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由来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春节吃饺子习俗的由来
每逢新春佳节,首先想起的应该是除夕夜家人团圆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吃美味的饺子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春节必不可少的习俗,那么春节吃饺子的由来是怎样的呢?有什么寓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节吃饺子习俗的由来,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起于明代于清代,是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盛行的一种过年方式。春节饺子要在除夕晚上包成,子时(半夜十二点)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伊始,取“更子”之意,“交”“饺”谐音,故称“饺子”。还将饺子里面包上硬币,吃到的人被认定要交好运。
与北方人相反,在正月初一这天,南方人则开始吃汤圆。对于饺子的来历,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颇多。
早在三国时期的《广雅》一书就提到过这种食品。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
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除史书记载外,民间还另有一则传说。从前有个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寻欢作乐,闹得国家贫穷,百姓怨声载道。一天,奸臣潘奇叩见皇上,说“人若能吃百样饭,就可增寿延年成神仙,皇上可下令在各地招选名厨,让他一日三餐做新样,吃到百种饭,不就如愿以偿了吗?”皇上听后,即出告示,举国招选。
不几日,各地厨师来到京里,经殿试,苏巧生被选上。从此,苏巧生凭高超技艺为皇上做了九十九个花样的饭菜,皇上很满意。这一夜,苏巧生很高兴。心想明天再做一样饭就可回家与亲人团聚了。但到做饭时,竟不知该咋做最后一顿饭。他想到自杀逃跑,还想到毒死这个吃喝人民血肉的昏君。正在悲伤的时候,突然看到菜案上有些剩下的羊肉和菜,便举刀把羊肉和菜一起剁碎,胡乱搁上调料,用白面皮包了许多小角子,然后放在开水锅里煮熟,当成最后一样饭给皇上端去。
苏巧生正木呆呆地坐着等死,谁知皇上吃了这餐饭后,竟穿着睡衣跑进厨房说:“今日这顿饭最香,这叫什么名字?”苏巧生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后抬头看见这种扁扁的东西,信口答道:“这是民间上等品———扁食。”皇上又留苏巧生继续给他做饭,巧生对这个贪得无厌的昏君气愤极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厨师,就学着包扁食吃。这样,一代一代,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拓展】
1、据说三国时期就有一种类似饺子的食品如同今日的“馄饨”,形状和现在的饺子相似。唐代就有了现在我们吃的饺子,形状和吃法同现在一样。宋代时期吧饺子成为“角儿”,是后来“饺子"一词的来源。
2、据文献记载,春节吃饺子是明代时期出现的,当时把饺子叫做”扁食“,到了清朝,过年吃饺子已经成为固定的习俗。有一种说法是根据古代的计时法,每到年底除夕这一天为”交子“,是新旧交替的一天,要举行一些仪式来辞旧迎新,”饺子“谐音”交子“,慢慢形成这个习俗,所以饺子要在除夕夜零点之前包好,等初一才可以吃,是庆祝团圆、吉祥如意的意思。
3、到了现代,人们觉得饺子的形状像元宝一样,预示着招财进宝。记得小时候,除夕夜包饺子的时候,大人们总是在刚开始的包的时候,先包几个里面加糖的、花生、红枣、铜钱的饺子,吃到的人会很开心哦。比如吃到糖的预示着明年的日子会越来越甜蜜,吃到钱的表示来年会财源滚滚,吃到花生或红枣的可能要早生贵子,都是寄托着对新的一年的希望与期盼。
4、很多地区吃饺子的同时,还以加一些副食,豆腐、柿饼、鱼什么的,都是吉祥如意、年年有余的寓意。饺子的馅也是各式各样的,吃法也是各种各样的,据说内蒙和东北地区煮饺子的时候要加上粉丝,河南地区煮饺子的时候加上面条,美名曰:金钱穿元宝,真是吉祥的说法呢。
5、对于现代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过年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各有各的分工,擀皮的、调馅的、包饺子的,手里忙活着,热热闹闹的聊着天,多么温暖的情景!等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饺子出了锅,顿时会感到一年的辛苦都被这幸福融化了。
【春节吃饺子习俗的由来】相关文章: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由来05-18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及习俗03-04
2016冬至吃饺子的由来及习俗03-18
春节饮食习俗的由来02-01
关于春节习俗及由来04-02
立冬吃饺子的由来11-10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03-18
春节习俗舞狮子的由来03-12
春节拜年习俗的由来解释03-17
春节由来和习俗简介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