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教招考幼儿教育学试题复习资料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练习题,做习题可以检查我们学习的效果。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掌握由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知识,你知道什么样的习题才算得上好习题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教招考幼儿教育学试题复习资料,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教招考幼儿教育学试题复习资料 1
一、填空题
1、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2、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3、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4、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5、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作用的过程。
6、《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7、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8、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
9、幼儿园语言教育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流,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10、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11、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的目标: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12、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13、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1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15、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16、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17、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
(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宜重点考察哪几方面?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照本《纲要》第二部分
的有关条款进行,同时还要体现哪些原则?
3、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要注意哪几方面?
4、简述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
5、简述幼儿园健康教育内容的目标。
6、简述幼儿园语言教育内容的目标。
7、简述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目标。
8、简述幼儿园艺术教育内容的目标。
1、参考答案:
(一)教育的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二)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四)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五)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2、参考答案
(一)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 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三)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3、参考答案:
(一)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二)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
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三)
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得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
向的'比较。
(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4、参考答案:
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5、参考答案: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6、参考答案: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7、参考答案: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8、参考答案: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幼教招考幼儿教育学试题复习资料 2
1、所得材料自然、真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2、3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3、视觉发展的敏感期为()。
A、O~4周
B、4~8周
C、O~3个月
D、O~6个月
4、眼手协调动作发生于()。
A、2~3个月
B、3~4个月
C、4~5个月
D、5~6个月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婴儿主要依靠与具体事物和事件联系进行时间定向
B、4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学习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
C、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时间知觉与时间概念结合起来
D、5岁以后儿童能够以行动作为估计时间的参照物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
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
C、最初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
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
7、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
A、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
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
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
8、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是()。
A、语词概括的出现
B、真观概括的出现
C、动作概括的出现
D、感知概括的出现
9、某幼儿给“鱼”下定义时说:“鱼是一种会游的动物”。该幼儿的概括水平为()。
A、初步概念水平
B、依据具体特征下定义
C、不会下定义
D、同义反复
10、情境言语和连贯言语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完整连贯
B、是否反映了完整的思想内容
C、是否为双方所共同了解
D、是否直接依靠具体事物作支柱
11、不但关心自己在行动中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这是()幼儿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学低年级
12、下列哪一条符合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到中央部分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13、对黏液质的孩子,应着重()。
A、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B、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
C、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
D、防止任性、粗暴
14、()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性别角色的发展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D、社交技能的`发展
15、()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
A、游戏
B、学习
C、劳动
D、交往
1、C【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的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2、B【解析】2~3岁婴儿能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
3、D【解析】0~6个月是婴儿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4、D【解析】6个月左右的新生儿会出现眼手协调。
5、C【解析】幼J1It寸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时间知觉和时间概念结合起来。
6、D【解析】新生儿的习惯化也是学习得到的。
7、C【解析】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
8、A【解析】最初的语词概括的形成,是儿童思维的标志。
9、B【解析】题干中体现出儿童的概括水平还处于根据具体特征下定义的水平。
10、D【解析】情境语言和连贯语言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直接依靠具体事物作支柱。
11、B【解析】小班儿童还不了解和熟悉行为规则,到中班开始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和体验。
12、C【解析】每个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大致相同,时间也大致相近。其规律是:(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动作;(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4)从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13、B【解析】黏液质的心理特点: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外部动作少而缓慢。因此,应着重培养他们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
14、C【解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15、A【解析】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方式。
【幼教招考幼儿教育学试题复习资料】相关文章:
2017年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03-02
2017年幼儿教师招考模拟试题及答案03-01
2017《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03-09
关于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试题集答案01-13
幼儿园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03-08
初中世界地理试题及复习资料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