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广东二月二龙抬头习俗大全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日),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广东二月二龙抬头习俗大全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广东:分祭祀肉等
分祭肉,聚众宴饮,奏乐欢娱。社祭作为民众欢聚节日的习俗,从春秋时期开始一直相沿,对于这种场景的描绘我们在很多史料及地方志中都可找到。如西汉刘安《淮南子精神训》载:“今夫穷鄙之社也,叩盆拊瓶,相和而歌,自以为乐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清代袁景澜《吴郡岁华纪丽》载:“二月二日为土神诞日,城中庙宇,各有专祠,牲乐以酬。”《广州府志》引《番禺志》载:“二月二日土地会,大小衙署及街巷无不召梨园奏乐娱神。”
昔日那祭社的盛况及人们聚众宴饮的欢娱场面,在这些记载中可见一斑。
阳春:传统“炮会”好热闹
二月二传说是土地神的诞辰。在广东阳春市石望镇交岗村,当地男女老少会用震天的鞭炮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龙头节”这一习俗被人们称作“炮会”,在当地已经沿袭了四百多年。
午饭后,在舞狮、祭祖之后,村民们来到村边空阔的田地里,“炮会”将准时在下午三点举行。“炮会”中由当地懂得制造鞭炮的人自制五个大炮竹,每个大炮竹被安置在一个炮座上。在不绝于耳的鞭炮声中,五个自制的大炮竹顺序燃放。这时候,炮会的重头戏就要开演了。大炮竹里有一个炮胆,村民们称为“彩头”,在每一个大炮竹燃放过后,“彩头”冲天而起,到会的村民目不转睛盯着“彩头”飞出的方向,争先恐后到彩头下落的地方抢“彩头”,抢到“彩头”者会得到一个大红包,并且还有绶带。抢到“彩头”者被人们称为“炮首”,他们将成为下一年“炮会”的组织者。抢到的“彩头”还要敲锣打鼓送到“炮首”家里,其家人要出门迎接,并将“彩头”珍藏。
东莞:卖身节、“阿婆会”的狂欢
每年的二月初二,东莞东坑镇都会举行隆重的节日庆典。学校会放假,很多人都会上街去玩。“童子军”、“娘子军”、“锤头军”还有身穿战甲的“古代战士”手持水枪,见人就“开枪”,全镇上演一场疯狂的“大狙击”。人们都希望在这一天,让东坑之水洒一身吉祥,带回去一身好运,这就是卖身节的主要活动。
传说,“卖身节”是出自东坑塘唇村,有一姓卢的大户,赶着明清之前开耕,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在塘唇村前,贴出雇请农耕长工启事。自此之后,形成习惯,没有田地的青壮年都在“二月初二”这天,坐在塘唇村前的围篱上,头戴斗笠、身披粗布巾,以示“卖身”。
在东莞的麻涌,当地人则煎一种薄饼(俗称“煎薄餐”)来供奉婆娘嫲。薄饼做好之后,连同水果、茶水一起用来祭拜婆娘嫲。
麻涌的二月二“阿婆会”同样由来已久,而关于二月二拜婆娘嫲,民间流传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婆娘嫲指的是专门保护小孩的十二奶娘,拜十二奶娘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小孩无灾无难,因此凡是家里有小孩的人家都会做很多薄饼来祭拜。也有人认为,阿婆是女娲娘娘,当年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时不小心遗漏了一个地方忘记补了,因而有时会发生天漏,导致暴雨、洪灾,后来人们就准备好“煎薄餐”用以补天,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云浮:民俗汇演风头劲
在云浮市郁南县大方镇一带,当地村民在每年的二月初二举办民间艺术巡游汇演。大方“二月二”,相传起源于明末天启年间(1645年),是当地村民为纪念明末名将戚继光部下吴公父子驻军大方,在农历二月初二清剿贼寇大获全胜的功绩而形成的民间习俗,流传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二月二”当天,大方村民用三乘布满鲜花、彩带的木轿,将“丁、财、贵”三个炮屏放在轿上,走在队伍的前头。舞狮的、舞龙的、吹八音的、扮戏子的以及穿道袍的道士,沿途锣鼓喧天,鞭炮声响彻云霄。
巡游以后,村民将早已准备好的一个用红布系成的约五厘米大小的红圈,放在装有火药的座地炮的气孔上,炮声一响,这个红圈腾空而起,人们纷纷去抢红圈,取吉祥如意,好运连连的意头。
广东二月二龙抬头吃什么东西好
广东二月二龙抬头要吃猪肉和爆米花。
吃猪肉
二月二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很多的祭品来祭祀祖先以及龙王,而这些祭祀的食品当中不能少的就是猪肉。所以祭祀完之后大家就会分食猪肉,希望食用这样的猪肉之后能够得到神灵的庇佑。因此这种传统的饮食习俗也流传至今,到了现在也会有吃猪肉的习俗。
吃爆米花
在二月二这一天,广东人会吃爆米花。这要追溯到古代,相传在古代二月二龙王就会显灵,但是同时也会有一些灵兽出现来骚扰龙王,那么民众为了保护龙王,于是就会在家制作爆米花,用玉米爆破的声音来把灵兽吓跑,所以这个饮食习俗也流传至今。到了今天,大家也是希望通过食用爆米花来得到龙王的保佑。
广东二月二龙抬头讲究
起龙船
在某些地区,人们会举行起龙船的活动,象征性地请龙出水,并进行试划,以显示对龙舟的尊重和祈求一年的顺利。
剪龙头
广东地区有“剃龙头”的习俗,认为在这一天剪头发可以带来好运,尤其是儿童,寓意着健康成长和出人头地。
吃龙食
广东人在这一天会吃与“龙”相关的食品,如猪头肉(代表“龙头”)、龙耳(饺子)、龙须面(面条)、龙鳞饼(饼类)等,寓意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熏虫
为了驱赶虫蚊,避免叮咬,人们会采取熏虫的措施,如在家中烧香或撒上艾草灰。
拜土地神
二月二也是土地神的诞辰,人们会举行奉祀活动,祈求土地神的庇护,保佑全家平安和五谷丰登。
围粮仓
有些地方的农民会进行“打粮囤”的习俗,用草木灰围着粮仓画同心圆,寓意着丰收和富裕。
放龙灯
在黄河三角洲及沿河地区,人们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以传递美好的祝愿。
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龙的崇拜和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祈愿。
典故
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
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传说有误,武则天是唐朝时期人物,玉米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那时哪里来玉米种子?) 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
习俗
大人小孩多在这天剃头理发,意思是剃“龙头”,以显尊贵、图吉利。妇女忌做针线怕“扎瞎了龙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怕“砸断了龙腰、龙尾”。
二月二这天大多数农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为什么吃“鼓撅”?有人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有人说,过春节大家都吃闷了、玩昏了,吃一顿“鼓撅”顶灵性,就开始干活过日子了。也有在二月二这天吃搅团的,说是给龙糊鳞整甲,使龙抖擞精神升天降雨。有几句讽刺懒婆娘的民谣说:“过了正月二十三,懒婆娘愁得没处钻。又想上了天,没鞋穿;又想钻了地,没铧尖;又想上了吊,丢不下二月二那顿油搅团。”当地还有在这天炒豆子的习俗,民谣曰:“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有人还在附近的药王庙里烧香叩头,祈保平安。
炒玉米:传说中每年二月二炒玉米的传统,就是纪念义龙为解人间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条。传说玉龙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义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人民因感激玉龙义举而齐集一起炒玉米,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并释放了玉龙。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亦保留了下来。
“龙抬头”的禁忌
1、不适合敲水龙头
会放水的水龙头,顾名思义为“龙头”。龙抬头日不宜敲打水龙头,因随意敲打是会敲到龙头,导致财运下滑。
2、不适合喝粥
上述有提及一粒粒的米饭象征着龙子,粥则代表了龙血,因为米粒煮水象征着龙子被煮。所以,龙抬头日不宜喝粥。
3、忌洗衣
民间认为,龙抬头日若洗衣服太大力,会在无形间伤害龙的皮,进而影响磁场。因此这天不适合洗衣。
4、不适合动刀与针线
古人在龙抬头日不动刀,是要避免误砍龙头;不动针线,则是怕搓到龙的眼睛。
5、不适合磨食材
以前的人担心在龙抬头日磨食材会磨到龙的头,害得龙王不开心。因此,大家认为在这天要避开磨食材的料理。
6、忌说“关门”
因为龙抬头是吉日,是要欢欢喜喜地开门迎接龙王,故不宜说“关门”,避免害得龙气进不来,走了衰运。
7、女子结婚后,忌在娘家过二月二
龙抬头属于男性阳刚节日,因此女生婚后不宜回娘家,否则容易将娘家气势往下压。
8、忌吃龙虾
由于龙虾的外观跟龙王相像,因此龙抬头日忌讳吃龙虾。
9、生肖属龙之人不适合洗头
属龙为飞龙在天,若生肖属龙的人在龙抬头这一天洗头,是会伤到龙头的。
【广东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相关文章:
广西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02-20
北方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02-21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与来历02-15
二月初二龙抬头的习俗06-13
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有哪些02-21
二月初二龙抬头 龙头节的习俗介绍07-01
二月二龙抬头句子02-17
二月二龙抬头活动02-21
二月二龙抬头的说说02-16
二月二龙抬头的寓意03-24