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春节的历史来源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那么春节的历史来源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您细细道来。
春节的历史来源
(一)起源
由于远古时代文献缺,令春节的具体起源时间不详。学术界关于春节的几种假说(如“源于腊祭或蜡祭”说,“源于巫术”说,“源于鬼节”说等),证据尚不充分。
从理论的角度对春节起源加以考察分析,学者们已经做出中肯的结论。大致说来从历法的角度看,年节节期元旦为正月朔日,以其在岁月坐标上的特殊位置(一岁之始的岁首,一季之始的季首和一月之始的月首)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号称“三元”、“三朔”,终于演成“元正之嘉会”;从节俗的角度而言,“年”的最初含义来自于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物的生长周期叫“年”。许慎﹒《说文﹒禾部》:“年,谷熟也。”《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也说:“五谷大熟为有年”。谷子一熟为一“年”,“有年”是指收成好,而“大有年”则是指大丰收。可见,“年”原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而后又逐渐演变成岁的代称。而“岁”原来是一种收割工具,在七八千年前我国出现发达的农业生产之时,农业是一年一熟制,每年收获一次。收获之后,人们用“岁”杀牲祭祀,“岁”又成为该祭祀的名字。最后,“岁”字成为时代段落标志,成为年岁的岁。有了岁与年的概念,自然就会产生过新年的习俗。所以,新年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
(二)新年的形成和发展
年节的日期,在各朝各代是有所不同的。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汉代初年沿袭秦制,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实施太阳历,又恢复了“夏历”,(即现在的农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后来历朝历代虽对历法有所修改,但大体上仍基本以太初历为原型,以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也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此规定一直沿用至今。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统治者被推翻,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为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1月1日定做“新年”,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作“春节”。不过当时并未正式命名和推广。直到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共产党主持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正式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也叫阳历)1月1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俗称阴历年,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让人们热烈庆祝农历新年。
先秦时代,新年习俗还处于萌芽状态。据《诗经﹒七月》中记载,每至岁末,人们就要“穹室熏鼠,塞向墐户”,做好各项“改岁”的准备工作。但这时的欢庆活动由于各国历法不同而没有统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农闲之时,其无疑是后来新年的雏形。
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末的社会大动荡,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节日习俗。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太初历》颁行之后,“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纪时与节气真正实现同步,年节的日期从此也确定不移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风俗愈演愈烈,各项民俗活动也日渐丰富,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卜岁、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同时,庆祝的日期也越拉越长,其间有腊八、除夕、元旦、破五、元宵节等一系列重要节日包括其中,成为我国第一大节日。
新年习俗在唐代发生裂变。逐渐从祈报、迷信、禳除的神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成娱乐型、礼仪型的节日。元旦的爆竹不再是驱鬼辟邪的手段,而是一种欢庆方式;元宵节娱神的灯火变成了人们游艺的花灯。虽然仍有祭神祀祖的活动,但是其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可以说,也只有在唐代以后,新年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亿民欢度的“佳节良辰。”
新年习俗到明清时期开始转型。其转型主要表现在礼仪性、应酬性的加强。人们在新年相互拜谒,达官贵人互送名帖,或登门拜访;平民百姓也馈赠礼品、互相拜年,讲究“礼尚往来”。与此同时,这一时期也开始注重新年习俗的游艺性。这时的新年习俗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合,成为集中展示中国几千年风俗文化的民俗展览会。
两千多年的历史,过大年,每到阴历年底赶回家与亲人团聚,祭祖宗,吃饺子,拜年都已经成为炎黄子孙的共同习惯,可谓根深蒂固。中华民族分布如此广泛,却能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不得不承认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春节民俗的存在。
春节民俗的起源和历史演变
春节的各项民俗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辞旧岁,迎新春。与春节相关的国家礼仪和民俗活动非常丰富。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节”、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除夕守岁、初一拜年、初五“破五”、初七人日,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其间的各项民俗活动都与春节相关,人们通常都把它们看作新年的一部分。换言之,广义的“春节”概念可以包括腊八直到元宵节。不过,为避免烦琐,本文只简略论述除夕和正月初一的节庆活动。
(一)贴春联、挂年画
春联,又名“门对”、“对子”、“春贴”,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得名。古时,由于科学知识匮乏,人们将很多自然灾害归结为鬼神作祟。于是,在过年时多习惯将桃木削制成规定的尺度并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于门旁,以此辟邪。至五代,桃符有了新的发展。后蜀宫廷里开始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据记载“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就是由后蜀国君孟旭所题写的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关于春联出现在唐代,有敦煌卷子SO610号记录的开元十一年(732年)的一些春联为证,如“三阳始布,四序初开”、“年年多庆,月月无灾”等等。到宋代,贴春联已然成为民间普遍习俗。《东京梦华录》说:“近于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宋代人贴贴木板印刷的门神画,同时,据宋代笔记记载,此时有文人喜欢书写春联的风气。然而,春联改用红纸并正式命名,始于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据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话》
所记:“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京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需加春联一副,帝(明太祖)微服出观。”相传朱元璋有次微服出访时曾为一位不识字的屠夫题写了副“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贴春联之风盛行,至今不衰。春联是我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和书法艺术形式,它既表达了人们的美好心愿,又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年画是我国人民喜乐见闻的一种民俗绘画艺术。远在汉代就有关于年画的记载。在年画中,以门画出现最早,而门画又是由门神画演变而来。《荆楚岁时记》记载:“岁旦,绘二神,披甲执钺,贴于户之左右,谓之门神。”最早的门神是桃符上的神荼、郁垒二人,这跟《山海经》记载他们惩处恶鬼的神话有关。在汉代,还有在门上画虎御凶以及贴雄鸡的习俗。到唐代,门神发生变化,有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秦琼、尉迟敬德取代了神话中的神荼、郁垒两兄弟,甚至还有钟馗。唐朝以后,春节贴门神便成习俗。后来,在春节贴门神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春节时张挂年画风气。北宋时期,随着我国木板雕刻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木板印刷的年画,称为“纸画”(至今中原地区年岁大的人日仍有把年画称为“纸画”的)。至今可以看到的仍被完好保存的最早的木刻年画,就是宋版叫“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画是历史是上四大美女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俗称“四美图”。至明清时代,年画的内容就更为丰富,由以前的鬼神转向社会人生,所涉题材可谓达到了包罗万象,无所不入的地步。当时的年画成为了民间的一部百科全书,中华文化尽在其中。
(二)团圆的年夜饭和除夕守岁
除夕夜的晚饭,俗称年夜饭,或团圆饭。团圆饭非常丰富,要全家齐聚一堂,标志阖家幸福,寓意吉祥和谐。这一顿饭既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又是对新的一年的展望,它关联两个年头。人们总是企图在其中的一菜一饭,一言一行中寓含对未来一年的美好祝愿,希望为新的一年带来吉祥,消灾免祸。
吃罢年夜饭,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开始守岁,也就是等待新旧年交替的时刻,这也是小孩子最期待的时刻。汉代以后,中国人都把夜半子时视为一天的开始时刻。因此,守岁要一直守到夜半之后,甚至天亮。除夕守岁,体现了人们对新旧交替时刻的担忧。守岁民俗的起源很早,南北朝时期已经很流行了,隋唐守岁之风则尤其盛行。守岁时,全家欢聚,饮花椒酒、屠苏酒、吃五辛盘,目的是驱邪、除病、保健。帝王也在宫中守岁,大摆宴席,极尽奢华,并和臣子们一起赋诗助兴。唐太宗李世民召侍臣赐宴守岁,就有四首守岁诗流传下来。按南北朝时期的说法,除夕会有山臊恶鬼,近代民间传说有所谓“年”兽吃人,都突出表现了人们对这一重要时刻的恐惧。于是,彻夜不眠,以保持警惕。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守岁也包含着人你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与美好祝愿。
(三)生旺火
新年来到时,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在古代称为“庭燎”、“烧火盆”、“旺相”,现代民间称为“生旺火”或“点发宝柴”。古代的庭燎是为了驱邪,或者祭神祭祖,后来的生旺火已经发展为象征全家兴旺发达,表达美好希望。
国家礼仪中很早就有在元日“庭燎”的规定。《后汉书·礼仪志中》刘昭注引用蔡质《汉仪》云:“正月旦,天子幸德阳殿,临轩,公卿大夫百官各陪朝贺。蛮、貊、胡、羌朝贡毕,皆陛觐,庭燎。”《隋书·礼仪志四》云:“梁元会之礼,未明,庭燎设,文物充庭。”
民间庭燎习俗在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关于庭燎的目的,一说是驱邪避灾。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四十《烧骨》引《四时纂要》云:“除夜积柴于庭,燎火避灾。”另一种说法是祭祀祖先和神灵,见明代周汝成《熙朝乐事》:“除夕人家祀先及百神,架松柴齐屋,举火焚之,谓之籸盆。烟焰烛天,烂若霞布。”清代也有用炭火盆代替的。1738年,郎世宁画了一幅《弘历雪景行乐图》,表现的正是乾隆皇帝与子女一起过年的情景。乾隆帝面前就放着一个火盆,一个小皇子正在向火盆中放松柏类的小枝(所以,不是为了取暖),应该也是一种庭燎,当时称为“烧松盆”。
现代民间生旺火常常是点燃柴堆或炭堆,火势越旺越好,象征新年全家兴旺。也有用火盆烧松柏桃杏树枝,合家跨火而过,象征燎去旧灾晦,迎来新气象。从具有强烈的驱邪色彩的庭燎,发展到生旺火象征全家兴旺,春节庆典中的这一点火习俗逐步摆脱了迷信色彩。
(四)爆竹
“爆竹”,又名“爆仗”、“鞭炮”,其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神。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当时的爆竹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晰晰”的爆裂声,以此辟除不详。中国民间就有“开门爆竹”一说。
为什么会出现爆竹?隋代杜公瞻注解上述引文时说:“俗人以为爆竹燃草起于庭燎。”意思是说,人们认为春节点火习俗和爆竹都是起源于古代的庭燎礼仪,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庭燎是烧柴,而南方多竹,如果用竹子代替柴,一定会爆响。宋代袁文《瓮牖闲评》卷三云:“岁旦燎竹于庭。所谓燎竹者,爆竹也。”袁文的说法证实了杜公瞻的记载。旺火加巨响驱鬼在当时人看来比原来的庭燎效果好得多。于是,放爆竹驱鬼怪的习俗受到人们广泛热爱。
根据可靠史料,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即现代的爆竹、炮仗、鞭炮。宋人施宿《会稽志》卷十三说:“除夕爆竹相闻,抑或以硫磺作炸药,声尤震厉,谓之爆仗。”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岁除》也记载了连续的爆竹—鞭炮。有了火药爆竹,没有竹子的地区也可以放爆竹了,放爆竹于是成为全国性的风俗。
后来,燃放爆竹的意义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驱鬼逐疫转向用爆竹接财神,迎灶王,作为“爆发”的象征,以讨个吉利。民国时代《呼兰县志》、《北镇县志》都记载民众放爆竹的目的是“迎神”。
爆竹本身的爆炸,也是极好的“辞旧迎新”的文化象征符号。即使完全的无神论者也都喜爱放爆竹。它可以使人更加深切地体验到旧与新的差别,使生活更加富于艺术美感。
不过,爆竹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民国政府曾以不利于社会治安为由禁放。但是,即使在控制严密的京兆地区禁放也失败了。“燃放爆竹本为官厅禁止,自民国九年开始,警厅忽取放任主义,于是家家户户,每至年底,争先购置,当子正初交时,乒乓之声不绝于耳。
(五)年糕、饺子
年糕,又名黏黏糕,谐音“年年高”,包含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期待,是一个取新年吉利口采的名词。年糕一般用黏性谷物制作而成。制作年糕的谷物有多种,制作方法也不尽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年糕最为著名。北方则吃白糕饦或黄米糕,西南少数民族则有糯米粑粑。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记载了当时年糕—“白茧糖”的制作。现代北方吃年糕的习俗比较少,南方则依然盛行。
北方过年,人们则更喜欢吃饺子,又名水饺、角子、扁食、银元宝等。据记载,公元五世纪,“形如偃月”的饺子就已“天下普食”,成为民间很普遍的春节食品了。宋朝以前称为“角子”,或称为“水角儿”,元朝则称为“扁食”。 “饺子”一词,是明清以来的名称。明清资料曾有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享,如食扁食,名角子,取更岁交子之义”。说明人们吃饺子,还寓意“吉祥”,以示辞旧迎新。所以,子时一过,人们立刻开始煮水饺,使之成为新年的第一顿饭。这不仅源于饺子美味可口,也借此寄托人们的情怀和对来年的期望。饺子这种普通食物被人们创造为文化象征符号,体现了人民群众不断的文化创造力。
(六)祭神、祀祖
除夕之夜,祭神祀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这一风俗是古老的“腊祭”、“年终祈报”习俗的遗留。祭神祀祖往往同时进行,但也有先祭神,然后祀祖的。
生活中总有人类无法应付的困难,他们需要寻求一种精神依托,于是神灵便扮演了解救者的角色。春节各种民俗仪式中经常可以看见祭神活动。腊日祭祀百神,二十四祭祀灶神。新年燃放爆竹,民间也将其解释为迎接灶神、财神等。祭祀天地神灵,感谢他们在过去一年给予的恩赐和庇佑,祈祷在新的一年可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祭祀的主要目的。直到现在,港、台等地还有新年抢烧第一炷香的习俗,据说成功者可以得到保佑。
春节祭祖是一年里规模最大的祭祖活动。节前要把宗祠里全部祖先画像或牌位整理好。春节前,或初一,摆上祭品,点燃香火,青烟袅袅,孝子贤孙们整洁肃穆,叩头祭祖。《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卷二十二引《富平县志》云:“每族溯宗祖数世者,共为图像,名曰神轴。元日,子孙会拜。”回家还要分别祭祀自家的直系祖先。祭祖的目的是感谢祖先功德(所谓“慎终追远”),并祈求祖灵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全家幸福。当然也有团结家族力量,加强家庭成员情感联系的作用。
除夕的祭祀活动丰富而多彩,它反映了人们对天地神灵的崇敬和祈福纳祥的心理。不过,随着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提高,人们对过去很多迷惑性的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如今过年,祭神祀祖的活动已越来越少,部分神灵也已淡出了人们的信仰范围。甚至相当一部分家庭连祭祖也忽略掉了。
(七)拜年
说起“过年”,我们马上就把它与“拜年”联系起来。这正说明拜年已成为春节的文化象征,也可以说是春节的内在意义之所在。
纵观拜年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家拜。即家族之间拜年,一般都是先在家里进行,然后才出去向四邻好友拜年;二是亲戚之间的拜年,人们领着孩子,带上礼品,轮流到舅舅、姑姑、姨族家拜年;三是团拜。团拜是“元旦朝会”的延续。古时,“朝会”是诸侯或臣子朝见君主的仪式。“元旦朝会”则是在元旦这一天进行,臣属以及外国使者等朝见君主的一种盛大礼仪,目的是庆祝新年的到来,也是封建时代一种节令风俗活动。团拜是春节的传统庆贺方式,从其具体含义来分:有围成一团互行拜礼的团拜;有聚在一起互相祝贺的团拜。从参加者范围来分:有官方的团拜,有亲族的团拜,有朋友之间的团拜等。
拜年,不仅有浓重的尊敬长老的“孝”的思想,同时也是一种社会交际活动,增强了人们的感情交流,增进团结。
春节的传统习俗
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祭祖
华人过节总不会忘记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我国华人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那时候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拜年啦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压岁钱
除夕守岁之时,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也叫压胜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压岁钱能驱邪免灾,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关爱,因此,同学们不要相互攀比压岁钱的数量,而应该注重它的情感价值。同时,要合理使用压岁钱,把它用在学习上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逛庙会
逛庙会,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春节情结,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节庙会最早是民间的宗教仪式,庙会之时,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场”以祭祀神佛,人们也要进香朝拜、许愿、还愿、求福。庙会期间,也少不了商贩叫卖、民间艺术表演。庙会上有许多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传统项目,比如,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
观社火
除了庙会,民间自演自娱的社火也是历史悠久的年节娱乐活动。社火源于古老的土地神与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的立足之本,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观念。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中国结
中国结又称盘长结,每一个结都是从头到尾用一根红绳编结而成。中国结发源于远古时期,当时还没有文字,人们为了记住某些事情,在一根绳上盘上不同的结以示记忆,这就是“结绳记事”。当时,人们用这种方法除了记住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事情之外,还是年轻人用于表达爱情的物品。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品,中国结给人以纯朴、吉祥的印象。它内含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外形又很雅致,既体现远古时代的神秘,又体现中国人的灵秀。因此,它很快成为人们在春节期间室内悬挂,或互相赠送的物件。优美的造型、古色古香的韵味给传统佳节增添祥和、吉利的气氛。
【春节的历史来源】相关文章:
农姓历史来源04-10
剧姓的来源及历史名07-06
厝姓的来源及历史名人10-25
3.8妇女节的历史来源03-08
尔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04-18
百家姓国的历史来源07-06
《百家姓·令狐》历史来源04-13
春节的来源手抄报06-21
百家姓之秦姓历史来源07-06
《历史的来源》小学生手抄报推荐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