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3-03-03 14:36:04 中考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7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文言文(40分)

2017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默写(15分)

  1、雨前初见花间蕊, 。 《雨晴》

  2、可怜身上衣正单, 。 《卖炭翁》

  3、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

  4、学而不思则罔, 。 《孔孟论学》

  5、 ,皓月千里,…… 《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7题(4分)

  【甲】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乙】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6、 《山居秋暝》的作者是 。从诗歌形式上分,上面两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 (2 分)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作为山水田园诗,都描写了清新、宁静的优美图景。

  B.两首诗都反映诗人寄情山水、追求淸静隐逸生活的理想。

  C.两首诗中的“空”字都隐隐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

  D.情感表达上,甲诗在尾联直抒胸臆,乙诗则显得更为含蓄。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

  桃花源记(节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6分)

  文学常识

  词语解释

  句子翻译

  选文作者是 (人名〕

  ②未果,寻病终

  寻: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句:

  9、下列对选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表现出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与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

  B太守“即遣人”寻桃花源“遂迷”,表现了桃花源人厌恶战争的态度。

  C.“不足为外人道”表现了桃花源人不愿让别人来扰乱他们的平静生活。

  D.借助南阳刘子骥这一真实人物,增添文章真实感,使读者为之神往。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韩湟,字太冲,节制三吴,所辟宾佐,随其才器,用之悉当.有故人子投之,更 无他长。尝召之与宴,毕席端坐,不与比座交言。公署以随军,令监库门,此人每早入 帷,端坐至夕,吏卒无敢滥出入者-。

  ①注:辟:征召。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有故人子投之 此人每早入帷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毕席端坐,不与比座交言。

  12、“吏卒无敢滥出入”的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冋答)〔2分)

  13、根据文章内容,韩湟具有 的性格特征。〔3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一 18题(19分)

  美丽的禁忌

  ①中国的青山绿水在哪儿?我想,答案是:在有禁忌的地方。

  ②民间对树的尊崇和仰望,要等到草木图腾和相关禁忌文化生成之后。植物有灵的说法,先秦有之。在华夏的犄角旮旯里,随处可闻“树精”、“树神”、“树怪”的传说。

  ③我客居山东济宁时,窗外有条古槐路,街心有铁栏,护着一株数百岁的嶙峋老槐。每天清早,枝丫上都会新添一缕缕的红绸布,皆是夜里缠上的,用意不外乎祈福驱灾。 这条路扩了许多回,树也从路边到了中央,可谁也不敢去伤它。 ,为让老树享怡孙之乐,整条路全补种了新槐。

  ④从前,凡去一个村子,村口总会遇一棵沧桑大树,北方以槐、榆、柳居多。该树往往地位显赫、待遇优厚,一打听,保准跳出一大堆灵异故事。

  ⑤相对于北方,南方乡民对树的感情和构思更丰富些,除“树精’、“树怪”这些非凡个体,还把范围扩大到了族群:“风水林”。

  ⑥广东鹤山雅瑶镇昆东村后的小冈上有一片“风水林”,相传是从南洋带回的种子。该树叫格木,为亚热带珍贵树种,其大龄者已逾200岁,上世纪60年代,某造船厂许以两台拖拉机换这片木材,被村民一口拒绝。且不说经济实惠,在那个高音喇叭天天喊这喊那的年代,敢拒绝尔等要求,足见“风水林”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了。 “风水林”,让“青山绿水”的比例和稳定性大大提高了。从单株神树到成片的“风水林”,人的敬畏范围和禁忌力度在放大,受惠面积和获益程度也左增长。

  ⑦较之汉族社会,少数民族的树神崇拜,情感上更天真,纪律上更严格,行动上更彻底。贵州的苗、侗两族,自古崇拜草木,在族人眼里,树等于神灵和福址。每年春天,族人都要过“树秧节”,人人种苗造林,连未婚男女的信物也是一棵树苗。还有个风俗:谁家婴儿降生,全寨老小要齐力替之栽种100棵杉苗。

  ⑧西双版纳,乃中国热带雨林最完整、面积最大之地,为什么呢?并非偏僻荒凉,而因这儿的居民有个共同的图腾:神林。视树为衣食父母,为感恩示敬,将大片地势好、近水源的森林供为“神林”,在那儿,连花草禽兽也被视为精灵,不得侵扰。那里要求寂静与安详,不允许伐木、狩猎、开垦,不允许喧闹、泄秽、有猥亵之语,甚至不允许捡拾枯枝落果。整个西双版纳,那样的地方有600余处,近10万公顷,珍稀植物和药用植物200余种。不仅西双版纳,“神林”在滇桂川黔等其他部族也盛行。

  ⑨中国最大的植物种子和基因库,寂静如初、仓储完好,靠的是“门神”,是‘‘闲 人免入”和“肃静”的牌子,是精神防护罩和铁布衫。

  ⑩害怕,有时候是美丽的。怕久了,入了骨,便成爱,上苍佑之,必使有所忌,有所敬,有所自缚和不为,如此,其身心才是安全、舒适的,像一盘有序、有逻辑和对手的棋。

  14、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回答了“中国青山绿水在哪儿”?(6分)

  (1)北方汉族人为祈福祛灾而厚待沧桑大树,使得个别大树得以保全。

  (2)

  (3)

  15、第3段空格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所以 B.甚至 C.然而 D.尽管

  16、第4段划线句的语言表达很有特点,请分析。(4分)

  17、第8段以西双版纳为例,还运用了 说明方法,作用是 (3分)

  18、第10段中“如此”的“此”具体指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一23题(21分)

  书祸

  ①我酷爱读书,读书总给我带来巨大享受,尤其是乘车的时候。

  ②不过我也曾因为乘车读书而“闯祸”,并且不止一次。

  ③十多年前的一个礼拜天,我爸爸约了几位客人共进晚餐,打发我去北京的西单菜市场买两条鱼和半只火腿。我当时正在读卡夫卡的《城堡》,那是一本需把自己囚于其中方能读出所以然的书。从西单菜市场回家的电车上,我已在《城堡》深处。只听售票员吆喝:“北太平庄!”脚先于我的意识迈出车门,而脑子里仍是《城堡》的种种迷津。

  ④我木木呆呆走到家,爸爸开门便问:“东西呢? ”我反问:“什么东西?”爸爸眼睛瞪圆了:“咦,等你买的鱼和火腿呀!”我shùn jiān张口结舌东西全忘在电车上了。我爸爸一副揍也揍不得、骂也骂不出的样子,他几乎捶胸顿足:“你让客人吃什么!”他顶好客又顶怕亏待客人。我赶忙认错:“我读书读糊涂了。要不,我再跑一趟?”当然是来不及再跑一趟的,那时菜市场一旦来了鲜鱼,排队至少也要个把钟头。

  ⑤刚到美国读书时,一次有位朋友得了感冒,我临时代替她去打一天 工 照顾一

  个两岁的小女孩,给她喂饭、换尿布,放卡通片给她看,她累了就哄她睡觉,诸如此类的事情,每小时5美元。

  ⑥当时我正在恋爱,这天晚上要和男友(现在是我丈夫)一起去他家,和他的父母共度圣诞前夜。男友的父母有个习惯:一年只在圣诞前夜喝一瓶轩尼诗酒,而这瓶酒总是由他们的儿子当作礼物送给他们,这已经成了他们家庭的传统。我知道这瓶酒对男友的重要性,决定下班后就替他去买来。

  ⑦结束了八小时换尿布、喂饭和放卡通片的工作,拿到40美元现金,我赶去买了酒并请店员给它做了最豪华的节日包装。天擦黑时,我已拿着酒挤在下班人群里走进了地铁。一找到光线较好的位置,我马上打开随身带的《百年孤独》,忘情细读起来,等回过神才发现已足足坐过了两站。等下了车,我感到手中空空、步伐飘飘,若有所失,直到走到男友家门口,才猛然省悟到那瓶酒已经被我忘记在了地铁上!无奈只有再买一瓶。从那以后,我每次因乘车读书而“闯祸”,我丈夫总要提起那两瓶轩尼诗。

  ⑧当然并非每次“闯祸”的损失都那么大,一次在华盛顿开往纽约的火车上,我读完了《洛丽塔》,一时间泪流满面,哽咽不止,一车厢的人都旁观我的抽泣,不知如何是好。一位年轻女士戳戳她的男友,问他可知缘由,那男友耸耸肩,眼珠翻上去望望上苍,表示只有天晓得。那次损失最小,我只把夹在书里的一张从加拿大买的,具有纪念意味的牛皮书签弄丢了。

  ⑨回家告诉丈夫,他对我苦笑:“唉,你丢这丢那,不是乘错车,就是下错站,怎么就从来没丢过书呢?”这倒是真的,我还从没丢过书,哪怕是丢了夹在书里的书签,书照旧紧紧攥在手中,跟着我一路回家。

  19、根据拼音写汉字:shùn jiān_________________(2分)

  20、第④段画线句对父亲的描写表现出他怎样的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阅读全文,填写表格。(8分)

  “闯祸”的具体原因

  “闯祸”的结果

  在电车上读《城堡》,沉浸到《城堡》深处。

  (1)

  (2)

  买来送给男友父母的酒被遗忘在地铁上。

  (3)

  (4)

  22、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3、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喜爱珍惜之情。

  B.表达了作者惜时如金的学习态度。

  C.表达了作者对阅读的无比热爱之情。

  D.表达了作者对阅读时光的无限回味。

  三、综合运用能力(10分)

  阅读以下内容,完成24-25题(10分)

  材料一:蹴鞠所用之“鞠”,最早用石球,是原始时期的狩猎工具。传说等到了黄帝时,开始使用装满毛发的皮球,并用于军事训练。

  汉代(前202年——220年)蹴鞠用练兵,并制定完备体制:球场两端各有六个“鞠室”,各由一人把守,两队以踢进对方鞠室次数定胜负。

  唐宋时(618年——1279年)蹴鞠活动达到高潮。已出现按场上位置分工的踢法,且出现充气皮球,球门减少到两个。南宋《武林旧事》曾列出“筑球三十二人”竞赛时两队的名单与位置,这是历史上第一份足球“首发名单”。

  元朝(1271年——1368年)蹴鞠成为朝廷节庆节目之一,关汉卿在《一枝花·不伏老》中说:“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甚至男女对踢在当时也屡见不鲜。

  材料二:现代足球源于英国。曾在闹市举行,但由于扰民而遭政府禁止,后辟专门球场。19世纪初期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美国家相当盛行。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十一人制比赛开始实行。

  材料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这个项目的申报有三个基本条件,一个是艺术价值,一个是处于濒危的状况,还有一个是有完整的保护计划。每两年才审批一次。

  24、阅读材料,梳理中国蹴鞠的发展演变过程(6分)

  蹴鞠开展目的:从最早用于狩猎,后来用于军事,娱乐,最终成为一项现代体育运动。

  ‚鞠球制作材料:

  ƒ比赛形式和规则:

  25、如果推荐蹴鞠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你认为是否能当选?

  理由是: 。(4分)

  四、写作(60分)

  26、题目:遇见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 雨后全无叶底花

  2、 心忧炭贱愿天寒

  3、 枯藤老树昏鸦

  4、 思而不学则殆

  5、 而或长烟一空

  6、王维;五言律诗

  7、C

  8、陶渊明;不久;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

  9、B

  10、(1)原来的,以前的;(2)进入

  11、直到宴席结束还端端正正地坐着,不和相邻座位的人说话。

  12、“此人每早入帷,端坐至夕 ”

  13、知人善用、任人唯贤 、注意细节、善于观察

  14、南方乡人的敬畏范围和禁忌力度在放大,使得成片的树林得以保全;

  少数民族对树神的崇拜更严格彻底,使得大片森林保存更多更大。

  15、B

  16、运用拟人的修辞,把村子的沧桑大树拟人化,生动形象写出了北方人厚待大树,说明民间对树的尊崇和仰望。

  17、列数字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森林保存的面积大,说明少数民族的树神崇拜,情感上更天真,纪律上更严格,行动上更彻底。

  18、上苍佑之,必使有所忌,有所敬,有所自缚和不为。

  19、瞬间

  20、父亲既生气我把买来的鱼和火腿遗忘在地铁上让他无法好好招待客人又对我无可奈何的心理。

  21、(1)买来招待客人的两条鱼和半只火腿被遗忘在电车上。

  (2)在地铁上读《百年孤独》,坐过头了两站。

  (3)在火车上读《洛丽塔》,读完后抽泣不止。

  (4)夹在书里从加拿大买的具有纪念意味的牛皮书签被弄丢在火车上。

  22、这段运用了插叙的记叙顺序,补充交代了我买酒送男朋友的原因,表现了酒的重要性,为下文我将酒遗忘在地铁上后再买一瓶作铺垫。

  23、C

  24、‚最早用石球,后来用装满毛发的皮球,最后用充气皮球;

  ƒ最初的球场两端六个球门到两个;踢球人数由32人到11人;按场上位置分工到“十一人制”规则。

  25、能够。因为蹴鞠是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具有文化特性,而且足球的创造来源于它,但它又有别于足球,所以它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艺术价值;蹴鞠到现代演变成为足球,它已成为濒危的传统体育项目,亟需保护;面对蹴鞠濒临遗忘的处境,针对蹴鞠申遗,保护蹴鞠的完整计划势在必出。

【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二模复习指导06-21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01608-07

吉安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06-25

201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08-18

2016年自考《财政与金融》模试题与答案08-16

2016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08-07

2016广州中考语文复习试题(附答案)08-07

2016中考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08-12

中考物理复习试题及答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