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时间:2022-04-01 12:53:34 资本运作 我要投稿

如何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广义的资本结构通常称为财务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金的结构,而狭义的资本结构仅指长期资本结构。

  一、我国目前企业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

  1、资本结构中负债资金的作用

  企业资本结构是由企业采用的各种筹资方式筹集资金而形成的,各种筹资方式的组合类型决定着企业资本结构及其变化,尽管如此,但总的来说,资本结构问题其实是负债资本所占比重问题。

  (1)合理地利用负债有利于降低资本成本。由于负债资金必须按期还本付息,对于资金供应者来说,其风险小于权益资金,所以负债利息率一般低于权益资金的报酬率。同时负债利息可以在税前利润中扣除,企业可减少所得税,使得负债资金成本必然低于权益资金成本。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增加负债资本,必然降低综合资本成本,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

  (2)合理地利用负债有利于获得财务杠杆利益。由于债务利息通常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1元利润所负担的固定利息会相应降低,从而可分配给股权所有者的税后利润会相应增加。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合理地增加债权资本,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给企业所有者带来财务杠杆利益。

  (3)过渡负债会造成财务风险。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过渡的负债尽管造成了资本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与财务杠杆利益的进一步扩大,但同时也带来了财务风险的扩大,过高的利息会造成企业的亏损,过高的负债也增加了企业偿还本金的压力,从而加大了企业破产的风险。

  2、我国目前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

  (1)企业负债比重过高。据统计,1980年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18.7%,1998年为65.5%,资产负债率变化确实很大,而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固定资产投资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即所谓的“拨改贷”后,更加促使负债比例过高。而且,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以后,国家财政几乎不对国有企业增注资本金。国家财政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也从1981年的28.1%下降到1995年的2.6%。更有甚者,一些新建企业完全靠银行贷款建成,成为无资本金企业。

  (2)非经营性负债占据很大比重。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企业依靠负债兴办社会福利设施;另一方面,企业负债用于上缴利税及应付各种社会摊派支出庞大。因此,高负债比率下的低资产收益率,使得企业债务问题积重难返。此外,债权主体单一,银行成为企业最大的甚至是惟一债权人,形成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依附关系。

  (3)国有企业中国有股权比重过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国有企业通过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除了国有独资公司以外,其他组织形式的公司制企业中,国有股权比重也相当高。以上市公司为例,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大多在60%以上。

  (4)渠道单一,企业负债过度。由于渠道狭窄我国居民的闲散资金不能直接融资,主要是依靠间接融资为主,一些企业流动资金极少,一旦银行停止注人信贷资金,便会陷入困境。在企业负债率迅速攀升的同时,还伴随着不良负债的不断增加。其中相当一部分部分企业难以支付这种不良债务及其利息构成的巨大而沉重的包袱,使企业陷入较为严重的债务危机。

  (5)资本结构,银企认识不一。统计资料显示,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中,不良贷款比例节节攀升,大大超过了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这不但阻碍了国有银行商业化的改革进程,而且也是银行货币体系和国民经济潜伏着巨大危机。银行为了减少自己的不良债权,总想得到企业的还贷,故不希望企业破产或兼并;而一些企业则想方设法搞破产或假破产,以此来优化自己的资本结构,以便东山在起。

  二、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措施

  1、因地制宜,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

  理论上讲,最佳资本结构是存在的,但由于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很多,而且各种因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在实务中确定最优资本结构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建立一个目标资本结构,使得筹资决策所寻求的资本结构与目标资本结构趋于一致。因此,应针对企业的类型、财务状况、资产结构、产品生产销售情况、税率与利率的变化水平和投资人与管理者的心理状况等因素,因地制宜,不能搞一个标准,进行一刀切,建立适合自己的合理的资本结构。

  2、强化企业资本结构意识,加强企业资本结构研究

  目前,一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水平低,只注重发展规模,一方面造成高额负债,另一方面使企业现有资金闲置。所以必须要强化企业资本结构意识,逐步推广以“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为主的指标的企业考核体系,促使企业有效地控制债务风险。同时,应加强资本结构的理论研究,尽管最优的资本结构存在于理论上,但是针对不同情况一个个的具体企业而言,合理的资本结构还是存在的,如果能加强理论研究,并借鉴国外已有的量化指标,在总结有关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对影响资本结构的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从而找出相对合理的企业资本结构量化标准,将会指导企业实践活动。

  3、政府要加大支持企业优化资本结构的力度

  优化资本结构需要政府的投入,一是资金的投入,二是政策的投入,三是立法的投入。如何用好财务杠杆这一把“双刃剑”,充足的资金是前提,政策与法规的完善与健全是保障,通过立法和制定相应的政策对资金运行环境进行规范,促使资金正常运行,这样,既能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杠杆效应,又能更好地规避财务风险。在资金的运行中,金融机构是纽带,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正确处理债权债务关系,在企业改革与完善资本结构中,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全局的观点和积极负责的态度,对扭亏无望的企业支持他们进行破产处理,实行资产重组,对尚有潜力的企业应予以资金扶持,帮助企业调整债务结构,降低资本成本。

  4、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大力扶持证券市场的发展

  中央银行必须对证券市场适度监控,这样才能使我国的股票债券及基金市场的运作走入正轨,从而使企业通过合法的途径,获得所需的资本,使融资方式多元化,融资风险分散化。同时应大力扶持证券市场的发展,一个健康有序的证券市场,是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的必然要求。我国证券市场近几年有了长足发展,但应该指出,目前的证券市场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还是一个不规范、不成熟的市场,难以对资本结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下大力气扶持,加快其发展。

  5、加快企业转轨建制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优化资本机构必须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步进行。首先要改善当前投资效益低下的状况。企业要按照市场法则和资金运行规律,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科学论证和投资活动的科学管理,充分利用投资后形成的.生产能力,提高投资效益。其次,加快企业转轨建制步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政府应该给予充分的自主权,减弱企业对国家的依赖,同时,健全企业的约束机制,对资本结构恶化且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从而使企业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第三,随着国有银行商业化的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市场运作方式的新型银企关系。

  拓展:

  一、资本运营的概念

  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是以产品经营为主,而现代企业要想获得高速发展,必须走资本运营的道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对资本进行有效的营运,通过资本的流动经营,发挥协同效应,使资本资源配置最优化,促进企业价值的整体提升,谋求可持续发展。资本运营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其概念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起来,资本运营是管理理念上的创新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一些企业利用资本杠杆,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低成本扩张。

  从理论上说,资本运营是指企业将自身所拥有的一切有形和无形存量资本通过流动,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变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本增值目标的一种过程。企业的资本运营就是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实现资本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它有如下特点:

  1、资本运营的主体可以是资本的所有者,也可以是资本所有者委托或聘任的经营者,由他们承担资本运营的责任。

  2、资本运营的对象,或是一种形态的资本,如金融资本,或者是两种形态以上的资本,如运营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房地产资本等。

  3、资本的各种形态必须投入到某一经营领域之中或投入多个经营领域之中,即投入到某一产业或多个产业之中,才能发挥资本的功能,有效利用资本的使用价值。

  4、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必须同其他生产要素相互组合,优化配置,才能发挥资本的使用价值,才能创造价值。

  5、资本运营的目的是要获取理想的利润,并使资本增值。

  企业资本运营的形式有多种,如投资、融资、出售或购入产权或资产。资本运营的内容有三点:一是资本的直接运作;二是以资本运作为先导的资产重组和优化配置;三是按照资本的效率原则进行生产经营。概况地说,资本运营包括资本的筹集和资本的运用两个方面。

  1、资本的筹集:包括权益资本的筹集和负债资本的筹集。权益资本的筹集主要有吸取直接投资、发行股票等方式,负债资本筹集主要有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发行债券等方式。

  2、资本的运用:资本运用形式有企业重组、资产重组和产权重组。企业重组侧重于企业整体的分立与组合,有股份制改造、兼并、收购、合并、分立、破产等。资产重组侧重于改变资产形态及其数量比例;产权重组侧重于改变企业资产的产权关系,包括产权的分离组合机产权主体的变化。

  二、融资与企业资本运营

  在资本运营的过程中,企业可通过以货币化资产为主要对象的购买、出售、转让、兼并、托管等活动,实现其对资源的重新配置,而这种过程都要以融资为基础和前提。

  1、融资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

  资金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运转所必须的“血液”或“润滑剂”。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时时刻刻都需要资金及资金流动,资金越充足,流动速度越快,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越好。资金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要成立一个企业,就必须有相应的资金,否则企业的生产经营就无从谈起;由于季节性和临时性需要,或是由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等原因,都需要资金。在企业现实生产经营活动中,对资金总是有着不断的需求,而资金的供应量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又常常处于“饥渴”状态。因此,持续融资能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2、融资是企业进行投资和战略扩张的基础

  企业的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对外投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同时,拿出一部分资金投放于证券等金融性资产,以期获得股息或利息收入。企业进行投资的目的有多种,如维持现有规模效益、扩充规模、控制相关企业,应对风险等。企业只有经营状态良好,有适当的闲置资金投放于资本市场时,才能进行相应投资活动。当企业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想要继续扩大规模时,可以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参股、战略联盟等方式发展成为大型企业集团,而这同样需要企业雄厚资金的支持。企业的发展壮大不可能单纯依靠自有资金,只有通过多渠道的融资方式,才能获得企业资本运作所必要的资金,并且实现自有资金的保值增值。

  3、融资是企业资本结构稳定、控制风险的基本保证

  企业进行资本运营的目标在于保持资本的增值,而如何获取低成本的资本则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性问题。低成本、较稳定的资本可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而高成本、不稳定的资本则会增加企业经营中的变数,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增添不稳定性因素,而严重时还可导致财务危机。企业融资是要从自身的生产经营现状和资本需求情况出发,根据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发展规划,确定投资资金的需要量和资金投放的时间结构,同时根据企业的融资市场确定筹资方式和渠道,测算筹资成本,衡量筹资风险,从而确保企业在防范筹资风险的前提下,能够多渠道、低成本且及时、适量的获取所需资本,同时保持企业自身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与稳定性。由此可见,融资是企业资本运营工作的重中之重。

  融资作为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长期经营运作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企业应合理的选择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并根据其不同的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的难易程度、资本成本等进行综合考虑,并使得企业的筹资成本降低。在筹融资过程中,企业需坚持先内后外,先负债后权益的原则,力求将企业的财务风险降至可控限度内,并在此基础上尽量降低资本成本,以充分提高企业的筹资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如何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相关文章:

怎么优化企业资本结构08-16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分析08-17

探究中国上市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必要性08-25

现代企业资本结构分析09-04

家族企业资本结构08-25

如何优化医药企业劳动力结构10-06

资本结构分析08-16

公司的资本结构稳定性如何08-17

企业网站如何优化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