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一随笔端午节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随笔端午节,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一随笔端午节1
星期六的中午,我们班举行风情万粽过端午的活动。邀请了奶奶和妈妈们来教我们包粽子。我们很是期待这个活动。
一转眼午休的时间到了,我们帮忙把桌椅分成六组,端正地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听老师讲。老师说:“现在请林宥辰奶奶来讲解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大家掌声有请!”奶奶上来讲解了好多不同地方的端午习俗和一些传统等等。奶奶讲完后马上就进入到最激动人心的环节,那就是包粽子。奶奶教我首先要把粽叶折成一个漏斗一样的',接着再放一勺米,放一个枣子,再把剩下的叶子往前压,最后用绳子把粽子捆起来!哈哈,一个成形的粽子包好啦,看着自己包的粽子,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接下来我们还玩了刺激的撞蛋游戏,品尝了奶奶亲自为我们准备的美味串串……
整个下午我们班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中,这次活动,我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美食,这个端午我觉得太开心了!
初一随笔端午节2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处处充满了民族、民俗的文化,在此,我们借助这个契机进行家园共育。
端午节这个民俗的节日中蕴含了很多的教育价值,在这个隆重的节日到来之际,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邀请家长参与课程,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包粽子》,让孩子们更好的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在此之前,我们邀请了会包粽子的家长,主要以奶奶爷爷为主,积极地参与了进来,同时,在活动当天我们准备了充足的包粽子的材料,如:粽叶、糯米、蜜枣、花生等等。
活动在小朋友的期待中拉开了序幕,大家围坐一起,爷爷奶奶们首先和小朋友们分享了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小朋友先说,爷爷奶奶来补充,如:赛龙舟、食棕、带香囊、端午插艾等等,接着爷爷奶奶很细致很认真的给小朋友们讲解并实践了包粽子的方法,从小朋友的表情中看到了满脸的崇拜,眼神中透出了迫不及待,终于轮到小朋友开始,一个个小家伙带着大胆尝试不服输的精神。
小手不断摆弄着,一次不成功再来,有的小朋友直接走到奶奶的身旁举起自己的小粽子说:“奶奶这样对不对,奶奶再怎么做?”当奶奶对着这群可爱的孩子们竖起大拇哥时,孩子和家长的脸上都露出了快乐的笑容,同时这里面还有幸福的音符,整个活动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进行着,开心、有序。大家齐动手,满满一桶粽子完成了,看到自己亲手所做的成果,无比的开心。
在这个活动中,不仅有家长对端午节的.讲述,还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大家呈现了端午的由来及习俗,让孩子在看、听中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端午节。
活动到此并没有结束,下午我们活动继续进行——《品粽》,吃着自己所包的粽子,流露出了浓浓的香味,不仅包的过程开心,吃的过程更是温馨。
通过这次家长参与让孩子们收获颇多,不仅知道了包粽子的方法,增加了对民俗的了解,同时,亲身体验了生活,总之,本次活动快乐多多,幸福多多,温暖多多,期待下一次家长的参与,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到更好。
初一随笔端午节3
端午节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首民歌唱的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有二十多个,如:端午节、端阳节、龙舟节、粽子节、地腊节、诗人节……端午节最主要的'习俗,要数吃粽子、赛龙舟了。
相传这些民俗活动是为了纪念2200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他们还把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虾,以免吃屈原的尸体。一直延续到今,就形成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每到端午节,妈妈还会用五种彩色的线,搓成五彩缕给我戴在手腕、脚腕和脖子上,意谓可避灾、除病、保安康。
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比如:画门符、吃五黄、戴香包、挂艾草等。怎么样,咱们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呢?
初一随笔端午节4
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也是我们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纪念爱国大诗人屈原的日子。在端午节里有许多习俗:赛龙舟、喝雄黄酒、熏苍术。当然,我最喜欢包粽子,因为包完粽子后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
今天上午,外婆告诉我:“今天上午我们包粽子吧!”“今天包粽子?好啊好啊!”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外婆先把米洗干净,再把米倒入脸盆,放一些泔水,把米拌均匀。白色的米都披上了黄衣服,准备工作就做完了。
接着,外婆就给我做起了示范。她先把粽叶裹成斗形,再把米一点儿一点儿放进“斗”里,“斗”变得鼓鼓的,接着把剩下的.粽叶过得严严实实的,最后把绳子一扎。嘿,一个粽子就在外婆手中诞生了,样子美观,我想:味道一定不错。
看外婆包得那么好,我也迫不及待地要包,我从碗里拿来一片粽叶,把盛米的盆子端来,包起了粽子。可粽叶不听使唤,结果米都漏了出来,成了“漏网之鱼。”
外婆走过来,手把手地教我,又包出了一个号粽子。
在外婆的指导下,我有点儿学会了,包出了一个粽子,破天荒地没有漏,可长得不怎么样。
中午。外婆把粽子煮熟了,我蘸了些糖,淡加甜。嗯,好吃!
初一随笔端午节5
端午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还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圆节。
“端午节”由来已久。分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是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是在五月十五。“端”字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五月的第一个逢五。端午节又叫“龙舟节”“诗人节”“灯节”。说起这些节日,还有一段悲凉凄美的故事呢!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周围的人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人们争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打捞了很久以后,人们还不见屈原的尸体,就回家拿米团扔往江中,不让江中的鱼、虾、蟹、阄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有了现在的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黄米和糯米做成。把黄米或者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个角放上大枣或花生,为的是不让米溢出来。粽子包好后,连同鸡蛋一起放到大锅里,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打开锅,芳香四溢,竹叶的香味,粽子的.清香,沁入到鸡蛋中,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用艾子叶驱蚊。以前医疗不发达,有些体弱残疾的人被蚊虫叮咬后会死亡,把艾叶放在门上有一种避邪的作用。人们还在端午节这天绑许多五彩的小扫帚。小扫帚是用麻线做成的。人们用各种染料把麻染成七彩线。绑制成1厘米长的小扫帚,再用一些小果壳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中间有一个小孔,将七彩线把小果壳穿在一起,绑在孩子们的手脚上,以示吉祥如意。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这不是迷信,而是传统习俗。我们应该去尊重它、保护它。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的和谐,为经济的腾飞做出贡献。
“粽子香,香厨房。艾草香,香满堂。柳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伴随着这首民谣,端午节如期而至。
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节日,当然,也是一个民间古老的传统节日。但是,各地的节日习俗却不大一样。“曾经沧海难为水”,我唯独对家乡的端午情有独钟。
端午的前一天,大人们就准备好糯米,粽子叶以及其他材料,并早早地把粽子叶包好。
包粽子这一环节,好玩,有趣,是小孩们最喜欢的。
首先,把粽子叶拿在手中,慢慢地围呀,围呀,绕成一个长柄勺似的形状。这下,小孩子们可有玩的了。他门用长柄勺似的粽子叶从水盆里舀一勺水,然后提在空中。叶子里的水便如根根晶亮的银线一般,飞流直下,“哗哗——”地响。待到水快“干涸”时,飞流直下的银线就摇身一变,成了颗颗璀璨的珍珠,滑落在水盆里,叮咚作响。让人不由自主地为此景此声所陶醉。
然后,就用勺子一勺一勺地将糯米装在粽子叶里。小孩儿们的脑袋总是那么奇特。他们将粽子叶里的糯米堆成一座小山,白白的,如雪一般,那么可爱,那么圣洁。有时,他们还会在小山上栽花种草——将小片的树叶或花瓣贴在上面,让小山充满勃勃生机。
最后就该系线了,就是把包好的粽子捆起来。小孩们捆好后,可不会乖乖地让粽子得到一份安宁。他们会把粽子系在手腕上,当作溜溜球来玩——丢出去,收回来。可是,他们只能丢出去,却很难收回来。
端午节的早上,小孩们几乎都是被四溢的粽香所唤醒。来到餐桌边,他们就会看到碗里坐着一个粽子,白白的,嫩嫩的,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砂糖。早晨的阳光射进来,照在上面,反射出一道耀眼的光芒。让人看了,不禁垂涎三尺。于是,他们立刻挥去嘴角的口水,拿起筷子,端起饭碗,轻轻地咬一口,细细地嚼一嚼,慢慢地咽下去,那滋味,比美味佳肴还美味佳肴。
“粽子香,香厨房。艾草香,香满堂。柳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伴随这首民谣的余音,端午节如期而去。但端午的欢乐却永远回荡在我们的心间,永远,永远......
初一随笔端午节6
端午节是我国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到端午节都要举行庆祝活动,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主要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来临,家家户户都开始包起各种口味的粽子,有咸肉的,红枣的`,豆沙的,好吃极了!老奶奶们还把鸡蛋染成红色,发给小朋友以表示喜庆。妈妈拿出了彩布,香粉,五彩丝线和针,手把手地叫我缝了一个五彩香包,漂亮极了!这一天还要举行精彩激烈的赛龙舟活动,人们从不同的地方汇集到湖边,兴致勃勃地观看赛龙舟,场面热闹非凡,到处呈现一片节日的气氛。我爱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
初一随笔端午节7
时间匆匆忙忙的从我们身边走过。眨眼之间,端午节就已到来。
一提到端午,大家都知道这一天要做些什么。那就是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甚至,有的人还知道端午节的来历。是啊,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的丢进河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再咬屈原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用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为怕饭团让蛟龙吃到,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来发展成今天的粽子。所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怎么样?端午这个节日很令人难忘吧。
初一随笔端午节8
端午节还没到,街边的摊位几乎都被卖粽子的占据了。粽子散发出阵阵的清香,沁入了人们的心脾,让大家也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被大家所感染,我们家也为迎接节日的到来做起了准备。
妈妈起了个大早,我也早早被喧哗声吵醒,爷爷去市场买包粽子所需的.材料,有糯米、花生、腊肉等。爷爷一回来,大家便开始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粽叶卷成筒,用各种材料填充,用多余的粽叶封口,用红线缠上,放入锅中煮,不到三个小时,我们便吃上粽子了。
大家开心地吃着粽子,在这样欢乐的气氛下,见多识广的爷爷给我们讲起了吃粽子的由来: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他主张联齐抗秦,他的想法遭到了朝廷的反对,楚王就把他贬到现在的湖南。不久,秦王便率兵灭掉了楚国。听到这个消息,屈原万分悲愤,誓与祖国共存亡,他抱着大石头,投身汨罗江自尽了。当地老百姓十分感动,纷纷划着龙舟去救他,还向河中投食物,不让鱼虾吃他。可几天后,有人梦见屈原骨瘦如柴,十分疑惑,一名渔民说投入江中的食物被鱼虾所食。大家便用粽叶包起食物投入江中,让鱼虾以为是龙角而不敢食。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端午吃粽子,纪念屈原。
吃着香甜的粽子,听着爷爷的讲述,我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一个小粽子,竟让我品味到了一个爱国诗人的伟大情怀。
【初一随笔端午节】相关文章:
端午节随笔06-13
初一的中秋随笔04-23
生活端午节随笔11-09
端午节记事随笔01-07
端午节随笔【热】07-01
端午节随笔【推荐】07-02
【推荐】端午节随笔07-02
【热门】端午节随笔07-02
端午节放假随笔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