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自考《教育经济学》预测试题及答案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对被考核者的知识才能进行考察测验。你所了解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考《教育经济学》预测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考《教育经济学》预测试题及答案 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计量经济学
B.人力资本理论
C.劳动价值理论
D.教育资本
2.教育经济学在中国开始逐步涉及与展开的时间是(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教育投资具有生产性投资的性质是由于教育劳动具有 ( )
A.生产力
B.劳务性或服务性
C.使用价值
D.消费性
4.最早提出“人力资本”这一概念的是, ( )
A.贝克尔《人力资本》
B.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
C.沃尔什《人力的资本观》
D.欠雷《投资决定的正规标准》
5.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 )
A.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
B.社会与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追求目的不同
C.教育供求间存在矛盾
D.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6.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是( )
A.20世纪70年代,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B.1982,奈斯比特《大趋势》
C.1986,福莱斯《高技术社会》
D.1996,“经合组织”年度报告
7.连接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环节和纽带是( )
A.科学技术市场
B.人才和劳动力市场
C.物质形态商品市场
D.服务市场
8.从根本上讲,教育结构主要受( )来
A.社会生产关系制约
B.政治制度制约
C.生产力水平制约
D.社会经济结构制约
9.教育投资只有通过培养出来的劳动力以及再生产出来的科学技术进入生产领域,才能创造社会物质财富,说明教育投资具有( )
A.周期性长特点
B.弹性大特点
C.间接性特点
D.长效性特点
10.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物质前提和客观依据是( )
A.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
B.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
C.科学技术水平
D.社会人口
11.义务教育投资主体中居中心地位的是( )
A.个人
B.群众
C.国家或政府
D.企事业单位
12.计量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是( )
A.教育投资
B.教育成本
C.教育收益
D.教育分配
13.分析大学生社会直接成本有多种计量方法,比较常用的有匡算法和( )
A.“成本一效益”计算方法
B.实算法
C.费希洛计算法
D.舒尔茨计算法
14.最理想的学校规模类型是( )
A.规模过大稳定型
B.规模适度稳定性
C.规模适度成长型
D.规模过小成长型
15.社会平均劳动简化比计算公式是( )
A.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总课时数/某准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总课时数
B.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某准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
C.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某准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
D.平均劳动简化=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简化比×各类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百分比(按教育程度)
二、名词解释题
1.★教育经济学
2.教育的社会需求
3.教育结构
4.教育成本
5.教育个人收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
22.市场经济体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是什么?
23.反映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与速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24.★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的优点是什么?
25.分析解决我国教师工资问题的思路。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10分,第27小题15分,共25分)
26.论述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观点(论述两位代表人物即可)。
27.结合现代社会实践,论述如何改进和完善教育投资的管理体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此题考核的是教育经济学学科产生的理论根源。其直接理论来源是“人力资本理论”。
2.C【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经济学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与产生起步比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中国教育经济学会成立的时间是1984年10月。答案是C。
3.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劳动的性质。从教育劳动具有劳务性或服务性这一特别使用价值角度,可以说教育劳动具有生产性因素,教育投资具有生产性投资的性质。
4.C【解析】沃尔什于1935年写了《人力的资本观》,被西方认为是教育经济学第一篇论文,最早提出了“人力资本”这一概念。舒尔茨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人力资本投资》是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作。正确答案是C。关于“人力资本”这一知识点历年来必考,是考查重点。
5.B【解析】选项A具有迷惑性,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从而产生供求矛盾。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则是由于社会与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追求目的不同,正确答案是B。
6.D【解析】“经合组织”不仅是国际权威机构,而且提出了知识经济的计量指标体系,因此作为“知识经济”概念确定的标志。选项A提出“后工业经济”,选项B提出“信息经济”,选项C提出“高技术经济”。
7.B【解析】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人才和劳动力既是教育培养的对象,又是产业部门和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成为链接教育和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环节。答案A、C、D阐述的都是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但是不是纽带。
8.D【解析】教育结构受制于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诸如A、B、C选项的内容。但从根本上讲,教育解雇主要受社会经济结构的制约。经济结构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内部发展变化的趋势,制约着教育结构内部调整改革的方向。
9.★C【解析】教育投资不能直接同物质生产资料结合,说明的是其间接性特点。正确答案是C。教育投资特点这一知识点,2007年真题考查过“长效性特点”,2008年真题考查过“周期性长的特点”,是考查热点。
10. A【解析】一个国家教育投资比例的大小,首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程度与速度,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这是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物质前提和客观依据。因此,正确答案是A。
Il. C【解析】根据义务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义务教育投资主体国家化,国家或政府成为最主要的投资者,居主体地位。
12.B【解析】要分析各种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并进行量化处理,首先必须考察教育成本,只有当效益大于成本时,才能体现出教育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所以,正确答案是B。
13.B【解析】实算法要求把一切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扣除掉,对学校固定资产,按不同种类分别给予折旧。这种方法相对比较实际也比较科学,正确答案是B。选项A用来研究分析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
14.B【解析】规模效益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资源内部分配是否合理,规模适度稳定型,不需要再做调整,属于教育规模的理想状态。
15. D【解析】四个选项中,公式正确的是C和D。选项C是劳动简化比的公式,选项D才是社会平均劳动简化比的计算公式。
二、名词解释题
1.★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的一门边缘学科。(2004、2006年皆考查过,有隔年考查的趋势,是重点题)
2.教育的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3.教育结构是指教育这个社会现象总系统各种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即教育纵向子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教育横向子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
4.教育成本是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5.教育个人收益或称教育私人收益,指个人接受某级某类教育,终生所能获得的经济收入扣除所支付的教育费用(教育成本)后的.净收益。
三、简答题
21.简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
答: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表现:
(1)教育对人具有全面的影响作用。教育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经济增强发生作用。
(2)教育通过培养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人才,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各个领域的人才,对社会生产力增强发生作用。
(3)教育通过陶冶劳动者的思想和道德,提高劳动者的精神文明程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劳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对经济发展发生作用。
22.市场经济体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是什么?
答:市场经济体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通过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调节教育的类别、层次、专业结构及各级各类各专业的招生数量。
(2)通过学费调节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由于非义务教育收取学费作为教育成本补偿,因此,学费就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教育的供给和需求。
(3)市场机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作用,在教育市场不甚完善的情况下,是有限的;只有教育市场发育成熟后,市场机制对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23.反映教育事业发展规模与速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反映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指标有:
(1)义务教育普及率及增长率。具体指标数据包括: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在校学生数、义务教育适龄人口数等。
(2)非义务教育的升学率及其增长率。这主要反映中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中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占该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反映了中等教育发展的规模;该年龄组人口每年平均入学人口,即每年平均增长率,则反映了中等教育发展速度。
(3)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及其增长率。以每1万或每10万社会人口中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反映其发展规模;以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增长率反映其发展速度。
(4)成年人口当中的扫盲率以及职工、农民接受各种业余教育和各种培训的增长率等。
24.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的优点是什么?
答: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是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于1986年提出。其优点在于:(1)各教育成本分担和补偿的主体都可以从中获得经济收益,从而刺激了多主体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增加总体教育投资总量,从而扩大教育规模,加快教育的发展。
(2)教育成本分担和补偿制度与扩大学生就学、就业密切相关,因为没有选择权就不可能分担教育成本。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和家长享受较高层次教育机会的成本意识。
25.分析解决我国教师工资问题的思路。
答:(1)教师工资必须由财政拨款来保证。现阶段我国实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方针,但是由于一部分教育经费是学校自筹的,必然导致各校教师工资的不均等。因此,从长远观点来看,教师工资应该由政府来保证,而不是学校自筹。
(2)确定教师工资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公益事业。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背景下,国家在决定教师工资待遇时,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事实上存在教师劳动力市场,如果教师工资过低,则会导致教师这种高质量的劳动力流向其他部门,从而导致师资的短缺。
(3)确定教师工资必须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
(4)必须保证教师实际工资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
四、论述题
26.论述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观点(论述两位代表人物即可)。
答:(1)舒尔茨的主要观点认为:
①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原因有三个:一、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超过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相对投资量,主要是由收益率决定的。二、人力资本在各个生产要素之间发挥着相互替代和补充作用。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会更多地代替其他生产要素。三、用具体数量化计算,进一步证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②教育促进经济增长是通过提高人们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的具体方式实现的。所谓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是指人们对于经济条件的变化、更新所作出的反应及其效率,即人们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重新考虑合理分配自己的各种资源,如财产、劳动、金钱及时间等。这种能力的取得与提高,主要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的作用。
③人类时间是人力资本的组成部分。有效地合理使用与分配时间的能力,也是人力资本的构成部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宝贵的人类时间,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④教育也是使个人社会收入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生产的能力,从而增加个人收入,使个人工资和薪金结构发生变化。
(2)丹尼森的主要观点认为:
丹尼森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除与舒尔茨相同处外,还有突出的贡献和区别于舒尔茨的一些观点。被称为西方人力资本计量的代表人物。他与舒尔茨在理论上主要区别有:
①认为教育不是生产中的单独因素,是生产中人力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
②教育因素和教育投资指的是受正规教育年限的多少。
③“知识增进”是人力资本组成部分。
④正规教育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有其中的五分之三在起作用。
(3)贝克尔的主要观点认为:
①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既要教育当前的经济效益又要教育未来的经济收益。
②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
③收集信息、情报资料也是人力资本的内容之一,同样具有经济价值。
④提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⑤提出了“年龄——收入”曲线。
⑥用具体数学计算和实证确定,说明了高等教育收益率,同时也比较了不同教育等级之间的收益率差别。
【解析】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观点,历年来都是考查的重点热点问题,尤其是舒尔茨的主要观点,更是核心考点。解答此题,需要对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有综合的把握。按照题目要求,提取自己比较熟悉的两位人物的观点进行阐述,并需要结合自己的理解展开论述。
27.结合现代社会实践,论述如何改进和完善教育投资的管理体制。
答:教育投资管理体制的基本出发点应当是:有利于调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调动教育单位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果。
(1)在教育投资的预算管理上,应逐步实施教育经费预算单列制度,保证教育投资足额到位。(2)建立和健全合理的定员定额制度。定员是确定人员编制,其基本依据是学校业务量大小,体制人员同业务量的比例关系。定额是由财政和教育部门为学校规定的支出限额。定员定额是确定学校预算支出的基础,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3)学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和经济核算制。作为过渡办法,可以将学校后勤服务的单位实行半企业化或企业化管理,实行经济核算制。
【解析】学校的教育投资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采用何种投资管理体制,如何管理教育投资,也是影响教育投资使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解答此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在阐述清楚要点的基础之上,联系社会实践进行补充说明。如果能有自己的想法,言之成理,亦可以得分。
自考《教育经济学》预测试题及答案 2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都是由( )。
A. 价值构成的 B. 货币构成的
C. 资金构成的 D. 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
2. 商品对消费者来说( )。
A. 只能占有使用价值而不能占有价值 B. 只能占有价值而不能占有使用价值
C. 同时既占有价值又占有使用价值 D. 既不能占有使用价值又不能占有价值
3. 商品与一般劳动产品比较,其主要特点是( )。
A. 商品不是劳动产品 B.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C. 商品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D. 商品是用来缴纳贡税的劳动产品
4.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
A. 创造生产资料的价值 B. 创造新价值
C. 创造剩余价值 D. 创造使用价值
5. 商品的二因素是( )。
A. 价值和剩余价值 B. 使用价值和价值
C. 价值和交换价值 D. 使用价值和剩余价值
6.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
A.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C.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7. 某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某商品价值量出售后,他的劳动耗费就( )。
A. 得到部分补偿 B. 得到完全补偿
C. 得不到补偿 D. 得到超额补偿
8. 支付地租、租金、利息、工资时货币所起的职能是( )。
A. 流通手段 B. 贮藏手段
C. 支付手段 D. 世界货币
9.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10.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A. 抽象劳动 B. 脑力劳动 C. 体力劳动 D. 具体劳动
11. 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 )。
A. 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的 D. 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12.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
A. 价值规律 B. 竞争规律 C. 供求规律 D. 剩余价值规律
13. 货币的本质是( )。
A. 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 商品交换的媒介
C. 流通手段 D.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4.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 )。
A. 供求关系决定的 B. 商品的效应决定的
C. 价值决定的 D. 使用价值决定的
15. 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 )。
A. 商品流通是由货币流通引起的 B. 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
C.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没有关系 D. 商品流通就是货币流通
二、问答题
1. 商品二因素之间是什么关系?
2. 怎样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它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如何?
3.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
4. 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6. 什么是价值规律?
7. 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
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A 3. B 4. D 5. B 6. C 7. A 8. C 9. C l0. A ll:B l2. A l3. D14. C l5. B
二、问答题
1. 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作为一种物品,首先必须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商品的这种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商品的有用性。不同的商品由于它们的自然属性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它是商品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两者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两者相互依赖、互为条件,彼此间不可分割。只有同时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的物品,才能成为商品。商品必须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二因素的对立性表现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互相排斥。一切商品对于买者只具有使用价值,对于卖者只具有价值,任何个人都不能既占有某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同时实现它的价值。
2. (1)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有特殊目的、对象、操作方法等。使用不同的劳动资料,其生产结果各不相同。它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它是反映商品生产之间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它是个历史范畴。
(2)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同时,也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也决定着商品二因素的矛盾。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具体劳动就没有转化为抽象劳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也没有得到解决。
3.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因此价值量必然由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来决定。而劳动量是用劳动持续的时间来计量,所以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马克思指出,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4.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总是不断提高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取决于多种因素:
(1)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熟练程度越高,劳动生产率也越高。
(2)科学的发展程度。科1学技术越发展并将其运用于生产过程,便越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这是指劳动组织、生产管理及分工协作等。生产过程组织与管理的好坏,对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有着重要作用。
(4)生产资料的规格和效能。这里指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数量是否充足,质量、效能如何。
(5)各种自然条件。
5. 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表现和反映,它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6.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其主要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7. 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有: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引起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自考《教育经济学》预测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2010自考《教育经济学》模拟试卷及答案02-24
2016自考《审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03-01
成考专升本政治预测试题及答案02-22
计算机应用基础自考单选试题及答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