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现代资本运作理论的发展
企业对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视和管理同样的影响了企业资本运作的实施,在社会逐步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大环境下,企业在进行资本运作时要考虑的因素明显发生了更多的变化。企业的日常管理在传统的考量指标基础上增加了环保标准、社会的就业需要、甚至于正在被广泛探讨的碳排放指标等等。这样,在企业进行资本运作时,虽然需要满足的条件在不断增长但是满足条件的备选方案也在显著增多――单纯的需要被逐渐复杂化的要求所替代,企业资本运作的范围和目标在不断的增加和变化中。
一、对资本运作概念在认识上新理解
根据传统的理论学者贺振华的研究:“资本是企业拥有的,可以带来利润的价值。”而根据戴江的研究,资本运作是指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或资本的科学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这一概念的解释强调了“资本运作”的“技巧性”和“科学运动”,使之与资本的概念截然分开。2009年的迪拜危机以及随后接踵而来的希腊财政危机都隐藏了不少资本运作的影子,反观索罗斯对港币和英镑的狙击以致于国际石油价格的大起大落,在一切仿佛顺理成章的市场变化中不乏国际资本的事先布局、释放烟雾、误导市场而后抛售获利的手段。这些事实在为资本运作本身蒙上阴谋、诡计的同时也使得资本运作在普通人的眼里上升成为影响甚至决定地缘政治、国家发展、全球战略等方面不可分割的部分。
举例来说,即使强如俄罗斯,仍然无可辩驳的受到国际燃油价格的巨大影响,当国际燃油价格低于40美元一桶时,俄罗斯的国际收支将出现赤字,一旦国际油价下跌到20美元一桶时,俄罗斯将出现财政赤字。如果通过操纵国际油价就可以决定一个强大主权国家的社会是否稳定、政治是否稳定,结果是很可怕,实际上,这类似的事件就真的没有资本运作的影子和筹谋?本文的资本运作只是存在于商业范畴的企业间的合并、注资和发行股票,由于其根本目的是逐利,不可避免的仍要出现博弈的另一方,不过这一切都是符合市场规则和国家法律和规定不会出现阴谋或者众多的受害者。
二、资本运作理论及其发展背景的演变及现状分析
资本运作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经营观也就是管理目标是影响资本运作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从成立的那一天,企业就面临着竞争,并始终处于生存和死亡、发展和萎缩的矛盾之中。企业只有生存下去才有可能获利,只有获利才能发展,只有不断发展才能求得生存,才能谈及实现更高层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目标,企业管理的目标可以概括为生存――获利――发展,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资本运作是企业在存续过程中强化自身生命力、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企业管理目标的发展和演变对资本运作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也是资本运作不断发展和演变的主要大背景。企业的经营观和管理目标伴随着社会和市场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在管理层次上由低向高、在涉及范围上由小到大的显著变化。根据天津科技大学孙杰教授的研究,企业经营观的发展和变化可以归纳为两个大的阶段――企业内部发展阶段和加入外部环境考量因素的外部环境阶段。在企业内部发展阶段,企业在管理层次上不断细化,其关注的重点逐步从上至下进行扩张,管理所涉及的企业参与者的范围也逐步扩大到整个企业员工;在企业加入对外部环境的考量阶段,企业管理的范围突破了自身的限制,逐步扩展到了对客户和整体社会环境的广大范围。企业经营观的这种变化体现了社会和市场的不断进步与升级,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市场发展背景。
(一)企业内部管理目标的演变及对资本运作的影响
具体来讲,企业内部发展阶段又可以细分为股东利益最大化、经理人利益最大化、全体参与者利益最大化等三个细分的发展阶段。在企业发展的最初阶段,企业的投资人和经营者基本上就是企业的股东,在这个市场竞争环境相对简单的阶段,企业的经营观主要表现在确保股东利益最大化方面,企业的管理相对单纯和短视。此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开始分离,职业经理人进入企业成为独立的管理者,该阶段企业经营观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加入了对经理人自身利益的考量,只有企业具备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可能,经理人的利益才能确保得到体现,该阶段企业的管理更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此时的企业更关注企业的广告效果和公司的市值管理。
随着竞争的加剧,伴随着包括质量管理等新的要求的涌现,企业开始认识到,除了职业经理人外,企业普通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只有充分激励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并确保全体参与者对企业的忠诚度,才能确保企业的竞争力、才能不断提升企业价值,这阶段企业的管理重点加入了对企业全体参与者的激励机制的管理和维护。纵观企业内部管理目标的升级和改变过程可以发现,在这一阶段,管理者更加管制企业本身的状况,相应的,在这一阶段的资本运作的目的和核心也就更加集中在改善、提升企业本身的资源和能力方面。这时期的合并、收购等资本运作基本上属于横向,比较集中于企业规模、融资、生产能力的提升、关键技术的掌握甚至于消除竞争对手或形成垄断经营规模等目的,这一情况将在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观向着更广阔的外部环境延伸时发生巨大的改变。
(二)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对企业资本运作的影响
进入二十世纪后半页,尤其是基于先进的通讯、交通、IT领域的技术爆发基础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速,人力、技术、信息的顺畅流动和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市场边界和竞争体系,企业的经营观和管理目标再一次地开始进化。本次转变主要发生在传统企业概念的外部,从范围上也可以再次细分为两个小的阶段,即企业客户管理阶段和企业社会责任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企业开始关注客户关系的管理以及企业对自身形象及对外部的整体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企业资本运作的目的和范围也随之而改变。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管理学家最早提出了发展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1980年初,美国出现了所谓的“接触管理”(Contact Management),并产生了专门收集客户与公司联系的所有信息的专业公司。不久后,1985年,巴巴拉?本德?杰克逊提出了关系营销的概念,使人们对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到了1990年,该理论逐步演变成为包括电话服务中心支持资料分析的客户关怀(Customer care)。
进入90年代后,在基于强调对供应链进行整体管理的ERP概念逐步普及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由于ERP系统本身功能方面的局限性,也由于IT技术发展阶段的局限性,ERP系统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对供应链下游(客户端)的管理,针对3C因素中的客户多样性,ERP并没有给出良好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到90年代末期,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普及,CTI、客户信息处理技术(如数据仓库、商业智能、知识发现等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结合新经济的需求和新技术的发展,Gartner Group Inc提出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客户关系管理)概念。这样,企业管理的范围第一次突破了企业自身的边界,开始向传统的企业概念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客户方向开始了延伸,此时的资本运作的目的和范围又拓展到了客户资源的开拓、更广泛的销售渠道的获取等,该阶段的资本运作也逐渐由传统的横向发展转而向纵向发展。
(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对企业资本运作的影响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社会通过市场能够最好地确定其需要,如果企业尽可能高效率地使用资源以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销售它们,企业就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到了18世纪末期,西方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表现为小企业的业主们经常捐助学校、教堂和穷人。进入19世纪以后,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较大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受“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观是持消极态度的,许多企业不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是对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供应商和员工等极尽盘剥,以求尽快变成社会竞争的强者,这种理念随着工业的大力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此阶段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目标是“赢利至上”,1970年9月13日,诺贝尔奖得奖人、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刊登题为《商业的社会责任是增加利润》的文章,指出“极少趋势,比公司主管人员除了为股东尽量赚钱之外应承担社会责任,更能彻底破坏自由社会本身的基础”,“企业的一项、也是唯一的社会责任是在比赛规则范围内增加利润”。
与此同时,随着企业制度逐渐完善,劳动阶层维护自身权益的要求不断高涨加之各国政府接连出台《反托拉斯法》和《消费者保护法》等法律以抑制企业不良行为,客观上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改变逐渐成为历史必然。进入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开始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它包括环保、劳工和人权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导致消费者的关注点由单一关心产品质量,转向关心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劳动保障等多个方面。迫于日益增大的压力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很多欧美跨国公司纷纷制定对社会作出必要承诺的责任守则(包括社会责任),或通过环境、职业健康、社会责任认证应对不同利益团体的需要。
90年代初期,美国服装制造商Levi-Strauss制定了第一份公司生产守则,后演变为“企业生产守则运动”,又称“企业行动规范运动”或“工厂守则运动”,企业生产守则运动的直接目的是促使企业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此后,在劳工组织、人权组织等的推动下,生产守则运动由跨国公司“自我约束”(self-regulation)的“内部生产守则”逐步转变为“社会约束”(social regulation)的“外部生产守则”。到2000年,全球共有246个生产守则,其中除118个是由跨国公司自己制定的外,其余皆是由商贸协会或多边组织或国际机构制定的所谓“社会约束”的生产守则,这些生产守则较为量化的确立了现代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的雏形。
【现代资本运作理论的发展】相关文章:
资本运作对企业发展的影响11-08
现代航空维修理论形成及其发展趋势论文(通用14篇)06-08
什么是资本运作11-24
现代舞发展历史09-01
环境对资本运作的约束06-07
中国生态城市发展热潮正从理论走向实践05-12
现代舞的现状及其发展11-17
现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08-23
资本运作模式模式分类06-03
如何加强企业的资本运作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