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地形地貌设计的要求有哪些

时间:2024-05-21 13:22:45 诗琳 园林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园林景观地形地貌设计的要求有哪些

  园林地貌是指园林用地范围内的峰、峦、坡、谷、湖、潭、溪、瀑等山水地形外貌。它是园林的骨架,是整个园林赖以存在的基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园林景观地形地貌设计的要求,快来看看都有安歇吧!

  园林地形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园林地形和改造应全面贯彻“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美观”的城市建设的总原则。园林地形的特殊性,还应贯彻:

  1、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2、因地制宜,顺其自然;

  3、节约;

  4、符合自然规律与艺术要求。

  园林地形设计的步骤

  准备工作:

  1)园林用地及附近的地形图;

  2)收集市政建设部门的道路、排水、地上地下管线及与附近主要建筑的关系资料;

  3)收集园林用地及附近的水文、地质、土壤、气象等现况和历史有关资料;

  4)了解当地施工力量;

  5)现场踏勘。

  设计阶段:

  1)施工地区等高线设计图(或用标高点进行设计),图纸平面比例采用1:200或1:500,设计等高差为0.25米至1米,图纸上要求表明各项工程平面位置的详细标高。并要表示出该地区的排水方向;

  2)土方工程施工图;

  3)园路、广场、堆山、挖湖等土方施工项目的施工断面图;

  4)土方量估算表;

  5)工程预算表;

  6)说明书。

  园林地形地貌及其作用

  园林地形地貌的概念

  园林绿地设计中习惯称为“地形”是指测量学中地形的一部分地貌,包括山地、丘陵、平原,也包括河流、湖泊。

  园林地形地貌的作用

  地形地貌的处理是园林绿地建设的基本工作之一。它们在园林中有如下作用:

  1、满足园林功能要求:利用不同的地形地貌,设计出不同功能的场所、景观。

  2、改善种植和建筑物条件:利用和改造地形,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建筑的条件。

  3、解决排水问题

  园林地形设计概括为四大方面:

  平地

  平地是指公园内坡度比较平缓的用地,这种地形在新型园林中应用较多。为了组织群众进行文体活动及游览风景,便于接纳和疏散群众,公园必须设置一定比例的平地,平地过少就难于满足广大群众的活动要求。

  园林中的平地大致有草地、集散广场、交通广场、建筑用地等。

  堆山(又叫掇山、迭山)

  我国的园林是以风景为骨干的山水园而著称。有了山就有高低起伏的地势,能调节游人的视点,组织空间,造成仰视、平视、俯视的景观,能丰富园林建筑条件和园林植物的栽植条件,并增加游人的活动面积,丰富园林艺术内容。

  堆山可以是独山,也可以是群山,一山有一山之形,群山有群山之势。在设计独山或群山时都应注意东西延长的山,要将较大的一面向阳,以利于栽植树木和安排主景,尤其是临水的一面应该是山的阳面。

  叠石

  选石

  石有其天然轮廓造型,质地粗实而纯净,是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空间联系的一种美好的中间介质。叠石是我国园林中传统的艺术之一,有“无园不石”之说。

  我国选石有六要素:质、色、纹、面、体、姿。

  理石的方式与手法

  园林中利用岩石构成景物的方式称为理石。可分三类。

  (1)点石成景:有单点、聚点和散点。

  (2)整体构景:用多块岩石堆叠成一座立体结构的形体。

  “二宜”:造型宜有朴素自然之趣,不矫揉造作,卖弄技巧;手法宜简洁,不要过于繁琐。

  “四不可”:石不可杂;纹不可乱;块不可匀;缝不可多。

  “六忌”:忌似香炉蜡烛;忌似笔架花瓶;忌似刀山剑树;忌似铜墙铁壁;忌似城郭堡垒;忌似鼠穴蚁蛭。

  “十大手法”:挑、飘、透、跨、连、悬、垂、斗、卡、剑。

  (3)配合工程设施,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可用作亭、台、楼、阁、廊、墙等的基础与台阶,山间小桥、石池曲桥的桥基及配置于桥身前后,与周围环境协调。3、山石在园林中的配合应用

  (1)山石与植物的结合自成山石小景;

  (2)山石与水景结合;

  (3)山石与建筑、道路结合。

  理水

  我国古典园林当中,山水是密不分的,迭山必须顾及理水,有了山还只是静止的景物,山有水才活,有了水能使景物生动起来,能打破空间的闭锁,还能产生倒影。水景能调节气温,吸收灰尘,还可用于灌溉和消防,还能进行各种水上运动及养鱼种藕等。

  水景按静动状态可分为:

  动水:河流、溪涧、瀑布、喷泉、壁泉等;静水:水池、湖沼等。

  水景按自然和规则程度可分为:

  自然式水景:河流、湖泊、池沼、泉源、溪涧、涌泉、瀑布等;规则式水景:规则式水池、喷泉、壁泉等。

  水景中还包括岛、水景附近的道路。岛可分山岛、平岛、池岛;水景附近的道路可分为沿水道路、越水道路(桥、堤)。

  地面铺装的作用有这样几个:

  (1)为了适应地面高频度的使用,避免雨天泥泞难走;

  (2)给使用者提供适当范围的坚固的活动空间;

  (3)通过布局和图案引导人行流线。

  地面铺装的类型,根据铺装的材质可以分为:

  (1)沥青路面;多用于城市道路、国道。

  (2)混凝土路面;多用于城市道路、国道。

  (3)卵石嵌砌路面;多用于各种公园、广场。

  (4)砖砌铺装;用于城市道路、小区道路的人行道、广场。

  (5)石材铺装预制砌块地面铺装的手法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常常采用线性、流行性、拼图、色彩、材质搭配等手法为使用者提供活动的场所或者引导行人通达某个既定的地点。

《园林景观地形地貌设计的要求有哪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园林景观地形地貌设计的要求有哪些】相关文章:

室内设计的要求有哪些03-20

园林景观设计:园灯的必备常识有哪些03-14

关于地形地貌的英语词汇12-02

集体介绍有哪些要求?03-20

学速录的要求有哪些03-30

制作PPT有哪些要求03-31

酒店室内设计的基本要求有哪些03-20

抗震墙结构设计要点-有哪些要求03-27

园林景观设计有哪些误区03-30

在线咨询

园林景观地形地貌设计的要求有哪些

  园林地貌是指园林用地范围内的峰、峦、坡、谷、湖、潭、溪、瀑等山水地形外貌。它是园林的骨架,是整个园林赖以存在的基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园林景观地形地貌设计的要求,快来看看都有安歇吧!

  园林地形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园林地形和改造应全面贯彻“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美观”的城市建设的总原则。园林地形的特殊性,还应贯彻:

  1、利用为主,改造为辅;

  2、因地制宜,顺其自然;

  3、节约;

  4、符合自然规律与艺术要求。

  园林地形设计的步骤

  准备工作:

  1)园林用地及附近的地形图;

  2)收集市政建设部门的道路、排水、地上地下管线及与附近主要建筑的关系资料;

  3)收集园林用地及附近的水文、地质、土壤、气象等现况和历史有关资料;

  4)了解当地施工力量;

  5)现场踏勘。

  设计阶段:

  1)施工地区等高线设计图(或用标高点进行设计),图纸平面比例采用1:200或1:500,设计等高差为0.25米至1米,图纸上要求表明各项工程平面位置的详细标高。并要表示出该地区的排水方向;

  2)土方工程施工图;

  3)园路、广场、堆山、挖湖等土方施工项目的施工断面图;

  4)土方量估算表;

  5)工程预算表;

  6)说明书。

  园林地形地貌及其作用

  园林地形地貌的概念

  园林绿地设计中习惯称为“地形”是指测量学中地形的一部分地貌,包括山地、丘陵、平原,也包括河流、湖泊。

  园林地形地貌的作用

  地形地貌的处理是园林绿地建设的基本工作之一。它们在园林中有如下作用:

  1、满足园林功能要求:利用不同的地形地貌,设计出不同功能的场所、景观。

  2、改善种植和建筑物条件:利用和改造地形,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建筑的条件。

  3、解决排水问题

  园林地形设计概括为四大方面:

  平地

  平地是指公园内坡度比较平缓的用地,这种地形在新型园林中应用较多。为了组织群众进行文体活动及游览风景,便于接纳和疏散群众,公园必须设置一定比例的平地,平地过少就难于满足广大群众的活动要求。

  园林中的平地大致有草地、集散广场、交通广场、建筑用地等。

  堆山(又叫掇山、迭山)

  我国的园林是以风景为骨干的山水园而著称。有了山就有高低起伏的地势,能调节游人的视点,组织空间,造成仰视、平视、俯视的景观,能丰富园林建筑条件和园林植物的栽植条件,并增加游人的活动面积,丰富园林艺术内容。

  堆山可以是独山,也可以是群山,一山有一山之形,群山有群山之势。在设计独山或群山时都应注意东西延长的山,要将较大的一面向阳,以利于栽植树木和安排主景,尤其是临水的一面应该是山的阳面。

  叠石

  选石

  石有其天然轮廓造型,质地粗实而纯净,是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空间联系的一种美好的中间介质。叠石是我国园林中传统的艺术之一,有“无园不石”之说。

  我国选石有六要素:质、色、纹、面、体、姿。

  理石的方式与手法

  园林中利用岩石构成景物的方式称为理石。可分三类。

  (1)点石成景:有单点、聚点和散点。

  (2)整体构景:用多块岩石堆叠成一座立体结构的形体。

  “二宜”:造型宜有朴素自然之趣,不矫揉造作,卖弄技巧;手法宜简洁,不要过于繁琐。

  “四不可”:石不可杂;纹不可乱;块不可匀;缝不可多。

  “六忌”:忌似香炉蜡烛;忌似笔架花瓶;忌似刀山剑树;忌似铜墙铁壁;忌似城郭堡垒;忌似鼠穴蚁蛭。

  “十大手法”:挑、飘、透、跨、连、悬、垂、斗、卡、剑。

  (3)配合工程设施,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

  可用作亭、台、楼、阁、廊、墙等的基础与台阶,山间小桥、石池曲桥的桥基及配置于桥身前后,与周围环境协调。3、山石在园林中的配合应用

  (1)山石与植物的结合自成山石小景;

  (2)山石与水景结合;

  (3)山石与建筑、道路结合。

  理水

  我国古典园林当中,山水是密不分的,迭山必须顾及理水,有了山还只是静止的景物,山有水才活,有了水能使景物生动起来,能打破空间的闭锁,还能产生倒影。水景能调节气温,吸收灰尘,还可用于灌溉和消防,还能进行各种水上运动及养鱼种藕等。

  水景按静动状态可分为:

  动水:河流、溪涧、瀑布、喷泉、壁泉等;静水:水池、湖沼等。

  水景按自然和规则程度可分为:

  自然式水景:河流、湖泊、池沼、泉源、溪涧、涌泉、瀑布等;规则式水景:规则式水池、喷泉、壁泉等。

  水景中还包括岛、水景附近的道路。岛可分山岛、平岛、池岛;水景附近的道路可分为沿水道路、越水道路(桥、堤)。

  地面铺装的作用有这样几个:

  (1)为了适应地面高频度的使用,避免雨天泥泞难走;

  (2)给使用者提供适当范围的坚固的活动空间;

  (3)通过布局和图案引导人行流线。

  地面铺装的类型,根据铺装的材质可以分为:

  (1)沥青路面;多用于城市道路、国道。

  (2)混凝土路面;多用于城市道路、国道。

  (3)卵石嵌砌路面;多用于各种公园、广场。

  (4)砖砌铺装;用于城市道路、小区道路的人行道、广场。

  (5)石材铺装预制砌块地面铺装的手法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常常采用线性、流行性、拼图、色彩、材质搭配等手法为使用者提供活动的场所或者引导行人通达某个既定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