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的指导
考 点:整体感知文段的基本内容,把握的写法(修辞、结构)。
知识要点:
1、能把握新课标所规定的文言文基本篇目的基本内容,能掌握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根据已掌握的文言文知识阅读浅显的课外文言文,并能把握其基本内容。
考试说明:
1、能按要求概括(或用原文中相关语句概括、或用自已的话概括。)新课标所规定的文言文基本篇目的内容(主题、形象及作者的观点)。
2、能按要求概括(或用原文中相关语句概括、或用自己的话概括。)浅显的课外文言文的内容(主题、形象及作者的观点)。
3、评价作者的观点。
4、能按要求翻译文言文语句。
5、能体会出文言文的写法、结构、修辞等方面的特点。
6、正确理解或添加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考点例析:
一、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然后答题。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通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指宫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 选出对省略成分理解正确选项。
A(太监)才与绢数尺。
B(太监)曰:“须汝驴送柴至内。”
C(我,指农夫)不取直而归。
D(农夫)遂殴宦者。
2.把“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文中卖柴农夫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卖柴农夫与卖炭翁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简析:第1题是对文言文省略成分的考查。答案是:1、ABCD。第2题要求根据前后文,翻译文言文句子。答案是:2.我有父母妻子儿女,他们在等着我,我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第3题要求学生对文言文的主题、人物形象作简略的比较性阅读。答案是:3、本文中卖柴农夫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遭遇,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迫害。两个受害者相比,卖柴农夫性情刚强,敢于奋起反抗,而卖炭
翁则淳朴善良,逆来顺受。(本题只要意思符合即可得分)
二、阅读下文,然后答题。
惊 潮
浮白斋主人
海上每遇八月,潮声夜吼,震撼城市。
至正①间,有达鲁不花②者初至,闻此,夜不敢卧,因呼门者问之。
门者从睡中失答曰:“潮涌上来也!”
不花惊趋入内,呼其妻曰:“本冀做官荣耀,不意今夕共作水鬼。”合门号恸。
外巡更夫闻哭,以为有变,传报正佐③,诸官皆颠倒④衣裳来救。不花恐水涌入,坚闭不纳。同僚破扉排墙而入,见不花夫妇及奴婢,皆升屋大呼救我。同僚询知其实,忍笑而散。
【注释】①至下:元惠宗妥欢帖睦尔的年号。②达鲁不花:蒙语译音人名,姓达鲁,名不花。③下佐:正官和副职。④颠倒:倒置、错乱。
1、综观全文,导致达鲁不花丑态毕露的一句话是什么?
2、能概括达鲁不花的丑态的成语是:
3、翻译文中的黑体句子。
简析:本题答题的关键是参考注释,仔细揣摩,整体把握,读懂全文。第1题要求弄清情节,明白故事的来龙去脉,答案是:门者从睡中失答曰:“潮涌上来也!”第2题要求在理解主题,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用一个成语概括达鲁不花的丑态,答案是:庸人自扰。第3题要求用合适的语言对相关语句进行翻译,答案是:同僚们问得了实情,都忍住笑,悄悄散去。
【中考语文复习阅读的指导】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大全06-15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的内容01-29
中考满分语文复习指导07-25
中考语文考点复习指导内容01-16
中考语文必备复习指导知识01-14
中考语文二模复习指导01-23
中考复习指导06-13
关于中考复习指导01-28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指导01-14
中考物理复习策略指导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