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来历简短介绍

时间:2024-02-20 16:21:52 智聪 春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春节的来历简短介绍

  新春到,新年来,新年鸿运开;立大志,树雄心,争分夺秒建功勋;多读书,勤学习,增长智慧添能力;趣味高,习惯好,幸福生活每一秒;祝新年快乐!以下是有关春节的来历简短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春节的来历简短介绍

  【1】春节的来历简短介绍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如春节源于腊祭,春节源于巫术仪式说,春节源于鬼节说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我国古代有一种叫做“年”的奇怪的野兽,其生性凶残,每年春冬之交,常常出来伤害人畜和毁坏田园,闹得人心惶惶,人人惧怕。

  当时,有些比较聪明勇敢的人,想出了一个巧妙之计:在院子架起木材堆,大门外摆着桌子,桌上放猪头、牛头、羊头、狗头和雄黄酒等。那个叫“年”的怪兽看见猪头、羊头等之后,立即赶来,张开血盆大口,想饱餐一顿。人们看见怪兽来了,马上点燃柴堆,敲起锣鼓,大放鞭炮,顿时火光冲天,锣鼓、鞭炮响声不绝,把怪兽吓得落荒而逃。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2】“年”与“春节”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3】春节的历史变迁

  1、上古春节雏形

  丰收祭是春节最初的起源。中国农业生活的发展方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奠定,农业中国的岁时节日,依循的是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律。人们丰收之后的祭献与庆祝自然成为年度周期的界标。上古社会人们从神性的角度理解日常时间进程,伴随着四季岁时的是岁时祭祀活动,人们利用各种季节祭祀仪式中断日常生活,以实现与天神地祇人鬼的沟通。岁末年初的冬春时节尤受关注。传统的大型岁时祭祀仪式常常在这一特定的时节举行。所谓祭祀,依照《说文》的解释是以手持肉奉献给神灵。以食物奉献神灵是中国传统祭祀的基本方式,中国人认为以上等的或时令食品献给神灵,就如人间以佳肴招待贵客一样,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赤诚。上古春节的岁时活动主要就是祭祀诸神与祈求谷物丰收。

  上古春节祭祀主要表现为集团性的公祭,时间在岁末年初,祭祀的对象是天地山川、宗庙社稷,祭品丰厚,仪式盛大规整,是部落集团或国家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由天子主持,参加者是文武百官。

  岁终大祭是岁末对天地人间诸神的一次总结性的隆重祭祀。在《礼记》中看到年终大祭的两种形式:一是“大饮烝(zhēng)”,即宗庙祭祀大礼,同时要祭祀日月星辰、公共社神、门闾之神及门、户、中霤、灶、行等日常五祀。时间在夏历十月,这是周历一年的最后一月,所以要大祭诸神。一是大蜡之祭,年终的大蜡之祭,在夏朝称为嘉平,在殷商称为清祀,周朝始称大蜡,祭祀先啬、司啬、百种、农、邮表畷(zhuì)、禽兽、坊、水庸等八神。

  天子在立春之日要到东郊迎气。立春日,周天子穿着青色的衣服,乘青色的车马,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然后在本月选择一个吉利的天干日,如上辛日,举行郊祀祭天,祈谷于上帝。郊天之后,周天子还选择一吉利的地支日,如亥日,举行农耕仪式。天子亲自带着耒耜等农具,在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的簇拥下,进入田间进行象征性的耕作,这就是史书上常说的“躬耕帝籍”,即周王亲自为天帝到祭田劳动,兼之为本年农事丰收祈祷。这种正月立春后郊祀祈求丰年的仪式,成为历代王朝的政治大事。

  上古社会膜拜自然,岁时信仰中体现着人们对神秘自然的礼敬。春节虽然还没有作为正式名称出现,但其岁时年节的意义已经形成,人们将春节所在的岁末年初作为具有特殊神性意义的时段,通过虔诚的祭仪,实现与天地万物的沟通与交流。

  2、秦汉以后

  秦汉以后,中国社会逐渐脱离早期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岁时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协调受到关注。作为岁首的春节,在秦汉以后社会意义明显,朝廷将岁首作为展示与加强君臣之义的时机,民间则作为乡里家庭聚会的良辰。

  3、秦代至汉中期前

  秦代至汉中期前,岁首在夏历十月,十月初一为新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将岁首之月确定在建寅之月(夏历正月),此后历代相沿。这样与四时中的立春节气接近,一年之始与四季之始的时间基本合拍,岁首新年与新春同时庆贺。秦朝的十月新年在汉朝称为“秦岁首”,其庆贺礼仪活动也保存下来。《荆楚岁时记》中仍有南朝时“秦岁首”吃黍米肉羹的记载,再到后世,演变为“寒衣节”。

  4、汉朝中期以后

  汉朝中期以后,岁首在正月初一,称为正月旦、正旦、正日。正月岁首是王家定历之后确定下来的,所以《史记·天官书》中说:正月旦,王者岁首。正月旦是汉代皇家的重要庆祝日,朝廷要举行大规模的朝会,“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受贺”。皇帝正月清早上朝,接受文武百官的庆贺,同时百官也得到新年宴饮的赐赠。

  在朝廷的影响下,王者岁首逐渐成为民俗大节,汉代民间将年节民俗活动由传统的腊日、腊明日移到正月之旦的“正日”。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了东汉时期民间正日的祭祀仪式与庆祝活动。岁首卜年,是汉朝正旦的主要节俗之一。汉代人在正月旦预测一年水旱、年成丰歉。

  5、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岁首称为元正、元日、元会。岁首朝贺仍是朝廷大典,由于典籍缺载,对于魏时元会大礼,只能知道概略情形。

  正月一日前晚,宫廷官员坐于端门外,大乐鼓吹等仪仗设于殿前。夜漏未尽五刻,群臣入殿堂各就位,皇帝坐定,群臣起身,然后依次朝贺,直到天明时分,皇帝分若干阶段接受藩王、使者、百官的恭贺,百官伏称万岁。皇帝赐众人饮酒饭食。六朝正旦元会时,在殿庭上设白虎樽,樽盖上有一只白虎,如果能在殿庭上直言进谏,就可开此樽饮酒。南朝宋代,废止了冬至庆贺礼。

  6、隋唐春节

  隋唐春节,称为元日、岁日、元正。元日是新春的节日。从唐代开始,春节被定为政府法定假日,唐开元年间《假宁令》规定,元日、冬至各给假七日。元日七天假期是年前三天、年后三天。每逢元日,朝廷照例举行早朝大典,庆贺新年。

  由于早朝官员灯烛的繁盛,长安犹如“火城”。中书门下率文武百僚拜表称庆,由内臣宣答。地方诸道贺表,由礼部员外郎接受,取其中官阶最高人的贺表一通跪读进贺。民间元日合家团聚,设宴欢庆,白居易在江南与家人一道团圆度节,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有《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殷判官》诗为证。

  元日饮酒是对年轻人添岁的祝贺,同时也是对年长者的祝福。元日祈寿风俗流行。唐武宗会昌二年(842),日本僧人圆仁在长安度过春节,他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下了当时的情形:正月一日,家家立竹竿,悬幡子。新岁祈长命。唐朝人日风俗沿袭六朝,剪彩戴胜十分普遍。胜是一种具有特殊信仰意义的头饰,当时的胜大多用彩帛裁剪而成。

  7、宋

  宋元明清各代,春节称为元日或元旦、新年。正旦朝会仪式依然是皇家的重要典礼。北宋东京(今开封)“正旦大朝会”隆重威风,皇帝端坐大庆殿,四名身材魁伟的武士站立殿角,称为“镇殿将军”。殿上陈列仪仗,百官皆朝服冠冕,各路举人头名也身穿官服在朝廷站班。各州进贺官员各持地方特产品进贡。宋朝的岁首朝会比唐朝更为严肃,显示着皇权的威严。

  8、元朝

  元朝学习了汉家仪制,岁首朝会亦隆重盛大。正月一日,百官待漏于崇天门下,也是夜晚五更入朝。皇帝、皇后先后入座大明殿,待司晨官报时,百官分左右从日精门、月华门进殿,分站两班,向皇帝、皇后鞠躬、跪拜。丞相上表祝赞:溥天率土,祈天地之洪福,同上皇帝、皇后亿万岁寿。

  然后给皇上三进酒,教坊奏乐。接着宣读中央与地方官的贺表与礼物清单,僧人道长、耆老、外国蕃客依次进贺。礼毕,大会诸王、宗亲、驸马、大臣在殿上赐宴。元朝帝王继承了中华岁首朝会大礼之仪,在盛大的新年庆典中显示太平气象。

  9、明朝

  明代建国之初崇尚俭朴,对朝会之礼不大讲究,朝会只是例行公事,在国家生活中没有多大影响。人们元日匆忙上朝、退朝,而朝官私下的民间交往显得更热闹。即使在皇宫,人们看重的也不是朝仪,而是日常的节俗活动。

  10、清朝

  清代非常重视过年,宫廷过年十分奢华,先是百官入殿跪拜,后有授茶仪式、歌舞表演、杂戏演出,最后以韶乐结束。如遇到皇帝大寿正庆或十年国庆,要“特行宴礼”,仪式和内容更加盛大和丰富。

  11、近代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官方节日与民间传统节日出现分离,春节在公共社会中的地位时常发生变化,当然民间社会仍一如既往地享受着自己的传统节日。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正式通电各省,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袁世凯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后,继续推行新历。在中国出现了两种历法体系,一种是官方推行的西洋阳历体系,作为公共行政、执法、国际交往的时间标准;一种是传统社会的阴阳合历体系,人们习惯沿用,服务于农时与日常社会生活。民国初年,政府虽然强力推行新历法,但也考虑到民众生活需要,采取调和折中的方式。

  1914年1月,北京政府内务部在致袁世凯的呈文中提出:拟请定阴历(农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袁世凯批准了该呈文。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在官方意义上正式被易名为“春节”,传统的元旦、新年名称被安置在公历1月1日。而一般百姓并不理会公历元旦,仍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新年。中国社会出现了两个新年,一是“民国新年”公历元旦,一是“国民新年”农历春节。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7日作出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会议又通过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其中分别规定了春节和元旦等法定假日的放假日期。春节作为农历新年的名称更广泛地在全国使用,于是一年之中出现了两个新年:公历新年元旦和农历新年春节。

  【4】春节的简介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5】春节的习俗: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3、备年货

  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4、贴春联福字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5、吃团圆饭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

  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6、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7、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8、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9、给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

  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6】压岁钱的来历

  关于压岁钱的来历,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春节的来历简短介绍】相关文章:

春节贴门神的来历简短01-06

春节的来历和习俗介绍06-14

春节包饺子的来历介绍02-26

中国春节的来历习俗介绍01-11

关于春节的来历和习俗介绍09-30

春节来历和习俗详细介绍01-29

关于春节贴门神的来历介绍01-07

春节的来历、习俗和传说介绍01-09

有关春节的来历介绍作文(通用34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