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把握对孩子的爱和自由
家长们对教育很重视,看书、学习很多,当接触到爱与自由的教育时,在自己的育儿方式上做出了改变,可是自由真的是无条件、无限制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把握对孩子的爱和自由,供大家参考。
的确,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到大都没有享受过无条件的爱和接纳,没有享受过真正的自由,没有和父母以及他人建立起健康的心理疆界,所以当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爱和自由的度应该怎样把握。
简而言之,爱和自由不意味着对孩子有求必应、包办孩子的生活、听任孩子为所欲为。爱和自由不意味着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只要一哭闹,家长立刻乖乖“投降”,顺从孩子的一切要求。这不是自由,而是娇宠,这样“惯”出来的孩子散漫霸道、以自己为中心。真爱需要我们保护孩子,保护的措施之一就是让孩子过上有规律、有规则的生活。
自由不是放纵,而是与责任相辅相成,有多大自由就要担负多大责任。大自然的安排是合理的,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他的“破坏力”成正比:孩子很小的时候,力量薄弱,不能对他的环境造成多大的损失,这恰是他到处爬到处摸的探索时期,我们在保护他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他自由探索。孩子大一些,“破坏力”提高了,相应的规则也需要逐步引进,让他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儿童需要成年人树立规则,因为规则给儿童安全感。曾经有人做过以下两个测试,生动地说明儿童对规则的需求。
围栏的测试——孩子们需要规则:一个校园里有非常宽阔的草坪,草坪的外围是学校的院墙。但是,成人发现孩子不会到很远的墙壁旁边去玩,而是集中在离教学楼更近的地方。当成人将墙挪近一些的时候,孩子们才开始放心地到草坪上去玩。这个测试说明规则对儿童至关重要,他们需要生活中存在明确的疆界,知道自己可以自由活动的范围,而不是没有限制。疆界让孩子感觉安全,否则,他的世界就会变得茫然、混乱、难以控制。
纸墙的测试——规则要严格执行:一个房间里,几面墙都是纸糊的,当孩子在房间里玩耍时,发现那些墙一推就倒,孩子们立刻对这个房间失去了安全感,这就如同父母给孩子的规则不够稳固一样。当孩子遇到规则,他可能会反抗父母,去推那堵墙,如果那堵墙是坚实稳固的,孩子就获得了安全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受到规范和保护的,知道规则是恒定的,而不是变幻无常的。如果墙是纸糊的,一推就倒,孩子就不知道边界在哪里,就会慌张失措。所以规则要坚定而温和地执行,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这面墙就轰然倒地:父母不是妥协就是大发雷霆,以武力和要挟来逼迫孩子就范,孩子也就失去了安全感。
即便坚持原则,态度也很重要,墙倒了不仅指父母妥协这一种情况,父母发脾气、威胁孩子,好像坚持了原则,但在孩子看来,这墙仍然是纸糊的,父母没有足够的内心力量去承受孩子的“推”,一推就崩溃。因此父母这堵规则的“墙”,必须在坚定之上给孩子温暖的感觉,才能真正起到保护孩子心灵的作用。
树立规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全家生活有规律,吃饭、睡觉、游戏都有固定的时间和节奏。注意这里不是说只让孩子生活规律,成年人可以随心所欲,开夜车、睡懒觉。全家生活有规律,孩子才能真正过上有规律的生活。规律的生活赋予儿童安全感,规律的生活是规则的基础,生理周期稳定,帮助孩子规范行为、理解规则。
其次,不要把孩子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不要看到孩子的某种行为不合己意就要求孩子立刻改正,否则就感到是自己做父母的失败;也不要听到孩子的哭声就心如刀绞、内疚自责,想办法哄住孩子、讨好孩子。父母和孩子划清疆界,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同时父母也需要面对自己的内心恐惧,看看到底自己在担忧什么。
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必须以身作则,遵守规则。孩子是在模仿中学习的,单纯要求孩子遵守规则是没有用的。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自己首先要做那样的人。
那么,在育儿过程中,成人到底要怎么把握自由和规则的尺度呢?
第一、要尊重、保护和支持孩子探索和学习的自由。
当孩子对一件事物或一个问题产生好奇和兴趣的时候,只要这个兴趣不伤害自己,不伤害环境,不伤害他人,是正向的,我们不要阻拦,控制,也不要打扰,让他沉在里面探个究竟。
例如,孩子喜欢读书,父母可以多给孩子买当下她正感兴趣的书,在家布置一个安静的阅读角,常陪孩子泡绘本馆、书店等。孩子深入研究哪个领域,父母都能给与支持的话,孩子基本都会发展出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二、在尊重孩子探索的自由的同时,要帮助孩子建立并坚持规则。
在蒙氏教室里,老师会认真的尊重每一位孩子,允许他们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我们的教室都需要建立哪些规则,为什么要建立这些规则:那就是保障所有人都能自由——不被自己伤害,不被环境伤害,不被他人伤害。孩子对自己亲自参与制定的规则,会非常自觉地遵守。
家庭也一样,家庭没有规则,无论环境和关系,都会乱如麻。家庭规则不是成人强制的,也不是随着成人的情绪或兴趣换来换去的。最好的是: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是规则的参与制定者和执行遵守者。
初一的大宝能不能用手机,怎么用?一家人坐下来开个家庭会议如何?
第三、要和善而坚定地帮助孩子遵守规则,养成习惯。
相比成人,孩子是更遵守诺言和规则的。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在蒙氏教室里已经拥有照顾环境的能力的孩子,不小心把水撒在地上,规则是孩子要自己擦掉。但是孩子此时可能不想擦、忘了擦,老师会和善而坚定的提醒孩子:如果不擦,别人可能会因此而滑倒受伤。
在家亦然,避免雷声大(情绪),雨点稀(行动),当孩子沉迷手机不能自拔的时候,父母要和善而坚定的帮助孩子放下手机。
第四、给规则适度的弹性,使之成为积极正向的鼓励,利于帮助孩子养成自律。
当孩子特别认真遵守规则,我们可以偶尔微微放宽规则。举个例子,超市购物的时候,孩子努力控制自己的欲望,没有超支。那么这个时候,你可以试试这样说:妈妈看到你今天特别努力的遵守了我们的约定,下次再来购物,你可以额外再选择一件喜欢的东西,但是,不能超过10元喔!看似破坏了规则,但我个人认为,这是对孩子遵守规则的一种肯定,更有利于帮助孩子对规则遵守的习惯养成。
第五、以身示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让孩子做到,自己先做到。
第六、帮助孩子建立目标和梦想。
目标和梦想的约束力量是非常大的。比如,我女儿录取了武大,但如果没有北大的梦想,她很可能去不了武大的。关于手机,从有了手机到她高考,我没有约束过的。查题、听高手老师讲作文、高强度学习压力下听听歌——手机成了她的学习工具。带着手机而不玩手机的自律,也应该是来自于他的梦想指引和当下目标的锁定。
所以目标和梦想是孩子成长的发动机,是孩子自己都看不到的自律武器。
每一个人都有更高层次的追求的,比如尊严、梦想,荣誉,比如利他、担当,生命的意义等等,这些正是孩子核心竞争力的底层密码。我们试着解锁这些密码,也许会给生命更多的可能性。
【如何把握对孩子的爱和自由】相关文章:
如何准确把握蒙古舞的气质和神韵12-20
如何"把握"混凝土的裂缝"-把握"混凝土裂缝的方法08-30
自由潜水如何憋气08-22
如何把握蒙古舞蹈的台风特征07-17
如何准确地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11-14
项目管理只需把握:进度和分工08-29
自由泳臂和自由泳腿的练习10-29
声乐演唱艺术中如何把握情感08-28
模特走秀如何把握音乐节奏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