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及习俗

时间:2023-06-07 08:39:10 进利 端午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及习俗

  在我国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但是您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吃粽子要注意什么事项?粽子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哪些人不宜吃粽子呢?大家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吧。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及习俗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吃粽子要注意什么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碗左右,热量约为400至500卡路里。因此,专家建议,吃粽子,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哪些人不宜吃粽子

  粽子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吃的,专家还建议一些人最好别吃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儿童: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胃、肠道病患者: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

  糖尿病患者: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中毒。

  端午节怎么吃粽子?

  粽子最宜趁热吃

  专家还提醒,吃新包出来的热粽子比较健康,不要把它放冷后再反复加热。因此最好自己动手制作,吃刚包好的热粽子。包粽子时要注意,粽叶蒸后放置一段时间颜色发暗是正常的。不要选皮色鲜绿甚至蓝绿的粽子,因为粽叶很可能是经过硫酸铜处理,安全性没有保障。

  在保留上,粽子可以放在冷冻柜里速冻后长期保存,吃的时候要重新蒸透,或用微波炉化冻。存放时最好分成一次吃完的小包,用塑料袋包严实,和其他肉类等生食品分开放,避免交叉污染。

  吃粽子每餐别超50克(1至2个),千万别配冷饮吃

  医生提醒,糯米热量偏高,每次不宜食用过多。粽子大多用糯米做成,缺乏纤维质,黏度高、不易消化。因此在做粽子时,加上一些杂粮米或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等,可减少肠胃负担。吃粽子配一碗清淡的蔬菜汤,如冬瓜、竹笋、丝瓜汤等能帮助消化。吃粽子喝点热红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腻消滞作用,但不能配冷饮,因为那容易让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

  注意事项

  1.食用前需充分加热至软。

  另外,还要少吃,选择健康类粽子,多喝清茶,不吃过期和发霉变质的粽子。有胃病的人选择白米粽食用,尽量少蘸糖。

  2.粽子要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

  3.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白米粽,别蘸糖,不要吃得太甜。

  4.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不要吃肉粽、蛋黄粽等脂肪、蛋白含量过高的粽子。

  5.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有节制的食用,一次少吃一点,可选择迷你粽子。

  6.吃粽时应该搭配凉拌青菜、水果沙拉,缓解肠胃不适。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及习俗】相关文章:

冬至吃羊肉习俗的由来12-23

端午节吃粽子传说故事(附中国各地习俗+特色饮食)05-26

端午节吃粽子日记范文05-25

端午节吃粽子还吃什么04-29

端午节和吃粽子的故事03-31

冬至的由来与习俗12-23

小年的习俗与由来01-16

中秋的习俗及由来09-13

端午节吃粽子的故事(通用5篇)03-30

端午节吃粽子来历100字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