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脚位解析

时间:2024-05-27 19:27:17 宇涛 舞蹈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古典舞脚位解析

  脚的动作和脚的站位是舞蹈中必须关注的方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典舞脚位解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古典舞脚位解析

  脚位是解决站立的支撑问题,同时也贯穿于一切舞姿与动作转换的变化中。任何舞种,脚的特定的风格特点都不同。中国古典舞受太极哲学、阴阳学说的文化影响,以错位、交叉为特点,很多以子午为主要特征并发展变化。

  丁字步

  一脚脚跟与另一脚脚心相靠,呈丁字状,身体子午相

  踏步

  在丁字步的基础上,后脚伸出弯曲,膝部与支撑腿膝部相靠。另一种是后脚伸直伸出点步。分为绷脚和半勾脚两种。身体子午相

  大掖步

  在丁字步的基础上,前驱腿度,后腿伸直绷脚点步,体做横拧姿态

  扑步

  在旁弓步的基础上深蹲,身体前俯贴于地,腆胸展背,手臂做托山膀

  弓步

  前弓步

  在丁字步的基础上,前脚向前迈出屈腿度。另一只腿伸直呈弓形状。

  旁弓步

  在丁字步的基础上,前脚向旁迈出屈腿度,另一只脚伸直呈弓形状。

  点步

  一脚支撑,一脚做绷脚点步动作于前、旁、后方

  正步

  两脚内侧相靠,脚尖对前方。

  八字步

  双脚脚跟相靠,脚尖分开度角度,呈八字状

  大八字步

  在八字步的基础上,双脚分开与肩对称,呈大八字状

  一字位

  脚脚跟相靠,脚与腿外旋。呈一字状

  大一字状

  在一字位的基础上,双脚分开一个脚的间距,呈一字状

  一字重叠位

  在一字位的状态下,一脚脚跟与另一脚脚尖相对,一脚的外沿与另一脚的内侧相靠呈前后重叠一字状

  前一字位

  在重叠位的基础上,脚前后分开一脚距离

  古典舞基本小知识——脚位

  1.正步

  动作:两腿直立并拢,双脚紧靠。脚尖对正前方,身体与头均向正前方,两眼平视前方,重心支撑点有意识地移到前脚掌上。

  2.小八字步

  动作:面对正前方1点,两眼平视前方,两脚跟相靠,脚尖分别对2点和8点,形成小八字状。

  3.大八字步

  动作:大八字步的动作做法是在小八字步基础上,将两脚分开约与肩部的垂直线同宽,是为大八字步。

  4.丁字步

  丁字步有左、右丁字步之分,均以动作时脚放置的位置命名。

  动作:左丁字步。身体直立,肩部自然端正,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侧,双腿直立,左脚脚跟紧靠右脚脚弓处。两脚脚尖分别向2点、8点,呈丁字状。头朝向2点,两眼平视2点前方(右丁字步则动作方向相向)

  5.前点步

  动作:点步就是一脚做支撑,另一只脚绷脚,点步动作可以在支撑脚的前后左右。

  6.踏步

  动作:是在丁字步的基础上,两膝盖靠拢,后脚伸出来弯曲,有绷脚和半勾脚两种。

  7.大掖步

  动作:大掖步是在丁字步准备的形态下,后腿沿前腿的脚跟直线向7点方向伸出,形成前腿弓,后腿绷脚伸直点地、拧身、合胯、双手摊扬掌的姿态,身体重心支撑放于前腿。

  8.前弓箭步

  动作:在丁字步的准备形态上,后脚向身体正后方撤出形成前腿弓、后腿绷的姿态。身体正对动作的正前方,手的舞姿可处理成双手叉腰和双山膀。

  古典舞的风格特点

  1、丁字步和踏步。丁字步顾名思义就是双脚成丁字形,一脚脚跟与另一脚中间位置靠拢。踏步是在丁字步的基础上,两膝盖靠拢,后脚伸出来弯曲,有绷脚和半勾脚两种。

  2、大掖步和弓步。大掖步是在丁字步基础上,向前屈一只腿,后腿伸直绷脚。弓步,是前腿向前或向旁边迈出,90度屈腿,后腿伸直。

  3、点步和正步,点步就是一脚做支撑,另一只脚绷脚,点步动作可以在支撑脚的前后左右。正步,就是双脚靠拢,脚尖对前方。

  4、八字步和扑步。八字步是在正步的基础上,脚跟靠拢,脚尖向两侧张开,呈八字形。扑步,是在旁弓步的基础上深蹲,身体向前低俯,手臂展开延伸。

  中国古典舞的形神劲律

  一、形

  形是指形体外部的动作。它表现为形形色色的体态,千变万化的动作及动作间的连接。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以称之为“形”。形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古典舞舞魅之依附,是古典舞之美的传达媒介。

  众所周知,通过对传统艺术在审美特征和各种典型舞姿的剖析,得出了在“行”上必须首先解决体态上“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内在气质。从出土的墓俑和敦煌壁画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是由古至今、一脉相承而不断发展演变的。如秦汉舞俑的“塌腰噘臀”、唐代的“三道弯”、戏曲舞蹈中的“子午相”、“阴阳面”、“拧麻花”,中国民间舞胶州秧歌的“碾、拧、转、韧”,海洋秧歌的“拦、探、拧、波浪”和花鼓灯的“斜塔”,武术中的“龙形猿步”、“八卦”等无一不贯穿着人体的“拧、倾、圆、曲”之美。掌握体态及造型的曲线美,还需要具有相应的素质能力。因为它也是一种技法。人体的“拧、倾、圆、曲”是整体的形象。从局部来看,“头、颈、胸、腰、胯”,“肩、肘、腕、臂、掌”,“膝、踝脚、步”都有其特定的要求。

  二、神

  这是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任何艺术若无神韵,就可以说无灵魂。在中国文艺评论中,神韵是一个异常重要的概念。无论谈诗、论画、品评音乐、书法,都离不开神韵二字。在古典舞人体的运动方面,神韵是可以被认识和感觉的。而且正是把握住了“神”、“形”才有了生命力。

  在“心”这一概念中,神韵强调内涵的气韵、呼吸和意念,强调神韵与内心情感。在行与神的关系中,把神放在了首位,“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正是此意念情感造化了神韵的“韵”。可以说,没了神就没了中国古典舞。没了内心情感的激发和带动,也就失去了中国古典舞最重要的光彩。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所谓“心、意、气”,正是“神韵”之具体化。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传神的工具”,而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运动,而恰恰是受内涵的支配和心理的节奏所表达的结果,这正说明了神韵是支配一切的。“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这一口诀,形象准确的解释了形和神的联系及关系。

  三、劲

  “劲”即赋予外部动作的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比如运动的“线中的点”,即“动中之静”或“点中之线”,即“静中之动”,都是靠“劲”运用得当才得以表现的。中国古典舞的运行节奏往往和有规律的2/4、3/4、4/4式的音乐节奏不大相同。它有更多的情况是在舒而不缓、紧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自由而又有规律的“弹性”节奏中进行的。“劲”不仅贯穿于动作的过程中,结束动作时的劲更加重要。无论戏曲、芭蕾、武术,套路都是十分重视动作结束前的瞬间节奏处理,中国古典舞也不例外。它有如下几种典型的亮相劲头:“寸劲”――体态、角度、方位均已准备好,运用一寸之间的劲头来“画龙点睛”。“反衬劲”――给予即将结束的体态造型的一个强度很大的反作用力,从而强化和烘托最后造型。“神劲”――一切均已完成,而用眼神及肢体做延伸之感,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除此以外,还有“刚中有柔”、“韧中有脆”、“急中有缓”等劲的区别。

  四、律

  “律”这个字包含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运动中依循的规律这两层含义。一般说动作接动作必须要“顺”,动作只有通过“顺”才会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反律”也是古典舞律动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如“双晃手”,当臂向左晃时,身要有向右拉之势,才能显示动作的圆润与韵味。“不顺则顺”的“反律”,可以产生奇峰迭起、出其不意的效果。一个动作和动势的走向分明是往左,突然急转直下往右,或者由向前突变为向后等等均是。这种“反律”是古典舞特有的,可以产生人体动作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动感。从每一具体动作来看,古典舞还有“一切从反面做起”之说,即“逢冲必靠、欲左先右、逢开必合、欲前先后”的运动规律。正是这些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舞的特殊审美性。无论是一气呵成、顺水推舟的顺势,还是相反相成的逆向运势,或是“从反面做起”都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变、幻之美,这正是中国“舞律”的精妙之处。

【中国古典舞脚位解析】相关文章:

中国古典舞手脚位的基本训练03-18

中国古典舞有哪些-中国古典舞音乐推荐03-27

中国古典舞的气韵03-26

中国古典舞的特点11-10

了解中国古典舞11-09

中国古典舞的起源04-04

中国古典舞的起源 04-04

浅析中国古典舞“翻身”03-08

中国古典舞“神韵”的特点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