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粤语由“有冇”构成的疑问句
疑问句是按照句子的语气分出来的一个类,它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的最大区别就是它的疑问语气;是问一些事情的,表达的内容并不是陈述,所以是不确定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粤语由“有冇”构成的疑问句,欢迎大家分享。
资料1:
广州话里由“有冇”构成的疑问句,有一种格式是“主语+有冇+动词术语”。粤语的疑问句与普通话大同小异。只是粤语中较多使用正反问句,而普通话中较多使用后加“吗”的疑问句,粤语中有疑问词“咩”,与“吗”用法相近,但多用于反问句中。如:
今晚你嚟唔嚟啊?(今晚你来吗?)
你识做呢道题咩?(你会做这道题吗?)
(1)你有冇去过澳门呀?(普:你有没有去过澳门?/你去过澳门没有?)
(2)你头先有冇食西瓜呀?(普:你刚才有没有吃西瓜?/吃西瓜了吗?)
(3)我有食。(普:吃了。)
广州话里这种疑问格式,在普通话里可以有不同的说法(见1和2);
至于回答“有冇”的提问,广州话用“有/冇+动词术语”。
而在普通话,这种格式一般只用于否定,如可以说“没吃“,却不说”有吃“
粤语中的特殊句式:
一、比较句
粤语的比较句,常在两项中间先用形容词表示比较结果然后再加“过”的格式,如:
佢高过你。(他比你高。)
我大过你。(我比你大。)
句子中如果需要出现数量补语,则至于句末,如:
佢细佬嘅成绩好佢好多。(他弟弟的成绩比他好很多。)
二、处置句
粤语的处置句用介词“将”引进处置的对象,它大体上相当于普通话的“把”。如:
将呢啲旧书卖咗佢。(把这些旧书卖了。)
这样的句子在口语中可以说成:
卖咗呢啲旧书佢。
普通话中没有后面这种把表示被处置的对象的词语置于动词之后再用一个代词“佢”来复指它的形式。
三、存在句
粤语中常用“有”或“有……过”表示曾经做过某种事情,但普通话一般在表示存在或拥有什么东西的情况下才用“有”,粤语则可以用“有”来带谓词性的宾语。如:
我今日有去睇过佢。(我今天去看过他。)
佢有交作业。(他交了作业。)
粤语中表示拥有某种生活条件或存在某种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常用“有得……”,如:
有得食,有得住。(有食的,有住的。)
者否定形式则用“冇得”。
四双宾句
粤语表示给予的双宾句,一般采用以下的形式:
我俾咗一本书佢。(我给了他一本书。)
粤语的指密宾语如果带有较长的修饰语时,也可以在指人的宾语前加“过”,如:
我俾咗好多好嘅睇书过佢。(我给他了很多好看的书。)
资料2:
粤语,俗称白话,又称广东话。是一种声调语言,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汉语方言。是广府民系的母语,是广府文化的最重要的基因和最具特色的符号,粤语广泛通行于中国南方的广东中西部、广西东南部及香港、澳门和东南亚的部分国家或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社区。
粤语按不同口音可分为广东地区的广州话、佛山话、东莞话、围头话、珠海话、中山话、江门话、龙门话、肇庆话、云浮话、清远话、湛江白话、茂名话、阳江话、古话、标话等。
关于粤语的起源,有源自北方中原的雅言、源自楚国的楚语等说法,汉代至唐宋,中原汉人源源不断地迁徙岭南,促进了粤语的发展和定型。元明清以来,粤语的变化较小。粤语是南方方言里面保留中古汉语成分较多的一种,其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它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中古汉语普遍存在的入声,其声母、韵母、声调与古汉语标准韵书《广韵》高度吻合。清代学者陈澧认为广州方言的音调合于隋唐韵书《切韵》,因为“千余年来中原之人徙居广州,今之广音,实隋唐时中原之音。”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粤语是唐代国语。
粤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华南的广东省中部和西部、广西东南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南省个别地区,广东省使用粤语的人口大约有4000,加上广西粤语使用人数大约为1200万、香港700万、澳门55万。在中国,有1.2亿人以粤语为母语。
【粤语由“有冇”构成的疑问句】相关文章:
粤语学习之香港粤语的特点11-07
平面设计构成形式有哪些12-16
看粤语剧本唐伯虎点秋香学粤语08-14
粤语俗语语录精选06-19
粤语日常对话08-13
粤语必学方法08-13
粤语韵母的发音09-22
粤语的发音方法06-18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体系有什么构成09-08
常用的粤语及其解释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