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质量管理标准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外各方面无不渗透着对标准化的强烈需求,标准化管理、安全、质量、环境、保护、经济贸易、市场秩序、诚信、社会责任、直至全球经济一体化,无不与标准和标准化有关。
一、标准、标准化
(一)标准、标准化定义
我们把标准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取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标准。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标准化则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
(二)标准化的基本特性
标准化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抽象性;2.技术性;3.经济性;4.连续性,亦称继承性;5.约束性;6.政策性。
(三)标准化的基本原理、作用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下面分别作一介绍:统一原理就是为了保证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对事物的形成、功能或其他特性,确定适合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的一致规范,并是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
(四)标准化体系的实质和目的
认识我国的标准化体系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并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家标准委成立之后,我们从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加快进入世界一体化的新视角来审视中国的标准和标准化事业。 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的实质。“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则是标准化的目的。
(五)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设定了不同的工作内容,设定了共同的工作目标,它使企业各项工作目标更加清晰、分工更加明确,它能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感,也能团结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统一协调合作,更会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企业形象、提升实际管理能力。
二、质量管理
(一)质量管理概述。什么是质量管理?简而言之,实现产品的适用性就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管理学科,伴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二)质量战略。质量经营战略,是指以顾客为导向、有可持续竞争优势、重视知识资产经营的战略。今天,可以说企业的经营环境已经进入质量经营时代,企业的质量经营战略至关重要。
(三)质量组织。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的复苏,各国(地区)相继设立或成立了政府及民间的质量组织和机构。目前全球的约有质量组织和机构400余家。中国质协成立20多年来,相继与近40家建立了对口交流关系。世界三大质量组织:美国质量学会(ASQ)、欧洲质量组织、日本科学技术连盟。
(四)质量改进及质量改进组织。质量管理活动可划为两个类型。一类是维持现有的质量,其方法是质量控制。另一类是改进目前的质量,其方法是主动采取措施,使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有突破性的提高,即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企业跨部门人员参加的突破性改进;由企业各部门内部人员对现有过程进行渐进的持续改进活动。
质量改进是一个过程,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否则会影响改进的成效,甚至会徒劳无功。质量改进的组织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整体的角度为改进项目调动资源,这是管理层,即质量管理委员会。二是为了具体地开展工作项目,这是实施层,即质量改进团队或称质量改进小组。
三、如何加速推进我国质量管理标准化建设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组织现代化生产、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同时,企业标准化管理同企业的计划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等一样,是企业管理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项管理职能。它既服务于其它各管理系统,同时又是其他各管理系统行使职能的基础和依据。全面质量管理是通过质量体系文件化的建立,对生产过程实施控制,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
【质量管理标准分析】相关文章:
景区质量管理分析10-17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分析08-07
建筑质量管理的分析与概要10-28
企业的质量管理职能分析06-22
质量管理与质量意识的分析10-16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简介10-23
质量管理失败十原因分析09-13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分析06-06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分析10-10
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分析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