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几月几号

时间:2023-10-08 09:19:00 宗泽 其他节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3年寒露是几月几号

  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是指寒冷,与白露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因此称为寒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3年寒露是几月几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23年寒露是几月几号

  2023年寒露是几月几号

  2023年寒露开始时间:10月08日 21:15:23

  2023年寒露结束时间:10月24日 00:20:39

  2023年寒露农历时间:八月廿四

  2023年寒露星期时间:周日

  寒露节气概述

  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是指寒冷。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这时的天气明显变寒冷了,与白露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因此称为寒露。一般寒露时节是在每年公历10月8日或9日这两天.寒露当天太阳到达黄经195度。当日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八尺二寸,相当于今天的2.018米,夜晚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戊的方位,也就是西北方。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九月。

  寒露饮食养生

  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同时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

  此节气的养生汤水宜以润肺生津、健脾益胃为主,如合掌瓜煲猪、红萝卜无花果煲生鱼、太子参麦冬雪梨煲猪瘦肉、白菜蜜枣煲羊肺、淮山北芪煲猪横脷、粟米煲牛、椰子淮山杞子煲鸡鲍鱼汤等,在润燥滑肠、清肠解毒上宜用槐花煲猪肠、火麻仁当归煲猪等。

  寒露起居养生

  饮食多滋阴

  天凉后,很多人本能地喜温喜热,容易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对养阴不利。深秋季节寒冷而干燥,应该以保养阴精为主,正如中医四时养生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饮食上,要适当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

  谨慎喝凉茶

  进入秋季由于天气干燥,一些忙碌的上班族可能会出现口舌干燥、牙龈肿痛等上火的症状,这时候千万别盲目喝凉茶想要降火。寒露时节,上火往往是因为气阴两虚或者气不化阴,盲目喝凉茶可能会加重秋燥,耗气伤阴。

  穿着别露脚

  古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寒露后,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秋冻”的日子已经结束,防寒保暖有助于防止秋季疾病的发生,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早睡不熬夜

  中医认为,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利养阴,因为睡眠不足容易损耗阴血。因此,睡好觉、避免熬夜要常记心头。寒露起居原则是早起早睡,早起能顺应阳气舒张,早睡有利阴精收藏。

  情绪莫焦虑

  寒露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另外,深秋季节,草木槁枯,寒风萧瑟,人们容易情绪低落,有些人甚至出现季节性抑郁。中医认为,易发怒、脾气暴躁、焦虑情绪都会大动肝火,对养阴不利。此时要学会潜藏情志,当出现紧张、激动、抑郁时,学会及时调整。

  运动别过度

  运动锻炼可以强健体魄,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赶走秋乏,但如果运动强度太大,反而会加重人体的疲惫感。在寒露时节,由于秋高气爽,应该做一些贴近大自然的舒缓运动,如快步走、爬山等,既能收敛心神看,也可达到锻炼的目的。

  一般而言,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伤感,特别是身临花木凋零,秋风萧瑟的深秋,常在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心中引起苦闷与垂暮之感。因此,秋季养生以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为首要。

  寒露养生八大禁忌

  一、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二、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三、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四、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

  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五、忌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进补的佳品。

  六、忌重“进”轻“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

  故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七、忌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而且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

  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补不变,一补到底。

  八、忌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贵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另外,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寒露美容护肤秘方介绍

  中医认为,皮肤黑而干涩,乃是饮食失节、气血失调、肾虚、肾色外露等原因所致。采取滋阴补肾、生精健脾、调和气血等法,可以使面色白嫩润泽。

  普济方中药祛斑:

  用栗子薄皮,捣为末,蜜和涂面。有活血、润肤、展皱之功。本方是专治面上皱纹的经验方。《医部全录》称其可“令皮肉急皱可展,又治老人面皱。”中药祛斑方中“栗子薄皮”指的是栗子内果皮,又叫栗,能活血、行血、荣润皮肤;又具收敛作用,可绷紧皮肤,和以润肤的白蜜可以使皮肤细腻、皱纹舒展。

  《百病丹方大全》:三花除皱液

  春取桃花,夏取荷花,秋取芙蓉花,至冬取雪水(或用冰水)煎三花为汤,频洗面部。此中药祛斑方能活血、润肤、去皱。方中的“三花”均能活血散瘀,使经脉通畅,血荣肌肤而除皱。

  《鲁府禁方》:孙仙少女膏

  黄柏脾9克,土瓜根9克,大枣21枚,一起研细为膏。每日早起化汤洗面,可祛皱。大枣能和阴阳、调营卫、调经液、补气血,为古代养生家服食的驻颜佳品。本中药祛斑方三药配伍,具有较好的营养滋润肌肤、延缓皮肤衰老、防治皮肤病的作用。本方不仅可以洗面,保持容颜不老,还可以用来洗澡,同样有减肥护肤效果。

  《外台秘药》:祛斑液

  羊胆、猪胰、细辛各等份。用竹签将猪胰的血丝、筋膜挑去,羊胆划破;倒入锅内加入适量水和入猪胰、细辛。煎三沸后,滤渣取液,储瓶备用。每晚涂搽面部,次日清晨用浆水洗面,这种中药祛斑方法有祛风清火,润肤除皱,治疗雀斑等功效。

  莲子龙眼汤

  原料:莲子、芡实各30g,薏苡仁50g,龙眼肉8g,蜂蜜适量。

  制法:以上五味择净,加水500mL,置武火上煮开,再用文火煮熬1小时,待软烂后,略凉,取蜂蜜放入,搅匀,待温后即可,盛入容器,饮汤吃莲子,1次服完。

  运用:本品能补脾助运化,刺激皮肤细胞生长、促进新陈代谢,可使粗糙、黝黑的皮肤逐步变得美白、细腻,是堪称效佳的美容药膳,可以经常服用。

  寒露节气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1.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代表性食品。因为“糕”与“高”同音,古人相信“百事皆高”的说法,所以在重阳节登高时吃糕,预示步步高升。

  宋代重阳糕的制作非常讲究。《梦粱录》记载:此糕是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钉,插小彩旗,故名日“重阳糕”。还有一种,是由宫中的“蜜煎局以五色米粉塑成狮蛮,以小彩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为细末,人麝香糖蜜和之,捏为饼糕小段,或如五色弹儿,皆人韵果糖霜,名之日‘狮蛮栗糕’”。《乾淳岁时记》中说,当时更有一种不一般的重阳食品,它“以苏子微渍梅卤,杂和蔗霜、梨、橙、玉榴小颗,名日‘春兰秋菊’”,不但食糕制作考究精致,而且命名奇特,为前世所少见。

  2.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就已经盛行。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能够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多数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也有男子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描述。除了佩带茱萸外,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后来传承下来。清代,北京重阳节的风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形。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送佩戴的。

  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政府的提倡下,重阳节已成为了中国人“敬老爱老”的老人节了。

  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恰逢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始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闻名,以诗闻名,以爱饮酒闻名,也以爱菊闻名,后人学习他,便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把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更接近陶渊明。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流行,当时的菊花就有许多品种,千姿百态。在民间,人们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凌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主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更为昌盛,且不仅在九月九日,但仍然以重阳节前后最为昌盛。

  所谓菊花酒,就是用菊花作为原料酿制而成的酒。《西京杂记》称:“当每年菊花盛开之时,采其茎叶,杂以黍米酿成,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因为饮菊花酒同样能够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所以是汉代宗贵达官常饮的佳品。对此沈栓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一诗写道:“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囊。……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4.登高

  众所周知,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风俗。如果说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关于寒露节气的农谚

  寒露到霜降,种麦不慌张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农谚曾是中国北方农民,千百年来生产活动的座右铭,在寒露过后的十几天时间,是冬小麦的最佳种植时间。

  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过去条件很艰苦,很多农民都喜欢种植烟叶,为了省点钱,如果在寒露的时候不摘掉地里种的烟叶,那么等下霜打了,就没有任何收获了,种植的粮食,霜打了之后就会明显减产,到时候就不能怨天尤人了。

  雷打寒露,干断沟渠

  如果寒露时节打雷的话,那之后雨水就比较,而冬天雨水不足的话,就不利于冬小麦的成长,产量自然就有所损失了。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进入寒露之后,是农业生产中一个繁忙小高峰,不仅要种植小麦,其他的农作物也到了收获的时候。家里的人都去农忙了,如果收晚了,就可能造成减产等损失,这时候通常是抢收,所以农村都忙成一片的状态。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过去科技不发达,农民种地全靠二十四节气,所以寒露这天,人们通常会做一顿丰盛的家宴,来迎接寒露的到来。过了寒露之后,天气就会从凉爽到寒冷,很少能见到还穿着单薄衣服的人了。

  寒露雷声发,大旱一百八

  如果寒露时节打雷的话,那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就会持续干旱,这样一来就不利于冬小麦越冬,来年的收成自然也就会受影响了,也就是说秋分之后就听不见雷声了,否则就意味着要“坏事”。

  关于寒露的农谚还有很多,比如: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寒露吃什么传统食物

  螃蟹

  老南京关于寒露的习俗有吃螃蟹、收拾夏装等。也有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天一冷螃蟹的味道就要“正”了。“九月团脐,十月尖”,眼下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等农历十月以后,最好吃的则要轮到公蟹了。

  蒸食螃蟹最营养!用手捏住螃蟹两排腿根处的大盖两侧,然后用牙刷刷所有能刷到的地方。尽量刷干净再放在盛器里;再将姜末放在小酒碗内,加熬熟的酱油、白糖、味精、黄酒、麻油搅和。另取一小碗,放醋待用;最后,将螃蟹上笼,用火蒸15至20分钟,至蟹壳呈鲜红色时取出。

  花糕

  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花糕因“糕”与“高”谐音,以“食糕”代替“登高”,希望自己或亲友能平安吉祥、百事俱高。

  制花糕的原料分为皮料(精粉、大油、水)、酥料(精奶、大油)、馅料(枣泥、花生仁、葡萄干、青椒、黑芝麻、熟江米粉、小磨香油、蜂蜜、桂花等),经和面、制酥、包馅后,将生坯拍成两个片中间夹上各种果仁,然后上炉烧烤,即成外形美观,色泽素雅的重阳花糕。

  柿子

  民谚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软糯的柿子等到秋天才成熟,果味甘涩、性寒,入肺、脾、胃,清热润肺。其所含的维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两倍。可以养肺护胃,清除燥火,经常食用能够补虚、止咳、利肠、除热。

  空腹食柿子易患胃柿石症,所以最好饭后食用,尽量少食柿皮。同时也要控制食量,不宜同食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等食物,患有慢性胃炎者、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和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菊花酒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如今的菊花酒做法一般是用甘菊花2000克、枸杞500克、当归500克、生地黄1000克,加水适量煎汁,用纱布过滤后待用。用糯米3000克,洗净后加清水适量煎至半熟沥干,与菊花汁混匀蒸熟,拌入适量酒曲,装入瓦坛中,包好发酵,直到有甜味时即成。

  一般来说,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首都北京大部分年份这时已可见初霜。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适当多食甘、淡滋润养生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

  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京,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

  黑芝麻熬成的芝麻糊,再加上一些冰糖,每天早晚喝一次,可以有效减少肺部的刺激感,同时还可以滋润呼吸道,消除呼吸道壁上附着的痰液,这样很快就可以润肺止咳,连呼吸都觉得非常顺畅,秋季咳嗽的人不妨试试这个妙方吧。

【寒露是几月几号】相关文章:

今年的冬至是几月几号12-06

2023年夏至是几月几号06-19

2023年秋分是几月几号09-14

端午节是几月几号08-31

拗九节是几月几号02-26

2022年几月几号是小年01-25

清明节是几月几号05-23

2023寒露是几月几日09-21

今年七夕是几月几号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