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的常见误区

时间:2022-08-09 10:41:13 升学助考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7年高考志愿填报的常见误区

  有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大学的时候参考的是高校历年来的最低录取分数,但是自己填专业却是挑着该校最热门的专业去填报,这是个比较大的误区。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高考志愿填报的常见误区,欢迎阅读。

2017年高考志愿填报的常见误区

  (一)很多考生参考学校的最低录取分,自己报的却是该校最热门的专业

  有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大学的时候参考的是高校历年来的最低录取分数,但是自己填专业却是挑着该校最热门的专业去填报,这是个比较大的误区。

  你要想挑个某大学里不错的专业,最起码得参考该校的平均分,也就是要在该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上再加几分。你参考最低录取分,那只能是对应该大学相对较差的专业,怎么可能被最好的专业录取,极有可能的情况就是被调剂。

  (二) 志愿表中前几个大学 居然填不服从专业调剂

大学

专业

是否服从调剂

A大学

a\b\c\d\e\f

√服从调剂

B大学

a\b\c\d\e\f

×不服从调剂

C大学

a\b\c\d\e\f

√服从调剂

D大学

a\b\c\d\e\f

√服从调剂

E大学

a\b\c\d\e\f

√服从调剂

上边这种把前几所大学就填成不服从专业调剂,如果达到该大学最低录取线被投档到该大学,却因没达到所报专业的分数线就会被退档,后边的大学就相当于没报,直接掉到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到时候你就哭吧!

有时候考生会纠结一个问题,在前几所大学(注意此处不包含志愿表中的最后一两所大学)究竟什么时候该填服从调剂,什么时候该填不服从调剂?

其实如果你有点推理能力的话,你就会发现你在前四个志愿组填不服从调剂就是完全算不过账来。在最后一个填可以考虑。

 

  ( 三 ) 志愿尽量全部填满

大学

专业

是否服从调剂

A大学

a\b\c\d

√服从调剂

B大学

a\b\c\d\e\f

√服从调剂

C大学

a\b\c\d\e\f

√服从调剂

D大学

a\b\c\d\e\f

√服从调剂

E大学

a\b\c\d\e\f

√服从调剂

如果A大学的招生计划中有10个专业可供选择,志愿表中能填6个,你最喜欢的只有4个,然后你只选了4个填上然后服从调剂。你的想法是最想上的是这4个,剩下的就由大学调剂去吧。其实这个观点是不对的!

既然剩下的还有好多专业可以选,为什么不从剩下的那些里再选出相对还不错的专业填上呢?只要填上你起码能多一份机会避开最不好的专业。

当然如果一个大学的招生计划中只有不到6个专业让你选择,那只能空着几个了。

  (四) 没有做到冷热兼报

大学

专业

是否服从调剂

A大学

A(热门)\b(热门)\c(热门)\d(热门)\e(热门)\f(热门)

√服从调剂

B大学

a\b\c\d\e\f

√服从调剂

C大学

a\b\c\d\e\f

√服从调剂

D大学

a\b\c\d\e\f

√服从调剂

E大学

a\b\c\d\e\f

√服从调剂

你的分数预估刚够A大学的录取分数,却报的都是该学校的最热门的专业,则极有可能等着服从调剂,不如冷热兼报

  (五) 几所大学之间完全没有区分梯度

大学

专业

是否服从调剂

A大学(预估今年600分)

a\b\c\d\e\f

√服从调剂

B大学(预估今年600分)

a\b\c\d\e\f

√服从调剂

C大学(预估今年600分)

a\b\c\d\e\f

√服从调剂

D大学(预估今年600分)

a\b\c\d\e\f

√服从调剂

E大学(预估今年600分)

a\b\c\d\e\f

√服从调剂

所填报的几所大学之间完全没有区分梯度。

假如你的成绩是600分,然后预估A\B\C\D\E几所大学的录取分都是600多分。如果报上的大学都是预估分数600分的话可能会因为没有保底的大学而滑档。

  (六)有考生觉得 出成绩后再准备报志愿的事情也不迟

  报志愿说简单也简单,但真正要想报的好,光靠成绩出来那几天远远是不够的,到时候需要了解大学,还需要了解专业,还要了解报志愿的各种流程和细节。如果不是提前准备的话,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犯一些比较常识性甚至低级的错误。所以如果家长平常有一定的空闲时间,可以帮助考生提前准备一些必备的报志愿材料。

  甚至有考生觉得高考后先玩一段时间再准备也不迟,于是有很多考生高考完后不好好准备报志愿的相关事宜,却抱着好不容易高考完解放了的观点,又是旅游又是约朋友一起聚会。其实高考完考生基本就能预估出大致能上什么层次的大学了,这个时候最好是加紧时间把相关层次及前后的大学好好了解一番,同时把所有的专业都做个简单的了解,初步定一下自己究竟比较喜欢什么类型的专业。

  (七) 不明就里 望“名”填报

  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还有一个误区是,喜欢凭着专业的名称来选择专业,而对专业内涵不了解。实际上,有很多名称看起来相似的专业其实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甚至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在侧重方向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碰到许多名字好听但是不了解专业内涵的,一定要多请教上过该专业的学生或该专业的老师,最好能登录相关网站,查看该专业的介绍及课程设置,避免望文生义给填报志愿带来的负效应。

  最简单的例子,1.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压根不能当牙医,能当牙医的是口腔医学专业,你报了你说会不会后悔死?2.中西医临床医学听着好听,在学校学习过程中采用中西医两套技能培训,但在本质上讲还是中医学类别内的,起码现在是不能报考西医临床执业医师的。3.信息与计算科学,嗯,这个专业是数学类专业,不是计算机类专业。

  这个东西不要觉得你精通了解了100甚至200多个专业了,就怕你有一个了解错了自己还不知道。了解错一个如果报上了,对你来说就是百分百的错了。

  (八) 有考生想 光了解几个常见的热门的专业就可以了

  有很多人觉得了解几个常见的热门的专业就够了,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因为现在是平行志愿,有好几个志愿批次,每个志愿批次又能填报五六个大学,每个大学还需要挑五六个专业,同时还要考虑服从调剂的时候避开非常不喜欢的专业,你细细的算算你需要了解多少个专业,所以如果不好好了解各个专业的情况,要快速选出来是相当难的。

  另外,不要告诉我您就打算只考虑给孩子报几个熟悉的常见的诸如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建筑学、土木工程、财政学、临床医学、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人人都能说得上来的专业。您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因为您一还不了解报志愿的真正步骤、二还没真正了解所有专业各自的优缺点。这就好像您只知道运动的时候穿运动鞋好些,但您却还不知道足球有专门的碎钉鞋、篮球还有减震鞋更合适。您不了解别的,所以您觉得您知道的就是最好的。

  教育部规定的常见专业大概有300多个,不用在这里自以为您已经了解多少!您现在就拿一个本子自己写写,您能数的过来的有几个?真正了解的有几个?您真正没有理解错的专业有几个?!如果您只了解了其中100个专业,那您就是硬生生人为的把另外的200多种选择给自己堵上了!这不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

  (九) 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另外一个误区是:盲目拥挤热门专业,笔者在咨询时经常被问道“今年什么专业热”,“什么专业是好专业”,“什么专业挣钱多”等等。盲目挤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热门专业往往分数很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选专业不能不考虑考生的兴趣和特长,在选择高考志愿时,父母固然要考虑到孩子将来的职业规划,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他的自身特性。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为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这才是最佳选择。考生自身特性包括: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个人能力所及、个人身体条件等几个方面。

  知道这样的后果吗?那就是每年上大学的学生那么多,进入大学荒废了四年的学生有多少,您知道吗?有多少学生是逃课成习惯、上课睡觉、回宿舍打游戏、考试就靠缩印的小抄!有多少大学生堕落了!!我敢说不低于百分之五十!!这不是因为孩子变了,而是因为在高考的时候选了不适合他的专业!就像您给他选了个磨脚的鞋子一样,穿上磨脚的鞋子您还指望天天穿着开心跑步啊?选了不适合的专业您还盼着孩子用心去念?

  (十) 很多考生报志愿不仔细看 甚至不会去看各大学招生章程

  据我所知,绝大部分考生都是只看招生计划,还有历年录取分数,而从不看招生章程。 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办学类型,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课程)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

  这些内容对于考生报考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建议仔细阅读后再选择进行报考。

  (十一) 有些考生过分注重地域 不重学校

  填报志愿时,往往注重学校所在地,而忽视学校本身的内涵。

  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院校所在的地域时,存在两种趋势,即一部分考生选择离家近的院校;还有一部分考生在选择院校时主要考虑地处经济发达或沿海地区的高校。这就导致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大城市的高校录取分数持续走高。

  其实,院校所处的地域跟院校的实力是没有多大直接关系的,各地都不乏部属重点以及特色鲜明的普通高校,这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当考生竞争热门城市等地的大学实力不足时,可以主动把眼界放宽,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填报志愿要以能上学为目的,特别是要找到适合个人兴趣的学校和专业,如果仅仅以地域加以区分就会舍本逐末,失去好的录取机会。

  况且更重要的一点,你觉得选了热门城市真就完事大吉了?如果没有长远打算,毕业后有你受的,光房价就会把你的理想消磨到精光。

  (十二) 过分看重学校 忽视专业

  很多考生在报志愿的时候只重视学校的知名度,但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太随意,结果进入高校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满意,可能又受到学校相关规定的限制,无法调换专业。要知道专业才是决定你未来职业方向的最关键因素。不信现在就去你家附近大学里溜达一圈,随便找一些大学生调查一下,看看有多少人后悔的。

  况且现在国家已经计划17年在几个省份试点报志愿要先注重专业了,既然国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你怎么还不赶紧先往前看,等大家都发现的时候,机会已经没有了?

  (十三) 过分迷信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大学排行榜

  有些考生在判断一个大学的好坏之时,过分依靠网络上充斥着的各种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这也是不对的,甚至可以说绝对是不对的。

  每年到志愿填报时节,各种各样的大学排行榜就争相出炉,而这些大学排行榜又纷纷打着“某研究机构”“某权威排行”的旗号,弄得考生和家长眼花缭乱。目前国内某些机构推出的各种大学排行榜由于其缺乏权威性,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科学性,评价过程不规范等原因造成某一所院校在不同的排行榜里,排名存在巨大差异。对于某些机构开展的大学排名,教育部有关人士曾表示:“第一,我们不搞任何形式的排行榜;第二,我们不赞成任何对大学进行排名的活动;第三,我们尤其不赞成不实事求是的、没有科学基础的大学排行榜。”不同高校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不同。对于考生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就是最好的大学。考生必须要全面了解院校的发展历史、综合实力、专业优势、近年来的录取信息,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院校。

  特别是有些大学是行业特色学校,在综合排名上虽然不及很多综合的巨无霸大学,但在相关行业的认可度远超很多排名靠前的综合类大学。所以各类所谓排名建议仅参考一下就好了。

  (十四)平行志愿中 有考生不填保底院校

  平行志愿虽然填报风险较小,但也不是不需要保险考虑。建议平行志愿的最后一个志愿要有相当的保险系数,也就是说,按照往年的录取位次,考生的分数上最后一个平行志愿要比较保险。

  (十五) 照搬往年的录取分数来填报

  “老师,今年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多少啊?”“我这个分数,能上你们学校吗”……在咨询会上,分数是家长们咨询得最多的题目。类似的题目把招生老师给难住了,他们只能告诉家长“录取分数不是学校决定的,要看考生报考的情况”。

  “你们学校往年不是570分录取吗?”一名家长的小孩今年考了570多分,对招生老师的答复“这个分数有些风险”,她表现质疑。在咨询会上,不少高校会粘贴出该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以供考生和家长查阅参考。这本是一个参考系数,不少家长却误把它当成衡量的“尺子”,拿孩子的分数“对号进座”。

  实际上,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道。另外,因为历年考题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所以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会存在很大波动。考生要尽量避免光靠往年录取分数来判断,而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建议多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十六) 错误的认为平行志愿风险挺小

  平行志愿填报虽然减少了志愿填报的风险,但同样存在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退档的考生,即便是A志愿退档,也将直接进入征集志愿或下一批。这是平行志愿填报最大的风险。

  2.定位不准确的风险。

  3.志愿没有梯度的风险。

  这些风险都要尽量避免。在这再次特别提醒考生和家长注意的是,虽然平行志愿可以填报几所院校且对大学来说均为第一志愿,但每名考生只有一次投档的机会,只要你的档案被投进某所高校,位于其后的院校志愿则无用。一旦被投档到某所大学但是因为考生不服从调剂而退档的话,本志愿组你后边填的学校是没法继续招的!

  (十七)不了解学校某些专业的办学地点

  现在有很多大学都有好多的校区,甚至有的校区和主校区都不在一个城市,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弄明白你要报的专业在哪里上学。别到时候把你录取了却送到一个深山旮旯里,到时候你哭着都找不到学校在哪。

  (十八)过分参考周围邻居、朋友的意见

  在高考志愿填报中,家长最容易受朋友或者同事的影响,朋友的一句话,比如“我邻居家的孩子就是报这个专业,现在怎么怎么样”,就会对你产生深刻的影响。

  邻居、朋友的观点可以听取,但也要分析一下看适合不适合考生,因为每个人性格不同情况不同,所以对同一个专业的认识和喜好也会有不同。

  你说你到时候万一不合适了,你是该怪你还是该怪邻居朋友?!

  (十九) 过分相信大学招生办说的话

  在咨询的时候有很多大学的招生办会跟考生讲你这分数报我们学校肯定没有问题,甚至给考生所谓的确认书。建议大家在最终确定之前不要轻信高校在志愿填报期间做出的所谓录取承诺,这些都是没有法律效力的,轻信高校的承诺,最终利益受到损害的还是自己,近几年类似事件层出不穷。高校提前承诺的这些东西就跟美国总统竞选时的承诺一样,纯粹是为了拉人,最终没几个能实现的!

  (二十)到最后一刻才草草做出决定

  从历年考生报考来看,有很多考生会是这样的情况:一开始面对众多高校与专业茫然无策;然后一直纠结于高校和专业的填报顺序,迟迟不能做出最后决定,一直犹豫不决拖到填报结束前;最后往往在提交志愿前草草的做出不够理智的决定,结果提交以后才发现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的建议是最起码你要提前一两天就做出最后的决定,拟定好最后的志愿草表,然后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发现自己的安排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高考志愿填报的常见误区】相关文章:

2021陕西高考志愿填报05-29

PETS备考常见误区08-28

2017高考志愿填报之985和211的解读09-26

成人高考什么时候进行志愿填报09-03

民企营销管理常见误区10-29

时间管理的常见误区11-09

赴爱尔兰留学常见的误区05-09

十四大常见健身误区10-31

广州中考志愿填报指南09-22

跆拳道基础入门常见误区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