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贴春联的风俗介绍

时间:2023-05-23 13:31:03 春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春节贴春联的风俗介绍

  春节这么隆重的节日当然少不了贴对联,在春节的前几天,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看见有在贴春节春联,春节春联又称“门对对联”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节春联贴于门上,增添春节喜庆气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贴春联的风俗介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贴春联的风俗介绍

  一、贴春节春联的由来

  春节春联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俗称“桃符”,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在腊月二十四,扫完房,直到大年三十夜里十二点之前这段时间,都可以贴春节春联,以辞旧迎新。过了正月十五揭掉,最晚不能超过二月二揭。

  二、贴春节春联的作用

  王安石在《元日》诗中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节春联是不仅仅能够增添新年的气氛,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而且能每家每户能够通过春节春联来抒发美好的愿望,同时春节春联能够描绘出一个时代的背景,是一种优良的传统文化。

  三、贴春节春联的讲究

  一对春节春联一共有三部分组成,春节春联在读的时候要“从右到左”,最后读“横批”,春节春联的张贴,要符合传统规矩。首先要区分门的上下首。在面对大门时,右手方为上首,左手方为下首。贴春节春联时上联贴上首,下联贴下首。上下联不可贴反。如果贴反了就会有不吉利。

  民俗文化

  新春开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部分地区可能更早),家家户户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

  春联的最早雏形是“桃符”,即用桃木刻画“神荼、郁磊”两神神像,用来驱秽辟邪,到了后来,桃符不断规范化,演变成为用于挂在大门两旁长六寸、宽三寸的长方形桃木板。“桃符之制,以薄木版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如果说画神像主要意在祛鬼和辟邪,那么写春词主要意在祈福和吉祥。几经演变,这就形成了后来的门神、年画与春帖、春联两大脉络。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春联发展

  春节贴春联的中国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

  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阉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贴法

  网上有很多人片面认为,春联一定是“上仄下平”收尾。其实,这种说法就好比说女人一定长头发一样,以偏概全。春联的创作和其它文体的创作一样。同样要讲逻辑,语境,布局,顺序。平仄就好比领带,对春联只有装饰作用。

  春联,如果按尾字区分上下联则有:

  一,上下同仄收尾,如春联“一顺百顺事事顺,千好万好年年好”,把握语境才能区分上下联。

  二,上下同平收尾,如春联“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池中莲藕,握红拳打谁”,弄明白语序才能区分上下联。

  三,上平下仄收尾春联“妹妹我思之,哥哥你错了”,弄明白联语逻辑关系才能区分上下联。

  四,上仄下平收尾春联“祖国山河壮,神州景物新”,这是上仄下平收尾对联,但这种对联区分上下联不能单靠平仄。

  贴春联要找准春联和横额(横批)的关系。

  历史起源

  一说春联来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

  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现存最早的春联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中有十二副为岁日和立春写的联语,其中第一副“岁日:三阳始布,四秩初开”,作者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

  春联典故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

  祈福民俗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传统民俗功能。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当然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

  古代神话

  春节,是中国“百节之首”。在中国历史文明中,庆祝春节的习俗很多,至今在中国民间尤其是农村中保存最广的习俗当是帖春联和贴门神。贴春联,是中国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了家家户户对新的美好愿望,诸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类。一些春联还注意反映不同行业、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观”。因此,认真研究春节时人们张贴的春联,无疑是观察中国民间风情的一个有意义的途径。 贴春联的习俗究竟起于何时,至今无准确的材料可资查证。不过,大约可能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可以在史籍中证实的。此外,根据《王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须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茶、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茶、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茶、郁垒。于是中国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茶、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何都会望而生畏。在中国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所以,中国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唐朝以前,有无门神尚不得确知,如果有,大概就该是神茶、郁垒。这两位神人貌相十分怪异凶狠一一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虽然相貌狰狞,但是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不仅是他们的责任,而且是他们的天性。许多人都知道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形相。唐朝以后,除了神荼、郁垒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春联起源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每逢春节,中国民间家家要贴春联。 春联的起源还要从桃符说起。古代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郁櫑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后来,中国民间在春节的时候,为驱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画上这两个神像,这就是桃符。到了五代,蜀主孟昶亲自在桃符上题了“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一联,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联。到了宋代,春节贴对联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了。王安石诗中就写过:“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

  春节贴春联的风俗介绍

  1、贴春联的讲究

  1.1、区分上下联关键在最后一个字

  一副春联,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横批大家都明白,可如何区分上下联?王家安说:“关键秘诀在春联的最后一个字。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结尾。”在之前本报推出的“嘉南说春联”专栏中。

  1.2、上联贴在面对门右手

  下一步就该贴春联了。王家安说,根据古人习俗,上联要贴在上方位。“就是当你面对家门时,上联贴在你的右手方向,下联反之。”至于横批,按前人习俗,最好是从右往左书写,但现在也有从左往右书写的,也已约定俗成,怎么都好,只要贴在门框上方,与上下联位置左右对比居中即可。“贴春联的同时,有的人家还喜欢贴‘福’字,但贴‘福’字不是都要倒着贴。”

  2、什么是春联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对联的两边都要互相对应。春联以前为桃符,是华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3、春联的成对出现

  在农村或者小县城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特别颜色纸张写的春联风俗:原先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家里老人去世了,晚辈家一般从当年起三年不帖红春联,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服丧期满才恢复用红纸,故白绿黄三色的对联俗称“孝联”“孝春联”或“丁忧联”。也有的地方头年贴黄对联,次年贴蓝对联,第三年贴绿对联。也有的地方干脆三年都不贴对联以寄托哀思。

  贴春联的禁忌

  1、选门神,过新年贴门神讲究的是讨个吉祥。现在市场上最流行的门神,有将军、招财童子、福神、天仙四大类。这要根据家庭的情况来选择。

  假如你们家是做生意做贸易的,可以用招财童子、赐福天官,也有刘海戏金蟾、五路财神、关羽等。

  假如你家是上班做官走仕途的,最好选择福神、文官门神,比如海瑞、包青天,还有福禄寿喜、(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等象征官廉清正、平安吉祥、步步高升的。

  2、敬门神。比较讲究的人家,会在门两边点上两盏灯,表示出入光明,也象征是门神的两只眼睛,达到吉祥平安的功效,在除夕晚上和初一五更,在门前摆上供品,然后焚香烧纸供奉门神。

  春联的故事

  我国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书法艺术精湛,被称为“书圣”。有一年,他为自家撰写了一副春联:上联是“春风、春雨、春色”;下联是:“新年、新月、新景”,写完就让人把这副春联贴到外去了。可是春联贴出去之后,糨糊还没干就被别人揭走了,为的是珍藏他的书法作品。

  王羲之知道后,只好再写一副:“莺啼百里,燕语南邻”,没等糨糊干了,又被人揭走了。于是王羲之就又写一副春联,又让人把春联贴到门外,这次没有人再去揭了。

  原来,王羲之这次写得春联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众人一看,这春联不吉利、晦气,谁还要啊?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王羲之就让他儿子把这副春联的下半联再贴出去。下半联写得是:“今朝至”和“昨夜行”。连起来就是“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这么一来,这副晦气的春联就变得大吉大利了。

【春节贴春联的风俗介绍】相关文章:

春节贴春联的习俗介绍01-30

春节贴春联的由来01-31

春节贴春联的由来08-15

过春节贴春联的习俗01-31

春节贴春联的来历及意义03-13

春节为什么贴春联07-21

虎年春节贴春联的日记作文01-18

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之贴春联01-11

贴春联的正确方法及其他10-17

湖北春节风俗介绍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