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灯谜
灯谜是我国传统的谜语形式。它是运用艺术的手法和汉字的组合规律,着眼于字义、词义的变化,常用一个词句、一首诗来制作灯谜,既能达到娱乐的目的,又使人增长知识,因而自古以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新春佳节的灯谜游艺活动,更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灯谜的起源,据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瘦词和隐语。但以完整的形式出现的灯谜,一般都首推“曹娥碑辞”。据《会稽典录》“曹娥碑在会稽中”,即今绍兴地区。东汉文学家蔡邕因避难经过绍兴,曾在碑上称赞曹娥“孝义”的诗文旁边,刻下了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据《世说新语·捷悟》篇记载,魏武帝曹操一次率领群臣,路过曹娥碑下,指着这八个字问主簿杨修:“懂不懂?”杨答:“懂。”曹操说:“你先别讲,让我再想一下。”向前又走了三十里,曹操和杨修分别写下了答案。杨的答案是:“黄绢”,是染色之丝,为“绝”,“幼妇”,是少女,为“妙”;外孙,女子也,为“好”;齑臼,是古代承受辛辣的容器,为古代辞字从“受”从“辛”的一种写法,四字连一起,便是“绝妙好辞”。曹操的答案和杨修一样,但他感叹地说:“我和你的才力相距有三十里?”
隋代侯白、曹著等皆为制谜能手。有位客人出了“一物坐也坐,卧也坐,行也坐”让曹著猜,曹著答道:“一物坐也卧、卧也卧、行也卧。”客人不解,曹著说:“我的谜可以吃你的谜。”原来,一个射“青蛙”,一个射“蛇”。
唐代文人以谜斗智,常借谜嘲讽对方。诗人骆宾王、李白、皮日休乃至唐明皇都是制谜高人。唐明皇李隆基曾用“孚”?爪下子 来为贺知章的儿子取名,以戏嘲这位大臣,便是一例。两宋是灯谜的.鼎盛期,每逢元宵佳节观灯,就在花灯上写上谜语,供人猜射,“灯谜”之名由此而来。王安石、苏东坡、黄山谷、秦少游常常以谜取乐。此后,文人多有此好。王安石的“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与王吉甫的“东海有一鱼,无头又无尾,更除脊梁骨”同打一“日”字,可谓当时灯谜之杰作。
后来,灯谜从士大夫阶层解脱出来,流传民间。明清、民国灯谜盛况空前,谜家如云。在《红楼梦》、《镜花缘》等名著中,都有有关灯谜的描写,同时还出现了许多谜语专著,诸如字谜、画谜、动物谜、儿童谜等。到了当代,灯谜从内容到形式都越来越雅趣,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现在的灯谜,经过各地作者的改进,剔除了繁琐而难猜的“谜格”,谜目尽量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词语、戏曲、影目、地名、单字等,在内容和技巧上,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尽量向“精、新、巧”方面努力。在节日的联欢会和双休日的俱乐部里,到处可寻觅到其踪迹。由此可见,灯上悬谜是珠联璧合,谜贴彩灯是锦上添花,“灯”与“谜”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不断创新、提高,使灯谜这朵艺术之花,更加鲜艳芬芳?
【春节灯谜】相关文章:
春节成语灯谜12-10
有关春节的灯谜01-10
春节灯谜儿童12-14
春节灯谜答案大全12-13
春节猜灯谜活动方案02-25
春节猜灯谜及答案01-07
春节猜灯谜主题活动方案12-21
春节灯谜答案大全3篇12-13
春节灯谜之典故谜大全12-10
关于春节的灯谜10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