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了解过一些舞蹈知识吧,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训练相关内容,欢迎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训练
中国古典舞训练比较注意舞姿造型的训练、讲究处处照顾“四面八方”。比如一个“丁字步”的站法:左脚斜伸与右脚腕的正中相连成为一个“丁”字,左右小腿紧贴,上身胸部与斜伸出的丁字步成相反方向,两肩微向后打开,脸与胸部的方向相反,头稍拾起、这种站姿使每一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这一造型顾及到了“四面八方”。
(1)掌:分男掌、女掌。男掌手指伸直,虎口张开,四指并拢与大拇指分开,女掌手指伸直、虎口收紧,拇指向中指靠拢,但不要贴紧。
(2)手臂的基本位置
1、拉山膀:两臂弧形侧举,高度与肩平,小臀微向里屈,手腕梢扣、掌心向外,掌背朝里手指微向上。
2、按掌:手按于身前,臂成弧形稍低于胸部,手指微向上,手心对前斜下方,从肩到手形成一个弧形。
3、托掌位:手臂举至头,手的位置在额前上方,手心向斜上方,食指对眉梢。
4、单山膀:先双手叉腰,然后右手由下经身旁向上撩掌至头的前上方、然后再下落切掌至胸前。
5、双山膀:先双手叉腰,然后左手做单山膀动作,接着,右手、左手一起做撩掌和切掌至胸前,这时躯干和头都微向左侧,成双山膀姿势。
6、顺风旗:一手做单山膀,另一手做托掌。
(3)手臂的基本动作概念
1、撩掌:手臂由下方至头上方的动作,用手带动,动作时,手背朝上。
2、切掌:掌的外侧向下,手背向外,如刀切状。
3、分掌:手由胸前经过头上方至侧或侧下方的动作,做动作时,手背用力向外分。
4、穿掌:与分掌动作大致相同,但不同之处,在分手时手背向外,指尖向上伸,伸至头上方翻碗,手心向上,然后手心向侧分开,还有一种是指尖向上,从身体侧边伸出,手臂朝外。
5、端掌:手由侧经下方端起到胸前的动作为“端掌”。与按掌位置相同,但与按掌不同的是,手心朝上。
6、晃手:双手臂与肩同宽,手心向外,两臂形成圆弧形,在体前做上左下右的划圆晃动。
7、云手:先站好丁字步,摆好双膀,然后,左手摆至胸前平屈,手心向上。同时右手至胸前稍屈肘、手心向下。与左掌心相对成交叉状。眼看右手,接着两手臂同时经斜上方绕至头前,相继翻掌于头两侧,掌心向下。再经右侧绕至左侧,左臂于左侧山膀,右掌心向下,右臂经胸前,服视右手,拉成山膀,目平视前方,两手交叉在胸前划圆。
古典舞身韵及其审美
“身韵”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换句话说“身韵”即“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这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身韵,虽然风格源是明显的,但它已不能再冠以“戏曲舞蹈”之名,它的从戏至舞的蜕变已基本完成。它已摆脱原戏曲舞蹈对角色行当的千变万化,然而不管怎样变,又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一”和这个“变”都是一种艺术难得的性格,也是一门艺术的美学的要义。
一个成熟的民族舞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动作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是因为体现了“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这正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重要表现手段。“形、神、劲、律”作为身韵基本动作要素,高度概括了身韵的全部内涵。形,即外在动作,包含姿态及其动作连接的运动线路。神,即神韵、心意,是起主导支配作用的部分。劲,就是力,包含着轻重、缓急、强弱、长短、刚柔等关系的艺术处理。律,也就是动作本身的运动规律。这四大动作要素的关系,是经过劲与律达到形神兼备,内外统一。其规律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这都是精辟的概括与提炼。而这些文字又与元素性动作高度统一、谐调,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美学理论。
1、形
形是指形体外部的动作。它表现为形形色色的体态,千变万化的动作及动作间的连接。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以称之为“形”。形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古典舞舞魅之依附,是古典舞之美的传达媒介。
众所周知,通过对传统艺术在审美特征和各种典型舞姿的剖析,得出了在“形”上必须首先解决体态上“拧、倾、圆、曲”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美。中国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内在气质。从出土的墓俑和敦煌壁画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是由古至今一脉相承而不断发展演变的。如秦汉舞俑的“塌腰蹶臀”、唐代的“三道湾”、戏曲舞蹈中的“子午相”“阴阳面”“拧麻花”,中国民间舞“胶州秧歌”的“辗、拧、转、韧”,“海洋秧歌”的“拦、探、拧、波浪”和“花鼓灯”的“斜塔”,武术中的“龙形猿步”、“八卦”等无一不贯穿着、人体的“拧、倾、圆、曲”之美。掌握体态及造型的曲线美还需要具有相应的素质能力。因而它也是一种技法,人体的“拧、倾、圆、曲”是整体的形象。从局部来看“头、颈、胸、腰、胯”,“肩、肘、腕、臂、掌”,“膝、踝脚、步”都有其特定的要求。
2、神
这是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任何艺术若无神韵,就可以说无灵魂。在中国文艺评论中,神韵是一个异常重要的概念。无论谈诗、论画、品评音乐、书法都离不开神韵二字。在古典舞中人体的运动方面,神韵是可以认识的,是可以感觉的。而且正是把握住了“神”,“形”才有生命力。
在心这一概念中,身韵强调内涵的气蕴、呼吸和意念。强调神韵,强调内心情感。在形与神的关系中,把神放在了首位,“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正是这此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韵”。可以说,没了韵就没了中国古典舞。没了内心情感的激发和带动,也就失去了中国古典舞最重要的光彩。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所谓“心、意、气”,正是“神韵”之具体化。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传神的工具”、而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运动,而恰恰是受内涵的支配和心理的节奏所表达的结果,这正是说明神韵是支配一切的。“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这一口诀形象的、准确的解释了形和神的联系及关系。
人们长期为中国古典舞的内在韵律感到神秘,虽然一个“圆”字是早被人们公认的,但它究竟是怎样的运动规律,身体及手臂的运行轨迹是怎样的了这是从事古典舞的人们长期困惑的问题。身韵创建者提出了“三圆运动”的理论。他们认为中国古典舞身体运动过程是沿着三个圆形在运动。
这就是立圆、横圆、8字圆。令人吃惊的是这个扰人已久的问题竟是这样轻而易举地被破译了。而且又是如此准确而简明。它立刻让人想到拉班的“球体运动”理论。它们有很近似的思路,又各自解释了各自的规律。原来真理是很单纯的。科学都是经历了“由浅入深”到“深入浅出”的过程。单纯的真理是艰苦探寻的结果,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3、劲
“劲”即赋予外部动作的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比如运动时“线中的点”即“动中之静”)或“点中之线”(即“静中之动”),都是靠“劲“运用得当才得以表现的。中国古典舞的运行节奏往往和有规则的2/4,3/4,4/4式的音乐节奏不大相同。它有更多的情况是在舒而不缓、紧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自由而又有规律的“弹性”节奏中进行的。“身韵”即要培养舞蹈者在动作时,力度的运用不是平均的,而是有着轻重、缓急、长短、顿挫、符点、切分、延伸等等的对比和区别。这些节奏的符号是用人体动作表达出来的,这就是真正掌握并懂得了运用“劲”。
“劲”不仅贯穿于动作的过程中,在结束动作时的劲更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戏曲、芭蕾舞、武术套路都是十分重视动作结束前的瞬间节奏处理,中国古典舞更不例外,它有如下几种典型的亮相劲头:“寸劲”一一体态、角度、方位均已准备好,运用一寸之间的劲头来“画龙点睛”。“反衬劲”——给予即将结束的体态造型的一个强度很大的反作用力,从而强化和烘托最后造型。“神劲”——一切均已完成,而用眼神及肢体作延伸之感,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除此之外,还有“刚中有柔”、“韧中有脆”、“急中有缓”等劲的区别。
4、律
“律’这个字它包涵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运动中依循的规律这两层含义。一般说动作接动作必须要“顺”,这“顺”是律中之“正律”,动作通过“顺”似乎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反律”也是古典舞律动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如“双晃手”,当臂向左晃时,身要有向右拉之势,才能显示动作的圆润与韵味。“不顺则顺”的“反律”,可以产生奇峰叠起、出其不意的效果。
一个动作和动势的走向分明是往左,突然急转直下往右,或者由向前突变向后等等均是。这种“反律”是古典舞特有的,可以产生人体动作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动感。从每一具体动作来看,古典舞还有“一切从反面做起”之说,即“逢冲必靠、欲左先后、逢开必合、欲前先后”的运动规律,正是这些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舞的特殊审美性。
无论是一气呵成、顺水推舟的顺势,还是相反相成的逆向运势,或是“从反面做起”,都是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变、幻之美,这正是中国“舞律”之精奥之处。
你知道古典舞和民族舞的区别吗?
古典舞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但是古典舞和民族舞存在差异。
技巧要求不同
古典舞要求技巧性更高,而且对演员的软度要求也更高。
民族舞由于舞种的不同,要求也不同,有的需要对器械有较强的控制力(如蒙古舞的顶碗),有的需要较好地把握身体姿态(如傣族舞的“三道弯”)。
模式化程度不同
古典舞的成型时间较短,虽然已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但是随着新的思想不断地涌入,它的可变性很大。
民族舞历史悠久,各民族的舞蹈彼此之间的差异很大,但是模式化程度很高。
舞蹈演员表现的感情基调不同
古典舞演员在舞台上需要更多的情绪的变化,有喜、有悲,处理感情要更加细腻。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要相当地到位。
民族舞的整体感情基调是高昂的、活泼的、奔放的,充满喜气,不带忧郁。
观看时的视觉感受不同
舞台上的古典舞演员,俯瞰时宛如一只正在写字的毛笔,“运笔”时急时缓,偶尔还会笔锋一转,而正视时又像是五线谱上跃动的音符,时起时落,变化万千。
而民族舞更多的时候是在营造一个宏大的场面,就像是在舞台上铺开了一张活动的画卷,每一个演员都是画卷上不可或缺的、最闪亮的元素。
承载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不同
总的说来古典舞表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度,而民族舞表现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广度。
古典舞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频频在古典舞作品中出现,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个时期它所特有的时代背景和人文风貌。即使作品中出现的是一些虚构的事件和一些虚构的人物,但是事件也具有深刻的意义,人物也具有鲜明的个性。总的来讲古典舞应该是中国舞蹈历史的纵向集成的产物,它表现的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总的特点
民族舞源于工作和生活,它所展现的是各民族人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是这些小事也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人类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以及人们对恬静生活的向往等内在涵义。全面认识民族舞更能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因为民族舞将各个民族的特点充分地表现出来,是不加掩饰的,原汁原味的。
中国古典舞的节奏特点
古典舞创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戏曲和武术是建立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基础,中国古典舞的基础训练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基训中的技术、技巧有着独具一格的民族特性,与其它舞种中的技术、技巧有着很大的不同。
中国古典舞在节奏上特点也很突出,这与我们民族音乐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我们民族音乐很少象西洋音乐那样强弱相同、有规律的匀速、脉动式的节奏,一般表现为弹性节奏和点线结合的特点。体现在节奏上多为附点(抻——赶)或切分(赶——抻)或是两头抻中间赶,或是两头赶中间抻,或是紧打慢做,或是慢打紧做等等。因此,所形成的动作的内在节奏,诸如则柔、动静、缓急、放收、吞吐……抑扬顿挫、点线结合等,从而产生我们特定的动律特点和韵律感。
中国古典舞学科介绍
中国古典舞学科始建于1954年,是在北京舞蹈学校中国古典舞教研室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1980年改制为北京舞蹈学院后,在中国舞教育系的基础上,设立了中国古典舞系(又称中国民族舞剧系),中国古典舞从此成为独立的学科。始建至今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与探索,学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建立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大专、本科、硕士学历的优秀舞蹈表演、教育、管理、编创人才,积累了体裁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具有特色风格的经典剧目,逐步完成学科整体化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古典舞学科经过几代人在研究“古代舞蹈”和“戏曲舞蹈”的美学特征、形式特征与内涵神韵,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依据当代人的观念与审美情趣,本着以舞蹈为本、继承传统、遵循科学、把握时代的原则,借鉴吸收一切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因素,寻找古典舞发展的立身之本,其中由李正一、唐满城教授创建的“身韵课”引导了对传统艺术中“传统舞蹈”、“服饰舞蹈”、“道具舞蹈”等一系列课题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中国古典舞具有特色的舞蹈语言机制和审美风格,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大奖,使中国古典舞走出了一条把握舞蹈本体特征,以“身韵”为核心的“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之路。
本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学科创始人李正一、唐满城教授,学术带头人孙颖、王佩英、熊家泰、朱清渊教授率领具有副高资历的中年骨干以及一批年轻有为、生气勃勃、富有创新及敬业精神的师资队伍。
在培养中国古典舞高精尖的舞蹈教育人才和表演人才上,该系一直担负重任,在实施“英才教育”的培养方案中相继培养出一批批优秀演员和青年舞蹈家,他们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争金夺银,在各类大型舞剧中担任重角,一展风采,受人瞩目,可谓“人才辈出”,这也正是无数考生向往成为舞蹈家而不懈努力投考古典舞专业的主要吸引点。
本系注重科研建设,相继在文化部艺术教育大系·舞蹈卷,北京市系列精品教材,国家高等教育教材重点项目和人文社科科研项目中出版各类教材,注重教学法与教材的完善和建设以适应新时期对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为了推动中国民族舞蹈艺术走向世界舞台,本系师生曾先后到过数十个国家与地区参加艺术节,进行交流访问演出和学术讲座与教学。该系学生曾参加过国内的各项重大演出和社会艺术实践活动,担任了“全国七运会”、“世妇会”开幕式的演出,“庆香港回归大型文艺晚会”、“建国50周年首都庆祝活动”、“西部大开发大型文艺晚会”、歌剧“图兰多”首演、“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的演出以及“高雅艺术进校园”巡演等艺术实践活动,以此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
中国古典舞训练术语
倾俯拧:中国古典舞基本形态之一。胯不动,以腰为轴,拧的同时,上身从髋关节向下倾做俯势。
倾仰拧:中国古典舞基本形态之一。胯不动,以腰为轴,拧的同时,上身从髋关节做倾势,上身从胸腔一节做翻胸。
正步:中国古典舞基训脚的位置之一。两脚靠紧,脚尖朝正前,身体与面部均朝正前,重心在两脚。
丁字步:中国古典舞脚的位置之一。丁字步又左右之分,以左为例,左脚跟靠紧右脚窝,两脚成型为"丁"字,两脚尖朝前斜角,重心在两脚。做把杆动作时身体和头可对正前,在中间是要求身体稍向右前侧摆,头朝左前侧偏。站右丁字步时,做法相同但方向相反。又有前脚尖朝正旁者称横丁字步。
小八字步:中国古典舞脚的位置之一。两脚跟相靠,脚尖朝前方两斜角,身体与面部均朝正前。重心在两脚。
大八字步:中国古典舞基训脚的位置之一。两脚跟间距离横的一脚半,脚尖对前方两斜角,其余同小八字步,重心在两腿中间。
踏步:中国古典舞基训脚的位置之一。这种较富姿态性的动作具多种规格。以左为例:左脚尖向前,右脚撤至左脚后旁,以小趾虚踏于前脚左后方,后脚尖与前脚跟成一横线,前腿伸直,后腿膝稍弯,前膝盖内侧和右膝盖相靠,重心在前脚,后脚虚踏,身体微向左前倾,面朝左前侧。
弓箭步:中国古典舞基训脚的位置之一,是丁字步的一种变形和发展。将丁字步的前腿向旁伸出后弯曲,后退绷直,即前腿弓,后退绷,弓的腿足尖向正旁,直的腿足尖向正前,弓的腿要求小腿与地面成垂直角度,大腿与小腿成稍大于90度的钝角,重心在两腿中间,上身直立,方向朝正前。双肩与腿在一平面上,不要前后突出,面部可看正前或前侧。
一字步:中国古典舞基训脚的辅助位置之一。
大一字步:中国古典舞基训脚的辅助位置之一。两脚跟间距离横的脚,脚尖向两边正旁,重心在两脚中间,身体与面部均朝正前,其余同一字步。
一字步蹲:中国古典舞基训腿的动作之一。做法:在一字步的位置上,膝盖对前脚尖方向,上身保持正直往下蹲,全脚着地蹲到最大限度为半蹲,微抬脚根蹲至臀部距足跟15公分左右为全蹲。
大一字步蹲:中国古典舞基训腿的动作之一。在大一字步的位置上,膝盖对着脚尖方向,上身保持正直往下蹲,无论半蹲或全蹲均不可踮起脚跟,大腿和小腿弯曲的角度大于90度为半蹲,大腿成180度为全蹲。
正步蹲:中国古典舞基训腿的动作之一。在正步的位置上,膝盖对着脚尖方向,上身保持正直往下蹲,不踮起脚跟的最大限度为半蹲,踮起脚跟继续到臀部接近脚跟时为全蹲。
踏步蹲:中国古典舞基训腿的动作之一。丁字步准备,后退撤步成踏步,蹲时前脚尖稍向外侧方,后脚掌踏地,脚尖也朝侧方,前后脚尖在一斜线上,中间距离约一脚,重心在两腿中间,上身保持正直,后退膝盖经前腿膝盖的后窝,在前腿外侧伸出,双腿交叉蹲下,此时双腿上部重叠,前脚始终全脚抓地,后脚用脚掌踏地,起来时重心渐移前脚,恢复踏步姿态。在运用上有半蹲与全蹲之分,半蹲成钝角,全蹲成锐角
摆扣步:中国古典舞常用步法之一。强调人体在“姿态侧腰”的舞姿下,通过双脚一向外“摆”一向里“扣”,形成一种在交换移动中产生向心性的圆周步法。
踢正步:中国古典舞基训腿的动作之一。正步准备,手双山膀,动力腿绷脚或勾脚向前踢起,然后落回正步,可在原地踢也可移动踢。
踢旁腿:中国古典舞基训腿的动作之一。丁字步准备,手双山膀或托按掌,动力腿向正旁踢起,落回丁字步,也分绷脚踢和勾脚踢两种。
踢后退:中国古典舞基训腿的动作之一。正步准备,手双山膀,动力腿向前绷脚点地,在上身和腿保持正直的情况下,动力腿往正后方高处踢起,落正步。
踢探海:中国古典舞基训腿的动作之一。踢法如后腿,但踢起后允许上身稍往前压,动力腿往更高处踢起,成探海舞姿。
倒踢紫金冠: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腿的动作之一。这是踢后腿的一种变形,踢法如上,手双托掌,但动力腿膝盖可稍弯曲,上身挑腰,踢的目标是用小腿肚打后脑勺,整个身体成一“元宝形“。
中国古典舞的起源
中国古典舞,这一舞种的定名,是欧阳予倩先生在1950年首次提出的,后得到舞蹈界人士认同并广为流传,最后被确定。当代中国古典舞与中国古代舞蹈有着血缘关系,但它并不是中国古代舞蹈的同义词。当代中国古典舞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由北京舞蹈学院唐满城、李正一等舞蹈工作者在中国戏曲舞蹈和中国武术的基础上并结合外国芭蕾舞逐步总结、归纳而创立的。中国古典舞的概念有其历史性,更具有风格性的意味,它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
中国古典舞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或更为遥远时代的民间舞蹈。至周代开始,到汉、两晋乃至唐代五代宫廷设立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和培养专业乐舞人员,并对流行于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乃至外邦舞蹈进行了整理、研究、加工和发展,形成了宫廷舞蹈。其中如周代的《六代舞》(包括《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菠》、《大武》六个乐舞),唐代的《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乐部伎》、《大曲》等,异彩纷呈,各领风骚。中国宫廷舞蹈,是历代统治者愉悦享乐、歌功颂德的一种重要工具,以女乐为主。由于宫廷舞蹈以统治者的审美情趣而创作,其一部分作品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风格上的绮糜、内容上的消极;但大部分还是多由艺人们在中国民间舞蹈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所以不乏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美之处。宋元之后,由于战乱频繁,文化受到破坏,舞蹈的发展也受到影响,汉唐时代的许多著名舞蹈竞相失传了。在传统舞蹈基础上形成的宋代舞蹈,以戏曲的形成和发展逐步代替了歌舞艺术。元代,宫廷乐舞与民间歌舞,乃至“白戏”、“滑稽戏”、“角抵戏”等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戏曲艺术形式。戏曲艺术要求唱、念、做、打相结合,具有舞蹈、音乐、美术、杂技、文学、说白等多种因素,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戏曲中的舞蹈,含有中国传统舞蹈的精华,它根据人物情节需要,吸收了某些生活动作,并加以改造,加强和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力。元、明、清三代以后,社会矛盾相对复杂,复杂的社会生活提供了许多素材,使舞蹈进一步得到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十年代初期,舞蹈工作者为发展、创新民族舞蹈艺术,从蕴藏丰富的中国戏曲表演中提取舞蹈素材,借鉴中华武术进行了研究、整理、提炼,并参考芭蕾训练方法等,建立起一套中国古典舞教材。同时,编排演出了《宝莲灯》、《小刀会》、《春江花月夜》等一系列具有中国古典舞风格的舞剧和舞蹈。伴随八十年代的开放政策,中国古典舞也不断地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外形到内蕴地向新空间拓展。一方面,舞蹈家们突破了仅仅局限于研究戏曲舞蹈的范畴,涉足到古代的石窟壁画以及各种出土文物中的舞蹈形象的资料之中,从而整理和创作出许多别具一格的古典舞和古典舞剧,如《丝路花雨》、《编钟乐舞》、《仿唐乐舞》、《铜雀伎》等等,这些复古乐舞突出了雍容大度、精确严谨、清晰明丽的风格特点。另一方面是舞蹈教育家唐满城、李正一的中国古典舞身韵理论的革新、创造和实践。唐满城教授说:“‘身韵’从摆脱戏曲的行当、套路出发,从中国的大文化传统,包括书法、武术来探索它的‘形、神、劲、律、气、意’的审美规律,提炼它的元素,总结古典舞运动的路线、法则和阳刚、阴柔、节奏的内涵,从而使之不再有戏剧化、比拟化、行当化的痕迹,走向了舞蹈的主体意识和动作符号化的抽象功能。”他们把以往古典舞蹈中的动作规律,提炼总结为若干以腰部为中心、进行圆运动的基本动作,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古典舞的运动空间。由此实践并产生了以《黄河》、《江河水》、《木兰归》、《梁祝》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舞蹈作品。在《黄河》中,使脱胎于戏曲舞蹈的中国古典舞,突破了戏曲常规的局限,不再是戏曲行当的翻版,而是以大幅度的身体运动,把古典舞翻新成可以挥洒自如的表现思想和激情的人体语言,“从而使中国古典舞不仅从外形上而且从内在神韵上都找到了中国传统文代精神相一致的东西,从而使中国古典舞形成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景交融、技艺结合,以及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的美学特色。”《黄河》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身。
中国古典舞练习教学口诀
1、强调动作时意念、感觉的重要性——“心里没有,身上白走”。
2、动作中要分清“平均节奏、符点、切分”的区别——注意“满、赶、闪”的不同与特点。
3、比喻静止时要心态稳重、动作时要敏捷灵活——“立如松、动如风、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4、要求慢板动作中连贯圆润,快速动作要干净利索——“慢而不断、快而不乱”。
5、强调动作过程中哪里主动、哪里被动,举“云间转腰”为例——“移带手、含让手、腆推手”;也可称“肩带手、身让手、胸1推手”。
6、在“阳刚”和“柔韧”型的动作中——强调“刚而不拙、柔而不懈、韧而不僵、脆而不浮”。
7、要求动作中要有延伸感——“形已止、意无穷、动已静、神未止”。
8、形容动作中要流畅通顺、连绵不断、节奏分明——“如行云流水、藕断丝连、点中有线、线中有点”。
9、比喻古典舞动作中“圆、游、变、幻”的感觉——“矫若游龙、形如旋风”。
10、形容动作要从内到外的感觉——“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形与神合”。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讲解
中国古典舞是吸收了戏曲、武术、芭蕾的精华,并将三者加以结合发展,逐步形成的符合中华民族审美特征,具有强烈时代性的舞种体系。“旋转”是古典舞训练体系中技术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一个舞种能够脱离转的动作。当今,中国古典舞中的旋转能力,已经成为了评价舞者身体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也是古典舞特性和充满魅力的特质所在。因此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古典舞旋转的种类及特点
(一)旋转的种类
在舞蹈中,旋转是指人体围绕一个点或者一个轴进行的圆周运动。构成舞蹈旋转技巧的三大要素是舞姿、动力和重心轴;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大致可分为直立转、舞姿转、复合转三种类型。其中直立转为基础,舞姿转为核心重点,复合转为高难技巧。它们其内部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
(二)旋转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旋转的主要特点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身体所呈现出的不同轴面或者说是身体在空间中发生扭转、交错的关系,是中国古典舞旋转的独具的风格特征。同时中国古典舞也是画圆的艺术,旋转连接转换多在三圆(平圆、立圆、8字圆)中完成。其一以“拧倾”为核心的曲线造型是中国古典舞旋转的基本体态,也是中国古典舞旋转的基本特点。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除了有直体旋转之外,很大的特点是身体形态在拧倾旋转的舞姿造型上的转,特别是“倾”的平衡重心上的转,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塑造形象的。所以动作显出婉转中的修长,急带腾空中的延续,以及旋转螺形的变化,如反掖腿仰胸转,后退侧身转。其二民族舞姿的运用使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复合型与流动性加强,进一步增大了舞蹈的空间变化。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转或由上往下的转,还有在转的过程中各种舞姿的复合和流动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训练
(一)旋转能力基础训练
1、培养舞者正确的“站”姿是旋转的坚实基础
“站”是一切动作的基础,是舞蹈训练的开端。没有正确的站姿就不会有合理的身体重心及稳定性,也就不会有好的旋转,因此培养正确的站姿是舞蹈训练的基本要求。
2、加强半脚尖的“立”是旋转中最主要的一点
我们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同一质量的物体,只有接触面小了,摩擦力才会变小。摩擦力小了,才能够用很小的劲,转得更快,转的圈更多。练习旋转初学者应该先着手于人体直立基础上的旋转,从“一位”基础上的立到“二位”基础上的立;从双脚支撑的立到单脚支撑的立;从双手扶把基础上的立到单手扶把基础上的立,并贯穿不扶把时不同手位基础上的立;目的就是为了增强身体的控制能力以便于寻找准确的重心。此外我们所要求的“直立”强调身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对拉,即半脚掌抓地的牢固(我们俗称“往下踩”)与头顶的垂直向上延伸(我们俗称“往上长”),并要求身体的腹部和腰部收紧,肩下沉以达到“直立”的最佳状态。
3、“蹲”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常说“没有好的蹲,就没有好的跳”,其实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好的蹲,也就不会有好的转”。只有我们把蹲做好,才能有更好的“立”。
4、“开”也是“转”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也是芭蕾舞中要求的最重要的一点,在“转”中无论是起法儿,还是旋转过程中,都要求从下而上的脚踝、膝关节、胯关节的开度。如果都是“关”的,即使能“转”,舞姿也不会好看。
(二)旋转能力技巧训练
1、旋转的重心训练
完成任何一种旋转技巧都离不开重心的掌握,正确的旋转重心就是旋转时身体的重心必须落在主力腿的支撑面之内。如直立式掖腿转,可以作为原地旋转的基础动作最早练习。因为对于初学旋转的同学来说,容易正确地树立旋转重心的概念,便于身体各部位肌肉在旋转中的协调运动,从而正确掌握旋转技巧的要领。
在多年教学总结中我认为,旋转的重心训练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对于初学者我们以利用把上的立点练习,使舞者养成一种动作定型,让舞者了解到什么是旋转所要求的重心;
第二步,在基本掌握了把上的立点练习之后,舞者们可以在把下练习立点,加强对重心的把握,养成科学使用重心的习惯;
第三步,舞者可以开始旋转,并在旋转中感受重心的位置,运用自己的身体体现出对旋转重心的理解。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舞姿丰富,各种拧、倾、圆、曲的形态对舞者重心的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旁提为主要舞姿的“射燕转”、以拧、倾、提为主要舞姿的“大掖步转”、以提、仰、含、沉为主要韵律的“云手转”,这些动作幅度都几乎要求达到极限的旋转,掌握好重心对完成的效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旋转的速度训练
舞蹈中的速度能力是指舞者身体或身体某个部位快速运动与动作反应时间的总和。它不仅是一名舞者必不可少的能力,更是发展技术技巧的需要。因此,舞者们一定要拥有良好的速度能力,才能掌握和完成技术技巧,而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中的旋转对于速度的要求也是如此。
我认为,训练舞者旋转的速度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在旋转中,舞者应时刻注意对速度的把握,用高标准的速度练习来加强自身的旋转能力,其次,想要达到旋转的速度要求,也需要使用一些其他的方法,例如,利用伴奏音乐来规范动作的节奏和速度,通过提高音乐的速度,迫使练习者加快完成动作的速度。
3、旋转的全身性协调训练
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舞者们想要完成旋转,全身性的协调配合就成为了舞者们需要把握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因此,舞者们想要加强身体协调能力的训练,就应该时刻注意对它的培养,以及养成在舞蹈方方面面中运用它的习惯。协调能力的培养在旋转动作的训练中是非常重要的。协调能力首先体现在旋转动作的“起法儿”当中。中国古典舞旋转的“起法儿”多种多样,可以说是身法的延续和夸张。例如在很多舞姿转中,它的“起法儿”是“起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指”。它要求在准确的节奏里一瞬间完成动作,只有肌肉表现出高度的协调性,有了正确的发力的方法,重心才能顺利到位,旋转才能顺利进行。没有预备性动作就没有下一个功能性动作,而功能性动作的效果往往又取决于预备性动作的完成情况。不协调的“起法儿”,会给旋转造成阻力,使舞姿失去平衡,影响旋转的速度和质量。掌握动作之后,必须反复练习,不断强化。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运用
舞蹈是一种表情艺术,是从舞者的内心之情外化为具体可见的现象,再通过技术技巧的运用,表达出更深层的情感,使大家在审美中引起情感的共鸣。高超的技巧对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很重要的欣赏部分,运用这些技巧是为了更加形象,更加生动的来表现舞蹈作品中人物性格和作品内容。因此在舞蹈创作中把握好技与舞有机融合,达到舞中有技,技舞相融的境界,这将充分展示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性和魅力特质。
古典舞男子独舞作品《风吟》就以格调清雅淡幽,把技巧无形的融合在“随心而舞、随风而动”的舞动中,舞蹈以写意的手法,去展现风中吟唱的心绪。动作设计看似“无意”,但却表露出编导深厚的功力。该作品在2001年获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2002年获第二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银奖。这个作品最早的雏形是编导张云峰还是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二年级学生时期创作的。《风吟》强调的是人体失重的那一瞬间身体做出的反应,在此基础上寻找动作的变化,而这样构成的动作就更加的流畅,也更容易表现人体美感的多样性。比如:斜体空转这个技巧动作,它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做空转的变形倾斜,是演员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所完成的一种高难度技巧。编导对整个舞蹈动作的设计于“倾——拧——旋”的元素中,对“点和线”交织与融会,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更加顺畅和严密,充分传递舞者内心的思想感情。《风吟》中有关动作力度的运用非常丰富,出现了没有用力或轻轻用力完成动作的时候,也有突然加速的时候,还有从放松到突然加速再到放松的时候,这样不同的发力给人一种虚实结合的变化,例如:在作品最后结束之前的一个变形舞姿转,演员给一个最大的发力,把转在一瞬间提到最快的速度,然后放松下来,再到最后没有转速为止,是一个由大到小、由强到弱、从实到虚、从有形到无形、逐渐弱化的过程。该作品为突出动作“轻盈”的质感,在动作的衔接与处理上都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轻风飞舞”的审美意象。在技术技巧的设计上,编导也为了追求一种轻飘感,例如兼备倒立、复合转等技巧都在时间上做了处理,在改变动作惯性基础的同时求得一种轻盈的感觉。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各异,总的来说是见仁见智的,古典舞中各种旋转技巧的运用在表达作品的内容以及增加作品的表现力方面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训练内容和方法也会不断的发展,尽管如此,每位舞蹈学习者在今后的实践中要不断的探索、总结各种训练经验,以使旋转技巧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形成更具特色的舞蹈形式。
中国古典舞需要哪些能力
中国古典舞既然有它的特殊性,那么,古典舞演员就必须具备表演古典舞的特殊能力,近年来,我们通过对古典舞动作五十七例的分析:既对软开度练习十一例、舞姿联系十六例、技术练习三十三例进行了剖析,进一步明确了柔韧能力、身韵能力、技术能力是培养古典舞演员的关键,是达到高水平训练古典舞演员的路子,也是通向科学系统化的途径。
(一)软开度的能力
古典舞的舞姿复杂,技术难度高且运动幅度大,因此,需要关节韧带和肌肉柔韧性强。从近六十例动作的解剖分析中表明,在关节处运动幅度90度或超过90度以上的动作,就有五十个之多占总动作数量的82%。此外,民族舞演员在完成舞姿及技术时所动用人体的关节也相当多,用以表达感情和完成技术的主要部位就有十九个。虽然在一般情况下,演员完成某动作时,同时动用十九个部位的大幅度动作是较少的,但古典舞的许多舞姿和技巧是需要十九个部位都应用的。如(卧云)。
古典舞的舞姿有开又有关(开、关指外旋和内旋)。不仅不同类型和不同动作存在着开关之分,而且同一动作也有开有关,“弓箭步”动作也是一开一关,从五十七例动作的分析,需要下肢开的动作有48个,占总动作量的84%;需要下肢关的动作只有15个,占总动作量的26%。因此,下肢动作也还是以开为主。
古典舞中,足的应用是有绷也有勾的。不同类型的动作或同类型的动作都是如此。但从五十七例动作中分析,需要足绷的动作有44个,占总动作量的77%;需要足勾的动作14个,占总动作量的24%。因此足在勾、绷应用中,是以绷为主的。古典舞中足的应用除了勾、绷、开、关之外,还有内翻和外翻。因此,作为一个古典舞的舞蹈演员需要有较全面的软开度能力。需要关节具备多种能力,使关节的屈伸、外旋与内旋、外展与内收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身韵的能力
舞姿与身法是古典舞的精髓。舞姿是造型,身法是韵律,它们之间的变换可以构成千姿百态,舞姿的子午相立体造型,是由拧倾、屈伸、俯仰、纵横等形状所构成的,它呈现出拧倾中的宛转与修长,屈伸中的收与放,俯仰、纵横的交融与变化。这个变化决定着舞姿的幅度、速度、平稳度。这“三度”又需要人体中段的高度柔韧与力量为基础。至于连接舞姿的身法更是以腰为轴心而发力带动全身的。因此,训练腰部的应用能力是完成舞姿和身法的关键。无论是提、沉、冲、靠,或是平圆、立圆8字圆以及拧、倾屈……关键都在腰的应用。
所以,训练脊椎的屈伸、回旋与侧旋是绝不容忽视的。其次,古典舞的舞姿和身法都离不开圆的规律。足要在踝关节处作勾、撇、绷;小腿要在膝关节处作跨、蹁;大腿在髋关节处作环动;手在腕关节处作上盘、下盘;前臂要在肘关节处作晃手;上臂要在肩关节处作摇臂;腰、胸、颈要回旋……都在围绕一个“圆”字。因此,练习关节的环旋又是完成身法舞姿的必要手段,而身法和舞姿的能力训练,又必须抓住以“圆”为规律的核心进行,才能抓到训练的根本。
(三)跳、转、翻技术的能力
1、除了小、中、大的舞姿跳以外,还有各种技巧和特技。它们的特点是:A爆发力强。原因是古典舞技巧的运用幅度大,两腿在髋关节处要构成90度以上的钝角。如飞脚、各种飞燕。而由于空中舞姿的多种变换,也需要借用爆发力强的快速腾空方法去完成动作。如大跃步。有些特技,如躺身蹦子,要求躯干尽量接近水平线,因而推地足的爆发力就显的必要了。
B古典舞有些技术的连接,通常应用跑步、拖步或者直接推地跳起,他可以使动作显出轻、漂、脆的特色。C连续纵跳的能力也是特点之一。如横飞燕的复合动作。它们也都必须应用爆发力去完成各类空中技术。许多弹跳中的技术,都必须应用对地面的加速度力,才能获得更大的、向上的反作用力,从而赢得空间,达到古典技术美的程度。
2、“转”有小舞姿转和大舞姿转。A在垂直轴上的平板旋能力。如平转。B在垂直轴上的拧倾能力。如斜探海转。C在平衡状态下的俯旋能力。如荷叶转。以上不同舞姿转所应用重心的形式也不同:如平旋类属于直立重心,拧倾类属于螺旋重心,而俯旋和仰旋则属于平衡重心。
3、“翻”饿特点是身体在倾斜中的水平翻转,即“以腰为轴,以臂为轮”的翻转,是古典舞的特殊技术。
总括起来,古典舞的特殊能力可分为如下五个方面:关节柔韧的幅度;舞姿身法的回旋与环旋;跳的爆发力;转中的三种不同的舞姿的重心;翻中的水平线。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训练】相关文章:
古典舞的基本训练08-07
中国古典舞手脚位的基本训练06-23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09-29
古典舞基本训练要求10-11
古典舞基本训练及特点10-23
古典舞的基本训练知识09-29
中国古典舞基本舞姿控制训练课05-18
如何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节奏训练01-28
少儿古典舞手位的基本训练04-28
古典舞基本功:跳的训练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