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学气功应注意哪些问题
气功养生可以治疗很多的慢性疾病,中老年人大多会选择进行锻炼,那么初练气功时应注意什么呢?下面就跟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气功的功法种类繁多,所以应因人的体质、生活环境等不同而选择适合自身的功法。气功在编排上虽千变万化,但其核心古今都离不开三调,即调心、调息(调气)和调身。
第一步调心
就是首先应做到调整、控制意识思维活动。其基本要求是排除私心杂念,做到“清心寡欲”,以达到入静状态。了好地练功,必须选择一清净的环境,时间和地点固定。同时要先排净二便,再宽衣解带,以防影响入静。所谓入静,就是通过意守的方法,变“胡思乱想”为“静思专想”,再进一步做到“无思无想,恬静愉快,悠然自得”,是动中求静的方法。
意守其实就是努力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或者某种运动中,或者意守者某种事物,当然这件事物要对身体是有益的。
其中最常用的是意守呼吸结合意守“丹田”。意守呼吸就是调息,意守“丹田”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肚脐下1.5寸的“气海穴”,两者结合叫“气贯丹田”。
方法是腹式呼吸,即吸气时使膈肌下降,小腹外鼓,后至“丹田”,呼气时小腹回缩。此法可对胸腔、腹腔内脏器官产生柔和的按摩作用,改善内脏的血液循环,加强生理活动。
如饭后有腹胀气闷情况,可先进行胸式呼吸,意守两乳之间的气海(膻中穴),以加强心肺功能,改善腹胀气闷。
也有些人喜欢意守命门穴,来补益身体的肾气。开始练功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能够迅速的入静,这时千万不可急躁,慢慢的可以熟练的计入状态了。
第二步调息
就是调整和控制呼吸,以帮助调心和意守入静。基本要求是呼吸要做到“细、静、匀、长”,以逐步达到“无声无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的境地。锻炼时要顺其自然,不可急于求成,以免出现偏差。
第三步调身
即调整控制身躯,保持一定的姿势,以帮助入静。长时间维持静态姿势,可以调整全身血液的分配。
气功调身一般包括行、走、坐、卧、做5种情况,也就是5种练功姿势,任何一种姿势都要配合调心和调息。也就是说,既可以练“阵地功”也可以练“游走功”,根据所处条件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原则是“以自然为高,以舒适为法”。
总之,练功的基本要求是“心要清,息要静,身要松(放松)”,并灵活调整动静、快慢、松紧等。三调之法,初练之人功夫浅,必然是“有意之调”,此时用意太过,反而耗神。
练功纯熟之后,功到自然成,就会过渡到“无意之调”的阶段。概括起来就是“积极主动,持之以恒,舒适自然,循序渐进”。
什么人不能练气功
气功是一种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尤其适合老年人朋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朋友也加入到了气功保健的行列。
气功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可以提升身体免疫力,防病治病,气功虽然是身心锻炼的好方法,但并非人人皆宜,大家要谨慎练习,以下这些人群不能练习气功。
1、个性素质有缺陷者
过分关心自己健康、敏感多疑、性格孤僻、容易激动者,平时性格内向、做事小心谨慎者,或固守己见、爱钻牛角尖的人,都容易接受暗示和自我暗示,这类人练功易出现偏差。
2、对练功朝三暮四者
练功前一定要仔细对照,选择合适自己的功法。一旦确定,就要潜心练习,不可同时练几种功法,也不可今天练一种,明天练一种。几种功法相互影响,或换来换去,搞得心神不定。不但会影响练功效果,还容易造成气乱,出现偏差。
3、有精神障碍倾向者
曾经出现过、或现在仍不时出现意识障碍、抑郁状态或痴呆状态的中老年人不宜练气功。因为练功入静之后,体内精神障碍因素容易被激发,在大脑皮层中形成一个兴奋灶,会使练功者出现精神异常。
4、有潜在精神病发病因素者
在直系亲属中有患过精神病的人,或练功者本人曾患过诸如精神分裂症、癔病、躁狂性抑郁症者,或在个性特征上具有“暗示性”高者,一般均不宜练气功。这类精神素质的人练功时最易诱发精神障碍。即使患病已经康复,练功也易再次发生偏差。
5、长期心理过于压抑者
在练功时的入静状态下,因解除了内心抑制,易出现情绪激动,个别病人还容易出现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失调,导致精神障碍。
6、平时受迷信影响太深者
平时过于迷信,或受邪教影响太深,或对气功过于痴迷者。这种人容易把气功神秘化,易于接受言语、行为的暗示,还往往会把某个所谓“气功大师”奉若神明,当作不容他人怀疑的偶像。
这种人不但易在练功中诱发精神障碍,出现偏差,而且对产生的不良后果往往执迷不悟,纠正偏差比较困难。
【初学气功应注意哪些问题】相关文章:
初学速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08-16
初学气功有哪些禁忌09-13
初学演讲者应注意的问题08-19
初学速录时再速录培训中应注意哪些问题?07-31
跳迪斯科应注意哪些问题06-19
英国留学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08-28
2016初学乐器应注意什么10-16
高校开设速录技术应注意哪些问题06-10
写日文简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07-19
素描应注意的问题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