变成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连比呢?显然,上述解答中把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连比看成是6∶5∶4,是错误的。
正确的解答应当是: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比=
容易看出,因为5∶4=15∶12,6∶5=12∶10,所以,由上述“甲、乙二人工作效率的比是5∶4,乙、丙二人工作效率的比是6∶5”,也可以得到甲、乙、丙三人工作效率的比是是15∶12∶10。
例2有两瓶同样重的盐水,甲瓶盐水盐与水重量的比是1∶8,乙瓶盐水盐与水重量的比是1:5。现将两瓶盐水并在一起,问在混合后的盐水中盐与水重量的比是多少?
错解认为在甲瓶盐水中,盐的`重量是“1”,水的重量是“8”,在乙瓶盐水中,盐的重量是“1”,水的重量是“5”,于是,将两瓶盐水并在一起,便得到盐的重量是(1+1=)2,水的重量是(8+5=)13。
(1+1)∶(8+5)=2∶13
答:在混合后的盐水中盐与水重量的比是2∶13。
评析上述解答的主要错误是把两种物质重量的最简比,看成了就是两种物质具体重量的比。甲瓶盐水盐与水重量的比是1∶8,不等于说在这瓶盐水中盐的重量是1千克,水的重量是8千克,乙瓶的情况也是一样。从已知条件可以看出,在甲瓶盐水中,盐有1份,水有8份,盐和水一共有(1+8=)9(份),在乙瓶盐水中,盐有1份,水有5份,盐和水一共有(1+5=)6(份)。因为两瓶盐水是“同样重”,但甲瓶有9份,乙瓶只有6份,所以,可见两瓶盐水中每“1份”的重量有多少是不相同的。上述解答简单地将两瓶盐水中每份重量不同的盐和水的份数分别相加,然后再将两个“和”组成一个比,便造成了解答的错误。
正确的解答是:1∶8=2∶16,2+16=18;
1∶5=3:15,3+15=10。(2+3)∶(16+15)=5:31
答:在混合后的盐水中盐与水重量的比是5∶31。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相关文章:
小学奥数比赛应用题06-10
小学五年级的奥数应用题06-23
小学奥数应用题训练题06-24
小学奥数植树问题应用题习题06-24
小学三年奥数应用题06-23
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牛吃草06-24
植树问题小学奥数应用题题型及答案参考07-07
关于小学奥数的应用题年龄问题知识总结06-24
小学四年级奥数应用题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