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及答案

时间:2024-08-27 12:32:06 中考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及答案

  阅读一: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朝服衣冠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徐公何能及君也

  2.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B.小惠未偏

  C.将军身被坚执锐 D.孰视之

  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今齐地方千里( ) (2)今方来,吾欲辱之( )

  (3)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4.解释加点词语。

  (1)谓其妻日( )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4)期年之后( )

  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2)

  (3)

  (4)

  6.邹忌“窥镜而自视”“暮寝而思之”的行为反映了他怎样的特点?

  7.齐国为什么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请概括出两点原因。

  参考答案

  1.D (D.动词,比得上; A.名词作动词,穿戴; B.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 C.名词作状语,当面)

  2.A (B.“偏”同“遍”,遍及; C.“被”同“披”,披着; D.“孰”同“熟”,仔细)

  3.(1)方圆 (2)将要 (3)正在 (4)地方

  4.(1)对……说 (2)确实 (3)偏爱 (4)满一年

  5.(1)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2)客人说我美,是因为想要有求于我。

  (3)从这件事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厉害了。

  (4)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

  6.头脑清醒,善于思考,深谋远虑。

  7.一是邹忌以自己生活中的实例,巧妙劝诫齐威王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二是齐威王虚心纳谏,从谏如流。

  阅读二: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为乐者 念天地之悠悠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寻病终

  C.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巘多生怪柏 D.与余舟一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欣然起行 (2)惟长堤一痕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雾淞沆砀。

  4.用原文词语填空。

  【甲】、【乙】两文都描绘了自然美景,【甲】文着重写“ ”,【乙】文着重写

  “雪”。同是美景,【甲]文景物美在“ ”,【乙】文景物妙在苍茫。

  参考答案

  1.A (A.均为“想到”。B.寻找;不久。C.消失;最。D.连词;参与)

  2.(1)高的样子 (2)只

  3.(1)只是少了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雾淞一片

  4.月(月色)空明

  阅读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空乏其身

  (3)行拂乱其所为 (4)人恒过然后能改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人则无法家拂士

  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①必先苦其心志 ②行拂乱其所为

  C.①人则无法家拂士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温故而知新

  3.用“/”划分出下列句子的节奏。(每句划分两处)

  (1)故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

  (2)人 则 无 法 家 拂 士,出 则 无 敌 国 外 患 者

  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2)

  (3)

  5.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6.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阐明承担重大使命的人都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道理。

  B.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对比鲜明,排比的句式增强了文章气势。

  C.第二段由个人说到国家,从反面论证了“死于安乐”的观点。

  D.本文以论点为标题,眉目分明,主旨清晰。

  参考答案

  1.(1)起,指被任用 (2)资财缺乏,这里指受贫困之苦 (3)违背 (4)常常 (5)通“横”,梗塞,不顺 (6)通“弼”,辅佐

  2.B (B.均为“他的”。A.从; 因。C.如果;是。D.所以;旧知识)

  3.(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1)用这些方法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才能。

  (2)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所了解。

  (3)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注意关键字词的翻译要字字对译、处处落实,并且句子要流畅、通顺。)

  5一是在国内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二是在国外有足以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先找到与回答问题相关的原文语句,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答此类题目,务必看清题目是要求用原文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6.B (文章首段通过列举舜、傅说、胶鬲等六人出身低下而后成大业的事实,巧妙得出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结论。连用六个事例,是同类并举,而非鲜明对比。)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2016中考语文基础知识点巩固练习题与答案

2.2016年中考政治备考练习题与答案

3.2016中考语文备考专项练习题

4.2016中考英语备考练习题与答案

5.2016中考英语任务型阅读理解冲刺练习题

6.2016年中考地理备考练习题与答案

7.2016中考地理考前练习题及答案

8.2016中考英语定语从句练习题及答案

9.2016中考英语完型填空练习题及答案

10.2016中考英语完形填空高频词练习题与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练习及答案】相关文章:

中考英语阅读题及答案06-13

中考化学真题练习及答案12-16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03-09

2023年中考语阅读题练习及答案12-01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强化练习及答案12-16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解析04-06

语文中考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参考01-26

中考政治选择题练习(含答案)03-11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