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战略管理英雄榜元帅:明茨伯格
今天专门聊一位元帅,大名鼎鼎的亨利-明茨伯格。下面是yjbys小编为你带来的战略管理英雄榜元帅:明茨伯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战略管理英雄榜元帅:明茨伯格
明茨伯格在学界和实业界同样有名,可以说是在与管理相关的研究、教学、咨询和实务等社区家喻户晓,老幼皆知,他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人。这在即使是号称偏重实践的战略管理学领域的学者当中也是相对少见的。
在科学社区,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我们只相信上帝,其他人开口必须先亮数据。当然除非你是德鲁克那样的所谓Guru,你说的话本身就被芸芸众生当作真理,根本不用诉诸数据。可以说,明茨伯格就属于德鲁克级别的guru。
然而,没人把Guru德鲁克当作学者,他也不用混学术圈,所以无需用数据说话。但很多人是真心地把明茨伯格当作学术英雄的。在学术圈,尤其是日益“科学化”的管理学研究社区,坚持不用所谓的数据说话,这更是其难能可贵之处。
明茨伯格本科在McGill是学机械工程的。数理基础和能力肯定不会差到哪儿。但出卖他工科背景的,仅仅是在呈示某些分类法(比如组织结构)时画的模型图或者流程图而已。读了他那么多书和paper,印象中就没见过任何数据和统计。
光看他的文字,你会以为他是英文系毕业的,eloquent and engaging。不过,他1961年本科毕业后,确实又在次年通过夜校在Concordia University拿了一个General Arts的学士学位。看来,还是很文艺范儿的。
他有实地调查、案例呈现、故事勾勒、逻辑推论、道理说明,而且自成体系。1986年,在CMR(加州管理评论)上有一系列文章从各个角度剖析Richard Pascal根据自己到日本实地采访本田负责在1960年代进入美国摩托车市场的几位高管而写的The Honda Effect。故事主要说明战略是通过折腾碰运气而不是运筹帷幄的事前规划。
明茨伯格声称,Honda Effect 是整个管理学界这么多年唯一的一个known fact。一个深入的案例,讲出了BCG从理性分析(市场份额,规模经济,经验曲线)而看不到的幕后精彩故事,以及故事体现的道理。数据本身并不是fact,不管样本多大。
通常的数据处理data dredging是所谓的garbage in, garbage out。或者干脆像经济学家们,直接proof,玩数理模型,不要任何evidence。无独有偶,一代决策宗师Herb Simon也曾说过,a sample of one is better than none! 从这个意义上将,中国社会科学最高成就的典范,迄今仍然应该是费孝通的《江村经济》。
明茨伯格经常说,如果你研究的问题effect size 足够大,只需要简单地plot the data,啥事儿都一清二楚,根本用不着那么多sophisticated的统计方法。确实是这样,如果你研究的是管理问题,你的Delta R-Square仅仅是0.02 (P<0.01)级别的,基本上没有任何意义。比random walk都random。
你去看看北大西门外KFC的foot traffic流量变化,然后用它预测北大今年考上常春藤盟校的博士生总数,估计都比这个significant,更别说交易费用能够解释猴为什么上树了。
很多的实证结果能出来,就是数据中存在大量的0。另外,就是拷打数据。Dave Jemison和James Fredrickson弟兄俩都是Washington出来的,当时都上过一个好像叫John Chiu的老师的统计课。我在Texas读书时,在他俩的课上听到过同一句John Chiu的名言:If you torture the data long enough, it will confess to everything!
我就眼见有中国学者在1980年代,同一个数据样本,换一下n就能发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N篇文章,N大于等于2哟。所以,至今我对所有empirical stuff持有天然的怀疑,尤其是中国人和韩国人做的。
扯远了。收回来。
1968年,明茨伯格在MIT Sloan School 拿到Ph.D.,主攻战略(Policy),副业是Political Science。至今荣誉博士十来个。得奖无数。简而言之,明茨伯格的主要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领域,一般管理者的角色,战略管理过程,组织结构和权力与政治。
1980年代,最早接触的也是明茨伯格早期的工作,根据其博士论文发表的 The Nature of Managerial Work (1973)。当时有中文译本《管理工作的性质》,收录在社科院工经所主任和后来任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总干事马洪主编的一套外国管理名著丛书中。
显然,明茨伯格花了5年的时间才把书发出了,据说最初基本没出版社感兴趣。这本书采用的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依靠对5位经理人的in-depth field study而完成,主要勾勒管理者扮演的10种角色和工作特点。1975年,其核心内容发表在HBR,获得当年的麦肯锡最佳论文奖。自此,名声大振。
1979年的The Structuring of Organizations主要讲组织结构的taxonomy,涉及组织的任务环境,技术特点,运作流程等多重要素。
1983年的Power in and Around Organizations,主要阐释组织中的权力与政治过程。明茨伯格也许是整个管理学界首先坦承组织政治正(反)面影响的学者,详细勾勒多种政治游戏类别和特点,解读组织权力的获取和应用。他在这方面的研究与Jeff Pfeffer相呼应和媲美。
当然,明茨伯格在战略管理领域最著名的贡献是他对战略过程的研究,尤其是所谓emergent strategy的研究。他的Structure of Unstructured Decision Processes,ASQ,1976;Patterns of Strategy Formation, MS, 1978, Of Strategies,Deliberate and Emergent, SMJ,1985; Crafting Strategy, HBR, 1987, Five Ps of Strategy, CMR, 1987,等一系列文章,把战略的自生或滋生过程阐述的淋漓尽致。
战略不是formulated,而是formed。这也是他跟Ansoff吵架的立场和底气。我对明茨伯格的此项工作完全认同。通常,战略是通过retrospective rationalization总结出来的consistent pattern,或由当事人自身,或由旁观者考察。
有这么一项贡献,就足以和所有的以理性假设为基础的各项战略理论分庭抗礼。1994年,明茨伯格出版了The Rise and Fall of Strategic Planning,总结了轰轰烈烈但基本上是going nowhere的战略规划运动,虽然他自称critical but ending with a positive note。
明茨伯格的贡献,符合Herb Simon关于bounded rationality的假设,与另外一位先驱James Brian Quinn的战略逻辑渐进主义遥相呼应。真是气味相投,二者后来还合编过一本文集作为战略过程研究的课本。
1998年的Strategy Safari总结了战略管理的多种流派和视角。类似Koontz在六、七十年代总结的jungle of management theories。也许这是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明茨伯格著作。而且,国人亦是非常喜欢有关划分流派和类别的东西。这时的明茨伯格已然名满天下。完全不需要用论文来说话了。每本书基本上都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轰动和畅销。
当然,商学院里的学术英雄,自然难免要褒贬MBA教育。世纪之交,Jeff Pfeffer,Warren Bennis,Sumantra Ghoshal,Henry Mintzberg等多位学者呼吁重视现行MBA教育的弊端。要有人文精神,要有社会责任,不能唯利是图,不能只重视管理的技术硬课而忽视领导力等软实力的构建。。。所以,2004年明茨伯格出了本书Managers,Not MBAs。我们需要的是管理者,别扯MBA!
我当时粗翻过那本书,基本上就是两句话。第一,现行的西方主流的MBA教育体系是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用错误的方法和错误的内容培养了一批错误的人。All wrong! 咋整?第二句话,在职培训。IMPM,International Masters in Practicing Management。强调实践、现地教学、在职培养。总之,不能按常规的形式上课。明茨伯格除了终生在Montreal的McGill,曾在1990年代长期访问INSEAD。肖志兴曾在那里读博士,跟他深入接触并写过IMPM的事儿和明茨伯格本人。
跟所有的大佬一样,从Porter到Prahalad,有意于学术圈以外的社会影响的学术大佬们,最后关心的事体都转向社会问题:金字塔的底层,医疗产业,国家发展,不一而足。明茨伯格最近的新书是balancing society,意思是不管左中右,别扯极端。
明星总是明星。用戏台上的话说,是站中间儿的,到哪儿都得站中间儿。十几年前某次在AOM开会,来晚的明茨伯格正好坐在我的旁边。大脑奔儿着实令人惊叹!
台上人在发言,侃侃而谈。你就看老亨利急不可耐地要评论和补充。虽然他没有明显地摩拳擦掌,但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种要站中间儿的气场。
好像就是在那次评论中,他大声疾呼,管理学不能被经济学污染。每个管理学者都要从自身做起。For a starter,that means, in faculty club, never dine with an economist at the same table!
这是管理学大家的气派!元帅也。
人物经历
1961年,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获得机械工程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从事操作研究工作,兴趣逐渐转向对人们如何工作的研究。
1962年,获得乔治·威廉士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后,到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攻读管理学硕士。
1965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
1968年,获得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到麦吉尔大学任教。
1978年,被任命为麦吉尔大学布朗夫曼管理学教授,克雷霍恩大学讲座教授和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组织学客座教授,并且是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伦敦商学院、埃克斯·马赛大学、卡耐基一梅隆大学和蒙特利尔高等商学院的访问学者。曾担任《战略管理》《管理研究》等多家杂志的编委;美国战略管理协会的创始人和前任主席,国际实践管理教育联盟创始人和前任主任。
获得荣誉
1975年,发表的论文《管理者的工作:传说与事实》,获得《哈佛商业评论》的麦肯锡奖。
1987年,发表的论文《手艺式战略》,获得《哈佛商业评论》的麦肯锡奖。
1998年,获加拿大国家勋章和魁北克勋章。
1995年,获美国管理学院乔治·泰瑞年度最佳管理图书奖。
2000年,管理科学年会上获得杰出学者奖。
2001年,被《金融时报》推举为第六位全球最重要的管理思想家。
2003年,获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终身成就奖。
亨利·明茨伯格曾获得过以下荣誉:维也纳大学、兰德大学、洛桑大学、蒙特利尔大学等诸多大学荣誉学位;也是第一位当选为加拿大皇家社会学协会会员的管理学研究方面的学者。
人物评价
美国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亨利可能是我们过去30年、40年、50年内唯一一位真正深刻的管理思想家。
美国管理学家加里·哈默尔:为什么我喜欢亨利·明茨伯格,理由有五条:他是世界级的偶像终结者;他喜欢纷繁复杂的、活生生的世界;他是讲故事的大师;他既提出了概念性的理论,又讲究实用;他不相信容易的答案。
【战略管理英雄榜元帅:明茨伯格】相关文章:
采购的战略管理03-19
企业的战略管理03-19
战略管理的核心12-17
什么是战略管理03-30
战略品牌管理11-18
企业的战略管理与计划管理02-28
企业战略管理与战略思维03-10
战略采购管理的利润03-20
物流战略管理探究03-08
战略成本管理的简述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