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把科幻小说改编成电影制作需要注意些什么
作为头顶“年度最佳”桂冠的太空巨作,《火星救援》其实是由一部口碑极佳的科幻小说改编而成。众所周知,一般一部巨作要改成影视版,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但《火星救援》能在小说界和电影届取得双丰收,本身也值得讨论。为此,小编认为这种成功的小说改,无疑也给了《三体》等中国科幻小说以启发,那就是:如何在不改变原作精神和科学内核的基础上,既能符合电影本体规律,又能适应全球市场和呢?
好莱坞电影,政治正确最重要?
熟悉好莱坞电影的都知道,“政治正确”是一个比宗教、比母亲教育协会还要具有统治力的东西。当然,电影本身作为一种商品,为了满足多种文化团体的需求,自然对于政治敏感问题采取回避责任的中立立场。
1、这件事体现到小说《火星救援》中最明显的,就是引入了大量的少数族裔演员,且大反派一定不能是有色人种(其实也没反派)
比如说,小说里没有明写肤色的NASA官员文卡特·卡波尔由切瓦特·埃加福特扮演,没错,就是那位在《2012》拯救了世界的那位黑人科学家,这一次他仍旧是对上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坚持拯救马克·沃特尼。
小说里用奇思妙想拯救了马克的太空宅男里奇·普尔内尔也是黑人——而且这个角色比小说里更加萌点满满,古怪却又不屈服于权贵的性格能让人轻易记住。
另外虽然小说里就有华裔科学家吴(本身就很符合华裔在美国科学界的高占比),但电影里加重了他的戏份,让这个永远被逼着加班的胖子看起来更加可爱了。
2、除了有色人种增加剧情之外,电影对女性的剧情也有所增加
赫尔墨斯号的船长刘易斯,是赫尔墨斯号上的船员们中最花力气塑造的,有勇有谋心有大爱,另外就是陈数的角色中国航天局官员朱涛,这个角色在小说里是男性。对于为什么女性有这么重要的地位,据说这是制片方应协拍方美国宇航局的要求,目的为了鼓励更多的女性投身宇航事业。
当然,导演斯科特的作品中一直不缺强悍的女性,异形里的Ripley就是最早的女性英雄代表。
增加女权色彩,这的确是一种政治正确,但也能看出好莱坞思想上比较进步的地方,里面的女性角色不再局限于被拯救的地位,而具有以自己能力拯救他人的地位。
对《三体》的提示
那么让小编脑洞大开,联想一下《三体》……如果为了全球发行考量,可能它需要加大原著已有的外国人的剧情,比如第一部的反派伊文思,最好就让他成为一名中国黑心科学家吧,而第二部的其余几名“面壁者”,也可以加入一名黑人角色嘛。
还有女性角色,众所周知,《三体》的作者刘慈欣不太会塑造女性角色,《三体3》的女主角程心简直可以入选史上最不受欢迎女主角之列,在电影版中应该处理好这个问题。
不要得罪票仓市场!
都知道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除北美外的第二票仓,因此各大好莱坞公司才疯狂的在各项电影中插入中国元素,而制造了类似于《钢铁侠3》这样的“特供版”,关于中国的负面角色,更是一律改为俄罗斯或朝鲜籍。
在《火星救援》中,有关中方的政治问题也有所回避:
电影中,中方参与火星救援任务看上去是出于人道主义,再加上彰显自己国力,而小说中有更多政治上的考虑,中国航天局决定用自己的“太阳神”帮助美国是出于这几个原因“体现国力、与美国在太空中平起平坐、与美国宇航局进行置换使中国宇航员能够搭乘美国的飞船登上火星。”
而且在小说中,中方对帮助马克·沃特尼的计划并不是百分百满意的,认为为拯救马克损失的科学发现对人类的科学发展是划不来的。
可以说,小说中的写法的确更符合大国之间利益的交锋,让中方看似不那么“人道主义”,因此这一点也进行了改动。
对《三体》的提示
中国科幻电影想走向世界,真正在全球播映,或许要与《火星救援》拥有相同“政治正确”的思路了,再加上国内对电影的审查更为严格,小说中大篇幅出现的政治内容可能需要删除。比如《三体》第一部大篇幅的“文歌”描写,人性丧失;《三体》第二部中联合国的“面壁计划”,就有很大政治博弈的部分。
健康向上的主题不应有过多黑暗元素?
如果单从立意角度看《火星救援》,简直是一部幼稚到顶的美式英雄主义大片。
是的,男主角被困在了火星,无依无靠,只能靠自己的头脑来度过难关,甚至厄运也站在了他那边,“凡事都在和他作对”,但是马克·沃特尼却一个人痛并快乐着,过着边吐槽边找乐子边认真活下去的日子:“火星就是‘国际水域’。”“那我就成为海盗了!”“太空海盗!”
但是小说内容也有不宜搬上电影的内容:
比如“人吃人”的剧情。小说中赫尔墨斯号的船员们为了返航救援马克,还商量了一个后招,那就是如果任务失败,一定要留一个人活下去,而那个人就是身材最小消耗能量理论上最少的约翰森。但是现有食物是有限的,就算是小个子的约翰森也只能吃九个月,要回家却要花十七个月……所以,其他的口粮就是队友的尸体。
一部绝大部分内容积极向上,最后众志成城拯救美国公民的电影,出现这一情节,可能会消解电影的乐观主义精神,因此最终被编剧删除。而《火星救援》,明显也没有《少年PI的奇幻漂流》那般,叠屋架床、虚与委蛇的作者野心。
对《三体》的提示
如果读过《三体》,就知道《三体》的宇宙是零道德的,种族生存成了第一要务,即便牺牲同类也无可厚非。
其中《三体》第一部倒还好说,《三体2》中出现为了让自己的飞船在之后的几百年能继续开下去,而袭击其他飞船,夺取其他飞船的资源的部分。而这个部分,就不符合主流价值观。
刘慈欣在谈及他的作品《三体》时曾说:“我在《三体》中想表达的是一种可能性。宇宙有最好的宇宙,也有最坏的,生命得到尊重,不同的文明融为一体,相互尊重。但也有一种不好不坏的宇宙,像我们现在这个世界,有邪恶、战争,也有人性的温暖、仁爱。还有可能是最糟的宇宙,《三体》表现的就是这种最糟的宇宙,生存的压力、环境到了极限。”
但实际上,大刘的这种世界观,恰好也是《三体》在哲学思考上最精华的部分,也是其思考体系远高于其余科幻作品的原因。
当然,《火星救援》以纯粹的乐观主义,也具有征服全世界的魅力。而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宇宙叙述,你会相信哪一种呢?在小编看来,他们的存在都有自己的价值。《三体》抑制了我们骄傲自大的冲动,《火星救援》则给予了我们仰望星空的理由。
单纯从编剧学角度,考虑小说至电影的改编
1、用画面说话
小说和剧本的区别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小说重叙述性,剧本重画面性。我们看到的小说,大部分都是马克·沃特尼一个人在火星生活的经历,其中充满着大量的吐槽,还有个人意识流的想法——作为小说写作,这样写作生动流畅,而剧本不能出现心理活动,大篇幅的独白也是不允许的,这些活动全应由画面进行表达,不然容易显得呆板。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能看出不同来,小说可以详细的给读者解释这个事件发生的科学原理,再加上作者惯用的吐槽文风调节气氛,读者可以从中感觉到乐趣。但电影,不会有人能接受电影花长时间给观众解释事件解决的原委,只用知道“哦,这个问题解决了!好棒!”
因此,硬科幻电影都要在画面与细节阐述上做出一定取舍。《三体》中同样有大量篇幅的原理解释论述部分,比如《三体》一中,“三体运动”是怎么回事?原封不动搬到大荧幕上就成了科教片了,观众只需要知道,三个恒星的运动会给其行星带来动乱就够了。
2、加大戏剧冲突
小说的写作不会受制于篇幅,而电影剧本会对时长有着限制,因此对原小说进行删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我们能看到小说的前百分之六十的内容,电影用比较详细的篇幅认真描述了,但是后百分之四十在电影里占得比例并不大。
至于为什么删后面的剧情,小编认为是缺少戏剧性的缘故——小说就算没有起伏也可以通过文笔或者其他方面吸引读者看下去,而电影剧本,尤其是好莱坞商业剧本要求剧情要时刻有冲突。
可以看看被删掉的小说后半部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内部分歧已经解决,赫尔墨斯号的队员们已经决心拯救马克·沃特尼,故事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唯有一个矛盾,那就是马克怎么继续活下去,然而这一矛盾与剧情主体的矛盾是一样的,故事发展仍旧是“马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区别只是问题有多大,该如何解决。
《三体》也是相似,本身小说就被人怀疑过节奏感把握的不好,按相同的节奏拍摄只会是一场灾难——尤其是《三体1》,前半部分汪淼解密部分稍有枯燥,应花更大力气在后半分的内容之上。而《三体2》、《三体3》内容过多,改编电影时长明显不够,也应做部分删减。另外,《三体3》开头表示四维空间的部分,故事发生在君士坦丁堡,因为与后文有所割裂,或许应该简略描述。
小说改编的科幻电影的拍摄,好莱坞已经有几十年的经验了,而中国还只是刚刚起步,由《火星救援》这一部电影吸取营养反推国产科幻小说改编电影该怎么做肯定是远远不够,还需要国内电影人们不断探索才行。
【把科幻小说改编成电影制作需要注意些什么】相关文章:
制作动画视频需要注意什么03-12
小吃店经营需要注意些什么03-16
申请德国商学院需要注意些什么03-16
企业网站内容建设需要注意些什么?03-19
编导培训需要学些什么03-11
爱尔兰留学需要准备些什么03-07
制作服装设计图需要注意什么03-18
跳绳需要注意什么03-16
蹦极需要注意什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