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端午节是为纪念中国古代的楚国的屈原,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浓厚民间色彩的节日。端午节的习俗也丰富多彩,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等。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传统文化认为,人类是大自然所化生。《易传·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节”是天地时气的交合之处,是“天”“地”日月的节奏,那么,也应当是“人”的节奏,是连通自然节律与人生节律的“节点”。大自然有阴阳,人也要讲究阴阳的消长平衡。按“天人相应”的精神,人体也应适应大自然的节律。
中国传统节日便在这“天人协调”的主导观念中氤氲化育而成。
邻近夏至,白昼在一年中达到最长。这日阳气最旺,阳极会伤身,需要避毒。《礼记·月令》说:“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仲夏天气日益湿热,又值汛期,百虫和细菌繁殖快,疫病易生,人们需要一个全民的迎夏“卫生防疫节”——端午节。
在古代物质条件下,端午节人们会洒扫庭院、铲除虫菌孳生地,用雄黄水、雄黄酒消毒,佩戴防疫健体的各种香囊荷包,採集各种药材备用,烧药草汤洗浴……
富 有民俗特征的还有“艾虎”和“蒲剑”。艾,入中药可以祛寒湿,干艾搓成绳点燃可以驱蚊蝇,艾绒做成炙条可以治病。将艾叶剪为虎形,或将艾叶贴在虎形彩纸 上,就叫“艾虎”,人们佩戴或张挂,祈以避邪驱瘴。蒲,即菖蒲,含挥发性芳香油,叶子中间有脊线,状如宝剑,用菖蒲作剑,或插或贴于门楣。“蒲剑”可以散 发芳香,清除污浊空气,还可通窍醒脑,驱赶飞虫。这些都是利用自然资源防疫防病。
注入屈子精魂
中华传统节日的规律为“因天人相应而立,孕人文精神而丰”。
传 统节日节俗虽可溯源至原始社会部落某些遗风,例如,清明节前寒食是先民换季改火的遗风,端午节的龙舟与水网地区先民(如吴越族群)对龙图腾的崇拜和祭祀有 关。然而,风俗一旦形成,便有其自身的生命流程,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环境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后人往往模糊了先民的意图,据自己的时代意识和地域特 征,作出合乎己身的解说和发展。
因地域有异,各地区“解说”往往与本地先贤挂钩。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包粽子”,楚人挂上屈原,吴人挂上伍子胥,越人挂上越王勾践或孝女曹娥,湘西和桂林等地挂上伏波将军马援……传统美德和高尚人格在节日习俗中得以传扬。
经过历代的选择,屈原越来越突出出来,甚至被说成是端午节“起源”。纵然不是“起源”,但中国人民选择屈原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屈原是中华民族一位伟大诗人,以自身高洁人格谱写了伟大诗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不仅“太息”,而且“掩涕”,爱得深沉!这就是 爱国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矢志不移,求索不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高洁的人格,不与卑鄙者同流合 污,不受恶浊世风习染,坚守节操,宁死不污,身殉理想,九死不悔。
这样的诗句千年传颂,融入在节日的习俗中,参与铸造着中华儿女的民族性格。
既是诗人节又是体育日
屈原精神成了端午节的“节魂”,因此,端午节又称为“诗人节”。端午节前后,报刊、网络等媒体涌现出许多好诗歌。为继承端午节的优良传统,发扬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举办各种层次、各种规模的“端午诗歌朗诵会”、“端午诗歌大赛”,既合传统又合时宜。
端 午之另一项重要习俗——划龙舟,由远古龙图腾而来,又演绎出追悼屈原的文化意义,在水网区域形成盛大的娱乐竞技活动。代表各乡、村、单位的龙舟间开展竞 赛,成千上万的群众沿水呐喊助威……群众的热情得到极大调动,集体荣誉感得到极大激发,齐心协力、奋勇争先、拼搏向上的昂扬精神得到彰显。
端午节逐步成为了“龙舟节”、“民俗体育节”。
又 一个端午节来临,华夏大地艾熏又起,粽子日盛,龙舟竞渡开展在全国各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须有中华文化之复兴,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是 生活状态的中华文化。在欢度节日的同时,我们正感受中华文化的滋养,分享传统习俗带给我们的快乐。 (李汉秋作者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庆委员会主任)
仓颉造字的故事 仓颉造字的地方 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关于仓颉造字的故事
仓颉也称苍颉,是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但普遍认为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
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三个人,虞舜、仓颉、项羽。虞舜是禅让的圣人,孝顺的圣人,而仓颉是文圣人,项羽则是武圣人。
仓颉,中国原始社会后期黄帝的助手。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这位史前传说人物,在我国古代战国以前的典藉中都从未提及。最早提及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卿。其后是《吕氏春秋》和《韩非子》,在荀子“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的基础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观点是“仓颉作书”。汉代后,在《淮南子》和《论衡》中,已从“仓颉造字”发展为“仓颉四目”,开始神化。尤其是汉代的纬书,又进而渲染,仓颉“生而能书,又受河图录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视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鱼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春秋元命苞》)。以后愈演愈神奇,发展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等传说。黄帝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一,当时没有国家机器,可见“史官”之说,显然是后人用后代国家机器的职官名称套用于史前传说人物的结果。
仓颉造字的传说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么,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七夕原来不是情人节 揭秘宋人是怎样过七夕的?
七夕原来不是情人节 揭秘宋人是怎样过七夕的?每一年的七夕,不知尘世中有多少红男绿女像牛郎织女一样约会。反正现在许多人都将七夕理解成了情人节,大概是因为看到七夕与牛郎织女的传说有关吧。但实际上,七夕跟情人节毫无关系,恰恰相反,过去民间谈婚论嫁,还要有意避开七夕:“七月七日,迎亲嫁女避节。”为什么?你想啊,牛郎与织女有情人终成眷属,却两地分居,天各一方,一年才能见面一次。尽管宋朝诗人秦观写了一首《鹊桥仙》,歌颂七夕的浪漫:“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然而,这样的浪漫只合存在于诗歌,人世间又有哪对情人愿意相爱的人分隔两地,“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其实是女儿节,或者说是乞巧节。过去的女儿家,都希望自己心灵手巧,日后能相夫教子、男耕女织。现在女孩子的理想是“求养”。品味是不一样的。而织女是巧星,传统女性的偶像。所以每到七夕,姑娘们都要做各种奇巧小玩艺,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祈祷之后,姑娘们还会互相赠送小工艺品,送上美好祝福。
宋代的七夕,是一个非常盛大、隆重的节日。节日的热闹气氛,从农历七月初一就开始了,据《醉翁谈录》的记录:“七夕,(京师)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东京梦华录》也记述说,“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七夕之夜,一般人家都要洒扫庭院,富贵人家则会在庭院中搭起彩楼,叫做“乞巧楼”;楼阁上摆满各种精巧小玩意、精美食品,女孩们望月穿针,焚香列拜,这叫做“乞巧”;宋朝姑娘们过乞巧节,还有一个有意的习俗:捉一只小蜘蛛,关在小盒子里,七夕次日打开盒子看蜘蛛结出的网,如果蛛网圆正,则表示“得巧”,姑娘们获得了纺织的巧智。
宋代的七夕还是一个购物狂欢节。“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街市上非常之热闹,大街小巷“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这个“磨喝乐”,乃是宋代最流行的泥娃娃(“磨喝乐”原为梵文“摩喉罗”的讹音,不知何故被宋人借用来命名泥娃娃),其地位相当于今日的芭比娃娃。
同芭比娃娃一样,“磨喝乐”制作精良,身材、手足、面目、毛发栩栩如生,而且也配有漂亮的迷你服装。《醉翁谈录》说:“京师是日(即乞巧节)多博泥孩儿,端正细腻,京语谓之摩喉罗。小大不一,价亦不廉。或加饰以男女衣服,有及于华奢者,南人目为巧儿。”《繁胜录》也说,“御街扑卖摩侯罗,多着乾红背心,系青纱裙儿;亦有著背儿戴帽儿者。”尤以吴中名匠袁遇昌制造的“磨喝乐”最为神奇,“其衣襞脑囟,按之蠕动”必泥人内部配有机械装置。
宋朝的寻常市民家、富室乃至皇家之中,都有“磨喝乐”的忠实粉丝,“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流风所至,宋朝孩子很喜欢模仿“磨喝乐”的造型:“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喉罗之状。此东都(汴梁)流传,至今不改,不知出何文记也”。大人们夸一个孩子可爱迷人,也会说“生得磨喝乐模样”。“磨喝乐”既然风靡天下,价钱也就不可能太便宜,“价亦不廉”;贵者,“一对直数千(文)”。名匠袁遇昌制作的“磨喝乐”更是昂贵,每对叫价“三数十缗”。
除了“磨喝乐”这种宋朝人的“芭比娃娃”,商家在乞巧节前面,还会隆重推出其他玩具,如以黄蜡铸成的“凫雁、鸳鸯、鸂鶒、龟鱼之类,彩画金缕”,叫做“水上浮”;又有“以小板上傅土,旋种粟令生苗,置小茅屋花木,作田舍家小人物,皆村落之态”,叫做“谷板”;有“以瓜雕刻成花样”,叫做“花瓜”;又有“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磁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篮彩缕束之”,叫做“种生”。这些新奇玩意儿,“皆于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
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一词起源于唐玄宗的生日
一年一度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女儿节、浴兰节、诗人节等,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历史上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种之说,最为传统也最为盛行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大诗人屈原。这种说法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屈原本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郢都。当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后立即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一个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楚国有名的贤臣屈大夫时,便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粽子投入江中。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唐代诗人文秀为此曾写《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其实,“端午”一词最早却起源于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日。原来“端午”的意思是每个月的第一个五日。晋朝《风土记》中就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这明确指出“端”取开端和初始之意。而“午”不仅与“五”同音,古代两字相通,“端午”又称“端五”;而且,在古人用十二地支对应月份的排列中,“午”正是五月,因此“端午”便具备了专指“五月初五”的含义。当然,这只不过是民间的说法。而“端午”的最终定名是在唐朝。这就是因为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五日,也就是八月的第一五日。为了避讳,当时经大臣宋璟提议,把“端五”正式定名为“端午”,并延续至今。
唐玄宗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初五,当时朝廷讨论将其生日设为“千秋节”。唐朝宰相张说《上大衍历序》中就曾说:“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由此可知,将端午正是定名之时是唐朝开元十六年,即公元728年。关于此事《旧唐书》中说:“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上以降诞日宴百寮于花萼楼下,百寮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唐会典》对此事也有明确记载:“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右丞相薛曜、左丞相张说等上奏,请以是日为‘千秋节’,著之甲令,布于天下”,并规定每逢此日,朝野同欢,“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于是,第二年,即开元十七年八月端午,朝臣放假三天,唐玄宗和杨贵妃在皇宫的花萼楼前举行盛大的宴会和乐舞表演,庆祝第一个“千秋节”。公元742年,唐玄宗采纳大臣们的建议,将年号“开元”改为“天宝”,为与“千秋节”相应,又于天宝元年“割江都、六合、高邮三县地置千秋县”。千秋县就是今日的安徽省天长市。
然而,唐玄宗的八月端午的生日大庆早已化作千年尘埃,而只有屈原投江殉国之日的五月端午成为普天之下的老百姓的传统节日。那么,中国的老百姓为什么宁愿相信端午节是为了纪念那个投江殉国的楚国诗人,为什么相信龙舟竞渡是为了争取时间抢救这位贤明之臣?为什么相信包粽子、向水中抛掷粽子是为了不让水怪吃掉屈原呢?
众所周知,屈原不仅是先秦时代最有名的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他的《离骚》、《九歌》等代表作品成为在中国文坛上千古流传的不朽诗篇。屈原一生追求真理,追求理想,毕生致力于自己国家的强大,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正是支持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柱石。
屈原是伟大的屈原,屈原的情操是伟大的情操!屈原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热爱祖国,关心人民。他看到国破家亡,人民生灵涂炭,自己追求的理想破灭而宁死不屈。因此,中国的老百姓在端午节要纪念屈原,也正是为了弘扬屈原的这种爱国主义伟大情操。
当然,中国的老百姓纪念屈原,其实并不是在纪念屈原的投江自杀,而是他的那种在国家和民族处于最危险的时刻奋起抗争的民族气节,他的那种“粉身碎骨魂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宁死不屈的清白精神。这无疑正是千百年来,中国的老百姓为什么要把端午节作为屈原纪念日的真正原因。
轿子的起源 轿子是怎么来的?历史上轿子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轿子的起源 轿子是怎么来的?历史上轿子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轿子,在宋代以前,人们称之为肩舆。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交通工具。“舆”本义指车厢。顾名思义,肩舆是指扛在人肩膀上的车厢。这个名称准确地表明了轿子的特点,也说明了轿子与其它交通工具的根本区别。
轿子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轿子的原始雏形产生千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初期。《尚书轿释名》),所以,在上古时,轿、桥二字相通。而它的具体形状目前还无从可考。
1978年,在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陪葬坑中,出土了三乘木质肩舆,有屋顶式和伞顶式两种制式。其中一件经复原后还可以看出原来面貌:它是由底座、边框、立柱、栏杆、顶盖轿杆和抬杠几部分组成。底座呈长方形,顶盖如同四面起坡的房顶形式,轿身原应围以帷幔 ; 轿前开有小门,供乘者出入; 轿杆捆绑在底部边框上,和以后轿杆固定于轿身中部的制式不同。这是目前己发现存世最早的轿子的实物。从它比较完备的结构来看当时制造轿子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在它之前,必然还应有一段发展完善的过程。由此可以推断,轿子起源于夏朝初期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一般认为,轿子是在古代车子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中华民族造车的历史更早。《淮南子说山》一书记述:“见飞蓬转而知为车。”古代人们从自然物的滚动中得到启示: 圆形的物体在平面上移动要比其他形状的物体迅速得多。于是古代人们学会了采用在重物之下排垫圆木的方式来搬运东西,这有河南等地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址为证。
到仰韶文化的晚期,人们己经用轮制技术来制造陶器,想必当时的工匠也会尝试制做车轮的。车辆的伟大发明,使中华民族在克服平原地区的交通障碍方面取得了成功。当远古先民们在艰难的环境中为了生 存和发展,经常“迁徒往来无常处”的时候,车子给了他们多么大的便利啊! 不仅如此,以车子的伟大发明为先导,我国的上古无先民陆续发明了适用于不同自然环境的多种交通工具。大禹“乘四载”,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史记夏本纪》)。他使用了各种交通工具,轿子就是其中之一。
雨伞的起源 古代雨伞到底是谁发明的?
雨伞的起源 古代雨伞到底是谁发明的?是谁发明了雨伞?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埃及人最早使用雨伞,早在公元前1200年,埃及的贵族们外出旅游时常常要奴隶为他们撑太阳伞。其实,中国才是伞的故乡,早在4000年前伞就出现了。据《史记》载,最早的伞叫“盖”,如“五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这里的盖就是伞,是避暑用的。又如:“孔子将行,雨而无盖。”这里说的盖就是雨伞了。《伞物记源》载,古时的伞初多为丝帛制作,纸发明后便出现纸伞,宋代称为绿油纸伞。后来不仅用来挡雨,也用来遮阳。伞被称作“能移动的房屋”。
雨伞的发明是出于偶然吗?发明的故事是怎样的?传说鲁班妻子云氏也是一位巧匠。《玉屑》上还记述,她是雨伞的发明者,第一把雨伞就是她送给丈夫出门给人家盖房屋时用的。她大概是造出了能撑合的伞.
在英国,在18世纪才开始使用雨伞。佰纳斯 伞一度是女性的专用品,表示女人对爱情的态度。把伞竖起来,表示对爱情遥坚贞不渝;左手拿着撑开的伞,表示“我现在没有空闲时间”。把伞慢慢晃动,表示没有信心或不信任;把伞靠在右肩,表示不想再见到你。
到了19世纪男人开始使用伞。 由于英国多雨伞是英国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传统的英国生活方式的象征,成为伦敦商人和官员必之物,英国人的象征——约翰牛就手中拿着雨伞。在文学作品、电影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伞有时被当作武器,有的伞柄可以喷洒胡椒粉,用来制止恶狗追咬。有的伞柄里有灯光可照明探路。
英国的雨伞商店集中在伦敦的皮迪利大街。其中有个华丽的商店叫做swaine Adeney Brigg,这家店在1750年就有了,它几乎成了英国顶级雨伞的代名词。在这里一把小小的雨伞贵到什么程度呢?一把方格花纹的高尔夫伞,售价大约在60英镑;一把顶级的黑色丝绸面并配以黑色鳄鱼皮手柄的伞,售价大约是495英镑;一把尼龙面料、木质手柄的标准样式的伞,售价大约在105英镑。
由于伞在社会学上的衍生意义,在中国古代,伞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权势的象征,这在《左传》“备物典册”《晋书舆服志》中有明确记载,而且等级森严。伞的用料、色彩、尺寸就象头上的乌纱,身上的朝服一样,也是区分官职大小,身份尊卑的一种标志。如汉代规定:食粟二千石以上的九卿、三公用黑伞,三品以上的官员用青伞,而宋代则天子用红黄二色,庶僚一律用青色等。因此古时皇帝或官出巡时乘座的轿子或车子都张着伞盖,以示“庇荫百姓”。因此这种伞又称“凉伞”、“罗伞”、“万民伞”,书面语又称“华盖”。秦始皇陵铜车马,千里走单骑中的“华盖”,都是用伞人身份的标志。这种以伞入仪仗,气势最为恢宏、表现最为充分的可能要数台湾省发行的“明人出警入跸图”。二个五连张还外加局部放大图。仅入跸图第二枚,红、绿、黄、兰、白五顶“罗伞”,异彩纷呈,在“出警图”第三、第五枚中,既有左、右对称暂时收拢,扛在肩上的,又有居中张开正在行进中的,沸沸扬扬,浩浩荡荡,可谓显赫。
正因为伞有象征荣华富贵的作用,所以东方民间婚礼迎娶中亦有打伞的习俗。这在澳门、朝鲜发行的民间婚礼邮票中有着生动的描绘。伞,不仅是一种古老的生活用品,也不只是官府的仪仗装饰,还是戏曲、歌舞、杂技艺术中常用的道具。台湾省1983年发行的《白蛇传》邮票,第一枚反映的就是"西湖借伞"的情景,正是这把伞,一借一还便衍生出许仙和白娘子之间的曲曲折折的爱情故事。而直接以伞为中心道具的民族民间艺术,中外邮票都多有反映。
放爆竹的起源 我国放鞭炮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放爆竹的起源 我国放鞭炮的习俗是怎么来的?我们中国人历来有这么一个习惯,每逢新春佳节来临的时候,要在街头巷尾燃放鞭炮。在大城市的闹市区,为了安全起见是禁止燃放爆竹的。
小孩子放小爆竹,批劈啪啪;大人放大爆竹,轰轰隆隆;甚至那一串串从好几层高的窗口挂下来的爆竹,要放好一阵子,简直要把你的耳朵也要震聋。
这时,你会感到奇怪,那爆竹里面明明没有竹子,为什么叫“爆竹”?又为什么在新春年节的时候,家家户户有要燃放它呢?
说来倒也有趣,最早的爆竹真是用竹子做的。那时,人们把竹子锯成一段一段的,保留两头的竹节,并把它扔进火盆里。竹节以受热,密封在竹筒里的空气就会膨胀,于是“啪”的一声,把竹子爆裂开来了。“爆竹”这个名字,就这么得来了。
为什么到过年的时候,要燃放爆竹呢?
有这么一个传说:
在我国南方,有一座不知名的山,漫山遍野长满了竹子。山上生活着一种名叫“山燥”的怪人。山燥身高不到一尺,样子同人差不多。所不同的是,他只有一条腿,行动却比人敏捷利索。
山燥不怕人,每当旧年即将过去,新年会要来的时候,他就要到山下的村子里来偷东西吃。村民们闻讯就拿着棍棒追捕山燥,好不容易抓到一个。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凡是同这个被抓的山燥接触过的人,都得了一种怪病:不是浑身冷得瑟瑟发抖,就是热得全身丝丝冒烟,难受极了。
大家正苦于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来对付这讨厌的小怪人,却碰到了一件意外的事。
这里的村民是以砍竹子为生的。他们常常把截下来的竹节丢在一旁,堆的高高的。有一次,几个村民到到山腰砍竹,肚子饿了,就用丢弃的竹节煮食。这时,正逢几个山燥下山。村民们准备弃食逃跑,但又怕山燥追赶上来,吓得不敢动弹。这时,燃烧的竹节正发出毕毕剥剥的巨响。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几个山燥始终站的远远的,不敢靠近正在煮食的村民。有一个机灵的村民想,也许是那毕毕剥剥的响声,使山燥不敢靠近。他又往火堆里添加了不少竹节,毕毕剥剥的声音就更大了。果然,那几个山燥吓得拼命往山上跑。后来,每当山燥下山的时候,村民们就把竹节放在火盆里,用它爆裂的声音驱赶山燥。
从此,每当农历正月初一的凌晨,人们就要烧竹节,用以恐吓山燥,以求得新的一年的安宁。
在古代,人们就是用爆竹来赶鬼、辟邪、逐瘟的。
燃放爆竹的风俗,据说早在我国唐朝的时候就有的。在世界上,我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到了唐朝,火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用竹节来燃放爆竹太不方便了,有人就向想到了火药。她们仿照竹节的样子,用纸卷制成一个个爆竹,里面放上火药,火一点就“碰”地响一声,就完了。
后来竹子制作越来越精巧了,还出现了花炮,有响一下的,有响两下的;有大如竹节的,有小如麦杆的。真是五花八门,品种繁多。
现在,每逢家里有喜庆,或遇到重大节日时人们总是要燃放爆竹,以表示庆贺。
天长日久,人们对爆竹那“彭-啪”的响声,又不满足了,还希望能看到它的火光。于是烟花诞生了。在新春年节的头几个夜晚,到处可以看到孩子们成群结队,蹦跳于街头巷尾,嬉声喧天,在一片光彩和烟雾之中,彻夜打“烟花仗”。
端午节的起源
1、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纪念屈原的说法。
据传说,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屈原。他因忠诚于国家,遭受排挤,但他始终热爱自己的国家,并用文字来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
然而,由于受上层权力斗争的牵扯,屈原被流放到了汨罗江边的一座山上。他眼见着自己的祖国楚国一天天削弱,却不能有所作为,痛心而无奈。终于,他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尽。
闻讯赶来的百姓痛哭不已,急忙驾船到汨罗江上去搜寻屈原,还纷纷向江中投入粽子,这是为了防止鱼虾靠近屈原的尸体。
后来,这一天节日就被称为“端午节”,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便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龙舟比赛和吃粽子等活动,以示敬意。
2、纪念吴国伍子胥
端午节还有另一种广为流传的传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夫伍子胥。伍子胥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军事家,曾帮助吴国打败了楚国。然而,他在吴国的斗争中被陷害,最终被吴王夫差赐死。在临死前,伍子胥要求将他的眼睛挖出,悬挂在吴国都城的城门上,他要亲眼看着吴国灭亡。
果然,在伍子胥死后不久,吴国被越国所灭。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忠诚的爱国者,便在端午节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
这一天的话动习俗包括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其中,吃粽子象征着怀念伍子胥的忠诚,而挂艾草和佩香囊则是为了驱邪避疫,祈求平安。
伍子胥传说,向人们展示了端午节浓厚的民间色彩,它强调了忠诚、爱国等传统美德。与纪念屈原的传说相比,更强调了个人的忠诚和勇敢,体现了人们对勇士的敬意。
3、纪念曹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的曹娥。曹娥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曹植的女儿,她以孝行闻名于世。在曹娥十四岁那年,她的父亲曹植溺水身亡,曹娥为了寻找父亲的遗体,在江边日夜哭泣。最后,曹娥投江自尽,用自己的生命体现了对父亲的爱。
人们为了纪念曹娥的孝行,便将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仪式来表达对曹娥的敬意。其中一项就是赛龙舟,这种活动既展示了团队协作精神,又表达了对曹娥孝行的崇敬。
这一天家家户户也要包粽子,象征着曹娥的孝道和对亲人的关爱。
4、祛病防疫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端午节源于古代祛病防疫的习俗。
在古代,五月被认为是“恶月”,这个时期天气炎热,蚊虫大量滋生,容易引发疾病。为了驱邪防疫,人们用种种措施来保护自己和家人。比如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插菖蒲、艾叶,以及在门前挂上五色丝线,以驱邪避疫。
此外,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古人认为,龙舟竞赛可以驱散水中的邪气,使河水变得清澈,从而达到祛病防疫的目的。在划龙舟时,人们助威呐喊,可以增强气势,使邪气不最靠近。当然,吃粽子的习俗也与祛病防疫有关。
以上这些传说经过历史沉淀,端午节逐渐变成了人们纪念屈原的节日。人们通过插菖蒲、艾叶,挂五色丝线,赛龙舟和吃粽子等方式,来纪念屈原,并祈求身体健康,驱散邪气,也体现了人们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1、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举行龙舟比赛,以纪念屈原。比赛时,选手们奋力划桨,争取最短的时间划过终点。所以,龙舟赛既展示了团队协作精神,又表达了对屈原的敬意。
2、挂艾草和菖蒲:端午节人们都会在家门口挂上艾草和菖蒲。艾草具有特殊的香气,具有一定的驱邪避疫的功效。而菖蒲则具有辟邪驱鬼的作用。这些两种植物的香气可以防止邪气侵入,保护人们的健康。
3、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美食,一般用糯米和其他食材包裹在竹叶或其他植物叶子里,蒸煮而成。粽子的形状和馅料在各地都有不同。但在这一天,家家亲人团聚,共享粽子,寓意家庭和睦,幸福安康。
4、佩香囊:端午节期间,人们还会佩戴香囊。香囊内有各种香料,如雄黄、艾叶等,具有驱邪避疫的作用。香囊上的形状和图案各异,象征着吉祥如意。
5、洗药浴:端午节这一天,一些地区的人们还会用草药熬制药浴水,来泡药浴,以达到祛病防疫的目的。这些草药包括艾叶、菖蒲、雄黄等,具有清热解毒、驱邪避疫的功效。
6、喝雄黄酒:端午节这一天,还有些地区的人们要喝雄黄酒。雄黄酒是一种用雄黄、酒等调制而成的饮料,也具有祛邪解毒的功效。
总的来说,端午节已成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先辈的怀念。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共享各种美食,一起庆祝节日,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
【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03-14
端午节故事和习俗12-01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10-30
中秋吃月饼习俗的起源03-14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作文04-06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简介04-06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及诗句03-07
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起源习俗06-16
街舞的起源和分类03-16
道的起源和含义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