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企业战略决策的对策
企业战略决策是企业在战略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市场需求、竞争形势和企业自身能力对战略目标、战略途径与方法所作的决策。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企业战略决策的对策,欢迎阅读。
1.矢志不渝,坚持贯彻正确的战略观念
任何形式的变革中,观念上的变革总是最高层次的。战略观念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正确的战略观念是以用户为导向,从明确用户的需要开始,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告终。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提供持续的顾客满意,才能从满足顾客需求中获利。20世纪80年代末,海尔了解到当时的上海居民普遍住房面积较小的状况后,开发出了占地面积小的“小王子”冰箱。到了20世纪90年代,海尔的销售员发现山东农村用洗衣机洗山芋,为此海尔专门扩大了洗衣机的出水口。从城市到农村,海尔不仅提出“零缺陷”的口号,认为有缺陷的产品不能卖给消费者,而且“真诚到永远”,在提供产品价值的同时不断提升形象价值,服务价值和人员价值,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当海尔了解到澳大利亚的许多城市水资源匮乏后,他们开发了节水型滚筒洗衣机,不仅受到用户的青睐,而且政府对购买海尔洗衣机的用户还予以补贴。今天,海尔在国内外市场上不断地感动着用户,其源动力在于他们始终如一地贯彻了正确的战略观念。
2.因势利导,高度重视战略环境
战略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它不以企业经营者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对企业而言属于不可控因素;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不停地发生变化;在给某些企业带来机会的同时,也会给其它企业造成威胁。因此,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者,必须认真地分析和研究战略环境的演变趋势,努力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灵活的行为活动去主动适应它,做到因势利导。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就邀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经营者访华,希望他们能够积极地开发与投资中国市场,欧美国家的企业家经过考察后发现中国当时处于低工资、低消费、低福利和低物价的“四低”时期,不具有开发的价值。而日本企业家经过深入调查发现:中国人工资虽低,但具有勤俭的美德;中国人口众多,当时约有2.5亿个家庭,若中等收入的家庭只占十分之一,就有2500万个家庭具有购买能力;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的贷款等消费方式必将影响我国;同时他们还注意到中国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普通消费者的收入必将增加。鉴于此,日本人密切地关注并投资中国市场,外资企业中日本企业的比重最高,因而分享了中国发展的成果。
3.知己者明,明确战略条件的制约
战略条件是要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客观评估企业的经营能力,预测现有的能力与机会和将来的环境的相互适应的程度。企业应首先明确利用机会所需要的能力及其构成,其次要分析现有能力的现状,最后进行战略评价和制定措施。燕山自行车总厂是华北的一家中小企业,成立11年来,年年亏损。新任厂长上任后,经过市场调研发现:我国的城市市场已经被飞鸽、永久和凤凰三大自行车厂所占领,要和它们竞争,显然是鸡蛋碰石头会得不偿失。而广大的华北农村把自行车作为简单的运输工具,需要加重的自行车,他们集中力量向华北农村提供加重的自行车。同时他们还注意到,如果依靠县城的百货商店作为分销渠道,把这种加重自行车和其它品牌轻便型的自行车放在一起,很难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经过决策,他们选择了距离农村更近的供销社作为销售点,顺利地占领了区域市场,企业因此扭亏为赢,三年来效益翻了两番。
4.顺应潮流,不断完善决策者更迭机制
西蒙认为,人的认知与行为受资源所限,只能“意欲合理,有限达到”,因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受制于其决策者的认知能力,而决策者不可能无所不知,也不可能获得使其目标最优的全部信息,所以必须依靠集体的智慧,把企业的命运仅仅寄托在决策者身上,无疑是命悬一线。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说过,我的企业可以给别人,但允许我带走企业的100名骨干,我就能东山再起。可见,团队的力量是促进企业发展的主流。此外,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在委托职业经理人进行经营的同时,更应完善企业所有者的承袭机制,特别是企业缔造者的率先垂范,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活力。蒙牛乳业在1999年创立,能够用短短几年的时间从无到有,并发展成为我国第二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首先归功于它的创立者牛根生,他不仅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且提出在2008年不再担任董事长,并且子女不得继任,这为蒙牛的迅猛发展拓展了空间。目前,市场上推出乳制品种类最多的就是蒙牛。
当前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者制定发展战略意识不强,企业行为短期化
我国大多数企业管理者缺乏对企业发展的定位意识,在经营活动中缺乏发展眼光,许多企业的管理者整天忙于事务性繁琐的管理工作,缺乏对企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市场定位等大政方针的考虑,认为发展战略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许多企业由于经营者本身的素质局限,没有能力去把握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在考虑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时,不是建立在对外部环境机会、威胁和内部优势、弱点的全面科学的分析的基础上,而是喜欢跟风。尤其是在企业进入新的领域上,缺乏独立的判断力,这些企业在战略上的仿效,不仅表现为盲目追随别人,同时也表现为抱着过去的东西不放。
2、企业制定战略管理缺乏科学的依据和论证
在制定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中,并不从企业本身所在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出发,认为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片面追求规模生产的光环效应。许多企业虽然制定了自己的战略管理,但这些所谓的战略管理并不是建立在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也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当看到别的企业或行业的战略管理取得成功就盲目照搬,缺乏基础的独立判断能力,导致众多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大同小异,其最终结果可能是在行业中引起不必要的恶性竞争。
3、忽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控制
企业一旦制定发展战略后,实施和控制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战略管理要求企业在制定战略之后,必须形成战略的实施机制和评价纠偏机制,提供组织保障和管理保障。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计划、目标等,但缺乏系统的实施战略的保障机制,缺乏有效的实施机制、组织机构、管理机制和纠偏机制对自己制定的发展战略束之高阁。直到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才反过来总结经验教训。
4、战略手段单一,战略思维缺少特色
战略管理要求企业要根据经营目的和经济规律、竞争目的和竞争规律来指导和组织经营活动和竞争活动。国内企业管理实践中就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开发某一产品、进入某一新的产业领域、并购、联盟、多元化,经常出现运动式高潮。在战略态势的选择上,重视发展而忽视实力的积累和巩固。在战略类型上,重“进攻”轻“防御”。由于战略手段单一,也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形成全方位的竞争优势。
5、认识程度不够,战略管理实施成效不明显
目前,许多国内知名大企业集团的战略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不属于企业的战略管理工作,其战略职能只是在企业制定规划、计划方面。战略管理部参与日常的决策,脱离对重大经营工作的指导,就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6、组织结构与战略不符,战略实施缺乏有效支撑
战略实施的主动者是人或人群,他们为达到企业的既定目标而同心协力地工作。这就要求企业将实现企业目标所必需的活动进行分类,并使活动的负责人拥有从事这些活动的必要权力。要有效地实施战略,就要建立适合于所选战略的组织结构,并对原有结构中不适应的部分进行调整。而在许多企业中,这一及时调整却经常被忽视。许多企业在企业环境、经营领域、经营目标、竞争战略、市场范围发生变化,新的战略制定出来后仍沿用旧有的职权和沟通渠道去管理新的经营活动,总认为原来的组织结构不需要改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当开始实施新战略时,要正确认识组织结构有一定的反应滞后的特性,在组织结构变革上不能操之过急,但又要尽量努力来缩短组织结构的滞后时间,使组织结构尽快变革。
完善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对策
1、企业战略管理的制定要结合企业实际
企业规模扩大并不等于规模经济。那种认为通过利用各种资产手段将劣质资产大量纳入自己企业并在短时期内迅速膨胀就构成“规模经营”格局的企业领导应该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要老想着实现快速增长,尽快追赶上领先自己的竞争对手。企业在制定战略管理目标时,应从企业实际出发,不能片面求大。实际上,企业规模只有与其所拥有的资源能力相适应时,才能发挥规模效应。
2、对企业战略管理各要素进行重新整合
将企业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五大要素按照世界经济一体化面临的新问题、新要求进行重新整合,对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思路、资源结构、业务范围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比较,使之更加符合入世后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
3、选拔、培训适应战略管理新要求的管理者
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超前意识、长远意识、全局意识和权变意识,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做到:第一,思想敏锐,目光远大,能预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提早做决策并付诸行动;第二,作为战略管理者应经常考虑长远的问题,增强预见性;第三,心中必须时刻装着企业全局,考虑企业整体的利益。从维护企业总体利益出发处理好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4、构筑动态的战略管理系统
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不仅是静态的各个要素间的重新整合,而且要构筑科学的、动态的和具有适时反馈功能的管理系统。战略管理层要及时接纳系统终端对市场各种信息的回路反馈,修正管理系统中心的各项参数,重新整合后输出到终端,实现战略管理的“互动”,提高企业规避风险的系统控制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强化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自主意识
企业核心管理层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企业改革只有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才能走出管理混乱的泥潭,重塑辉煌。因此,我国的企业应该自觉地转变思想和观念,尽快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定位企业的管理,规范企业的行为,并促成经营管理思想的转变,使企业真正成为追求效益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这是企业实现战略管理创新的前提和重要内容。
6、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加强科技产业化、商品化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早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而产业化、商业化的快速发展,更是在世界经济范围内刮起了科学技术发展新热潮,大量的高科技技术迅猛发展,致使企业战略管理中必须抓住自然科学与管理技术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加大高科技产业化、商品化步伐,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良好发展的需求,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7、在企业战略管理中注重经济效益性
面对新时代经济发展,加强企业战略管理的首要问题就是在企业战略管理中重点注重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经济效益性。以经济效益为制定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做到使用最少的劳动力,占用最少的生产经营费用消耗,生产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突出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8、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加强精神激励原则
将企业员工的利益与企业自身利益相结合,尊重企业员工的个人想法、个人爱好、个人习惯。在以人为本的基本目的上,确定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目标、方法、方式。企业在战略管理中物质激励不可少,然而在企业长远战略规划上来看,精神激励更加重要。对企业员工的精神激励不应该指局限于传统的赞赏、表扬等方面的精神奖励。还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精神奖励方式,即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贵任,使员工意识到自身的价值更大,进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最大限度实现其自身价值,同时为企业为社会做贡献。
【企业战略决策的对策】相关文章:
企业应对危机的对策03-06
企业战略实施的对策11-17
企业中面对危机的对策02-15
企业实现有效沟通的对策03-22
企业管理沟通的问题及对策12-27
国内企业采购管理缺陷与对策03-09
企业绩效沟通问题和对策03-22
企业沟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01-22
企业网络营销的现状与对策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