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民间的春节习俗

时间:2024-03-21 22:25:12 林强 春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林州民间的春节习俗

  春节俗称"新年"、"阴历年",是我国汉族人民最隆盛的节日。殷商时,每年农历十二月开始,周从农历十一月,秦和汉初则从农历十月始。汉武帝太初元年采用"太初历",规定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尔后农历新年延续两千多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林州民间的春节习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林州民间的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

  林州民间将春节称为过年,但过年并非专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头和年尾。一进入腊月便有"年味儿"了。

  腊月初八这天的早餐,民间要吃"腊八粥"。粥用小米、柿块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称"柿疙瘩白汤"。农妇均要在太阳未出前将粥做好,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口曰:"腊八粥早些做,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小鸹不蹬俺家谷"。吃"腊八粥"据文献记载,林州是从宋朝开始的。原来的意思是人们用一年的收获祭祀祖先、祭祀众神并庆祝丰收。后来,由于林州灾害频繁,逐渐演变为吃"腊八粥",预祝来年粱谷丰登。目前林州民间尚有"吃了腊八粥,来年好收田"的俗语。

  二十三,打发老灶爷上天。人们为了让灶王向玉帝为民请命,好话多说,就在灶王牌位两边的对子上写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为了防止灶王汇报假情况,就用芝麻糖当供果,粘住灶王的嘴。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传说灶王为天帝督使,负责察看家人功过,凡是有过者,要在墙上划道记号,到年终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禄一五更接天旨后带天兵回民间按墙上记号进行惩罚。人们为了消除隐患,待打发灶王爷上天后的第二天,立即动手打扫房子,这就形成了"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

  二十五磨豆腐。是日,人们将浸泡的黄豆磨碎,揉沫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捞入筛子积压而成。事后均将豆腐切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

  二十六去割肉。是日,集市上肉架林立,村上支大锅宰杀猪羊,割肉者,量家财而行,富者备至正月十五;贫者备至正月初五左右。

  二十七蒸着吃。是贫家富家都要办的一件事,也是过年的特征之一。每家都要根据人口大小,客人多少,要蒸够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的数量。

  二十八大贴刮。1949年以前,林州民间大都请人写对联,有个别农家利用家花来表示自己的心愿,除此之外,六上还要贴门神。门神像多为秦琼、敬德、大刀关公、五子登科等,大都是刻板印的。贴对子讲究"穷签(横联),富对子",即横楣纸要小,对子纸要肥。1980年以后,农村又兴起了贴双对联,即除在门框上贴一幅外,另在门垛墙上再贴一幅巨联。还有用菱形纸写上一斗方子,上写"福"字,下竖写一条"出门见喜",或"迎喜接福",或"欢度春节"之类,贴在门口或迎壁墙上。庭树上贴有"满院春色",石磨上贴有"白虎大吉",石碾上贴"青龙大吉",车上贴"日行千里",牲口槽目贴"六畜兴旺",粮食屯上贴"米麦满仓",桌子上贴"日进斗金",衣柜上贴"衣服满箱",床头上贴"身体平安"。与此同时,各种神牌写刷一新,除厨房用绿色纸(意在免火灾)写外,其余均用红纸写成。里里外外一派红光吉祥。

  二十九撒蜡走。是日晚上,以相邻近的大村庄为首,组成数十人提灯笼、敲大鼓、拍大铙、捧香卷,到各村寺庙神位前,点燃蜡烛,焚烧香箔,意在祭神驱邪送福音。村上的人们集中在圣地,等候着送福音的队伍到来。一村送,另村接,四野灯火辉煌。1950年后,此俗消失,改为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捏仁、出锅。捏仁即捏扁食,出锅即用油炸食品。这两项是腊月三十这天最紧张而繁重的活儿。是日,从早开始,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动手,盘馅的盘馅,和面的和面,待盘好馅和好面后,就围在炕边捏扁食。婆媳小姑边捏边逗,十分快乐。所包的扁食要足够三十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一直忙到下午5点左右。扁食包好后,要先煮一锅,捞到小盘内,每个盘子两个,由主妇在家烧香点纸祷告列祖列宗:"有话您先知,有饭您先吃,保佑一家平安,人旺财发。"另由家中男人用条盘端着到坟上祭祖,每个坟头放一小盘,燃炮叩头。这些事办完后,开始油炸,凡是该过油的食物都要炸完,酥肉、丸子、刀头(上供用的猪肋条),菜类食品统统下锅炸,但头一锅都要先拿一点,填入灶膛里,让灶王初一五更回来吃。当然,如果农历腊月小,这一天的活动就放在二十九了。

  民俗风情

  林州民间习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象璀璨的明珠点缀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情趣和光彩。在传统节日中,虽然存在一些落后和迷信的东西,但其主要作用在于丰富、调节人民的生活,加强人民群众之间相互联系和交往,同时表达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以及对邪恶势力的厌恶情绪。正是这种内涵美,使一些传统节日久传不衰。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一些与人民生活联系淡薄的节日逐渐被淘汰,有的节日内容不断更新,抛弃其落后迷信的份,发展其健康有益的内容,逐渐成为人民的生产劳动之余庆贺丰收,改善生活,游乐嬉戏,追求光明的有益活动。

  过年

  春节。俗称"新年"、"阴历年",是我国汉族人民最隆盛的节日。殷商时,每年农历十二月开始,周从农历十一月,秦和汉初则从农历十月始。汉武帝太初元年采用"太初历",规定以孟春正月为岁首。尔后农历新年延续两千多年。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后,采用阳历纪年,以阳历元月一日为岁首,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沿用至今。

  硬币扁食。

  硬币扁食。这是林县民间盛行的习俗。在三十包扁食时,将数枚硬币分别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饭,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小孩为了吃住钱,破例地多吃扁食,乐得全家哈哈大笑。

  送灯。三十傍晚,县南乡村各家各户要将用纸扎成的灯笼,接上立柱,送于坟上,长夜照明,以让先祖随人过年。此灯于初一早上收回。

  拦门棍。三十晚上,人们习惯在大门里门槛跟放一根桃木棍,没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野鬼"进家。

  熬年。又叫"守岁"。民间传说三十夜晚,只要有恒心,一定会等到老天爷的闺女打开南天门向人间赐福的时候,如果早睡就没有福了。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每年腊月三十夜,全家一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伦这乐。主妇也要摆好香案供上祭品,通夜秉烛,上香5遍。是夜禁大声喧哗,以免惊动神灵;禁开箱柜,以免跑财;禁照镜子,拿木梳,以免见"鬼";禁见刀剪,以免破家;禁扫地,以免金银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污秽神灵。三十晚上要丢剩饭,叫隔年饭。初一早起也要丢剩饭,以兆吉庆有余。1980年以后,熬年增加了新的内容,很多有条件的人家聚集在电视机旁,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将近子时,各家的青年右手掂着炮,左手拿着火,右脚跨门外,左脚踩门里,眼观电视屏,摆开抢点头响炮的架式。电视屏上子时一到,随着悠扬的钟声,千家万户的鞭炮声齐鸣,起火、烟花、两响等各种彩炮将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眼花缭乱。

  初一磕头。人们天不明吃罢扁食后,晚辈先给家中长辈磕头,然后结伙去别家(一般是本族)磕头拜年。家里除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头外,其余都到左邻右舍,甚至三里五村向亲族新友拜年。若晚辈是小孩,或新婚媳妇,长辈要给几个压岁钱。

  走亲戚。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

  破五节。农历正月初五为破五日,具有迷信色彩。人们认为,初五、十四、二十三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后的第一个不吉日,非常忌讳"走亲串友",积压自在家改善生活过节。是日寅时,家庭主妇还掏炉灰少许,送至当街十字路口,俗称"送穷灰"。

  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这段时间,孩子们一律不挨打挨骂,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开心,那怕有了过失,也不挨打挨骂,这是老辈人传下的规矩。如打骂孩子,就会遭到众人谴责。所以孩子们最盼望的是过年。

  打春鞭年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把希望寄托在大好春光里,希望人丁兴旺,生活美好。

  古时,立春这天,林州有迎春、鞭春、咬春的习俗,民间俗称"打春儿"。《重修林县志》载:"立春前一日,县官率属具威仪鼓乐,迎春于东郊,耕籍田,鞭土牛,具五辛盘,食春饼。颁送芒神、土牛画像,曰迎春。远近观者如堵。民国后礼废。民间于是日食薄饼、萝卜丝谓之咬春。"春饼是用白面烙成的,吃时,要在里头卷上以凉拌菜为主体的丝状菜肴(原来是丝状的,或加工成丝状的)。立春时把春饼和生菜等食物装盘,便叫做春盘。因为咬春活动的盛兴,因此赠送春盘,旧时也是立春的一项重要节日活动,据传唐代以前就已有了。《四民月令》载:"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吃春饼、吃萝卜的咬春习俗,始源于两千年前的"五辛盘。"所谓"五辛盘",就是在盘中盛上五种带有辛辣味儿的蔬菜(葱、姜、蒜、韭菜、萝卜)。

  现在,鞭春、咬春和五辛盘在林州民间虽已消失,但立春看风云,占天候,预卜丰收,却成为人们的新习俗。

  正月十五闹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叫上元节、灯节。是夜,张灯结彩,猜灯谜,观焰火,吃元宵,赏月赋诗,相沿成习。隋、唐、宋以来,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参加歌舞得常达万人,自昏达旦,至晦面罢。林州民间,过罢年以后的节日中,正月士五是特别热闹的节日。人们过年的余兴未尽,又迎来了灯节。人们把正月十五当小年过,一是吃扁食,二是点灯盏。这天晚上吃完饭后,各家各户开始点灯花。将预先用绵纸做成的直径二三厘米的数十个甚至上在个灯蓊,盛在碗里,倒入香油搅拌,用筷子夹出点燃,门礅上、石条上、平棚上、墙头上、水道眼儿、厨房、门旮旯、院落四周、中间、门里门外,到处都放着点燃的灯花,灯光如昼,清香扑鼻。地上灯花起舞,天上明月高照,群星闪烁,使人有一种子如入仙境之感。1950年以后,随着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民间开始耍灯笼,有转灯、龙灯、花环灯、跑马灯、沙灯、丰收灯,并且向神化偶像灯发展,奇巧百出,五彩缤纷。尤其是县城,文化馆组织的灯展更为精彩,观灯的人群水泄不通。

  十五这一天的烟火也十份壮观。烟火由民间各区以一个大村为首筹办,十五前开"点老杆"。老杆上的各种做事,都用烟火表现。届时,远远近近男女老少,观者如集。老杆一点,两个多小时才能完结,上元这天,民间的各种文艺活动出串演比赛,热闹非凡。

  填仓增福

  林州民间的填仓节有大小之别,市南乡村称正月十九日为小填仓节,二十四为大填仓节,过两个填仓节日。市北乡村只过二十四日的填仓节。是日,人们将年间香坛里的食物倒入粮仓,标示过年已经结束,粮食应该满仓。诸神也该退位。并做面条汤煮扁食,曰"金丝缠宝"以当的缠福。傍晚燃放鞭炮。此日过后,人们便开始远行,粮食可以外出。

  二月二龙抬头

  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历来对龙特别崇拜,村村建有龙王庙,祈求龙王降雨。民间有很多"龙"的传说:龙于头年的冬至蜇潭,来年的二月二抬头升空,开始它行云降雨的工作。"春雨贵似油",人们希望龙多给下几场。敬龙活动久传不衰。

  这天一早,人们做的头一桩事就是"龙抬头"。不管是集体的磨还是个人的磨,争先恐后地到石磨跟燃纸,上香祭供,并用磨塞子将石磨支起来,让龙抬头,因为两个磨眼之间有一条刻凿的龙,人们以磨为"青龙"。然后到池边、井边、河边投石,告知龙王,今天是二月二,赶紧抬头升天。晚上,大人挎篮子,里面盛满草木灰,先在墙跟撒一缕,再到打麦场的专访撒个很大的圆圈,象征风调雨顺,粮堆如山。

  "二月二,喝龙茶,引的钱,往家爬"。这是民间的一种普遍信仰。

  "二月二龙抬头,忤逆媳妇发了愁"。这是林州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传说民间有一农妇生了一个独生子叫李原,因生活所迫,李原经常外出,家中留下老母和其妻王小姐,每当李原外出回来后,其母都要向儿子哭诉媳妇不让吃饱的事情。二月二这天,李原责问其妻王小姐,王小姐却硬说婆母昧了良心说瞎话。为了取得丈夫的信任,她就端扁食喂狗充母食,中午将煮好的扁食,由李原在灶边看着,王小姐亲手送至。李原问其母是否吃饱了扁食,母说没有吃。李原很生气,王小姐却骂婆母昧良心,闹得李原黑白难分。此事龙王夺云中看得很清,一个响雷,将狗和王小姐劈死,扁食从狗肚里溢出来,李原才恍然大悟。这个故事告诫忤逆媳妇要孝敬老人,不敬老人,天理不容。这天,民间很少有婆媳闹气的现象。

  清明上坟

  三月清明节这天,林州民间流行祭祖的活动。它既有怀念先人,勉励后代之意,也可借此大量植树造林。这天在坟头植树,让先祖功德荫庇后代,也有百年树人之意。

  这一天,人们一早就要采柳枝,插至所有门上,孩子们还用柳条编成帽栲栳戴在头上。此俗从晋文公重耳祭介子推故事演化而来。原为清明的前一日,寒食节所做,后被并入清明节。除此之外,家家户户还要举行祭祖活动,县城以北由家中女人做点好汤,掂到坟上,倒在坟头,上香点纸。县南则禁止女人到坟上(如女人上坟,视其没有后代),而先将白纸拿至六外剪成方块,曰"鬼单衣"(不准在家剪,以示阴阳有别),然后由家长带领男后生去上坟。先将块状纸单压坟上(单压为单衣,双压为棉衣,每个坟上压的白代要象人形状),然后上香点纸钱(木刻板印的钱),叩拜后点鞭炮,还要用新土将坟墓重新护一遍。1950年以后,除上坟之俗沿习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墓、陵园凭吊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吃糖糕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林州民间称五月单五。"端""初"同义,"五""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作"端午"。民间传说此节与纪念屈原有关,但此节并非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才有之,而在这之前就有了。林州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五月五采艾淋浴和服用之习,这和西汉戴德《大戴礼》:"五月五日,蓄兰为淋浴",屈原的楚词"俗兰汤兮芬华"与此是相吻合的。这说明端午节的一些活动,早在屈原投江以前已在民间进行。只是到了宋朝,朝廷追屈原为忠烈公,并把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才晓喻全国纪念屈原。

  林州民间,每逢此节有采艾之人俗。据说太阳出前的艾性凉,可以驱邪,太阳出后的艾性热,容易招邪,故天不明就要上山采艾,甚者有"赤肚采艾"的。采回来的艾先拿一束插在大门门首祈求驱灾避邪,剩余的艾人们将它拧成长辫子挂于屋檐下晒干,供日后作药用。可煎熬淋浴舒筋壮骨,也可煎熬服用祛风,还是山里人点燃熏杀蚊子的必备品。吃糖糕,改善生活是这天的生活习俗。

  端午节,正当盛夏之初,虫害将兴,农忙季节将到。端五的风俗实与防病、治病、除虫害和讲卫生有关。采艾活动,就包含有直接同灾害、疾病作斗争的性质。这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积累的丰富的经验。这些习俗虽然有的被宗教利用以愚弄人民,但不应和劳动人民的朴素、良好的愿望混为一谈。

  六月六看谷秀

  农历六月初六,古为"天祝节"。进入六月,天气返潮,食物易于发酵。民间开始用大麦造曲,以作醋、酱酵母。妇女们还特别注意翻箱晾晒衣物,以除潮气。六月初,正值谷子抽穗阶段,人们盼雨心切,习惯聚集地头观看长势,有"六月六,看谷秀"和"大旱不过六月六"之谚语。

  六月正值酷暑天气,许多习俗都与消夏抗暑,卫生保健有关。

  七月七乞巧

  林州民间认为七月七日夜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时间。牛郎“河鼓二",俗称"牵牛星",织女即"天孙"。传说二星羡慕人间生活,违背天规偷降人间配成姻眷并生下两个孩子。天廷得知,收回织女,牛郎担着两个孩子追赶织女,快赶上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金簪划了一条河,把他们夫妻2人隔在两岸。从此以后,夫妻两地分居,隔河相望,深情脉脉,无由以达。喜鹊同情他们,约定每年七月七,飞到银河上以身搭桥,让这对恩爱夫妻见上一面。每年的七月七易下蒙蒙细雨,人们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流的泪水。

  这天夜里,姑娘们都愿向织女求教,请她到人间教自己做活儿。多是7个姑娘凑在一起,对上7种礼品,做7个大扁食,内包7种用夹竹桃叶剪成的"针、剪子、弹花锤、织布梭"等7种工具,口唱:"年年有个七月七,织女姐姐俺给你送饭吃。教俺巧,做对花鞋送你老。教俺拙,用个红圪针扎你脚"。"7个针,7根线,7个姑娘都教遍。打东墙,望西海,织女姐姐送巧来。"唱完紧闭双目,背过身去篮子里摸一个大扁食,谁吃的里面有那种针线工具,谁就是这样活儿未来的能手。在游戏中,她们得到了愉快,增强了信心。它和乞巧的习俗融合在一起,显示出林州妇女勤奋好学、热爱劳动、向往美好生活的乐观精神。1950年后,此俗消亡,变为妇女们抱着小孩,围坐在庭院中观看银河讲论天机。女知识分子有的诵起少游的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仍顾雀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寄托情思。

  从"牛女"神话演变而来的广大妇女乞巧习俗,表达了她们对织女不幸遭遇的同情,曲折地反映出旧社会妇女对封建礼教的抗争,此风久传不衰。

  七月十五对响鞭

  农历七月十五,林州民间说是"牲口节"。是日,有牲口的人家要做羊羔馍上供。此馍用白面做成羊羔形蒸熟,中午上供后食用,还要放鞭炮,庆贺六畜兴旺。这天停止使用牲口,并于晚上做一锅炒米汤给牲口喝。所谓"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吃顿炒米"即指此。

  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在财主家放牛,每天不叫吃饱。有年七月十四夜他和伙伴在山上杀了1头牛吃。为了应付财主,他把牛尾巴插进山缝,谎说牛钻山缝了。次日财主来山上一薅牛尾巴,真的"哞哞"地叫了几声。从此以后,每年七月十五,便成了牲口的"生日"。这天东姚、任村等乡还相继兴起了"点花山"和"对鞭"活动。

  每年七月初,牛倌们便要在山坡上用乱石垒成石窑,内装秸草,排成一溜。妇女们在家里要用白面做"枣花糕",到七月十五上供。男青年用麻、桑皮、碎布条拧成鞭子,准备和外村对鞭。

  七月十五的晚饭后,明月刚刚升起,牛倌们即登上山头点燃装好的秸草,和方八邻近村庄比谁的火苗高,燃的时间长。这时,方圆数十里的各个山头火花相映,形成"花山"。

  山下的打粮场上,浩大的对鞭队伍(每人取一把做好的鞭子)众人喊:"一--二,××家(村),对对鞭!""叭!叭!"鞭声顿起。对方村庄听到呼喊自己村时,也要回喊对鞭,依此类推,村村相对。

  七月十五夜,明月当空,花山辉映,鞭声清脆,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七月为一年秋季节令之始,秋收在望。上述习俗反映了这个特征,秋耕时是牲口最劳累的时期,让牲品过节,实际上是人们事先把它调养好以准备秋耕;点花山预祝秋季丰收;对鞭是练习鞭技,准备秋耕鞭牛。

  八月十五庆月圆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此节两汉时已具雏形,其时在立秋日。至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饮酒对月等活动。《开元遗事》载:"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液池望月。"北宋太宗年间,始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明刘侗等所著《帝京景物略》载:"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是夜,明月悬空,清辉洒地,秋高气爽,是一年中月亮最亮的夜晚。旧时林州民间这一夜,家家户户举行拜月、赏月活动。拜月时将事先准备好的大个儿苹果和圆月饼4个摆列到院中的供案上,面对明月上拜。举家老小围坐院中,观赏角盘似的明月,大人们从圆月中产生一种稳定、和谐、圆满、团聚的感觉。小孩儿边吃月饼边哼小曲:"明奶奶,上锅台,请小姐,喝茶来……"老人们向儿孙讲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免捣药"等神话故事。

  中秋节是林州民间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至今有兴无衰。这个节日因建立在人们对自然美--"月"的审美心理基础上,超越了时代和地域,增加了无穷的活力。

  十月一儿祭祖先

  十月一儿是林州民间一年中的第二次祭祀祖先活动。全市都有在这天上坟、扫墓的习俗。县南乡村的人们还要往坟上压纸,说是给祖先"换寒衣",认为先人虽已亡故,但仍和生前一样,生活需依季节安排。

  冬至吃冻疙瘩

  距今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人民已经测出了冬至。古人对冬至的解释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古代我国对冬至节很重视,《汉书》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要长,阳气升,是个吉日,因此值得恭贺一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林州民间是日家家户户吃扁食,有吃扁食能防冻耳朵之说。

  冬至节后,严冬来临,旧时穷苦劳动人民时光更难熬了,一般殷实之家也很重视这个节令。冬至后农民非常重视"看雪"。"一九雪,九九皆有雪"。从农事讲,越冬作物极需冬雪保持地温、墒情。此时地里能大冻,二麦敛藏必固。如缺雪必致来岁多虫害。天气过暖。果木开花,就难望丰收。雪大就可以冻杀害虫,来年农业丰收有望。这是林州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经验。

  男婚女嫁

  男婚女嫁,为林州民间家庭一桩大事。从传说伏羲氏与女娲氏兄妹族外相婚,始创嫁娶,到封建社会的一夫多妻,一夫一妻。婚嫁时逐渐有了套礼节。古代婚礼分六个阶段,现成大体沿用,叫选婚、订婚、传书、择好、迎亲等。具体细节又各有时代特色。1950年后,在确立和解除关系上,进行了彻底变革。婚嫁礼俗也有不少变化。

  一、 选婚

  1949年以前,选婚年龄为男18岁,女16岁。那时,男女选婚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选婚双方不能见面,婚姻不自主,造成许多悲剧。1950年,人民政府颁布了婚姻法,开始了青年自由选婚的新时代。选婚条件也因时代因人而易。在年龄上一般男20岁,女18岁就要选择自己的对象。男择女多以勤俭朴素,贤慧正派为标准,女选男还注重才能和家庭条件。1960年后是“一军官、二工人、三干部、四大学生”,1980年以来是“一文凭、二能人、三工头、四商人”。目标择准后,还要请“先生”来“合婚”,这是在旧时大多数婚姻关系中,必有可少的一个程序。将双方八字列出后,从四个方面按一定公式进行推算。①看大相合不合。口诀是“子鼠见羊万年愁,不叫白马见青牛,虎见巳蛇如刀割,兔子见龙不长久,酉鸡不与犬相见,亥猪不可见猿猴。”②看子女旺不旺。口诀是“长生四子中旬半,沐浴一双好儿男,官带临官三个子,帝旺五七不能传;衰中二子病中一,命逢死绝断香烟,胎养头胎必生女,墓地有女没有男”。③看男命犯不犯再婚,女命犯不犯再嫁。口诀是:“男犯羊刃必再娶,女犯伤官必再嫁;动财伤官与羊刃,夫妻半路必分离”。④看有无妨克。双方年月日时之地支是否相冲刑(相冲者子午、丑未、寅申、辰戍、卯酉、巳亥。相刑者寅刑申、巳刑亥、子刑卯、戍刑未等)天干是否犯合(甲与巳、乙与寅、丙与辛等)。犯不犯狼籍八败等。如以上四条无大妨碍,就是说可以成婚了。议婚继续进行,先由媒人领男方去女方家见面,女家给二人提供交谈方便,然后再由媒人领女方去男家“相家”,公婆也借机会看看未过门的儿媳妇,双方如没有意见,选婚即告成功。“合婚”虽为民间风俗,但并非能符合人们的愿望,现实生活中,仔细“合婚”的人,婚后并不幸福;相反不相信那一套的,婚后却过着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事实教育了广大人民,此俗现已逐渐消失。

  二、 订婚

  林州人注重信用,选婚结束后,即开始订婚。订婚仪式由男方以家长名誉给女方家写一“订婚帖”,俗称“小帖”,送至女家。此后,双方互送订礼,男方多赠衣物和钱,女方多送鞋、袜,谓之“接订”。1960年以后,“订婚帖”已很少用,而以礼物为订。1960年前的定婚帖格式是:

  注:辈份比对方高者称“添眷”,(只指双方男辈),比对方小者称“眷晚”,同辈者称“眷弟”或“姻眷”。

  三、 换婚书

  换婚忆民间叫“传书”,是迎亲前婚礼的一种礼仪。换婚书要选在双月双日进行。是日,媒人一早从男家携带婚礼(2斤粉条和3升米)和婚帖给女家送去。女家收下礼物,将预先准备好的12至16个套搭勾形面食、两双鞋及回书等让媒人带回,送给男家,以表婚姻牢不可破。男家将女家回赠的面搭勾分送亲戚邻居,宣布儿子有了媳妇。换书不隔年,一定要在定婚的当年进行。1960年以来,传换婚书渐少,而由媒人转达双方意愿。换婚书格式:

  注:1、以男家长名出现。

  2、“△老亲家”只写对方姓。

  3、“天作之合”下的小字多省略不写。

  4、女家回书式中间四字改为“敬答鸾笺”。

  四、 大聘

  订婚以后,男方要给女方彩礼,又叫“过礼”、“过大礼”。双方约定时日,女子与其嫂、姐、媒人和男子一同到城镇串商店,购买结婚用品,购物价值一般在500元(随时随地有所不一)左右,如购不到称心物品,则折款给女方。有的采取“老包干”办法,按女家所要礼物折款,一并付给女家。彩礼备妥,即开始纳聘,由男家从村里挑两位年轻人,抬一用红布蒙着的食盒(木制,内有上中下三格),主人随后,送至女家。食盒内下装米、面,中放布匹、衣服、首饰之类,上放红枣、核桃和纳聘帖。女家收下礼品,付钱与抬盒人,并设便完好招待。1960年以后,这个仪式简化为直接将彩礼取回家,纳聘帖也不用了。原纳聘帖格式是:

  五、 择 好

  送过彩礼后,即要决定娶亲日,民间叫“择好”、“提日子”等。娶亲多在农历十一月至十二月,具体月日还要看男女双方属相。认为鸡、兔两属相宜在正月、七月嫁娶;蛇、猪两属相宜在三月、九月嫁娶;马、鼠两属相宜五月、十一月嫁娶;狗、龙两属相宜二、八月嫁娶。俗以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去后,家中无人看管,至年底前任何一天皆为嫁娶吉日。吉日选好后,男方将择好帖送至女家。一旦择好帖送去,就能轻易改动,认为“择好已定,不许改动,后移死婆,前移死公”。实际是怕女家打麻缠,误了吉期。每年打春前为民间娶亲高峰时期,尤其是阴历年前打春,更要把媳妇娶到家。以避“黑春年”迎亲,认为对夫妻不吉。一般的择好都在迎亲前几天定下来,以便双方准备。男方要找2至4名女红色缝衣服、被褥,禁孕妇和寡妇参加。褥子内撒有五谷,被子四角包有红枣、核桃,祝小家庭五谷丰登,早生贵子。女方此时赶制嫁妆,女红条件和男方相同。嫁妆内不包东西。

  六、 打鸿

  迎亲前二天,男方要发鸿礼帖(请柬),请街坊邻居及亲朋好友来家作客。来客一般要赠送礼品,俗称“打鸿礼”。所赠礼物有镜框、脸盆、墨画、床单、被面、毛巾、现款等。是日晚上,男家设完好酬谢“打鸿人”,根据人数多少摆桌,每桌是八大碗酒菜,另有瓜果专供孩子了妇女们凑兴。有个别乡村是迎亲的当天晚上或第二天完好请打鸿人,这天晚上由新郎、新娘助兴,更增添了喜事的欢乐气氛。

  七、 添箱

  女子出嫁前一天,亲戚家的妇女要拿一份礼(2斤米、2斤粉条、6尺布或针织品)来看将嫁女,农村叫“去给嫁女添箱”。合涧一带添箱是馍、麻花,叫做“给嫁女送饭。”添箱妇待次日送嫁女上轿后才归。

  八、 摆柜

  迎亲前一天下午,女家婶、嫂、姐、妹等4至8人(人数必须成双)携带新娘的单衣、棉衣、床单、梳妆匣子、两双鞋等至男家,将所带物品放在箱柜内。然后上锁带走钥匙,这种礼仪,民间中“摆柜”,意在看看男家准备怎样,并为新娘送去衣物。男家招待摆柜人,宴毕,付给摆柜钱,以表谢意。

  九、 开脸

  又称“净面”,是1949年以前林县民间的一种嫁女礼俗,多在出嫁前一二日进行。开脸时,请儿女双全的妇女,以两条红线相绞,为等嫁女拨尽脸上的汗毛。

  十、 迎亲

  迎亲,是婚嫁的中心环节。林县民间叫“娶媳妇”。是日,男家剪大红双喜字贴于洞房、中堂和大门上,并剪小红喜字若干,贴于窗牖、门户和器物上,增加喜庆气氛。“双双喜”安并连,比喻新婚夫妻互敬互爱,白头偕老。双喜字式样很多,民间艺人有的将其装饰,以花卉表现喜这神态,如花似锦,繁荣蓬勃,给予人们以清新美感,贴于新房更感火红、热闹。娶亲之家门前张灯结彩,红色喜对分贴两旁,门顶彩楼上红旗飘飘。院内铺陈有“打鸿”礼品。香案上放一斗装满玉茭和其它杂粮,红纸封面,斗内按金、木、水、火、土方位插五色彩旗。旁边放一面镜子,一杆秤,意为光明正大,称心如意。全家老幼胸挂红布条,喜气洋洋,胜过重大节日。

  迎亲队伍分前锋后师,依次行进。前锋负责挑盒子和跑红,抢先一步至女家报信。盒内放有一礼(此礼品互转,至婚后叫三时送回男家),一束新娘戴的花朵,一付“离母”帖和一付上轿帖(内容是上轿方位和禁忌等),二块红布(一块是新娘的蒙头巾,一块是跑红布),米面各包、棉花管两个(祝福丰衣足食),食盐两包(意为夫妻言和意投),石子两包(表诚心实意),艾一束用红线缠绕(表示夫妻恩爱),钱两包(多少不限,祝进钱发家),大肉一块,民曰“离母肉”。

  三声铁炮响过,唢呐高奏,鞭炮齐鸣,彩旗招展,新郎披红戴花拜过天地,由婚总(民间称背钱袋人为迎亲总领管)引至彩色轿前上轿(1950年以前多用两项顶花轿迎亲)。迎亲队伍来到女村头时,点放三眼礼炮3声以报信息。女家听到礼炮声后,按照分工马上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待听到迎亲队伍到大门外的吹打声时,由一老揖礼相迎,厅宴招待。新郎正座,陪客居右,霎时宴始,三盘四碟陆续上端,围观人不知其数。宴席虽盛,但被女家婶、嫂、姐、妹们拥挤逗嬉,夺筷推碗,闹得新郎面红耳赤,往往食不饱腹。女方还将新郎锁在屋内,要端席钱、上轿钱等,不给则不开锁。待出钱开锁后,婚总管要装女家一双筷子、一盘面花(意为添富),俗称“偷筷”。宴待期间,新娘的母亲、伯母、婶子等辈份要对新娘反复叮嘱,多是教女儿孝敬公婆、夫妻和睦、勤快等类话。尔后还要叫新娘吃顿离家饭,新娘要吃一半,留一半,意在婆家娘家都有余。行至院中,礼拜后,女家给新郎披绿挂镜,示其前途光明。新娘首饰头上戴,身穿红衣裳,鞋里放铜钱,红布蒙头上。鞭炮响过,新娘拜辞父母,坐到一个椅子上,由两人抬着至轿前,按上下轿方向入轿。女方有4人跟随压轿,鸣炮3声,即告起程。新娘父母或叔伯挨轿送至村外。若轿遇寺、庙、碾、井时,跑红人要用红单遮住。花轿越桥穿洞,过十字路口,均放三眼炮,或以鞭炮代替。路上新人相遇,要互换礼物(如换红花),并放鞭炮一挂。一路缓行,轿不落地。

  花轿进村后,迎亲队伍穿街过巷。这时新郎的亲朋好友或与新娘关系密切的人,要买一挂火鞭,到轿前点放,俗谓“助鞭”,表示对新郎婚事的庆贺。花轿至家门落轿时,一人手持谷草把子点燃,绕花轿(新娘座的)三周,并把米醋浇在烧红的犁铧上,冒出热烟,称“浇醋丹”,认为可以驱邪,然后两年轻妇女将新娘从轿里请出,让新娘怀抱古书,搀扶着行至门口(属相相妨者忌搀,孕妇忌搀)。进家门时,芦席铺地,骑马鞍,跨犁铧,大伯子向新娘头上撒五谷(谷、高梁、麦、红豆、杆草),一边撒一边唱:“一撒金、二撒银、三撒财富满家门”。

  迎亲形式1950年以后有很大变化。坐轿改为骑马,路近改为步行;1970年以后,以骑自行车为主;1980年以来,好些人家用汽车迎亲,有的大小汽车少的四五部,多的十几部。其它旧仪式也革除了不少。

  十一、拜堂

  新郎新娘行至院中,鞭炮齐鸣,乐队奏乐,夫妇双双拜天地,叫“拜堂成亲”。若新婚夫妇属相有妨,拜天地时要用被子界开,民间称“隔山拜天地”。拜毕,将新娘搀入洞房面向“喜神”方位,给新娘修面整容,梳头结发,俗曰:“新人上头”,从毛头闺女成为正式媳妇,“结发夫妻”由此而名。给新娘上头的妇女要唱上头歌:“一拢子,二拢子,拢的女婿戴顶子(做官);一拢金,二拢银,拢来娃娃一大群。”然后小姑手持红衣抛向空中,一面抛一面说:“一挂金、二挂银,三挂新娘贵子生,挂住裱儿,得个小儿,挂住里儿,得个女儿(指衣服里和表)。”一般都能挂住衣服和外面。唱毕,众人离屋,让乐班内一吹笛人进屋向新娘连吹3声。俗谓“吹白虎”,又叫“安白虎”。

  女方4个送亲压轿的,俗称“把轿”。其中舅家1人,本族3人。把轿人装着新娘柜上的钥匙他们到男家门前时,被一老者引至宴室,由老人陪着赴宴,民间称此老人为“陪客”。宴会进行中,新郎由家人领着向把轿人行大礼,感谢他们对自己妻子的关照。这道程序叫“女婿上拜”。宴毕,把轿人要去新娘住室安慰一番,把所带钥匙交给新娘,辞别返家。

  午饭一毕,新郎新娘要同到天地前磕头礼拜。众人给父母往脸上抹黑,并拽至天地旁坐好,在主持人倡导下,新婚夫妇先拜父母,次按家族亲友辈份依此叩拜,受礼人给叩头人钱。

  十二、闹洞房

  闹洞房又称“逗媳妇”、“吵房”,在迎亲的当天晚上进行。做法是先由小姑送灯,早早抱学生。送罢灯,无论长辈、平辈、小辈,聚开新房中,祝贺新人,戏闹异常,多无禁忌,有“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之说。过去宾客闹房时,中扮花脸,或足着手,说笑后,逗俗兴的多,以哄堂一笑为足,意义不大。无论如何喧闹,主人不得恼怒,愈闹愈发,喜可加倍。1950年后闹洞房,多是向新娘提各种难题,让其回答,文明礼貌,妙趣横生。也有的对新娘戏弄,伴娘常代新娘受一半,为抵制戏弄,常以糖果抛撒闹房人。闹房结束后,还要让新娘擀面条,制作子孙汤,认为可白头偕老,子孙满堂。新娘接着喂牲口,象征接替家务,同心协力,共同致富。床铺由长辈给铺,多为男性长辈从之,边铺边道:“老公公铺炕,子女两行。”最后,小姑送去尿盆。

  洞房花烛夜,长夜燃明灯,新娘开柜,新娘开柜,新郎试鞋,夫妻对话,窗外偷听的耳贴墙壁,若得其一言半语,常为人们传扬多年。

  十三、拜祖坟

  迎亲过后,要拜祖坟。由叔嫂们引新郎、新娘携带祭礼鞭炮,去认宗拜祖,告慰亡灵。这个习俗,多是迎亲日下午进行,唯东姚乡将此程序放到了婚后第二天做。

  十四、叫新娘

  婚礼第三天,女家哥嫂携带迎亲时的那份礼品前来叫新娘,俗曰:“叫第三儿”。叫新娘来回均要走迎亲时的那条路,不许改变。民间有“三天不走两条路”之说。新娘回去住7天,再由父亲或其他长辈送到婆家住8天,也有回三对九之说。至此,迎亲程序全部结束,此后即可自由往来。

【林州民间的春节习俗】相关文章:

关于春节的民间习俗推荐02-01

上海春节的民间习俗03-14

我国春节民间习俗10-20

河北各地民间的春节习俗民俗03-12

大雪的民间习俗简介12-09

解读台湾民间的春节习俗民俗文化06-28

民间习俗谚语201607-21

中秋民间拜月习俗的来历06-13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介绍06-20

闽南民间的“补冬”习俗介绍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