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起源的传说

时间:2023-06-26 16:45:27 进利 端午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端午节起源的传说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一般传统的说法,都认为端午节源自于纪念屈原的活动。然而,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历史却比屈原的传说还要悠久。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有关端午节起源的传说

  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起源于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的故事同样是人所共知,勾践被称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当时的越王勾践和吴王阖闾争霸,两军大战,结果勾践战败,在范蠡的建议下,勾践不仅使出美人计迷惑阖闾,并且自己也到了吴国去做了人质,天天做牛做马服侍阖闾,以便吴王减少对自己的敌意,打算东山再起。勾践在做人质的过程中受尽羞辱,吃尽苦头,终于换来了后来的吴王夫差的信任,认为勾践已经真心败服,于是放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励精图治,一心想要复仇,在范蠡的帮助下,修生养息,同时积累资源,广练兵丁,传说勾践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偷偷建立了水师,为了迷惑吴国,对外号称“竞渡娱乐”,但实质上却是操练军队。最终,卧薪尝胆的勾践终于打败了吴国,一雪前耻。这便是所谓的“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但端午起源于勾践的说法,史书上却不见记载,而是北宋人提出的,也没有说明赛龙舟和吃粽子的关系,所以这种说法的可信度比较低。

  端午节起源于伍子胥

  伍子胥差不多是和勾践同时代的人,只不过伍子胥服务于吴王阖闾和阖闾的儿子夫差,曾被夫差拜为相国。他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在伍子胥的帮助下,吴国的力量大幅度增强,但由于后期的夫差骄傲自大,又中了反间计,认为伍子胥有贰心,命令伍子胥自杀,结果最终夫差被勾践所灭。传说伍子胥死后,尸体被装入麻袋抛入钱塘江,却并不下沉,于是伍子胥被认为是“涛神”,于是后人在每年五月初五赛舟逐涛以纪念他,长此以往,逐渐演变成端五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介子推是春秋时期的晋国人,晋献公的公子重耳为了躲避后母的陷害和追杀,一路逃跑,最终又累又饿,倒地再也跑不动了,这个时候他的随从介子推看到这种情况,十分心疼,于是狠心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大块肉,并且烤熟后给重耳吃,饥肠辘辘的重耳狼吞虎咽的吃掉了介子推的肉,待吃完后才看到介子推的腿上血迹斑斑,忙追问原因,介子推向重耳说出事情,重耳非常感动。后来重耳回国当了老大,成为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于是他开始封赏当初跟他出生入死的功臣,结果竟然忘掉了介子推,后来经人提醒才想起来,重耳感到非常惭愧,于是马上派人去找介子推,要进行封赏,但介子推却不接受,带着老母跑到了山里躲了起来。有人又建议说介子推是孝子,如果防火烧山,他肯定会带着母亲跑出来,于是大火烧了几天几夜,将树林烧了个精光,却不见介子推出来,后来发现他抱着老母一起被烧死了,晋文公大哭一场,立庙纪念,又将介子推被烧死这一天,全国寒食三日纪念。

  但是寒食节其实是在三月,但是到了东汉时期,经蔡邕的附会,被他将日期移至五月五日,如此一来就与龙舟竞渡发生了联系,于是赛龙舟祭祀介子推的说法就流传了下来。

  端午节是为纪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东汉人,著名的孝女 (公元130-143年)。据史书记载,曹娥的父亲在五月初五这天,按风俗驾舟迎“涛神”伍子胥,结果溺死在江中,并且很多天不见尸体,当时年仅14岁的曹娥十分悲痛,痛哭几天几夜后,投江自杀,没想到过了五日以后,曹娥和父亲的尸体一起浮出水面,这个时候,曹娥还紧紧抱着父亲的尸体。

  孝女曹娥死后,人们感动于她的孝行,于是就在五月初五赛龙舟纪念她,后来形成了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节是祭奠图腾龙的节日

  根据据近现代学者研究,端午节是用来祭奠图腾龙的节日。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就认为端午节是起源于我国南方崇拜龙的吴越民族。而我们华夏族的祖先都以龙为图腾,伏羲、女娲、舜、禹都是龙族的领袖,这些上古仙人都被后人尊为龙,所以端午祭祀是祭龙大典中最为隆重的一天。据闻一多先生研究,端午节本身叫做“龙子节”,距今至少有四千年的历史。那时候的先人由于不断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崇拜和祭祀龙,希望龙能保佑自己,所以,每年五月初五这天,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来祭祀龙,并且将各种食物裹在竹筒或树叶龙,抛入江中献给龙吃,然后自己也吃。同时还要举行龙舟竞渡的游戏给自己取乐。长期发展下来就形成了端午节。

  端午节源于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历来就有数字重叠的概念,如正月正(阴历一月初一)春节,二月二日龙头节,三月三日相传是王 母娘娘的蟠桃会,此外还有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节等,这些节日都有其自身内涵,它们都和中国几千年来的农业文明紧密相连。五月五日被当作节日来过和上述这些节日形成早晚相当,在七八千年前就已形成。

  “在中国的历史传统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按照《易经》等典籍记载,阴恶从五而生,五月五日恰恰是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这种日子恶疠病疫多泛滥,因此,这一天人们便插艾叶、挂菖蒲、喝雄黄酒、配香囊等,以驱邪辟邪、保健健身。”袁学骏说,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可能有意在端午节,表达对国家民族的忠心。

  端午节的历史起源学说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一、纪念屈原说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后来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二、迎涛神说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三、图腾祭祀说

  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四、恶日说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说

  由刘德谦在其书中提出的三个主要观点:

  (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

  (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各种说法都有其依据,但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端午节起源的传说】相关文章:

宿姓起源传说11-09

咖啡的4大起源传说故事10-26

腊八节的起源和传说01-11

万圣节南瓜灯故事起源与传说02-10

百家姓之岳姓氏起源传说10-24

端午节粽子和屈原的传说06-05

端午节的传说与由来英文版06-08

端午节的四个传说故事04-06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读书笔记|起源03-30

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起源习俗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