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民间春节的习俗

时间:2024-08-22 09:22:32 秀雯 春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开化民间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演变而来。春节有许多习俗,如办年货、扫尘、贴对联、守岁、拜年、放鞭炮等等。下面小编为您带来开化民间春节的习俗!

开化民间春节的习俗

  春节习俗 开化民间春节习俗趣谈

  春节拜年,是开化传统的民间习俗。春节列为一年节日之首,而春节“拜年”气氛也十分浓盛。

  “年 三十晚上”吃团圆饭。园桌上鸡、鱼、肉齐全,荤多素少,还必备汤园、八宝饭,示为团团圆圆,百宝进家之意。“三十晚”是一种最使人留恋的一晚。古时,要换 门神、贴春联。所谓门神,就是唐代名将秦叔宝、尉迟恭的画像,传说是能赶邪驱妖,现时是贴“福”字。贴春联习俗,从古到今仍然丰盛,专用红纸书写来年大吉 大利之词,还要在门前张灯结彩,这种民间习俗一直延至今日。

  古时 穷人怕过年,没吃少穿的家境,还怕富人催租逼债,只有“三十晚”平安无事。因此,在全家人上桌前,要放鞭炮,一是表示吃年夜饭了,不要再来催逼债了;二是 辞旧迎新的标志。据《钱江源民间故事集》记载,新春大年市民还流传新春“孩儿乐”口头俗语:“夏秋冬去春到来,孩儿高兴蹦蹦跳。双手捂耳听鞭炮,挤进人群 凑热闹。红色马挂比比看,欢天喜地人人笑。”“三十晚”毕,全家聚在一起坐夜,“脚烤白炭火,除了皇帝就是我”,全家谈笑风趣,喜喜哈哈到午夜。

  正月 初一凌晨,由男主人开门放鞭炮,焚香告祝天地,求其赐福。年初一,不准骂人、打人;又不准扫地,不准往屋外倒赃水;不准串门过户玩耍,只能在公共场所娱 乐。提倡讲文明,说彩话,如“四季大发财、元宝滚进来”等。开门放鞭炮后,合家穿新衣服,戴新帽,穿新鞋,点起红烛,吃果子等,有的还吃糖年糕,以兆新的 一年生活甜甜蜜蜜,一年高一年。初一早餐均以挂面为食,挂面细长,以兆长寿。吃罢早餐,小辈要向祖父母、父母亲拜年。古时候,必须要跪拜。拜罢,长辈赐与 一红纸包和一碟果子。现时又不同了,天真活泼的小辈,拱手示礼,叫声辈称,如舅公、姨夫后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长辈高兴地应了一声,便把备好的大 红包(三百、五百、一千元不等),赐给小辈手里。

  初二发新年财。“柴米油盐酱醋茶”,以柴为首,因柴与财同音,故新年伊始,农民即上山砍青柴,以示清清洁洁,恭喜发财。城里文人即执笔书写“新春开笔、万事如意、大吉大利”。

  一般 从初三开始,走家串户,登门拜年。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互相道贺,初见时双手都要拱手示礼,敬呼“恭喜、恭喜,发财、发 财”。拜年要带“果子包”。“拜年,拜年,果子向前”,是开化民间礼节习俗。古时候,“果子包”以自制的芝麻糖、烟丝充之。在农村以“灯日”作为拜年日 期,一般小村排行在前,大村排行在最后。笔者记得,拜年要拜到正月二十为止,到二十日的“果子包”已结并到一块了。现代的“果子包”已升级了,随着国强民 富的境况,除两瓶酒(最高档酒是茅台、五粮液)外,还有保健的补品。当日也有升级为“包红包”的拜年方式。互拜之日,都要聚餐一天,吃罢晚饭后,共赏迎灯 或演戏等精彩节目。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新女婿拜年,人称“上门”,最为隆重、热闹。携带“果子包”比一般人贵重一些,而且要用双包。当天,新女婿上桌要坐 “高横头”,俗称新女婿唯此一日大,此后只能坐角落头了。

  元宵节为传统灯日,古代习俗,每村每场均耍灯,为春节最后一个节日。现代元宵节更为讲究,“迎灯会”、“烟花会”、“舞龙会”等,以示庆祝。

  笔者认为,春节“拜年”习俗有利于社会和谐:一是敬老爱幼好传统;二是交朋结友的好时光;三是劳逸结合,休闲的好日子;四是文明礼貌的好形式。春节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意义非凡。全家开心,团团圆圆。

  中国春节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是中国春节习俗,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扫尘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中国春节习俗。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这是中国春节习俗。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开化民间春节的习俗】相关文章:

林州民间的春节习俗03-21

我国春节民间习俗10-20

关于春节的民间习俗推荐02-01

上海春节的民间习俗03-14

春节民间习俗的简介04-02

大暑的民间习俗11-28

河北各地民间的春节习俗民俗03-12

关于民间习俗的谚语10-15

大雪的民间习俗简介12-09

大寒节气的民间习俗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